啟予國學《修身格言365》 253
【格言】
坐井不可觀天,夏蟲難與言冰,見未廣者識不超也。
——《蜃樓志》
【譯文】
坐井觀天的人,不可能高瞻遠矚;春生夏死的蟲子,它不可能知道寒冰;眼界不寬廣的人,見識也不會過人。
【解讀】
《蜃樓志》中的這句格言最早源自《莊子·外篇·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見不到大海的廣闊。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對夏天生死的蟲子不可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時令的制約,見不到冬雪的景色。比喻時間局限人的見識。也比喻人的見識短淺。
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關於大道理的問題,是由於他的眼界受著所受教育的束縛。比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
很多時候,並不是需要把所有的道理都要跟人講清楚的,因為,這要看你所面對的對象,是不是可以「談」。一個在井底的蛙,去談什麼遼闊的天空,那是沒有意義的。倘若是一個夏蟲,你去跟他說冰雪,那他知道是什麼東西呢?
《論語》中孔子說:「不可與之言而言,謂之失言。」意思是遇到不通透的人,有些話是不能說的。因為對方無法理解,說多了只會徒增煩惱和麻煩。這正如莊子所說的,夏蟲不可與語冰。夏天的蟲子,夏生夏死,根本不知道冬天的存在,冰這種東西對他們來說就是天方夜譚。這就叫失言。
《論語》中孔子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人,可以給他講授高深的學問,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給他講高深的學問。
我也在反思自己何嘗不是那坐井觀天的井底之蛙、不可與冰的夏蟲、知識淺陋的曲士,若想不做井底之蛙、夏蟲、曲士,就必須立志勤學、修身精進每一天。
作者:啟予弟子丁波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