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訊 青山綠水,滿目蒼翠。田間沃野,瓜果飄香。靈芝特色種植,助力脫貧增收。家庭農場生態養殖,引領山村旅遊經濟……近日,初夏的浦城縣永興鎮虹垂村,呈現出一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景象。
「小楊書記來的這幾年,村裡變化真的挺大的。喝水不愁了,路寬了,晚上村民娛樂生活豐富了。」說起虹垂村的變化,村民孫霞朝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村民點讚的「小楊書記」,就是第五批省派駐虹垂村的黨支部第一書記楊臣。
說起喝水問題,是楊臣駐村後為村民辦的第一件實事。「一駐村,我就與村幹部進行村民走訪,了解村民需求。當時比較集中的問題就是飲水不能保證,時有斷水,還有渾濁。於是我們立即查找原因,商量解決辦法。」楊臣說,原來,虹垂直村轄5個自然村,前些年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所建的水池和水管,由於時間長加上疏於管理,存在水管老化破損等問題。查明原因後,楊臣立即與村幹部一起找新水源,爭取上級政策資金,2018年6月底,短短半年時間,投資32萬元的飲水提升項目就完成了。新建了蓄水池,新的水管、水錶安裝到戶,並聘請專人管護。當清澈的山泉水流入村民家中,村民們無不稱讚。
虹垂村的夏夜,涼風徐徐,空氣清新怡人。村部旁新建的休閒活動廣場,三三兩兩剛吃完晚飯的村民,相繼匯聚,散步聊天,有的則跳上幾曲廣場舞,歡聲笑語穿透夏日星空。「廣場這塊地,原來是5座廢棄烤菸房,村民把它當作臨時垃圾場,經常把垃圾丟在這,影響周邊環境。同時我也發現村裡沒有一個像樣的娛樂場所,就與村幹部商議利用這塊地改建活動廣場。」楊臣介紹,2018年12月,新的活動廣場建成,不僅村部周邊環境整潔漂亮了,新廣場還成了村裡的活動健身中心。
楊臣深知好基礎才有能好發展,駐村以來,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補齊民生短板。兩年間,爭取各級資金900多萬元,先後謀劃實施了飲水工程、四好公路、橋梁重建、土地平整、村部功能設施完善、幸福院、老年活動廣場建設等20多個工程項目,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目前,2.6公裡的村主幹道從4米拓寬到6.5米,正加緊建設,今年9月即可完工。
「家鄉越變越好,我們也就馬上想著回家創業了。」青年鄉賢張俊說。2018年張俊放棄北京多年茶葉生意,回鄉帶頭成立特色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發展靈芝種植項目;養羊大戶鄧德富引進福建德富生態基地項目,投資4000餘萬元引進荷蘭最先進的全自動生態養豬生產線,年可出欄生豬、種豬1.5萬頭;2019年,在外鄉賢張文也回村辦起了家庭農場,流轉20多畝土地,搞起土雞、土鴨、魚蝦立體生態養殖,現每月銷往福州、廈門等大城市的土雞蛋、土雞鴨就有3萬多元。今年又向村裡流轉200畝土地,規劃建荷花池,致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
產業興才能百業興。「發展也要立足村情,走特色化產業的路子。」楊臣對此深有感觸。他組織牽頭成立村集體合作社,與靈芝龍頭企業仙芝樓集團合作,開展「鹿角」靈芝種植產業項目,採用「黨建引領+合作社運營+貧困戶入股+公司包銷」模式,2019年靈芝項目為村集體增收9萬餘元,貧困戶分紅2萬餘元,全村5戶建檔立卡戶2018年實現全部脫貧。
「楊書記可以說是我們貧困戶架起了脫貧路的『高架橋』,拓寬了致富路。」貧困戶潘忠興高興地說,他2019年的收入除了靈芝項目的中央產業扶貧資金和入股分紅5500元外,還有靈芝基地務工和充當村裡的保潔員的工資。
「靈芝特色種植、光伏項目、村集體土地流轉等幾大塊加起來,今年的村財收入會突破15萬元以上。」楊臣高興地算了算,對今後的發展是充滿信心。(吳勇君 劉贇 孟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