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食可謂是博大精深,要論吃的,中國老百姓可以說上一天都不帶上重樣的。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八大菜系」,即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還有各個地方的菜系,中國人民可謂口服不淺。
可正當我們津津有味地品嘗著各式佳餚的時候,有一組觸目驚心的結論出現了: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國!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於2018年9月發布了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全球癌症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有57.2萬人新診斷為食管癌,同時又有50.9萬人死於食管癌。根據WHO數據,我國食管癌患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全球第五位;但因我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食管癌新發患者和死亡患者的人數卻佔全球的5成以上。
在這樣赤裸裸的數據面前,不禁讓人深思:我們究竟吃錯了什麼?
我們究竟吃錯了什麼?
對於吃,中國人一向是講究和挑剔的,到底是什麼樣的食物,讓我們的食道癌患病人數如此多呢?
01/太燙的食物
「趁熱吃!」,這是長輩一直在飯桌上念叨的話,一碗熱氣騰騰的面,一口剛出鍋的湯,食物的味道仿佛在燙口的時機下更加美味。可沒人提醒過我們,長期食用過燙的食物,會導致食管黏膜不斷的受到過熱地刺激,會引起它出現不斷的增厚。
在不斷地刺激過後,增厚的黏膜對於熱刺激會變得越來越不敏感,導致食管變得越來越不怕熱,如此一直惡性循環,會導致出現久治不愈的食管炎,這種食管炎很可能會發展成為癌症。
02/太辣的食物
不管是在瑟瑟發抖的冬天,還是熱氣迎面的夏天,火鍋都是人們聚餐的不二之選。在牛油鍋底裡翻滾的牛羊肉,讓人食慾滿滿。如今生活條件不斷上升,出去下館子的次數逐漸增加,喜歡吃火鍋的人可能一周能吃上三次,每年還有成千上萬的人跑去重慶專門體驗九宮格的刺激。
可在酣暢淋漓的辣背後,是會被身體造成傷害的。過於辛辣的食物容易損傷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細胞變性,上皮細胞核酸代謝受影響,從而出現黏膜炎症,長此以往,有可能促使食管發生癌變。
03/醃製食品
鹹菜配粥,這樣的早餐搭配日常而美味。可就是這些鹹菜,卻有著讓人得癌的隱患。除了鹹菜之外,火腿、鹹魚、臘腸這些醃製品多少都會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而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攝入過多也會增加患癌機率。
04/抽菸、喝酒
除了我們特有的飲食習慣外,吸菸者更容易患食道癌,研究表明吸菸者患鱗狀食道癌的機率比不吸菸者高 5 倍。而且,在吸菸誘發的鱗狀食管癌方面,男性的風險也要高於女性。
長輩總喜歡在飯前喝兩杯,侃侃天,可研究表明酒精為鱗狀食管癌的危險因素。每周平均酒精攝入量超過 170 克,患鱗狀食管癌的風險明顯增加。更加可怕的是,喝高度白酒,以及同時吸菸、酗酒,發生食管癌的機率更高。
當患上食道癌時身體會有什麼症狀呢?
1、吞咽食物時有停留感
我們在正常飲食時,食物是不會在食管中有所停留的,但患上食管癌後,會出現食物通過緩慢的症狀,並且能清楚地感覺到食物在食管中的停留感。
這是因為食管癌會使得食管口變小,食物下咽出現困難,並且喝水也會有相同的感覺。
2、體重下降
食道癌的患者,由於進食出現不適,身體沒有辦法補償足夠的營養,從而出現體重明顯下滑的症狀,嚴重的患者連進食都沒有辦法進行。
3、感覺食管內有異物
食管癌的患者經常會感覺食管內有異物,無論如何吞咽都沒有辦法去除,也沒有相應的疼痛感,如果多次出現異物感,異物感的位置每次都相同,這時就需要注意了。
4、嘔吐
隨著病情加重,食管的上方灰塵出現明顯的擴張,從而引起患者嘔吐的現象,並且嘔吐出來的多數是粘液和泡沫,這個現象發生一定要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