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武漢的生死故事,再怎麼記錄都不為過

2020-10-09 我們都是同級生

關於武漢的紀錄片和報導,我基本都看了。可以肯定,這是一部主題和大部分抗疫紀錄片雷同、沒有太多精心設計的鏡頭、甚至出現了「糖尿病毒」失誤的普通紀錄片。

但那又怎麼樣呢?

這次疫情中,最值得記錄的不就是這些被捲入災難中的無名生命嗎?不就是這些拿命救命的無名醫護嗎?就像美國《紐約時報》在頭版刊登的逝者姓名,這些人,被怎麼強調記錄,都不為過。

事實上,對於媒體圈,寫稿的、拍紀錄片的這些人來說,疫情進行到3月,選題操作起來十分尷尬,尤其是感人的醫護故事主題,大家都在有意規避,因為說得太多,太同質化,讀者也審美疲勞。

一支援鄂醫療隊的隊長,談到團隊第一天工作有三個隊員尿褲子,哭了。很感人,很真實,但不是足夠有亮點的報導——醫護的故事講太多了。

一位重症老年病人,從生命岌岌可危,到好轉,再到幾次轉陽,最後得可以出院。能夠講述這段經歷時,他說自己曾在住院那天夢見姚貝娜,那是他老鄉,他覺得這意味著他要沒命。但最後他挺過來了,他感謝醫護,對生命充滿希望。這樣的故事裡,有生命的脆弱、生命的堅韌,足夠真實動人,但不是足夠有亮點的報導——一個案例很單薄,而且這些事都過去了,他都出院了,提這些有什麼意義呢。

可這些內容真的就應該這樣被忘記嗎?在我們感嘆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的時候,武漢和武漢人經歷的這些驚心動魄,這麼快就要成為陳年往事嗎?片中那位截肢的爺爺,他就是這次疫情中闖過生死關頭的那些人中的一個,儘管他八十多歲,這依然是改變他人生的一件事。他醒來後,需要知道這些事。

我十分敬佩這片子裡面的攝影師。非醫護專業要頻頻接觸這些危險的場合,拿著鏡頭懟在手術臺上拍,這種強大真的值得敬佩。因此我們不能說這些鏡頭是重複。是,同樣的故事在每一個醫院都發生過,這些醫護都已經撤離,片子失去了時效性。但在手術的那一刻,攝影師是拿著命在記錄這件事,這就是價值。防護服真的很難穿,要求也很高,一次次穿脫很難保證沒有不密閉的時候,這對非醫護工作者是個難題。頻繁進入病區拍攝,是次次艱險,不是輕車熟路。

包括操作截肢手術的幾位醫生,他們進行到後程是脫掉外側防護的,這也是拿命在拼。雖然對於這次疫情來說,這場手術是太小的一件事,但它牽扯了這麼多人命,它就是值得被記錄下來的。

我有一個學新聞的學長,在已經離開行業很多年後,在春節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主動到武漢同濟光谷院區拍攝。看他鏡頭裡的畫面,我能感受到他內心的震撼與堅定。

所以我覺得,這些紀錄片不僅在記錄醫護、病人,也在記錄這些勇敢走進紅區拍攝的人。總說媒體報負面報導才顯風骨,但其實,扛著鏡頭走進紅區,本身就是一種風骨。

相關焦點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海外首播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進入國際視野!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迅速組建《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攝製組,深入紅區,拍攝武漢與上海兩地病區醫護與患者們的鮮活故事和危難之中激發的人性光輝2020年3月3日,《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總導演範士廣與領隊柯丁丁、攝像周聖樂、編導謝抒豪四人一起從上海南站出發。「一千六百多名醫護人員,就有一千六百多個故事。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全面地記錄他們的故事,把他們關於武漢抗疫的記憶拼圖一塊塊地拼接起來,這是非常寶貴的歷史資料。」總導演範士廣如是說。
  • 很多人不知道,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已默默上映
    有太多太多的瞬間應該被記錄下來,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些經歷生死的感動。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在拍攝期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已經低調在東方衛視 5月21日晚22:00上映了,騰訊視頻上也可以看。2020年3月,《人間世》紀錄片團隊再度出發。
  • 大陸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這個紀錄片的名字,就值得每一個人點讚
    在碼字的時候,已經是6月1日了,進入六月意味著這魔幻的2020庚子鼠年上半年,接近尾聲了 如果讓大家盤點一下這上半年,我想所有人都繞不開一個詞:抗疫!隨著國內抗疫戰爭接近尾聲, 世界抗疫震中往歐美,印度轉移,國內暫時平靜了,但是疫情留下的影響還在持續。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首場幕後分享會走進附屬華山醫院
    6月10日上午,正在熱播中的《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在附屬華山醫院舉辦了首場幕後分享會,並通過看看新聞、澎湃新聞等媒體現場直播。附屬華山醫院黨委副書記伍蓉,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支援武漢醫療隊總指揮馬昕,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雨人,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主任李逸、副主任周全、主任助理王俊等,《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主創團隊,附屬華山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員代表、黨員代表、團員代表以及媒體記者等近200人出席了首場幕後分享會。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 守望每一次溫暖的相逢
    那時,農曆新年即將到來,這是一年中最歡樂的時光,每個人都期待著早日闔家團聚。年輕護士即將回武漢老家過年,她打算今年和相戀多年的男友結婚。離家多年的醫生久居上海,如果不出意外,今年他也能回武漢待短暫的幾天。相濡以沫的老夫妻在家準備年貨,今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他們的孫輩即將出世。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武漢的這個春天,應該被每一個中國人記得
    在2019年走向2020年的時候,我曾經寫過一句話,我說,我們每一個人,每個小人物,都是這個時代之所以能稱為「這個時代」的原因。那個時候,武漢,還很好。這兩年總共三次去過武漢,一次是旅行,一次是追星,一次是好朋友結婚。所以,於我而言,武漢是一個開心的城市。《人間世》的前兩季我都看了,都沒看完,太廢紙,如我這般的純爺們兒,能一集哭一包紙巾(10張那種),這個劇的催淚效果,是不是可見一斑?
  • 《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開播:援鄂醫患的動人故事
    東方衛視《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於5月21日22:00播出第一集《紅區》。百名援鄂醫護抗戰生死線2020年春節,新冠疫情爆發後,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隨即組建《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攝製組,奔赴抗疫前線。為展現疫情之下上海這座超級都市的快速應對,節目組第一時間前往上海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瑞金醫院發熱門急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等地進行蹲守拍攝。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開播9.2分,看一集哭一集,必須給他們打五星 !
    這部最新的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將鏡頭對準了最近幾個月影響所有人的關鍵詞——抗疫。剛上線一周,評分9.2——《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面對兇猛肆虐的疫情,全國各地集體動員紛紛援鄂,大批醫護人員迅速趕往武漢支援。正是在這種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這部《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誕生了。
  • 你見過抗疫一線的「紅區」嗎?《人間世》特別節目熱播
    晚上的ICU,一切都很安靜,只有那個手機響個不停,但我沒辦法接電話。」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護士徐東亞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總導演範士廣談起這件事時,自責地哭起來,她覺得如果自己照顧患者時更精心、更仔細些,或許患者就不會去世。這觸動人心的一幕,被範士廣和他的團隊記錄了下來。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值得每個人觀看
    可能許多人不知道,有一部抗疫紀錄片已經上線了。《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在東方衛視播出,第一集紅區已在5月21日晚22:00播出,在騰訊視頻上也可以看。主要講述了上海醫護人員在武漢紅區抗疫的經歷。何為紅區,紅區就是收治新冠肺炎的重症的患者,而鏡頭下的這個紅區地點,武漢同濟醫院光谷病區。有一位81歲的患者,儘管新冠肺炎的症狀在好轉,但這位老人患有糖尿病,導致整條右腿壞死,如果不進行截肢,膿毒血症可能毀威脅到生命。在光谷醫院當時是不具備手術的條件,也拖不起。醫生在與這位老人家屬通電話的時候說了一句很有感觸的話,「一線生機我們百分百努力」。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眼淚不值錢,這片得9.3分我還是嫌低
    ·抗疫特別節目》便是這樣一部作品。《人間世》向我們講述的更深一層的困境:這些逆行者,在與死神逆行相悖時,也在內心時刻處於倫理困境。既然在疫情最為嚴重的武漢,而且每天都與患者密切接觸,那這些每天都在懸壺濟世的醫護人員,就難以避免「生命危險」這四個字。片中,一位武漢護士小姐姐,就瞞著家裡人,從上海來到家鄉抗擊疫情。在奮鬥一個多月,即將離開武漢重返上海的時候,她才懷著忐忑之心撥通了母親的電話,告知實情。
  • 紀錄片《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開播
    「我們要記錄的是多麼龐大複雜的敘事。這裡面,應該不存在什麼英雄主義,而是深重災難下,每個人表現出的德行。」3月31日,跟隨上海援鄂醫療隊員同批回滬的總導演範士廣,在接受晨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曾說下這樣一句話。歷時兩個多月,攝製組輾轉上海和武漢多個醫院採訪拍攝拍攝而成的紀錄片《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昨晚登陸東方衛視。
  • 熱門紀錄片《人間世》推出抗疫特別篇,多角度講救治故事
    新京報訊(記者 劉瑋)5月21日晚,東方衛視《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播出第一集《紅區》。節目秉承《人間世》系列一貫採用的沉浸式記錄和蹲守式拍攝,呈現了一個個救治故事。總導演範士廣表示:「一千六百多名醫務人員,就有一千六百多個故事。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它很感人,但還不夠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之後,《人間世》拍攝團隊,和援助的醫護工作者一起,進入了武漢,拍攝下了最珍貴的素材,製作了這4集紀錄片。在國內疫情逐漸平緩的今天,重新回頭看這些視頻,對很多人來說,或許有點殘忍。但如果我們要在這場疫情中,記住一些什麼的話,這部紀錄片,提供了很好的選擇。
  • B站上線紀錄片《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走進紅區真實世界
    自新冠疫情爆發後,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隨即組建《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攝製組,奔赴抗疫前線。歷時兩個多月,攝製組輾轉上海和武漢多個醫院採訪拍攝拍攝,記錄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全片一共6集,不僅展現了驚心動魄的救治過程,也記錄下了救治之外人與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節目秉承沉浸式記錄和蹲守式拍攝,用鮮活的敘事語言和畫面,展現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時候,人類所表現出的勇氣和力量。
  • 短視頻|《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海外首播
    SMG紀錄片中心(真實傳媒)與A+E Networks 聯合製作的《人間世來源:紀實人文頻道
  • 《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是如何引發大眾共鳴的?
    圖說:《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海報 官方圖逆行風雨醫者大愛,世間百態震撼人心。自5月21日《人間世·抗擊疫情特別節目》播出後,廣受觀眾好評,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3,並仍在持續上升中。同時,網友討論熱情也持續高漲,「護士用武漢話給老人讀信」、「醫護版那些花兒」等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人間世,人世間
    相比較那些比較蘇瑪麗情節的偶像劇,我個人還是特別喜歡看紀錄片的,最重要的就是因為真實客觀。現在各種剪輯手段花樣繁多,反而是最真實最直觀的感受更加令人震撼。看了人間世的抗疫特別節目,有主持人和總導演之間的對話,還有醫護人員的連線以及視頻的播放。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人間世,苦難與希望並存
    人間世看了兩季,沒有想過有一季會是武漢這座城市的故事。時光回到4個月前,那是一段武漢人不願再次提及與經歷的抗疫故事。人在至暗時刻,前面會有一束光照亮你前行。四個月前被禁足在家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每天看著確診數心裡忐忑不安,但也如鍾南山院士所說,武漢是座英雄城市,全國人民搭把手,武漢是可以過關的,武漢挺過來了。但在大多數時候人都是健忘的,只希望經歷此疫的我們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