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爆的《長安十二時辰》選角,內幕故事更精彩

2021-12-25 麻辣娛投

文/曉曉 

《長安十二時辰》維持8.6的豆瓣評分已經兩周了,實打實的高標製作,電影質感,誠不欺人。

如果說,現在的市場上有很多影視劇將 「精美的服化道」當做助推作品口碑發酵的一種手段的話, 群演成為話題點,被廣大觀眾頻繁點讚的,《長安十二時辰》絕對是第一個。

「這是你從業生涯中,參與過的涉及演員人數最多的一個項目嗎?」

「是的」《長安十二時辰》的選角導演曹友俊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過手主要演員合同150份,特約演員3502人次,群眾和跟組近5萬人次。「200人的戲,那還叫事兒嗎」。這句話,在《長安十二時辰》拍攝到後期的時候,成為了選角團隊苦中作樂的一句日常玩笑。

在《長安十二時辰》更新的劇情中,觀眾們已經挖掘了許多許多的驚喜,祖峰老師提筆的字,陳建斌老師配音的葛老,《我的前半生》中「白光」欒元暉飾演的Tony。而曹友俊在這次採訪中,也向我們獨家分享了關於《長安十二時辰》選角的更多幕後彩蛋。

麻格爾是影帝,小胖丫頭來歷大

曾有媒體在採訪曹盾的時候問到,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一些群演的角色特別出彩,光芒趕上了主演。曹盾當時就解釋道:可能記者對於「群演」的概念有理解錯誤。

必須肯定,每一個參與的演員都為《長安十二時辰》的高分,付出了努力。但同時,也有必要先明確一些選角概念。在影視劇製作過程中,所有參演角色,並非簡單分類為主演、配角、群演,而是分為主演、配角、特約、跟組、群演等。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就算只是走在長安街上,一句臺詞都沒有,甚至只是鏡頭很遠帶到的群演,都是曹友俊帶領興諾選角團隊認真篩選過的,而觀眾們認為出彩的角色,曹盾導演解釋道:可能是特約或者跟組。而尋來這些人可並不容易。

《長安十二時辰》是在2017年5月正式對外籌備的,但曹友俊及團隊從年初接到任務之後,就已經展開了工作。「團隊每一個人都要認真讀小說,了解小說中的每一個人物,為每一個人物定性」。 

相信很多追劇的觀眾,都對元載家的幾位胖姑娘有印象,特別是可愛的小胖丫頭,堪稱是《長安十二時辰》的驚喜之一。無論從外貌、聲線、表情都與一語中的的言辭融為一體,犀利的如此可愛,並且「話多的恰到好處」。但就為這個出場幾分鐘的「無名」角色,選角團隊篩選了無數份演員資料,「這個小胖丫頭來頭可不小,我們前前後後看了至少200個人,才定的她」。

劇中重要的狼衛之一,麻格爾也是曹友俊及團隊重重篩選得來的寶藏。「麻格爾這個角色門檻比較高,對於外形、演技都有要求。我們當時把內蒙的演員都翻遍了,也沒找到符合人物感覺的」。而最終確定飾演麻格爾的這位演員,在外蒙古是影帝級別的。

在最新更新的劇情中,景寺的伊斯真的是可愛又討喜。在幾分鐘的劇情中,完美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而這個角色,也是曹友俊及團隊篩選了好多人的結果。最初的時候,甚至考慮過阿拉伯王子。

《長安十二時辰》採取的是1+1和群像敘事模式。每一個角色都有著鮮明的個性特色,也都有著自己的高光時刻,他們都是《長安十二時辰》想要表達的理想和情懷不可或缺的存在。崔器、徐賓、陸三、聞無忌、曹破延、林小乙……如今,提起每一個名字,他們鮮明的形象就會浮現在腦海。

導演曹盾對於選角的標準是:合適。正如他提到易烊千璽的時候,說:巧奪天工不如渾然天成。提到雷佳音的時候說:我覺得他就是張小敬。曹友俊及團隊也是一直在嚴格按照曹盾導演要求的「合適」兩個字推進工作,而「合適」也成為了《長安十二時辰》所有角色人物可以如此鮮活的重要原因。

成功的選角,都是演員與人物的無限貼近。可以說,《長安十二時辰》展示了配角、特約、跟組搶戲的正確方式,他們雖然搶了主角的時間,但確也是在豐富主角性格,加強了角色整體的精神力量,以十寫一,互為映照。

《長安十二時辰》的選角到底有多難

《長安十二時辰》的選角是難的,難在很多角色本身就在外形上有鮮明的特色,小胖丫頭、麻格爾、伊斯等都是如此。在外形條件滿足了之後,還要保證演技過關,而且很多角色,同時還得滿足有長時間的拍攝周期提供,駐紮劇組7個月。對於曹友俊及團隊還要保證的是:在經過幾輪篩選後,還能有選擇的空間和餘地,能有備案。

但籌備階段的難,只是《長安十二時辰》選角難度的冰山一角。

由於《長安十二時辰》最終呈現的是一半白天,一半晚上的故事,對於光照的要求特別高,這就意味著一旦陰天、雨天就要面臨拍攝計劃的臨時調整。而對於選角團隊來說應對計劃調整後,一些原定演員無法趕上「變化」的情況幾乎是家常便飯。與別的項目相比,《長安十二時辰》的溝通成本是成倍的。

諸如,在第一集中表現特別吸睛的剃頭師傅Tony就差點沒趕上拍攝。「欒元暉其實是過來幫忙客串的,他當時正在象山拍攝《大明皇妃·孫若微傳》,飾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本來是談好的,但因為雙方拍攝計劃的變化,真的是差點來不了。我們到隔壁劇組去協調了很久才爭取到的,包括小乙的角色也都是後期調整的」。

備案對於選角團隊、對於拍戲來說很重要,特別是對於《長安十二時辰》就更重要了。備案,是《長安十二時辰》選角工作的基本要求。就算是張小敬、李必、龍波,在曹盾導演心中有明確意向人選的角色,選角團隊依然會準備備案,「這是專業的一種體現。」曹友俊說

曹友俊稱《長安十二時辰》是他從業以來,最關注天氣的一部戲「因為天氣變化會影響拍攝計劃,我們要根據天氣情況,提前做準備。」

在這個時候,曹友俊不忘為辛苦拍攝的劇組同仁們念叨幾句,「我們組幾乎每天都在『找天光』。有的時候,我們是要搶幾個小時的光。諸如開市的戲份,導演就是要搶早晨幾個小時的光。」 

電影質感是《長安十二時辰》彈幕的高頻詞彙。其實,業內拍攝周期超過7個月的劇組很多,但真正呈現電影質感的卻只有《長安十二時辰》,而這背後是所有主創團隊,超越了以往工作時間的付出。「我們是兩個組同時拍攝,有的時候工作人員是連軸轉的,拍完A組,拍B組,連續三四天在工作」。

流程化作業,管理千人群演

可能很多人對於選角團隊的印象停留在,一個選角導演從商務車上下來以後,隨便拿著喇叭喊一嗓子,就有無數群演蜂擁而至。但是這樣戲劇化的場面,卻並未出現在《長安十二時辰》的選角工作中。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有非常多的大場面戲份,而在經歷了多次千人場面之後,曹友俊及團隊對於這樣的戲已經習以為常了,對於他來說,最難的時候反而是一場500多人的戲份。「我們的拍攝周期是跨春節的,2018年大年初一的下午,劇組就已經開始工作了,而且是500人的大場面戲,但當時很多群演都回家過年了,我們就開車去周圍的城市找,上海、杭州、南京、溫州、寧波市區……都找遍了」。

現在有很多劇組,是靠特效技術,複製粘貼人頭,展現千人萬人場面的,但《長安十二時辰》所有的大場面戲份,都是「真人」。曹盾真的是把對於「真實」的還原和追求,落實到了每一個細節上。

然而,比找群演更難的是,管理和調度龐大的群演隊伍,讓群演按照導演的要求去表演。

其實,行業裡很多選角團隊都是採取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工作方式,但為了保證每一個流程和環節不出錯,曹友俊的興諾選角有著明確的分工,並且是流程化工作。「我們團隊裡主要負責主演、配角工作的,有兩個人,一個負責工作層面多一點,一個負責生活方面;有兩個負責盯妝的,就是大場面的時候,要盯好每一個群演的服化問題,確定開拍的時候每一個群演都是根據要求化好妝的;有專門負責跟組的,管理和對接100多個跟組演員;還有一個對接各個部門的中間人,就是要負責和導演組對接通告時間,要負責大家的交通、生活等等,每個現場還會有三個工作人員。」

在曹友俊的團隊中,責任心很重要,每個人要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並且將完成進度和問題及時匯報,做溝通。

為了更好的管理跟組演員,曹友俊的團隊還創意性提出了小隊長的概念,從跟組演員中選擇有責任感,有管理能力的,每十個人組成一個小隊。辦法雖然原始了點兒,但是有效。

而拍攝時,現場導演、選角團隊的群演負責人以及所有的群頭,都要穿上戲服進行角色扮演。而之所以這樣做的目的,一來,作為工作人員必須清楚地了解拍攝細節,只有參與其中,才能更深刻、更全面的明白到底要拍什麼;二來,群演畢竟不是專業演員,需要工作人員帶節奏,帶位置,起到領導和指揮作用;三是,避免穿幫。

而大場面+長鏡頭的拍攝,其操作的難度就更大,一個小錯誤,所有流程就需要重來一遍。曹友俊最怕的就是,出錯的是自己的部門,然而,怕什麼來什麼。「開市的長鏡頭,當時我團隊的同事,沒有參與第一天的彩排,所以拍攝時,就出現了問題。導演當時就把我叫到現場了」。

聊起這段經歷,曹友俊依舊覺得很不好意思,像一個被老師批評了的學生。

「這是第一次被曹盾導演批評嗎?」

「對的,應該是第一次。我們合作了很久,其實默契度挺高的,導演很信任我們,我們也很明白導演的標準。」

曹盾導演沒有生氣的習慣,即使被叫到現場,也不過是溫和溝通,但曹友俊的不好意思在於:知道自己耽誤了拍攝,覺得對不起導演。「因為長鏡頭本來拍攝就有難度,像開市的戲份,我們排練了一天,拍攝了兩天」。

但結果是好的,這場開市的戲份,最終得到了廣大觀眾的力贊,就連王小帥導演看過後,都在朋友圈詢問:《長安十二時辰》的選角是哪個團隊做的。「首先,人數再多,我們都會和每一個群演溝通,讓他明白,在這場戲中要演什麼。其次,要感謝我們的現場副導演和執行導演,他們也是和曹盾導演合作了很多年,很厲害,是他們讓我們前期努力選角的工作,有了最終完美的呈現」。

曹盾是認可選角團隊工作的。他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這樣評價選角團隊的工作,「我們的選角團隊很專業,他們將所有的場景按照主題劃分,諸如祭祀、祈福,所以我們的群演不會出現在街上遊蕩,不知道自己做什麼的情況」。

通過《長安十二時辰》,對於曹盾的完美主義,大家已經有目共睹。而能讓這樣一個有完美主義追求的人,如此表揚選角團隊的工作,證明曹友俊及團隊的工作做到位了。 

曹盾的工作習慣是幾乎群演外的所有角色都要親自看。

「有沒有哪個角色是導演看了很多人都不滿意的」

「沒有」曹友俊也回答的很乾脆,「因為我們和導演合作很久了,知道他的標準,知道他對於人物的需求,我們在給他資料的時候,就是篩選過很久之後的了,心裡有譜才會給他」。

這又是一份默契鑄就的標準

結語:

曹友俊承認《長安十二時辰》是他從業十幾年來,參與過的涉及演員人數最多,最難的項目,但在整個採訪過程中,我們更明顯的感受是,他為能夠和曹盾這樣有才華,有情懷的導演合作,為能夠參與《長安十二時辰》這樣大製作,具有標杆意義作品的自豪。

「我們之所以能夠和曹盾導演合作好幾部戲,是因為我們也是對工作有要求的,我們和導演之間有默契,導演也會給予我們很多信任」。

在與曹友俊溝通後,我們也更加理解了曹盾導演的為人、做事原則:他給予所有團隊的要求,都是信任基礎上的要求,甚至是給信任,給關懷,多過提要求。

而曹友俊也在採訪中,獨家向我們透露,在之後的劇情中,還會有更多大家熟知的精彩人物出場,《雙面膠》男主演郝平,參演過《將夜》《倚天屠龍記》等眾多電視劇的杜玉明……《長安十二時辰》的驚喜還有很多。

(麻辣娛投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我們是一支年輕而專業的團隊,這裡有權威研究學者,有商業財經資深記者,誠邀有志於新商業、新文創採訪報導的小夥伴加入。(專職記者數名,兼職作者數名)。微信:malapai001

相關焦點

  • 吹爆這部劇!!!——長安十二時辰
    最近,一部名叫《長安十二時辰》的古裝劇在優酷低調上映了,但剛剛上映不久,就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尤其是在漢服界,更是被吹爆的節奏,那麼為什麼這部劇會被吹爆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一條知乎上《刺客信條:長安》的腦洞,引發出一部六億投資、易烊千璽雷佳音tfboys+中年tfboys頂流組合的古裝大製作。一句話概括劇情:一部大唐反恐24小時。這部劇按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時辰讀秒。十二時辰也就是24小時,一部劇,講一天的故事,兩個核心人物,幹一件事兒:拯救長安。
  • 吹爆這部劇!——長安十二時辰
    最近,一部名叫《長安十二時辰》的古裝劇在優酷低調上映了,但剛剛上映不久,就受到了廣泛的好評,尤其是在漢服界,更是被吹爆的節奏,那麼為什麼這部劇會被吹爆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 吹爆《長安十二時辰》,絕不僅僅因為易烊千璽
    如此在遇到《長安十二時辰》他才能夠自薦成功,完成自己心中的張小敬以及出演男主的個人追求。想要把人物演得精彩勢必要付出代價,雷佳音深刻地記得導演曹盾的一句話:「拍這部戲,就要把半條命交給我。」而雷佳音是個爺們,答應了就照做,他所飾演的張小敬有著份額極重的打鬥戲,飛簷走壁什麼的更是稀鬆平常,而不用替身擼袖子上陣的鏡頭也造就了打戲部分的真實與精彩。
  • 《長安十二時辰》喊你做演員了
    上半年豆瓣最高分的大陸劇集,非《長安十二時辰》(以下簡稱《十二時辰》)莫屬。 「群像」如今成為了觀眾表揚《長安十二時辰》的關鍵詞之一,而這個關鍵詞背後,該劇選角團隊負責人曹友俊帶著他興諾影視工作室的同僚們,過手了成千上萬個演員。
  • 《長安十二時辰》,好看!
    《長安十二時辰》海報《長安十二時辰》由曹盾執導,雷佳音、易烊千璽領銜主演,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歷史懸疑推理小說。雷佳音飾演的張小敬,本是死囚犯,卻承擔著拯救長安的責任漏刻滴答,分秒必爭,一場生死時速展開……從戲劇性角度看,劇版《長安十二時辰》的敘事非常精彩、跌宕起伏,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編導將整個故事設定在十二個時辰內
  • 《長安十二時辰》是《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翻版故事
    追劇《長安十二時辰》到現在38集,越看越覺得是徐克電影《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翻版電視劇。
  • 長安十二時辰嚴太真結局 各種利益間的博弈實在精彩
    長安十二時辰嚴太真結局 各種利益間的博弈實在精彩時間:2019-07-29 18:00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嚴太真結局各種利益間的博弈實在精彩 長安十二時辰是很不錯的一部劇,圍繞著權力遊戲、黨爭、政治派別、各種利益間的博弈實在精彩。
  • 《長安十二時辰》和《陳情令》真的是一個水平的作品?
    《長安十二時辰》和《陳情令》這兩部電視劇都是根據網絡小說來進行改編的。《陳情令》主要是圍繞少年成長史來的仙俠劇。《長安十二時辰》則是圍繞化解長安城的危局的古裝懸疑劇。《長安十二時辰》是以角色為故事服務雖是時常一天的故事,由於小說背景厚重,情節複雜,節奏過於緊湊,讀起來會有疲憊感,所以書迷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劇中重現了唐長安的質感,還原度很高,人物的演技在線,影視畫面感細膩。《陳情令》是故事為角色服務。《陳情令》的情節比較虐人,每個角色都充滿了悲情的色彩。
  • 《琅琊榜》和《長安十二時辰》好在哪?
    在看當前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不覺想起了15年熱映的電視劇《琅琊榜》,雖然琅琊榜首播過去了四五年,但是重複看了好幾遍。如果說這兩個電視劇算得上是中國古裝劇的優秀代表,那麼我們就簡單復盤一下這兩部劇「到底好在哪」!
  • 《長安十二時辰》開播了!
    改編自作家馬伯庸的同名小說,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終於上線播出了。
  • 《長安十二時辰》,除了故事我們還可以看什麼?
    參考消息網7月26日報導醞釀一年多的《長安十二時辰》一上線就迅速掀起觀劇熱潮,並以豆瓣8.6分的成績登頂2019年上半年口碑劇榜單。如今,這部48集的電視劇已經播出近四分之三,作為觀眾的我們,看《長安十二時辰》的時候,除了故事本身還可以看什麼?
  • 《長安十二時辰》就這麼靜悄悄的開播了
    《長安十二時辰》更有意思,中午的時候官微還在粉絲群裡闢謠說不播,晚上優酷就一口氣放了12集,官微自己都沒反應過來,乾脆省了宣布定檔這一步。以前要是有哪個劇0宣傳估計得被罵死,但是這次不一樣,觀眾表示理解,十分理解,經過這一個月的鬥爭大家都長記性了,要播不等於能播,播了不等於能播完,在一切事情沒有落實之前,我們權當沒有這回事。不抱期望就沒有失望,佛祖光輝照耀心間。
  •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走紅 來陝西感受長安人的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古城旅遊再次火爆全國。6月底,由雷佳音、易烊千璽等主演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開播,劇中盛唐時期的繁華景象、恢弘壯麗的長安城,讓「網紅城市」西安更受關注。而劉國楊也新開發了一條該劇的針對性產品——西安博物院深度講解,帶遊客探秘長安十二時辰,尋找熱播劇中人物。暑期+熱播劇,在這一波熱潮之下,某知名在線旅遊網站的西安跟團遊、自由行的訂單分別增長了40%和30%。
  • 《長安十二時辰》的動畫化 是熱門IP的另起高樓
    實際上,這段CG和國產電視動畫片製作備案公示裡出現的《長安十二時辰之白夜行者》動畫並無關係,而是去年7月就出現在網絡上的真人劇海外宣傳視頻。《長安十二時辰》要做動畫是真的,但動畫類型目前未知,更遑論預告片。
  • 比長安十二時辰更燃,親王馬伯庸新作,揭秘明宣宗朱瞻基登基疑雲
    無論是製作精美的服裝設計、刺激緊湊的動作劇情,還是高度還原的街道場景、中正古雅的語言對白,都給這部《長安十二時辰》鍍上了一層厚厚的金口碑,也讓它成功地迎來了口碑與收視的雙高峰。又怎麼能把故事寫得這麼有趣呢?
  • 《長安十二時辰》:且看且珍惜
    《長安十二時辰》展現的唐長安城如何在五十集內(另一說是六十集)講好一個十二時辰內的故事,這是《長安十二時辰》最大的懸念。我們關心李必(原著叫「李泌」)和張小敬能否化險為夷,也想知道隱藏在背後的各方究竟有誰,又有何種企圖,這是小說敘事的懸念之一,劇版《長安十二時辰》也在開篇運用了這種「冰山一角」的敘事手法,張小敬想救長安百姓,李必有自己的政治企圖,玄宗怠政,盛唐隱現危機,長安十二時辰的故事,正是暗湧激起的一道水痕。
  • 《長安十二時辰》《沙門空海》:遊走在長安的星空下,心醉神迷
    無獨有偶,另一部已立項改編網劇的小說《長安十二時辰》同樣將故事時空鎖定在大唐長安———曾是全世界最繁華的「國際大都市」,作者馬伯庸在長安一百零八坊間布下「疑陣」,跟隨主人公張小敬在縱橫交錯的街坊間輾轉追兇,抽絲剝繭,這種身臨其境感令讀者大呼過癮。
  • 遊「長安」 十二時辰哪能夠?
    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抑或是外國人,都喜歡到長安來走一走。這些都在《長安十二時辰》中有所體現。7月,是西安最火熱的暑期旅遊季。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持續火爆,追劇的人扎堆兒來到西安,探訪「長安城」、感受唐文化,觸摸自己心中那個不一樣的長安。尤其是與影視劇相關的歷史文化類景點,如陝西歷史博物館、大唐芙蓉園、永興坊、華清宮、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更是流量與人氣節節攀升。
  • 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的十二微評
    ▪緣起:《長安十二時辰》講述盛唐時期發生在都城長安上元節(元宵節)的一次「反恐24小時」行動。故事時間節點選在天寶三年——安史之亂的十年前,編劇馬伯庸查過史料,該年無特別重大的歷史事件,方便進行較為純粹的故事創作。
  • 比《長安十二時辰》更震撼的,是揚州十二時辰!
    最近,文旅君的朋友圈被「全國十二時辰」刷屏了其實,這個「梗」來自於正在熱播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