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樽,北海道原住民口中的otaorunai。當年明治20年代運河良港子民的雄心成就了她北海道第二大城,而如今隱退於喧譁的這座太平洋港口小城用自己玲瓏幽幽的身段唱起天賦般的浪漫音律。
小樽,為何而浪漫?華夏地理攜手vivo打造的2015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區手機專區線下活動「vivo影像尋城記」第二季首站,跟隨知名藝人田原與攝友達人,帶起vivo手機走向小樽尋找浪漫。
乘著前往小樽的火車在海岸線上飛馳,唯美便悄然開始。沒有冬天白雪皚皚的北國氣息,幽翠峰巒與碧海藍天之間的坡城卻也自有意味。鐵軌順著前進的方向沒入這片小城,帶著過客的快樂與憂傷,一併納入。
這裡絲絲扣心的文藝氣質引來了熱衷影像與音樂藝術的田原,從音樂人到演員,再到導演,文藝內心不改的她,嚮往巖井俊二《情書》中所鍾愛的此城此景,期待一次浪漫追尋過後的心靈給養。
還記得巖井俊二《情書》開場白雪皚皚的天狗山嗎?在這裡,押一口咖啡間就可以將整片城市盡收眼底。
小樽的人把這裡的景致分成了八區八景。一切如醉如痴,可都抵不過百年小樽運河在人心頭的一擊烙印。
千尺蜿蜒一帶流水,託手指間便是遠方青山;兩岸建築輕輕依偎,舊倉庫在一邊相伴,風格廣廈在另一邊錯落延續。
朦朧煤氣燈下老人揮筆勾勒,不見早先船隻穿梭年代的繁華,卻是一段未見滄桑的唯美與浪漫抬手散來。
這樣景致的浪漫屬於情侶,屬於文藝的人,屬於內心有愛的人。品味向晚徐風中的滋味,偶爾拿起vivo手機拍下觸動心緒的瞬間,讓唯美留駐。
循著運河向城內走去,田原尋找著曾經《情書》中博子投遞信件的色內十字路口。
可惜當年那雪中映紅的郵筒早已不在,車來車往的街道早已不見當年的蹤影。
良景映秀色,風月醉了情。當景色唯美,情緒也便浪漫。。歐洲人在這裡留下了玻璃工藝和八音盒,小樽便用這些將浪漫鎖住。
堺町大街東頭加拿大名匠的蒸汽鍾守候著大名鼎鼎的音樂盒堂,琳琅繚目的八音盒鋪滿這座1912年的歐式建築。在不遠的路對面,則是音樂盒堂的別館——音樂盒堂博物館。凡是被收藏在此的音樂盒,都有著不同尋常的來歷。
除了音樂盒堂,這裡不計其數的「硝子館」裡陳列著如夢幻般充滿想像的玻璃工藝品。在小樽浪漫館裡,五顏六色的小物件用其七彩之光將廳堂照亮。
在小樽遊走,一定要走進一家路邊的咖啡館。小樽的人們喜歡在這裡讀一份報,或是聚在一起談天論地,偶爾還見得到可愛的孩子們放學午食。
田原在咖啡館回味自拍,對著鏡頭訴說心緒。
作為一個歐洲風情的城市,教堂是這裡不可或缺的心靈場所。來到小樽聖公會,靜靜地聆聽自己的心聲,與這座城市沉下來對一次話,是一件值得的事情。
當暮色降臨,從聖公會走出,翻過山頭偎在水天宮旁,看小樽城在海天之間慢慢入夜。
在小樽的日子裡,無意間遇到這裡一年一度的桶潮節。穿著祭祀和服,排著方陣跳舞走向海邊,每個小樽人臉上都洋溢著溫馨的喜悅。
祭祀儀式現場(vivo手機拍攝)
桶潮節中的小樽港夜色
即便這樣的節日,小樽人也不忘記浪漫。比如落地燈光的廢氣小鐵路中,你會看到戀人一起在這裡掛起玻璃風鈴,牽手駐足。
景若旋律般婉轉,音若光影般迤邐。這便是小樽,精緻玲瓏的小城才能調和出的浪漫腔調。無論冬雪還是夏青,無論晨曦還是暮遲,她都能將一顆聒噪的心融化或燻醉,也只有靜靜地行走、品味,才能發現她的意味。尋城便是如此,用心去尋,才能發現觸動的瞬間,留下的影像才夠真摯,才有真正的回憶。vivo影像尋城記,尋城遠未停止,光影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