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關於死亡鐵路的書,喚醒《桂河大橋》

2021-03-05 讀客Hemingway

2014年的布克獎獲得小說《深入北方的小路》,算是一本紙上的電影《桂河大橋》。澳大利亞小說家理察·弗蘭納根出生於二戰結束後16年,但在他出生前的3年,哥倫比亞公司拍出的《桂河大橋》獲得了第30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第15屆金球獎劇情類最佳影片。兩者同屬一個主題:慘無人道的泰緬鐵路戰俘修建史。

如果去泰國北碧府,很多旅遊攻略會建議你去看看泰緬鐵路。

鐵路依山而建,開鑿在陡峭的崖壁上,將熱帶叢林一剖兩半,湖光山色,如夢似幻,美不勝收,常常會讓人忘記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死亡鐵路。

時至今日,泰緬鐵路已經成了一條旅遊線路,但它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為慘烈的由血肉鑄成的鐵路。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席捲全球,1942年,26國在華盛頓籤訂《聯合國家宣言》,成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幾乎與此同時,日軍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後佔領了馬尼拉、吉隆坡、馬來亞、爪哇島、聖誕島、雅加達、仰光、荷屬印度、菲律賓群島、瓜達爾卡納群島……

到了1943年,盟軍通過緬甸給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提供軍火,而美國人掌控了海洋,為了切斷這條通向中國人的重要供給線,長遠著眼從緬甸出擊佔領印度,日本必須通過陸路向駐緬日軍輸送兵力物資。問題是,他們既沒有資金,也沒有機械設備來建造這條不可或缺的鐵路。

更沒有時間。由於戰線拉得過長,軍需供應短缺,此時的日本已經遠遠不如戰爭初期那麼氣勢如虹。

可是,戰爭有自身的說服力。篤信戰爭的狂熱分子相信體現天皇意志的大和魂無所不能,所向披靡,足以化一切不可能為現實,最終通向日本必勝。

於是,六萬多名盟軍戰俘,以及大約二十五萬東亞勞工,包括泰米爾人、中國人、爪哇人、馬來人、泰國人和緬甸人被派遣去泰緬邊境馴服叢林、修築這條不可能的鐵路。沒有必須的機械設備、沒有足夠的糧食、飲用水和藥物,頂著盟軍轟炸的炮火和日本、韓國監工的刺刀進行高強度勞作,俘虜和勞工存活下來的不到兩成。上萬的血肉和骸骨堆出來一個奇蹟——全程四百多公裡的鐵路,探勘路線的英國工程師原計劃五六年完工的工程,僅僅耗時一年多就修通了。

1943年10月25日,蒸汽火車頭C5631拉著三個車廂的日本和泰國政府高官駛完竣工的「死亡鐵路」全程。鐵路下面究竟埋葬了多少白骨?有些歷史學家說十萬,有的說二十萬,沒有人知道準確數字。

新加坡陷落時投降的兩萬兩千名澳大利亞戰俘中,有九千名被送去修這條鐵路,倖存者說,他們每三個人就有一個長眠於此。澳大利亞小說家理察·弗蘭納根出生於二戰結束後16年,但他的父親是戰俘,從死亡鐵路存活下來。他以死亡鐵路為背景的小說《深入北方的小路》耗時12年寫就,題獻給自己被日軍戰俘營編號為335號戰俘的父親,得了2014年的布克獎。當時有評委這樣說:「多年來有很多優秀作品獲得布克獎,但是這一年獲得布克獎的是大師之作。」

相關焦點

  • 沒有《桂河大橋》,諾蘭拍不出《敦刻爾克》
    ,最終造成至少1.6萬聯軍戰俘的死亡,而當地平民因強制勞作而死亡的人數更是高達10萬。在這條建立在血肉之上的鐵路中,最臭名昭著的,是靠近泰國曼谷的一座大橋。相對幸運的是,布爾並沒有被分配到建造「死亡鐵路」的隊伍中,直到二戰結束,他才被解救回法國。
  • 二戰經典:桂河大橋
    《桂河大橋》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的戰爭片,由大衛·利恩執導,威廉·霍爾登、亞利克
  • 譯製經典影片《桂河大橋》
    角色介紹人物 希爾茲演員 威廉·霍爾登美國海軍軍官,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能夠審時度勢地判斷形勢,從而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決定。二戰期間他被命令修建泰國西部地區的桂河大橋。後來,他在泰國村民的幫助下逃出了日軍的控制範圍。
  • 《桂河大橋》不講原則的戰爭,扭曲對立的人性
    1943年,英軍上校尼克爾森和他的屬下成為日軍的俘虜,被命令修建泰國西部地區的桂河大橋。除了英軍的俘虜,島上還有美國海軍軍官希爾斯。《桂河大橋》是部經典電影。電影經典在於它的歷史地位,由於它先行的探索,使後來人從這裡找到前進的方向,並把這條小路變成馬路。
  • 北碧:通往地獄之火的死亡鐵路
    電影《桂河大橋》是50年代一部口碑不錯的戰爭電影,由大衛·利恩執導,威廉·霍爾登、亞利克·基尼斯等主演,榮獲當年七項奧斯卡獎項。該片講述了二戰時期英國軍官被迫為日軍建造桂河大橋,之後全力阻止大橋被英國特遣隊炸毀的故事。電影故事的發生地在泰國北碧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曾強迫大批戰俘和勞工在此興建著名的「死亡鐵路」,其中最著名的一段就是桂河大橋。
  • 【黑龍江】李昌振丨難忘的桂河晚餐(隨筆)
    作者:李昌振在寫這篇文字之前,我特意看了電影《桂河大橋》,以前沒看過。
  • 桂河,泰國境內的第三大河流,曾因一部奧斯卡影片一夜成名
    其實泰國有意思的地方不僅僅是《泰囧》裡的曼谷、大城和清邁,還有被《泰囧》遺忘的泰國西部的桂河。對桂河的了解來自那部「二戰」題材的經典影片《桂河大橋》。當我知道馬上有機會走在電影中的畫面裡,心中掩飾不住的激動。我們從曼谷出發穿越了半個泰國,經過近 4 個小時長途跋涉才到了桂河邊。
  • 【經典影片賞析】- 《桂河大橋》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The
    《桂河大橋》以「二戰」時期以日本徵服南洋為背景,以修建桂河大橋為中心事件,描寫了日本一個戰俘營的故事。全劇圍繞著英、美、日三國軍官之間的糾葛與對立而展開。片中,充滿騎士精神的英軍軍官、敢於行動的美軍軍官與用武士道精神訓練出來的日軍軍官形成尖銳的對照。這部撼人腑肺的反戰題材與藝術質量較高的影片,令人痛苦而雄辯地闡述了戰爭的荒謬性及破壞力,它堪稱電影史上最曲折、最深刻的戰爭題材電影。
  • 【欣賞】《桂河大橋進行曲》(波基上校進行曲)
    英國人奧爾福德寫過很多進行曲,《波基上校進行曲》只是這些名不見經傳的作品之一。但後人卻這樣評價:「波基」是奧爾福德最著名的作品。真要感謝晚於「波基」四十多年的《桂河大橋》導演,慧眼選中了它。 原作品本是威風凜凜的軍隊行進形象,影片中卻用到了衣衫襤褸,但依然軍紀嚴明、紳士風度十足的英軍戰俘身上。令人肅然起敬。
  • 《桂河大橋》:戰爭與人性的互弈,理性與靈性的鬥爭
    《桂河大橋》並沒有將戰爭的批判對象刻意地上升到政治或者某一「群像」,而是通過刻畫來自不同國家的三個軍人形象,以豐富戰爭下人物視角的立體化,人物角色的心理狀態成為推動敘事的一大動力,當影片以悲劇為結局時,觀眾才明白,原來這是一場戰爭與人性的互弈,在立場與責任的選擇中,這些渺小的人物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
  • 口哨吹奏 經典奧斯卡影片插曲《桂河大橋進行曲》
    《桂河大橋》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的戰爭片,由大衛·利恩執導,威廉·霍爾登、亞利克·基尼斯等主演。
  • 今日電影 桂河大橋
    《桂河大橋》雖然是一部反戰題材的影片,但它時而諷刺時而幽默,更多的是正面積極的引導和感動。
  • 英美電影《桂河大橋(1957)》高清中字
    英美電影《桂河大橋(1957)》高清中字導演: 大衛·裡恩編劇: 麥可·威爾遜 / 卡爾·福爾曼主演: 威廉·霍爾登 / 亞歷克·吉尼斯 / 傑克·霍金斯 / 早川雪洲 / 詹姆斯·唐納德 / 更多...
  • 第29、30屆奧斯卡電影:八十天環遊世界、桂河大橋
    30屆奧斯卡獲獎影片《桂河大橋》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的戰爭片,由大衛·利恩執導,威廉·霍爾登、亞利克·基尼斯等主演。該片講述了二戰時期英國軍官被迫為日軍建造桂河大橋,之後全力阻止大橋被英國特遣隊炸毀的故事。1957年10月2日,該片在英國上映。
  • 全網首發,推薦一本優秀的鐵路地理書!
    我們的後臺每到這時候,也總是會變成鐵路愛好者約朋友、找組織的熱鬧會場。蘇北、蘇中、蘇南、安徽的鐵路愛好者在此相會▼但我們也一直有一個遺憾:沒能為大家找到一本既有實用價值,又有美學價值,還不乏收藏價值的鐵路相關圖書。這樣一本書確實很難找。
  • 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鑽探全面啟動
    杭州灣跨海大橋效果圖(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武漢12月22日消息(記者黃炎秋 通訊員吳茜)記者從中鐵大橋院獲悉,12月22日,由中鐵大橋院與中國鐵設聯合體勘察設計的通蘇嘉甬鐵路控制性工程——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鑽探全面啟動,該橋建成後將成為杭州灣大灣區又一標誌性工程。
  • 雲南鐵路部門檢修百年中越鐵路大橋 保障國際貨物運輸
    12月9日8時,雲南境內中越邊境南溪河上,中越鐵路大橋上20餘名身穿作業服、佩戴口罩手套的維修人員在中越鐵路大橋中間,拆開橋枕護木上的螺紋道釘,對線路高低進行調整。 中越鐵路大橋位於中越邊境雲南段最大的口岸——河口,鐵路橋全長140米,橫跨南溪河,將中國河口與越南老街連接起來,是火車由雲南到達越南的唯一通道。
  • 中老鐵路中國段玉磨鐵路元江雙線特大橋合龍
    據了解,元江雙線特大橋位於雲南省玉溪市境內,是中老鐵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該橋飛跨V型紅河高山峽谷,集大跨、高墩於一體,主橋為變桁高上承式連續鋼桁梁結構,最大跨度249米,最高的3號橋墩高154米,最高的L6臨時墩支架高133米,均創世界同類鐵路橋梁建設之最。
  • 鐵路道口「卡脖」 大橋北路更堵了
    高德地圖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南京的大橋北路由北往南方向,全年365天中只有10天沒堵車,成南京「堵王」。   為啥這麼堵?近日,一位市民致電快報熱線96060,反映這條路除了連接大橋、車流量大之外,附近的鐵路道口經常因為火車通過封路,是加劇堵情的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