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佗帶走秦國50萬大軍,在南方建立了南越國?93年後被漢武帝收復

2020-12-24 歷史鑑賞者

趙佗撿漏成功,南越國興起。

秦始皇一統六國以後,發現楚國南邊還有一大塊地盤沒有統一,他這心裡就有點不爽了,因此他就派遣任囂為主將,趙佗為副將,前往南方平定四方蠻夷。

那麼他們帶走多少人呢?足有50萬大軍。不得不說秦始皇是敢用人的,這50萬大軍回過頭來,都能把秦國給滅了,秦始皇居然放手交給了這兩個人。

因稍以法誅秦所置長吏,以其黨為假守。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為中國勞苦,故釋佗弗誅。漢十一年,遣陸賈因立佗為南越王,與剖符通使,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與長沙接境。---《史記》

任囂的前任屠睢在攻打嶺南的時候由於太殘暴,被當地人給宰了,他接管以後改變了作戰策略,不僅帶著部隊出徵,隨行的還有大量商人。

每打下一個地方,就在這裡經營貿易,這麼一來秦軍穩紮穩打,而且有了充足的資源補充。最終任囂和趙佗完成了一統嶺南百越的重任。

嶺南也就是現在的廣東、廣西和越南的部分地區。秦始皇在這裡設立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囂是第一任南海郡尉,而趙佗是第一任龍川縣令。

他們倆一唱一和,在嶺南地區基本上是稱王稱霸了。為此他們特地向秦始皇申請,再調50萬百姓到嶺南來,這樣這裡才能繁榮起來。

嶺南逐漸繁榮昌盛了,可是秦朝卻在秦始皇死後混亂不堪。秦二世上臺以後,天下大亂,陳勝吳廣起義,導致天下英雄跟隨。

任囂和趙佗打算擁兵自重,因為他們害怕回到秦國以後,會像蒙恬、李斯一樣,遭到趙高和秦二世的迫害。

可惜這個時候任囂病重了,他是真的無福消受嶺南的基業。因此不得不把南海郡尉的位置傳給了趙佗。

此後趙佗在南越建立了南越國,自稱南越武帝。這就是南越國興起的整個過程,可以說趙佗是撿了個漏,否則至少也得是任囂稱帝才對。

南越國多次與西漢王朝博弈。

趙佗建立的南越國,東臨大海,西達滇黔,北到五嶺,南到海南島。地盤是相當大的,地盤大了,要打交道的人就多了。

首先就是要跟當地的少數民族處理好關係,百越之地少數民族非常多,這裡當時還處於尚未開化的地盤,因此處理好民族關係相當重要。

其次就是跟西漢打交道了,因為西漢取代了秦朝,又滅了楚霸王項羽,統一了昔日的江山。並且以分封制和郡縣制相結合的方式管理天下。

因此趙佗所佔領的百越之地,居然被劉邦分封給了長沙王吳芮。可是吳芮沒有這個本事去跟趙佗爭奪這塊土地,而趙佗與西漢始終處於曖昧的狀態。

趙佗既不徹底臣服於西漢,又不跟西漢兵戎相見,因此劉邦在長時間的博弈當中,不得不宣布承認百越是趙佗的地盤,並且冊封趙佗為南越王,從公元前196年開始,南越國就成了西漢的藩屬國。

劉邦死了以後,呂后開始執政。她也是一個狠角色,上臺沒多久就開始針對南越國,甚至暫停了西漢和南越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嬰齊代立,即藏其先武帝璽。嬰齊其入宿衛在長安時,取邯鄲樛氏女,生子興。及即位,上書請立樛氏女為後,興為嗣。漢數使使者風諭嬰齊,嬰齊尚樂擅殺生自恣,懼入見要用漢法,比內諸侯,固稱病,遂不入見。遣子次公入宿衛。嬰齊薨,諡為明王。---《史記》

兩國徹底進入了戰爭狀態,南越這邊派人攻打西漢的長沙國,而呂后不甘示弱,派遣周灶前去攻打南越國。

呂后去世以後,周灶罷兵而歸,南越國認為自己獲勝了,所以開始蠶食東邊的閩越地區,趙佗更是有了與西漢平起平坐的想法,他搞了一堆藩屬國。

漢文帝上臺以後,各種籠絡趙佗,不僅給他的祖先修墓,而且給了趙佗的堂兄弟們各種官職和賞賜。

最終趙佗再次向西漢稱臣,宣布南越國是西漢的藩屬國。可是與此同時,趙佗在南越國內,依舊自稱皇帝。

碰上了漢武帝,南越國自認倒黴。

趙佗死後,南越文王趙眜繼位,他是臣服於西漢的。他去世以後,南越明王趙嬰齊繼位。他跟西漢的關係就很好了,常常進貢一些大象、鸚鵡給漢武帝。

南越明王趙嬰齊去世後,南越哀王趙興繼位,這個時候漢武帝開始對南越國有了自己的想法。漢武帝派人勸說南越哀王趙興和太后一起到長安來。

結果南越國國內發生政變,趙興和太后都被殺了,趙建德繼位成為南越王。這可把漢武帝給氣壞了,南越國這是明擺著不給漢王朝面子啊!

連匈奴都被漢武帝給打服了,他自然不會輕易放過南越國。為此漢武帝派遣了10萬大軍前去攻打南越國,最終路博德和楊僕合兵一處,共同攻打番禺,趙建德並被抓,南越國徹底滅亡。

總結:南越國的建立,有利於中華一統。

趙佗對中華還是有功勞的,因為這哥們完成了南越的大一統工作。本來嶺南百越地區到處都是小部落,而且人煙稀少,緊挨著的楚國都看不上這個地方。

因此如果到了漢朝依舊是這樣的話,就算漢武帝想要佔領這個地區,也會非常費時費事。多虧了趙佗把這項工作給完成了,這才有了漢武帝一統天下的局面。

南越國一共有5位國王,總共經歷了93年,如果沒有遇到漢武帝的話,或許還能再長久一些。

參考資料:《史記》

相關焦點

  • 中原叛亂,趙佗的偏安一隅卻免受戰火,為嶺南造下短暫的美夢
    趙佗果然不負秦始皇的信任,把嶺南收入了秦國的版圖之中。所以,趙佗和任囂兩人是一對好搭檔。趙佗公園後來中原叛亂,任囂忽然重病,為了躲避戰亂,就和趙佗商量割據嶺南,趙佗於是就在嶺南稱王了。而任囂已死,趙佗就有了別的打算。
  • 南越國開國皇帝趙佗為什麼長壽?
    我們可以推測,趙佗從公元前240年活到公元前137年,活了103歲,這個事情本身就不靠譜,很有可能中間南越國已經換了國王,但因為消息閉塞,西漢的史官也搞不清楚,誤以為還是一人,所以造成了趙佗極其長壽的假象。秦始皇滅六國之後,於公元前219年派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五十大軍平定嶺南。
  • 「嶺南始祖」趙佗為什麼不救秦國,是因為秦始皇的密令嗎?
    趙佗是開發嶺南第一人,他本是秦朝統一嶺南時的一員將領,在秦末中原戰亂之際,他並沒有揮師北上挽救秦國,而是趁亂建立了南越國,自立為王。趙佗不去救秦國,不是因為秦始皇的密令不讓他救,而是因為他無心也無力救秦國。
  • 副帥搖身一變成「土皇帝」,穩坐王位66年,趙佗有何過人之處?
    提起南越國,和秦始皇關係甚密。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但是他並沒有停下政府的腳步,派蒙恬修建長城,抵禦匈奴,向南平定嶺南和百越。始皇三年,屠雎為將,趙佗為副將,帶領50萬大軍南下攻取嶺南,很快獲得勝利,但是因為屠雎殘暴,大肆殺戮當地百姓,所以被秦始皇撤掉,改派任囂為將。
  • 南越國開國皇帝趙佗的陵墓在廣州盡人皆知,為何一直沒有發現?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797,閱讀約2分鐘南越武帝趙佗,河北石家莊人,秦朝南越國的建立者。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開始向嶺南百越之地挺進。他原是秦朝的大將,與任囂一起南下攻打百越。漢高祖三年,趙佗起兵,吞併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高祖十一年夏,劉邦派大夫劉嘉到南越勸降趙佗。在陸賈的勸說下,他接受了高祖的禮物,歸順漢朝,從此南越國成為漢朝的屬國。呂后七年秋,呂后頒布禁令,禁止在南越邊境地區販賣鐵器等物品。於是趙佗自稱"南越武帝",發兵攻打長沙。
  • 為什麼說只有漢武帝劉徹才是最有資格號稱「武帝」的皇帝?
    當時漢帝國只佔據著中原以及湖南四川部分,北有強大的匈奴帝國,東有衛滿朝鮮,東南有東甌、閩越以及南有南越國,西南有滇國、昆明、哀牢等。1.對匈奴公元前133年,對貪婪無厭以及出爾反爾的匈奴人,漢武帝劉徹再也忍不住了,年輕氣盛的他決定和匈奴人撕破臉皮,為此劉徹採用大臣王恢的建議決定在馬邑布置30萬大軍,幾乎西漢王朝整個精銳盡出。
  • 漢朝的使者出使南越國,因為喝到一種美酒,悟到了奇襲該國的妙計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南越國就是我國古代先秦時期,百越各部落最強大的一隻。百越皆用「越」命名,秦末至漢初的趙佗,又在此地建立了國家——南越國。 南越國一開始是小國,必然要依附著強大的漢朝生活。可是隨著南越國經濟越來越繁榮,兵力越來越強大,野心也就變得更加暴露——最後南越王趙佗脫離了漢朝的統治,成為了老子天下第一的獨立國家。
  • 《羋月傳》和南越國到底有什麼關係?
    首先,從羋八子的夫家秦國說起。以秦越關係上看,秦宣太后玄孫秦始皇是南越國第一代王趙佗的老東家。當年,一位史料中並未記載其名的羋姓貴族女子從楚國遠嫁秦惠文王為妃,封羋八子,生子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嬴稷的太子悼被派到魏國做人質時不幸去世,次子嬴柱被立為太子並繼承王位,是為秦孝文王。秦孝文王在位沒多久便去世了,太子子楚即位,是為秦莊襄王。秦莊襄王之子便是秦始皇嬴政。
  • 秦國最慘敗仗:出兵50萬大軍,卻被5萬人打得潰不成軍
    秦國本是偏處西方的一邊陲小國,一直要抵禦遊牧民族的侵襲,生存環境非常惡劣,而且遠離中原文明的中心地帶,使得秦國人在追求周人注重禮儀的基礎上,同時具有尚武的精神,秦國就是在這樣危機四伏的情況下,培養出了一支極具作戰意識,精通騎射,悍不畏死的鐵血強軍。
  • 秦朝滅亡之際,為什麼不把南越的趙佗軍團和北方的蒙恬軍團召回來
    出於上述目的,秦始皇於前222年以及前214年,先後派屠雎、蒙恬二人分統大軍,組建南北兩線軍團,經營南北兩線。其中屠雎負責徵討百越,蒙恬則負責徵討匈奴。 關於兩線的兵力,屠雎負責的南線,應該不在50萬之下,為什麼這麼說?
  • 古代著名珍寶陽燧珠,功能類似於凸透鏡,至今埋於趙佗之墓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秦朝成為當時最強大的王國。在秦朝強盛時期時,有著許多猛將,趙佗就是其中一名。秦朝統一後,秦始皇開始處理位於未收復的嶺南地區。屠睢被委以重任,而趙佗擔任副將,率領著50萬大軍向百越之地進發。
  • 他本是秦朝大將,自立為帝後活到103歲,熬死秦始皇到漢武帝9位皇帝
    他本是秦朝大將,自立為帝後活到103歲,熬死秦始皇到漢武帝9位皇帝 中山大學曾經發現一座東漢古墓,當時可以說極為轟動,而就在二十年前,在廣州還發現了一座遺址,那就是南越國宮署遺址,而這個遺址的發現,揭開了一個帝王神秘的面紗,他就是被主席稱作「南下幹部第一人」,開發嶺南的頭號人物:趙佗,有很多人不知道趙佗是誰
  • 一支竟然留存到漢武帝...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從燕國南下攻齊,俘虜齊王建,滅了齊國,自此統一了全國,結束了紛亂的春秋戰國時代,進入了君主專制的大一統時代。我們都知道統一全國是因為嬴政的雄才大略,但是更和強悍的秦國軍事實力相關,而統一全國後,秦朝的軍事力量被分為三個軍團了,那麼是哪三個兵團,數量如何?秦朝滅亡時他們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 秦國驍勇善戰的四大軍團,開疆擴土,守衛平叛,戰功非常
    戰國時期,秦國之所以能夠一統天下,除了秦國變法後高速擴展的國力外,秦國的白起、王翦等諸多名將也是秦國得以橫掃六國的重要原因。
  • 秦末天下大亂秦朝危在旦夕,戍守百越的50萬秦軍為什麼不回師救援
    從而也才有了遠在嶺南地區的趙佗,從南海郡而起,封關絕道,兼併嶺南三郡,建立起了地方政權——南越國。大一統王朝——秦朝;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蒙恬率軍50萬軍隊抗擊匈奴,收復戍守長城、抵禦匈奴的50萬秦軍,為什麼不能回師中原救援秦朝:(1)匈奴嗜血好戰:而此時唯一能救秦國命的,就是遠在北方戍守長城、抵禦匈奴的50萬秦軍。以及遠在南方,戍守百越嶺南地區的50萬秦軍。
  • 秦末南越王趙佗的自立是對大秦帝國的背叛嗎?
    顯然,趙佗在與秦中央政權分離後,秦國將士只能將唯一希望,寄托在趙佗身上,趙佗至少從記載對士卒不錯,所以得到軍民擁護不足為奇,加之其文治武功頗有建樹,使趙氏家族能夠建立政權。 而作為他部下的趙佗不管是被迫聽命,還是同樣作為此決策的謀劃者,他都在踐行著這一軍事戰略。同樣,還有一種說法,說是秦始皇對當時南徵嶺南的軍團有秘令:任憑中原局勢如何,南徵軍嚴守南疆,切勿北上經亂。我覺得這種說法無論有無都不能成為嶺南軍團對秦朝置之不理的理由。
  • 嶺南三朝,南越,南漢,南明,歷史上在廣州建立的三個政權
    任囂死後,趙佗立即起兵隔絕五嶺通中原的道路,防止中原兵南下,然後關起門來發展,為之後的稱帝打下基礎。秦朝滅亡之後趙佗武力攻並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當時,廣東除今連州及樂昌北境屬長沙郡管轄外,都屬南越國地盤。南越國實行郡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