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貴州畢節首屆「廣州港扶貧班」舉行畢業典禮,34名來自貴州畢節的貧困畢業生全部入職廣州港集團。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攝
首屆34名學生都來自貴州畢節,已全部入職廣州港集團
新快報訊 記者許力夫 通訊員鄒井棋 李澤恩報導 昨天,廣州港集團負責人將港口工作服、安全帽、反光衣和刻有員工姓名的工作證鄭重交到34名員工的手中,首批「廣東技工·廣州港班」的34名貴州畢節貧困學生,經過在畢節職業技術學院兩年的理論學習和廣州港技工學校為期一年的港口專項技能培訓,正式畢業併入職廣州港。
「經過10個月駐港實習和廣州港的師傅們耐心的傳、幫、帶,我從什麼都不會到現在已經能夠獨立操作30米高的大型港口吊機,還考取了龍門吊專業操作證書,成為一名新的廣州港人,我感覺離夢想又近了一步。」秦鵬是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普底鄉跑馬村的孩子,屬貴州省建檔立卡的貧困生,也是廣州港班2017級的學生,昨天他參加了一場畢業即就業的「雙重典禮」。
2017年,廣州港集團在全省率先提出「智力扶貧」的扶貧理念,通過穗畢兩地政府搭臺,開始了對「校企合作」和「智力扶貧」結合新模式的探索,首次嘗試引入職業教育精準招生、精準資助、精準培養、精準就業的扶貧總體思路。2017年,在廣州、貴州畢節兩市相關政府部門、人社局的牽線搭橋下,成功和畢節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訂單式培養」合作項目,以常年舉辦「廣州港集團班」為試點,面向畢節市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初、高中應往屆畢業生招生。通過「訂單式培養」培養擁有專業技術的一線技能人才,並幫助他們實現就業,推動長效扶智扶貧。
「廣州港集團班」採用「2+1智力扶貧」模式,學生前兩年在畢節職業技術學院進行理論學習,第三年到廣州港集團下屬廣州港技工學校進行實操培訓,畢業後考核合格,由廣州港優先招聘到港口就業。學生在校期間享受國家學費減免、生活補助等扶貧政策,廣州港集團設立專門獎學金,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獎勵和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