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應當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但近日,校園欺凌現象、幼兒園虐待等不安全現象屢有發生,影響少年兒童心理成長的同時也對社會風氣、社會輿論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因此為加強中小學、幼兒園(以下統稱學校)的安全工作是保障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當務之急,也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前提和基礎。學校安全既關係廣大師生的人身安全,也事關億萬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長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對學校的安全工作高度重視,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維護學校及周邊安全,學校安全形勢總體穩定。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學校安全工作還存在相關制度不完善、不配套,預防風險、處理事故的機制不健全、意識和能力不強等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安全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建立健全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提出以下意見:
日常教育中應將安全教育與法治教育有機融合,全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把尊重生命、保障權利的基本安全常識從小根植與學生心中。在教育中要適當增加反欺凌、反暴力、反恐怖行為、防範針對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等內容,引導學生明確法律底線、強化規則意識。學校也要根據學生群體和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專題教育,定期組織應對地震、火災等情況的應急疏散演練,廣泛開展「安全防範進校園」等活動。
在校外探索建立學生安全區域制度,加強校園周邊綜合治理。在學生安全區域內依法禁止設立上網服務、娛樂、彩票專營等營業場所,公安機關也要健全日常巡邏防控制度,加強學校周邊「護學崗」建設,完善高峰勤務機制,優先布設視頻監控系統,增強學生安全感。健全學校安全預警和風險評估制度和風險防控的專業服務機制。教育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制定區域性學校安全風險清單,建立動態監測和數據搜集、分析機制,及時為學校提供安全風險提示,指導學校健全風險評估和預防制度。要建立臺帳制度,定期匯總、分析學校及周邊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確定整改措施和時限;在出現可能影響學校安全的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災害等風險時,要第一時間通報學校,指導學校予以防範。
落實安全管理主體責任。學校應明確安全是辦學的底線,切實承擔起校內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對校園安全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健全校內安全工作領導機構,建立專兼職結合的學校安保隊伍,落實學校、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責任,做到職責明確、管理有方。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學校應當積極組織體育鍛鍊、戶外活動等,培養學生強健的體魄。
堅持安全優先、勤儉節約的原則開展校園安全環境建設,在校園主要區域要安裝視頻圖像採集裝置,有條件的要安裝周界報警裝置和一鍵報警系統,做到公共區域無死角。,學生在校期間,對校園實行封閉化管理,並根據條件在校門口設置硬質防衝撞設施,阻止人員、車輛等非法進入校園。各類中小學校外活動場所、以學生為主要對象的各類培訓機構和課外班等,由地方政府統籌協調有關部門承擔安全監管責任,督促舉辦者落實安全管理責任。進一步健全警校合作機制。健全相關部門日常管理職責體系構建防控學生欺凌和暴力行為的有效機制,嚴厲打擊涉及學校和學生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
著力建設安全校園環境。學校建設規劃、選址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規範,對地質災害、自然災害、環境汙染等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各地要建立健全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保證學校的校舍、場地、教學及生活設施等符合安全質量和標準,對學校使用的關係學生安全的設施設備、教學儀器、建築材料、體育器械等,按照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和自願性產品認證規定,做好相關認證工作,嚴格控制產品質量。校舍建設要嚴格執行國家建築抗震有關技術規範和標準,有條件建設學校體育館的地方,要按照國家防災避難相關標準建設。完善學校安全技術防範系統,建立校園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凡是在校園工程建設中出現質量問題導致嚴重後果的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一旦查實,承擔終身責任並限制進入相關領域。
金錢誠可貴,名譽價更高,若為安全故,二者皆可拋!希望通過學校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的建立能夠有效減少校園不安全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