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書是一本活生生的見證,內容極為奇特,描寫一個不可見的世界,並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在讀本書以前,我要奉勸讀者先行了解作者的簡歷。
前些時日,我曾翻譯了一本作者的傳記,題名為「孫大信的生涯和思想」(臺灣教會公報社發行),如果能先從這一本書來了解作者的全貌,再來閱讀本書,相信對你必有很大的幫助。作者是二十世紀初葉令全世界驚異的人物。
【譯者序一】
本書是一本活生生的見證,內容極為奇特,描寫一個不可見的世界,並揭開死亡的神秘面紗。在讀本書以前,我要奉勸讀者先行了解作者的簡歷。
前些時日,我曾翻譯了一本作者的傳記,題名為「孫大信的生涯和思想」(臺灣教會公報社發行),如果能先從這一本書來了解作者的全貌,再來閱讀本書,相信對你必有很大的幫助。作者是二十世紀初葉令全世界驚異的人物。
他是印度錫克族人,青少年時期為了忠於自己祖先傳下來的宗教而極力反對,並迫害外來的基督教,後來因接觸到活生生的主基督榮光而悔改認罪,從此捨去一切世上的財富,徹底奉獻身心事奉真神,並以火熱救人的誠摯愛心,傳教於最閉鎖的國度——西藏、尼泊爾、不丹等國。期間嘗到了世上最殘酷的迫害,以及在蠻荒和冰天雪地中涉足之苦。他在叢林中屢次遇到猛獸、毒蛇、蠻民的攻擊,但在每次的危機中都不可思議地幸獲神大能的幫助而脫離了險境。
他是一位品性崇高的聖者,也是近代以來少有的一位經驗靈界的聖者。因他與神偕行,為此神賦與他如保羅所經歷過的「入神」的寶貴經驗(就是靈魂暫時離開肉身潛入靈裡世界的一種現象)。本書即是孫大信弟兄將他在「入神」經歷中親身所見、所聞、所知的靈界實況,忠實而直接地見證出來。
這絕不是一種空想或揑造,更不是痴人說夢。若以他偉大的生涯和彷似聖徒的品性來考慮他時,你就會相信他所描繪的確是出自神的啟示。正如聖經上所說:「我們如今彷佛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 (林前十三:12)
這本書過去曾治癒了很多與所愛的人死別而無法得到安慰者的心;也給與很多人對永生有了明確的希望。我相信今後對於那些把所愛的人送到死的彼岸而傷心不已的人,也一樣能從本書中得到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本書是由英文翻成日文,再由日文翻成中文,故有兩住譯者寫序。
一九八五年 十月十日
小卒 於臺北寓所
【譯者序二】
這是內容極單純又不可思議的一本書,換句話說,目前是舉世絕無僅有的。很多人因為書中所記載的幾乎是他從未曾聽聞過的,因此就將之認為是一種空想,按照人的習性,產生此想法乃無可厚非之事。然而若了解作者本身是廿世紀的傳奇人物,且現在已被全世界公認是一位品性崇高的聖者的話,這些評估就需要重新有所調整,同時更進一步相信,書中的一點一滴完全是基於他個人的崇高品性和屬靈的經歷所流露出來的真實體驗。
孫大信於一八八九年九月三日生於印度北部巴遮拉州藍泊爾的一個熱心印度數的家庭。青年期的他由於忠於自己的宗教而反抗外來的基督教,當時他曾瘋狂地阻礙基督徒的傳道。十六歲時因精神上陷入極大的苦悶,正想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親身接觸到主基督的榮光因而悔改,進入人生另一個新的旅程。他從此開始徹底奉獻生命為主宣揚福音,足跡遍布蠻荒之地,並曾為此受到多次恐怖的逼迫,身上又沒帶分文,只穿一件薄衣,也沒帶口糧,跋山涉水赤足行幾萬裡之山路,有時遇著山賊、強盜,有時與毒蛇、猛獸共寢,有時又在冰天雪地裡遇著大風雪或受到蠻民的攻擊;並曾一度被毒殺,三度遇著野豹,還有幾次被宣告死亡和監禁於死屍的井中;幾次被鞭打,或被捆縛於樹頭,尚有一次全身被許多蛭蟲所附吸食他身上的血而致幾乎昏死,真是屢次瀕臨死亡邊緣!然而在每次的危難中卻都不可思議地遇救脫險,且有時因為這樣的機緣而得到傳道的機會;更甚者在於他的品性謙遜和完全無欲之中有一股熱愛神和對人認知的火熱。雖然於靈的知識方面,無人可以與之比擬,但他於單純中卻可以以一股非凡的說服能力,讓人們對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他又曾有過好幾十次如保羅曾經驗過的「入神」經歷。這種經歷無人能與之比擬。因此在這裡所傳的絕不是憑想像,或是一種信仰的推論結果,而是將親身所見到、聽到的經歷活生生的描繪出來。
在哥白尼以前若有人贊同「地動說」,必會被人認為是瘋子;在一四九二年以前若有人說大洋的彼方有美洲大陸,必然會被認為是痴人說夢,但事實勝過一切雄辯。越過物質與肉體世界之上,的確有靈界的存在,孫大信就是告訴我們在拂曉時出現的那顆光芒明星的實體。
如今,當年他冒著生命危險去傳道的西藏門戶已經大開,在尼泊爾、不丹等地也有人開始信仰真神。
他的內在經驗足以告訴我們,山於他具有東方人的天分,加上由基督而來的啟示,使其深度連歐美人都無法模仿。那就是靈界的新啟示——神以及人的靈死後之狀態的問題。除了十八世紀瑞典波爾庫之外,從來未曾有人這樣明白敘述過。
他在南印度傳道時,約有三萬以上的人群聚集想聽他的講道。一九二0年的春天他走訪英國,於很短的時間內,宗教界被他的見證所俘虜,這是當地的雜誌所報導出來的。當時歐洲最偉大的布道家喬耶都博士和論壇的勇者儈正殷谷在他面前都彷如幼子一般。他們說:「歷史期待已久的人物終於出現了。」國教會的倫敦大監督英格拉拇說:「他的話有超自然的能力。」另外像敬虔又博學的休格爾和查爾列士、戈爾、馬肯督士等第一流的學者和宗教家,都由他直接領受到信息,他們均如同小孩迎接由長途探險歸來的大哥一樣;特別是敬虔的模爾博士在臨死前讀到他的傳記時,表示非常的喜悅與滿足。
一九二二年的他如同被派遣的使者一樣在歐洲大大傳道,將聖靈的新火投入各國的靈界.由瑞士開始而法國、德國、挪威、瑞典、丹麥、比利時等一連串的布道,給與各國許多的激蕩,以致每次的聚會,無論再大的會館都無法容納得下所有會眾,因此往往不得不利用野外做露天聚會。各大學和一國的宰相及高官們都聘他來講道。特別在瑞典時還被聘做皇太子家中的貴賓,親身傳福音於皇家。宇部色拉的大監督若德布露姆著作了一本書吟「路德和孫大信」來介紹他。德國有名的教授忽利度利希海拉也寫了一本書,書名葉做「東洋及西洋的使徒」來介紹他。他說:「孫大信弟兄裡面有各時代的聖者所沒有的直接經驗和超能力的見證。」
這半年之間聽他講道的超過一百五十萬人.每每聽眾聽了他毫無修飾、真情流露出來的話時,都流淚悔改,甚至有很多人立志將其身心奉獻做傳福音的工作。
他說:「自己的使命是要傳福音,不是要著作,因此只出了幾本小冊子。」他說文字無法完全表達靈的真理。這本「靈界的默示」是他勉強將無法完全表達的靈界一點一滴,儘量努力忠實地描述出來。
依照他所說的,地上萬物就是靈界的投影或模型。在天上自然會有地上所有一切事物的不完全,均已被取代的那種完美感。因此不但山、河、草木、鳥獸一切統統存在其間,甚至連地上所無的更多事物都存在。最重要的是一切都很調和,沒有受任何物體遮斷,一切都彰顯出神的榮耀。
人的靈體也是如此,它會漸漸適應靈界的環境而照各人的品性發出光輝,這可以稱之為光的翼,或直接說它是一種光的放射。心的表現可即時變成言語而互相可以溝通,正如保羅所說過的一樣,可以聽到人無法口述的話語。經上這樣寫著:「他被提到樂園裡,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林後十二:4)
不久各自因被聖化的程度或早或晚會到第三層天去,這裡就是被拯救的所有子民要到達之處,也是接受基督的榮光,同時被聖化成似祂的榮姿。基督是天的中心。祂的榮姿是無迭百明也無法描繪出來的。祂的面貌如白日發出光輝,但不會令人眩惑。祂每時都發出極美又榮光的慈愛笑容,表露出其不可測量的愛。寶座的周圍到無限的遠距都有光輝的靈的群眾。有的是聖徒,有的是天使,這兩者很難區分。「天使和聖徒在這裡都是家人無需區別。」在世時的病身,畸形的痲瘋病人死了之後,被拯救時也會領受新的完美的靈體。這事於一九0八年二月廿二日死去的痲瘋病人的實例中得到證明。(見「孫大信的生涯和思想」 一書一百卅二頁)
他說到靈界的事物,例如山川、草木、禽獸、花鳥以及靈體時,跟交靈術者所說的有共通點,但根本的差異是,交靈術者所說的都是低層次的靈界消息而已,對於天界的事,他們完全盲目。兩者的差異不可混為一談。經上說:「親愛的弟兄阿,一切的靈,你們不可都信,總要試驗那些靈,是出於神不是……凡靈認耶穌基督是成了肉身來的,就是出於神的。」 (約壹四:1-2)
由此點來看,可以確信孫大信所告訴我們的是由神的默示而來。他像福音書中的作者一樣,用平易的話將其所見所聞描述出來。盼讀者以一種幼兒單純的心來聆聽此信息,進而對靈界有新的盼望,並確信跟過世那些所愛的人能有再見面的機會,同時領悟到在地上生活時的責任和意義是何等的深遠。願主通過此書使更多靈魂由黑暗轉向光明。……
金井正 於東京寓所
【前 言】
通過這本書,我想試圖寫出一些神給我的啟示。然而就我自己內心的傾向,我是不想於我有生之年將神的啟示公開出來的。但有幾位我所尊重的朋友勸我說:「為了幫助人們,你不應該片刻延遲出版這本默示的書。」在這種情況下,我決定以最決的速度將此書提供於世人面前。
第一次靈眼大開是在十四年前我於哥圖加祈禱的時候,突然看見天外異象。由於當時所看到的一團太過生動,致使我以為自己已經死了,以致靈魂飛到天外,此種現象並不是我想要就會得到的,然而每次幾乎都是在禱告中,或冥想時神就會隨時賜下,平均大約一個月中有八次到十次,神使我的靈眼大開,看見天界的景象並與基督同行于榮光之中,而每次大概都是一小時到二小時的時間;除了和基督同行,我還和許多天使、聖徒交談。對於我的質問他們作了一些回答,我將在本書中列舉出來。此種靈與靈之間交通的喜悅,實在無法用言語來表達。說實在的,我真渴望能和這些受祝福和被救贖的人繫於永久的靈交中。
有人也許會認為,這些默示就是另一種交靈術。但我要強調,兩者之間實有根本的差異。交靈術是一種由靈的黑暗界而來的音訊或暗示,雖它不完全是欺瞞,但都是大概又片斷的,且欠缺肯定。如果聽從它,不但無法引導人們認識真理,反而遠離真理。相反的,「入神」不但能活生生地看見靈界光明的細目,和難以想像的光輝美麗環境,更能由那些天使和聖徒口中,提供一些這個世界始終無法解決的苦悶,並使這些問題獲得合理的說明。
「聖徒之交」在初代教會是一種確實的經驗,因此而成為當代信仰的必須要素,而規定於「使徒信條」中。
在一次入神經歷中,我被告知有關「聖徒之交」可由聖經中求得證據。撒迦利亞書三章7—8節中說:「管理我的家、看守我的院宇。」的不是天使,也不是屬血肉的人,而是住在榮光之中的聖徒。神說約舒亞若遵守祂的命令,就要給予他管理神家的權利,並且說:「我也要使你在這些人中間來往。」這些人指的就是被完全化的人的靈魂,也就是可以與之靈裡交通的人。
這本書裡面常出現諸靈、聖徒和天使,但要搞清楚的是,死後存在於天與地獄之間的「靈」仍有善惡之分。「聖徒」通常會通過中間狀態上升到達更高的靈界,被允許做特種事奉的丁作。一般指「靈的世界」就是人的靈魂脫離肉體軀殼後進人的中間狀態。換句話說,就是指由無底深坑到榮光的主的寶座之間所有靈魂的聚合處……。
我特別要感謝旁遮普州卡拉的紐西蘭長老教派的T E 立得珥牧師,他為了要英譯本書,曾由烏爾滋旅行到沙潑,為此向他致萬分謝意。也要謝謝英國籍的E 山達斯小姐執校正之勞。
孫大信 一九二六年七月 於沙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