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半途夭折的航母計劃

2020-12-24 騰訊網

1941年5月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沉沒給德國海軍敲響了警鐘,使得德國海軍認識到航空母艦的重要性。1942年3月德國海軍決定恢復於1940年停建的齊柏林號航空母艦的建造工作,同時還在全國乃至歐洲淪陷區範圍裡四處搜羅能夠改裝成航空母艦的船隻試圖解燃煤之急,在這一時期德國海軍提出了數個緊急改裝航母方案,但這一航母狂熱只持續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因巴倫支海海戰的失利以及海軍總司令埃裡希.雷德爾的辭職而告終,今天就簡單介紹一下德國海軍的這些改裝航空母艦計劃。

按照改裝船隻的來源,我簡單的將其分成商船改裝航母和軍艦改裝航母

先介紹商船改裝航空母艦,德國海軍選中用於改裝航空母艦的民船均為大型遠洋郵輪,原船東統一為北德意志-勞埃德航運公司(Norddeutscher Lloyd,簡稱NDL),在20世紀20年代末期,該公司積極致力於建造新船,發展業務,以扭轉一戰戰敗後德國海運業頹廢的狀態,在1929-1930年,該公司首先建造了2艘用於跨大西洋航線的50000噸級大型遠洋郵輪不萊梅號(SS Bremen)與歐羅巴號(SS Europa),這兩艘大型遠洋郵輪剛一問世便以她們巨大的排水量,新的球弓形結構,驚人的高航速和低流線型輪廓等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被認為是當時最好的大型遠洋郵輪之一。在兩船服役後,NDL再接再厲,於1933年建造了3艘18000噸級的沙恩霍斯特級客貨兩用班輪:沙恩霍斯特號(SS Scharnhorst )、格奈森瑙號(SS Gneisenau)和波茨坦號(SS Potsdam),該級船使用實驗性的渦輪-電力推進方式,最高航速可達21節,這3艘船服役使得不萊梅和上海之間的旅程時間從通常的50天被縮短到34天。毫無疑問的,這5艘船都是改裝航空母艦的絕佳料子,不過,到1942年3月時,不萊梅號已經於1941年3月16日被燒毀,而沙恩霍斯特號則在1940年起就被困在日本無法回國,於是只有剩下的3艘船可以被改裝為航空母艦了(一句題外話,滯留日本的沙恩霍斯特號後來被日方徵用,稱為後來的神鷹號護航航母)。德國海軍計劃將改裝後的格奈森瑙號和波茨坦號列為一級,稱為亞德河級(Jade ),而歐羅巴號則單獨列為一級。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亞德河級改裝航空母艦計劃:

改裝前的波茨坦號

改裝後的預定狀態

德國海軍在1942年5月完成了兩艘亞德河級的基本設計,按照計劃,格奈森瑙號將被改名為亞德河號,而波茨坦號將被改名為易北河號(Elbe),在改裝中兩艦將拆除原有的上層建築,在遊步甲板上設置機庫、飛行甲板和艦島。該級的飛行甲板長186米,寬27米,機庫為單層結構,長148米,寬18米,機庫頂部設置有20毫米的裝甲防禦,側面設置有10到15毫米的裝甲防禦。在計劃中該級預定能攜帶24架飛機,由12架BF109T戰鬥機和12架JU87E俯衝轟炸機組成,該級採用和齊柏林號相同的壓縮空氣彈射器,起飛效率為每30秒起飛一架飛機,2基壓縮空氣彈射器合計能一次性彈射18架飛機,隨後需花費50分鐘時間重新準備壓縮空氣,該級設置有兩部升降機,一部在艦島前側,一部在後甲板位置。

自衛武器方面,該級裝備12門105毫米SKC / 33高炮,10門37毫米SKC / 30機炮和24-32門20毫米Flak 38機炮。105高炮被集中布置在艦島前後附近,輕型高炮則分布在飛行甲板兩側的武器平臺上,該級的火控設備配置情況不明(另外從那張圖上看該級艦似乎裝備有雷達,但在其他的資料中未見記載)。

該級的動力設備未做改變,仍使用原裝的4臺華格納式高溫高壓鍋爐+2臺AEG式單式渦輪交流發電機,採用雙軸推進,最大輸出功率為26000馬力。不過由於該級在設計階段發現該級艦由於天生問題要改裝成航空母艦時沒有足夠的穩定性,於是只好通過在兩側水線以下的船體安裝混凝土的方法來作為彌補,加上大量加裝各種設備原因使排水量上漲,航速預計將下跌到19節。

兩艘亞德河級中,格奈森瑙號的改裝工作從未開始過,她的改裝計劃於1942年11月25日被取消,波茨坦號的設計則被重新修改,以解決關於穩定性的問題,她的改裝工作於1942年12月開始進行,不過到1943年2月雷德爾辭職時,波茨坦號只來得及拆除了部分設施,她的改裝計劃也被直接叫停。此後兩艘船被重新作為運輸船使用,格奈森瑙號於1943年5月2日觸雷沉沒,而波茨坦號則被拖到格藤哈芬作為軍營船使用,並在哪裡等來了戰爭的結束。此後她於1946年6月20日作為戰爭賠償被轉交給英國,並改名為帝國福伊號(Empire Fowey),此後她在英國軍隊中被作為一艘運兵船使用,直到1960年退役再次被轉賣給巴基斯坦泛伊斯蘭輪船公司,並被改名為Safina-E-Hujjaj,用於運送朝聖者到沙烏地阿拉伯朝聖,1976年,已經老舊不堪的她最終在當年2月退役,並於11月宣布報廢。

主要技術性能:

排水量(滿載):18,160噸(亞德河),17,527噸(易北河)

長:203米

寬:船體22.6米,飛行甲板:27米

吃水(滿載):8.85米

動力系統:4臺華格納式高溫高壓鍋爐+2臺AEG式單式渦輪交流發電機,雙軸推進,最大輸出功率26000馬力

最大設計航速:19節

續航能力:19節航速下9,000海裡

自衛武器:12門105毫米SKC / 33高炮,10門37毫米SKC / 30機炮,24-32門20毫米Flak 38機炮

艦載機:12架BF109T戰鬥機,12架JU87E俯衝轟炸機

彈射器:2部壓縮空氣彈射器

設計定員:亞德河883人,易北河900人

對歐羅巴號的改裝計劃

歐羅巴號與她的姐妹船不萊梅號

改裝後效果圖

對歐羅巴號的改裝計劃於1942年5月展開,她被暫時命名為一號航空母艦(Flugzeugtr ger 1),和亞德河級的改裝相同,她的上層建築將在改裝中被拆除,以安裝機庫、飛行甲板和艦島,由於其巨大的噸位,歐羅巴號將擁有所有德國海軍航空母艦裡最強大的航空能力:她的飛行甲板長276米、寬30米,機庫仍然為單層結構,長216米,機庫前部寬25米、後部寬30米(作為對比,美國海軍的中途島級機庫數據是長210m,寬29m。),然而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儘管擁有如此之大的機庫,但歐羅巴號的設計載機僅為24架BF109T+18架JU87E。航空設施方面上則繼續沿用了雷打不動的標準配置,仍採用2基壓縮空氣彈射器的配置,該級設置有2部升降機,分別位於艦島前後附近,歐羅巴號的改裝過程中未計劃加裝任何裝甲,屬於完全裸奔的狀態。

自衛武器方面,該級計劃裝備12門105毫米SKC / 33高炮,20門37毫米SKC / 30機炮(此物即為大名鼎鼎的「37手拉機」)和28-32門20毫米Flak 38機炮,布置形式與亞德河級類似。

該級的動力系統方面未作任何改變,仍採用原裝配置,4座布洛姆-福斯蒸汽輪機驅動的4根推進軸推進,每根軸帶有一個直徑5米的四葉螺旋槳。渦輪機由24個雙爐門窄管鍋爐(double-ended narrow water tube boiler)負責驅動,設計最大輸出功率為100,000馬力,最高航速26.5節,該級為增加航行穩定性計劃增設的船體突出部,預計全寬將增加到37米(原來是31米),吃水也將從8.5米增加到10.3米。

儘管紙面上看上去很美(當然這是以德國標準,以其他國家標準看可就一點也不美了),但是,隨著改造計劃的開展,出現了一些很嚴重的設計問題。 包括將機庫甲板嵌入主結構甲板將造成嚴重的結構強度不足,航行穩定性不佳,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增設船體突出部來解決,以及高油耗。此外另一個大的障礙是空軍司令戈林直到此時仍然不願意向海軍提供足夠的飛機和飛行員。到1942年11月時,這些問題已被證明無法解決,因此德國海軍只得放棄改裝計劃。

在之後的日子裡,歐羅巴號被作為一艘運兵船使用,直到她在德國戰敗後被美國海軍俘獲,美軍沒有改名就將她作為戰爭賠償轉入自己麾下(該船在美軍中的名字是 USS Europa(AP-177)),之後她被用於運送在歐洲的美軍部隊回國,由於在這期間該船發生了幾起小火災事故並發現了幾個嚴重的船體裂縫,她於1946年5月2日退役,並在此被轉賣給法國並改名為自由號(Liberté),經過修復後她於1950年重新服役,被用於從勒阿弗爾到紐約的跨大西洋航線,之後她於1962年退役,1963年在義大利拉斯佩齊亞解體。

1945年被美軍徵用為運兵船後的歐羅巴號

作為自由號時的一張照片

主要技術性能:

排水量(標準/滿載):44,000噸/56,500噸

長:291.5米

寬:船體37米,飛行甲板:30米

吃水(滿載):10.3米

動力系統:4座布洛姆-福斯蒸汽輪機,24個雙爐門窄管鍋爐,4軸推進,最大輸出功率100,000馬力

最大設計航速:26.5節

續航能力:19節航速下10000海裡

自衛武器:12門105毫米SKC / 33高炮,20門37毫米SKC / 30機炮,28-32門20毫米Flak 38機炮

艦載機:24架BF109T戰鬥機,18架JU87E俯衝轟炸機

彈射器:2部壓縮空氣彈射器

設計定員:不明

軍艦改裝航母

介紹完了商船改裝航母,接下來我們介紹軍艦改裝航母,德國海軍選定用於改裝航母的艦艇都是巡洋艦出身,由於德國海軍的大型水面艦艇本就數量稀少,因此俘獲的法國輕巡洋艦德.格拉斯號也被選中用於改裝航母。

對重巡洋艦塞德裡茨號的改裝計劃:

改裝後的效果圖

塞德利茨號(Seydlitz)原為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的四號艦,最初該艦計劃被作為該級艦的輕巡洋艦衍生版本,計劃裝備12門150毫米炮,不過在開工前夕德國海軍改變了主意,讓該艦繼續採用8門203毫米主炮的配置。塞德利茨號於1936年12月29日開工,1939年1月19日下水,不久後二戰爆發後,德國海軍決定暫停大部分大型水面艦艇的建造工作,這使得塞德利茨號的建造工作最終在已經進展到95%的時候被迫停止了下來。

塞德利茨號原定的狀態,12門150毫米炮

停工時狀態

1942年5月英軍偵查機拍攝到的塞德利茨

當改造航母計劃開始時,德國海軍立馬想到了這艘未完成的重巡洋艦,畢竟巡洋艦出身的艦艇都是改造航母的好材料。塞德利茨號的改裝工作與齊柏林號的建造工程再開同時進行,和其他改裝航母一樣,該艦首先將所有的上層建築和已經安裝好的武器以及設備全部拆除,以安裝機庫,飛行甲板和艦島,塞德利茨號的機庫仍然為單層結構,長137.5米,位於艦首的部分寬17米,位於艦中部和艦尾的部分寬12米,飛行甲板則長200米,寬30米。航空設施方面上繼續沿用了雷打不動的標準配置,為有2基壓縮空氣彈射器的標準配置,該級仍設置有兩部升降機,位於艦島前後附近位置,載機方面上,該級預定能攜帶20架飛機,包括10架BF109T戰鬥機和10架JU87E俯衝轟炸機。自衛武器方面,該級採用的基本配置和兩型商船改裝航母一樣,計劃裝備10門105毫米SKC / 33高炮,10門37毫米SKC / 30機炮(此物即為大名鼎鼎的「37手拉機」)和24門20毫米Flak 38機炮,105毫米高炮和其射擊指揮儀被集中布置在艦島前後附近位置,而機炮則被分開布置在飛行甲板兩側的武器平臺上。

在動力系統上,該級未作改變,仍採用原裝的12臺華格納鍋爐和3臺德希馬格式蒸汽輪機的配置,這套系統的設計最大輸出功率為100,000馬力,能使該級艦達到32節的最高航速,不過這套系統在實際使用中問題眾多,採用同樣動力配置的歐根親王在丹麥海峽海戰後就因為發生輪機故障不得不終止行動向布雷斯特返航,同樣的問題也很可能會發生在塞德利茨號上。

德國海軍計劃將塞德利茨號重新命名為威悉河號(Weser),由於該艦本身完成度較高,因此拆除上層建築和武器花費了大量時間,到1943年6月該艦才完成了拆除上層建築的工作,但此時由於前述的原因德國海軍下令終止改裝工作。已經被拆的只剩船殼的塞德利茨號之後被拖往柯尼斯堡,在1945年1月蘇軍兵臨城下之際,德軍將該艦鑿沉在了港口入口處以封堵港口並避免其落入蘇軍之手,之後佔領柯尼斯堡的蘇軍查看了這艘巡洋艦的殘骸,他們曾經考慮拆下該艦的零部件並安裝在戰前賣給蘇聯的呂佐夫號(塞德利茨號的姊妹艦)上以便讓其完工,但最終蘇軍發現這艘船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之後蘇軍便將塞德利茨號撈起後解體並報廢。

塞德利茨號改裝計劃的前視與後視圖

主要技術性能:

排水量(標準):17,139公噸

長:216米

寬:船體21.8米

吃水(滿載):6.65米

動力系統:12臺華格納鍋爐和3臺德希馬格式蒸汽輪機,3軸推進,最大輸出功率100,000馬力

最大設計航速:32節

續航能力:20節航速下7000海裡

自衛武器:10門105毫米SKC / 33高炮,10門37毫米SKC / 30機炮,24門20毫米Flak 38機炮

裝甲防禦:主裝甲帶70毫米加穹甲30毫米,原船體部分水平裝甲30毫米(希佩爾級的裝甲布局比較複雜,具體見下圖,該級的機庫和飛行甲板部分裝甲防禦情況不明)

艦載機:10架BF109T戰鬥機,10架JU87E俯衝轟炸機

彈射器:2部壓縮空氣彈射器

設計定員:不明

為了幫助各位了解希佩爾級具體的裝甲防禦布置情況,這裡放一張希佩爾級的裝甲布局圖,不過塞德利茨的機庫和飛行甲板部分裝甲防禦情況不明,我沒找到資料

對法國輕巡洋艦德.格拉斯號的改裝工作

改裝後效果圖

德.格拉斯號(De Grasse)原為德.格拉斯級輕巡洋艦的命名艦,該級是拉加利索尼埃級輕巡洋艦的改良版本,計劃建造3艘。德.格拉斯號於1938年11月在洛裡昂造船廠開工建造,到1940年6月德軍入侵法國時,該艦隻完成了28%的工程量,之後隨著法國戰敗,該艦的建造工作不得不停止,至於計劃中的另外2艘艦沙託雷諾爾號(Ch teaurenault)和吉尚號(Guichen)則根本沒來得及開工。

在1942年德軍開始計劃改裝航母方案後,當時還躺在洛裡昂船廠裡的德.格拉斯號也被德國海軍選中用於改裝航母,由於完成度較低,因此德.格拉斯號的工作量要比其他幾艘改裝航空母艦大的多,德國方面首先要繼續完成船體部分的施工,然後在繼續安裝機庫,飛行甲板和艦島,以及必要的動力設備和武器等。按照計劃,改裝後的德.格拉斯號飛行甲板長177.5米,寬24米,機庫仍然是單層結構,長142米,寬18.6米,該級仍設置有兩部升降機,位於艦島前後附近位置,載機方面預定攜帶23架飛機,包括11架Bf 109T戰鬥機和12架Ju 87E俯衝轟炸機,起飛方式仍然採用雷打不動的兩基壓縮空氣彈射器起飛方式。

動力系統方面,德軍計劃採用原裝配置,該艦的動力系統由2臺拉託-布列塔尼式齒輪傳動蒸汽輪機和4座Indret式高溫高壓鍋爐組成,這套系統能提供10,000馬力的最高動力輸出,使其能達到32節的最高航速。自衛武器方面,該級仍採用所有德國改裝航母的標準配置,計劃裝備12門105毫米SKC / 33高炮,12門37毫米SKC / 30機炮和24門20毫米Flak 38機炮,該級的105毫米高炮布置形式和其他幾艘改裝航母略有不同,其中4座其射擊指揮儀一起被布置在艦島前後附近位置,而剩下的2座則位於左舷的武器平臺上,而機炮仍然被分開布置在飛行甲板兩側的武器平臺上。

德.格拉斯號的改裝設計工作於1942年8月完成,她同時也獲得了臨時名字:二號航空母艦(Flugzeugtr ger 2),不過很快德國海軍就發現完成此項目的難度極其之高,首先洛裡昂船廠缺乏必要的勞動力和原材料來繼續建造工作,而且設計人員發現該級動力系統的布置有很大的問題,此外,盟軍接二連三的轟炸也嚴重威脅工作的正常展開,這些嚴重的問題使得該級艦的改裝工作根本無法展開,最終德國海軍只得於到1943年2月放棄了改裝計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德.格拉斯號的船體就繼續被扔在洛裡昂的船廠裡生鏽,直到盟軍重新奪回了洛裡昂,使這艘未成巡洋艦又回到了法國海軍手裡,並於1946年下水,之後她被拖往布雷斯特海軍船塢等候進一步處理,到了1951年,法國海軍最終決定將其作為一艘防空巡洋艦繼續建造,按照新設計繼續建造的德.格拉斯號最終於1956年9月10日完工。

以防空巡洋艦的狀態完成的德.格拉斯號

在服役後,德.格拉斯號被選中作為地中海分隊的旗艦,在1964年她又成為駐法屬玻里尼西亞的太平洋核試驗艦隊的旗艦,1966年至1972年間先後參加了六次核試驗活動。飽經滄桑的德,格拉斯號最終於1973年退役,並於1975年在義大利拉斯佩齊亞解體。

主要技術性能:

排水量(標準):11600公噸

長:192.5米

寬:船體24.4米

吃水(滿載):5.6米

動力系統:2臺拉託-布列塔尼式齒輪傳動蒸汽輪機和4座Indret式高溫高壓鍋爐,雙軸推進,最大輸出功率100,000馬力

最大設計航速:32節

續航能力:19節航速下7000海裡

自衛武器:12門105毫米SKC / 33高炮,12門37毫米SKC / 30機炮,24門20毫米Flak 38機炮

艦載機:11架BF109T戰鬥機,12架JU87E俯衝轟炸機

彈射器:2部壓縮空氣彈射器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集中營!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在歐洲多地設立了集中營,對猶太人以及戰犯實行肉體消滅。位於愛沙尼亞的克魯加集中營設立於1943年,關押了包括蘇軍俘虜、愛沙尼亞政治家以及許多猶太人。在納粹黨衛軍和愛沙尼亞警察的殘暴管制下,許多囚徒被強迫進行各種重體力勞動,由於生存條件極其殘酷,許多人在集中營中死去。
  • 以為二戰德國只有男納粹?女納粹比你想像的還兇殘!
    一提起納粹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希特勒,海因裡希等男性,但其實在二戰時期的德國,有許許多多的女性納粹,而她們的手法更是比男人還毒辣!
  • 二戰老照片:德軍中將被判死刑,真實的納粹德國時期的消防隊
    這張照片拍攝於1945年5月6日,美軍第11裝甲師解放了毛特豪森.古森集中營,該集中營始建於1938年,後在1940年逐步擴大,成為了納粹時期歐洲最大的集中營之一,裡面關押的大部分是波蘭、蘇聯的平民,根據戰後統計,有超越15萬人死在這座地獄之中,充分證明了當時納粹德國的殘暴。
  • 勇敢號航母:二戰德國潛艇首個大戰果 極大鼓勵了德國研究潛艇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雖然在航母方面德國一直都是一個大短板,但是在潛艇方面,卻將其作戰功能發揮到出神入化。更是發展出了狼群戰術,在整個二戰期間的大西洋戰場上,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給盟國的艦隻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
  • 二戰時期德國的黑科技有多牛?
    二戰時期,各國在科技方面都很拼。誰在科技上優先,誰就有可能主導戰爭的結局。比如美國完成了原子彈,本打算執行「玉碎」計劃的日本直接就慫了。但二戰時期在「黑科技」方面研發出最多的,恐怕就要屬納粹德國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二戰時期德國的黑科技有多牛?
  • 兇狠勇敢的鬥士 二戰時期十大重巡洋艦
    重巡洋艦是特定時期,由海軍條約限制所產生的一類巡洋艦。雖然是條約的產物,但各國的重巡洋艦在大戰中都發揮了極其巨大的作用,在為自己的陣營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蒙受巨大的損失,是二戰中損失數量最多的大型水面艦艇。
  • 二戰納粹「生命之源」計劃到底有多瘋狂,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列寧  二戰時期,德國軍隊所向披靡,發明不少黑科技,企圖徵服整個世界。為了弭平數百萬士兵戰死沙場的人力缺口,納粹更計劃在歐洲各國建立「生育農場」,專門批量製造出純種的「雅利安嬰兒」,而金碧眼更是其中的必要條件,不過隨著德國戰敗,這項計劃也就此煙消雲散。
  • 二戰後期德國神將絕妙計劃本可逆轉乾坤,但是卻被希特勒否決
    ——雨果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陸軍號稱天下無敵,然而,在兩線作戰和蘇聯惡劣天氣之下,德國陸軍在1943年已經是強弩之末,經歷了史達林格勒戰役的慘敗,德國已經基本喪失了對蘇聯主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 可以說,面對盟軍和蘇聯的雙線夾擊,納粹德國的失敗至此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 納粹德國「人類之泉」計劃揭秘,納粹為什麼對這些孩子感興趣?
    而為了達成這個核心目標,納粹在其執政期間,除了鼓勵生育,希望增加以德國為代表的「雅利安」人口之外,還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其中就包括一個被稱為「生命之泉」的計劃。而這個計劃是納粹黨衛隊頭目希姆萊主導實施的一項種族計劃,這個政策當時是在被其佔領的許多國家一同實施的,但在不同國家的實施方法卻各有不同,其中既有被包裝的「看上去很美」的部分,也有從頭到尾都透著反人類氣息的部分。
  • 這兩位二戰中的美女間諜,真是讓德國納粹無可奈何
    點擊加【關注】,記譯君的文章將準時送達哦~ 今天準時送達的依然是記譯君的女神節特別篇,在這篇文章裡,記譯君想和大家簡單聊聊二戰中讓德國納粹頭疼不已的兩位著名女間諜——維吉尼亞·霍爾和南茜·維克。
  • 二戰巔峰時期的德國能打得過越南嗎?
    二戰時期德國二戰時期的德國國家實力非常的強盛,即便是對於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美國來說」,德國的實力也是不在其之下。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臺實行獨裁統治,其實希特勒這個人除了性格比較殘暴、喜歡挑起戰爭之外,其本身還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領導人的。
  • 納粹德國——一個瘋狂的國家和它瘋狂的科技發明!盤點納粹德國的黑...
    之所以德國有這麼多黑科技是因為德國的教育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下下納粹德國在瘋狂軍事工業發展下都有那些令人昨舌的黑科技。這兩座鐵道炮是德國希特勒時期由克魯伯製造的超重型火炮。其設計與製造目標為提供前線部隊曲射支援火力,擊毀當時仍然為各國陸軍視為防禦主幹的大型要塞與巨型碉堡。為了追求強大的破壞力,因此該火炮口徑高達800毫米,重達1344噸,可將重達7噸的炮彈投射到37千米以外的目標。
  • 二戰結束後,納粹德國著名軍人的結局如何
    戈林算是一個比較忠心的將領,一生都在給納粹賣命,可惜後來被希特勒開除所有職務,並被逮捕,二戰結束後,戈林在「紐倫堡審判」中被判犯有「密謀罪」、「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反人道罪」,並處以絞刑。在即將執行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死刑判決——執行絞刑的前兩小時,第三帝國的第二號人物赫爾曼戈林突然服毒自殺。3.卡爾·鄧尼茨
  • 二戰中德國納粹的「六發怪物」,Ju-390遠程戰略轟炸機
    眾所周知,德國二戰空軍定位是戰術性空軍,其主要是轟炸機配合陸地作戰,負責炸毀敵方機場、兵員集結地等。因此,德國二戰期間的轟炸機一般都是中型轟炸機,比如Ju-88、He-111和Do-17等轟炸機。而德國在二戰期間由於自身定位戰術性空軍,沒有大規模的建造重型轟炸機,更不用提遠程戰略轟炸機了。
  • 二戰納粹德國戰犯幾乎都沒有什麼好名聲,為什麼隆美爾卻是例外?
    其實二戰有很多的軍官都是拒絕希特勒發出的殺人命令,這些人都是出生貴族,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誰能想到納粹後期希特勒曾經下令在法國的軍隊讓其毀掉巴黎,但是當時在法國的德國軍官說:我們是軍人就該服從命令,你這個已經不是屬於戰爭上的了,所以德國將領拒絕執行命令,還有就是雖然二戰時候法國被德國佔領了
  • 二戰時期最爛的5種武器,第四種日本造,最不靠譜,你肯定認識!
    1.OTO手雷:它是二戰時期,義大利軍隊裝備的一款進攻和防禦型手榴彈,因其外表通常塗上了紅色,故而也俗稱紅魔;該手榴彈被稱為二戰中最爛、最不靠譜的武器之一,因其性能極為的任性,故障率極高,在戰場上投擲使用時,經常不爆發;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它突然又爆炸了。
  • 曾被希特勒深耕的拉丁美洲大地,至今仍有二戰時期德國的影子?
    文/王凱迪 從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國會大廈那一刻起,當希特勒在地下室飲彈自盡之時,曾經風光一時納粹德國便宣告進入了歷史的故紙堆。戰後的德國經過蘇聯與美國的東西並立時代後,基本肅清了當年納粹時代的時代烙印,呈現出一個現代的新德國氣象。
  • 二戰德國秘密人種計劃:地下花園裡,無數女人等待懷孕
    眾所周知,德國種族歧視一直是非常嚴重的,特別是在希特勒的統治,幾乎滅絕,猶太人認為德國人是承受神的意志的人,是地球上最好的比賽,所以由希特勒,德國實現了一個邪惡的物種繁殖計劃——生命之源。該計劃始於1935年,由黨衛軍首領希姆萊(Himmler)全權負責,他挑選了一群精銳的黨衛軍士兵,讓他們與金髮碧眼的純種德國女性發生性關係,以產生優秀的後代,防止未來世界被所謂的「劣等種族」所統治,當時,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統治者試圖通過這個計劃淨化人類,培養出最優秀的日耳曼民族,最終達到統治世界的目的。
  • 二戰題材遊戲一直在把納粹洗成 「德國士兵」,我受夠了
    一位男子最近被控預謀在一座猶太教堂射殺民眾,此前該男子還聲稱希望自己能穿著 「納粹制服」 執行射殺。猜猜他是在哪裡發表這些言論的?Steam。如何負責任地描繪二戰期間的德國戰鬥人員以及他們與納粹反人類罪行的聯繫,正在越來越受到公眾的關注,而且長久以來,這也一直是歷史類遊戲愛好者爭論不休的話題。
  • 納粹統治下德國貴族"拯救世界"計劃
    戰後他成為律師和法官,還著書立說,講述二戰期間德國軍人抵抗運動的故事。漢寧·馮·特雷斯科(1901—1944)不是抵抗運動中地位最高的,卻是最堅決、最活躍的,他組織了多次刺殺希特勒的行動,還起草了政變的「瓦爾基裡」計劃。後來根據該計劃,施陶芬貝格伯爵行刺了希特勒。蓋世太保認為,馮·特雷斯科是行刺的主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