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樹武寒青去世:從《悟空傳》到《狠西遊》的國產動畫進化路

2021-02-08 三文娛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今天,三文娛聽到一個令人難過的消息,青青樹前CEO武寒青老師去世了。

翻開微信,武老師的朋友圈停在了3月13日。在那之前,她會不時分享一些與病魔作戰或者關於動畫創作的內容。

作為國產動畫的先行者,武老師做了非常多的探索;而青青樹在2015年還宣布獲得券商天風證券領投的近億元投資,被認為是衝刺新三板和上市的信號。

在這個日子,我們用一篇來自「未名湖是個海洋」2016年1月份的文章,來緬懷武寒青老師。這篇文章節選了青青樹動漫的部分博客內容,講述了從2000年開始,從將《悟空傳》小說動畫化開始,到2016年青青樹的15年堅持之路。

2000年末的一個冬夜,我在撥號上網的超慢網速中,讀到正在網上連載的《悟空傳》。當時,剛從工作了15個年頭的北影廠策劃部調到中影集團第三製片分公司的我,負責的正是中影「青少年動畫產業」從無到有的建設。

《悟空傳》正是我要的東西: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很快就與遠在東莞的《悟空傳》原作者今何在取得了聯繫。感謝網際網路,幾番電子郵件與長途電話的往來,我們敲定了將《悟空傳》改編成一部80分鐘動畫電影和一套26集×22分鐘的動畫連續劇的大事小情。

2001年春,與今何在為期5年的合約籤訂,今何在負責動畫劇本初稿的改編,中影策劃部的編劇程彤擔任劇本編輯。

與此同時,由於沒有預算,美術工作只能謹慎開展。一方面向社會廣泛徵集方案,另一方面,請青青樹動畫團隊免費設計。

2001年8月,劇本初稿完成,經中影策劃部反覆討論,請王川同學繼續修改。

美術方面,聚焦到工藝美院研究生何貴清提交的方案:

2001年10月,在中影小西天辦公樓的會議室,主管影視創作的韓三平主持召開了《悟空傳》項目論證會。

這是中影集團頭一次做「動畫」項目的論證,負責文學、製片、技術、財務等的集團老總們齊聚一堂,聽我們細述《悟空傳》動畫化的ABC。

會議開了很長時間,林林總總說了什麼都已忘記,只記得韓三平在確認王川做動畫導演的同時,還建議掛陳凱歌同學為總導演,以利電影票房。

會議結論:1、劇本預算由中影策劃部負責;2、後續資金一方面向電影局申請,另一方面到社會上去找。

不知從哪裡走漏了消息,新聞採訪不斷,有音像公司甚至打來電話預約VCD發行權(那時DVD還不是主流產品,如今都藍光了,呵呵)。

中影策劃部將《悟空傳》劇本報送電影局,得到的是要做全面修改的反饋意見。

為確保劇本能夠順利通過審查以獲得專項資金,策劃部請來一位動畫電影編劇,依照領導的口述意見對劇本進行修改。

從我2002年9月18日的一份報告可以看到,當時的計劃是2006年完成整個項目,「這是在局領導親自過問下策劃的一個二維三維結合、科技含量高、影視套拍的大型動畫項目,初步預算3000萬人民幣。它從原創故事到美術風格、從製作手段到市場定位,都與以往國產美術片不同,涉及人員繁多、工藝複雜、課題尖端,設備高新,工程浩大,需要我們從劇本創作到美術設計、從工藝流程到技術支持、從宣傳發行到周邊產品開發等多個環節協調到位。只要運作良好,必將推出一部具有品牌效應和長遠影響的國產動畫力作,並作為一個品牌長期產生效益。目前,我們計劃就這個項目社會融資60%,期望政府投資40%,對這個藝術與高科技結合的全新項目進行股份制經營與管理,不僅僅是製作一部動畫影院大片,而且要把它作為一個產業長期經營。」

與此同時,作為項目的合作方,青青樹全面投入了《悟空傳》的美術設計工作。

經反覆推敲與百般挑剔,這套融合了貝克漢姆與李小龍特徵的悟空造型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2003年2月17日,今何在來京,我在當天的博客裡記錄了與今大俠的第一次見面:

「今何在來伊妹兒說最近會來北京,想見個面。是呀,從在網上發現《悟空傳》、與他聯繫、購買版權、籤編劇合同,已經兩年了,可彼此至今還沒見過呢。

便約了今何在下午來中影集團,加上劇本的策劃編輯三個人一起接待他。

來了個矮小、靦腆、不怎麼開口說話的小男孩,坐在那兒,反覆看我們的造型。

中午他是與網友喝酒,一直延續到來中影集團之前,還有些暈暈的樣子。舉著數位相機衝他闢裡叭啦一通亂照。

請他在大運村旁的口福居吃地道的北京涮羊肉,8點40,到中影影院看孫周的《周漁的火車》。」

事實上,經過一年時間的反覆,依照領導意見修改的《悟空傳》劇本已被更名為《光之行者》,故事與原作徹底無關。

和我一起接待今何在的程彤和彭鳴宇同學,正是見證劇本被顛覆全過程的當事人。

為避免給今何在同學添堵,我們沒把《光之行者》亮出來,給今大俠看的,是青青樹做的《悟空傳》10分鐘試片分鏡頭臺本。

時間轉眼到了2003年11月,《悟空傳》的政府與社會融資均無實質性進展。

為切實推進項目,青青樹與中影三公司籤訂了《悟空傳》項目備忘錄,約定由青青樹承擔起《悟空傳》試片的資金投入、人員組織及全部創製作工作。

2004年,北美一家製片機構轉了大半個中國後,在青青樹看到了《悟空傳》試片的氣氛圖,當即兩眼放光。

他們對《悟空傳》和《光之行者》兩個劇本都不接受,認為一個太複雜,另一個又太幼稚。他們提出兩個方案:1、一次性買斷美術設計,他們拿回去怎麼做與青青樹無關;2、合作。

於是開始了與外國朋友將近一年時間的磨合,雙方始終未能找到在《悟空傳》故事上的平衡性突破,不得不超級敬佩在中西方文化間自如遊走的李安同學功底之深厚。

2004年年底,在述職報告中我寫到:這一年,我「創辦《動漫驛站》、籌建中影動畫產業有限公司、申請中影動畫基地,從無到有培育成熟包括《悟空傳》、《小兔哈比》、《極速小子》、《蘇和的白馬》等一批與國產動畫片面貌和品質有很大不同的動畫項目……個人認為這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成果,如果今後其他條件能配合,對公司的未來很有意義。這些項目都是在公司幾乎沒有任何投入的情況下完成的。」

2005年春,中影與今何在籤訂的5年合作期限已到,公司決定不再續約。

《悟空傳》等一系列動畫項目面臨無限期擱置和叫停,我寫了辭職報告。

2005年5月9日中午,我和王川同學在上海美羅城的一茶一坐與今何在會面,就將《悟空傳》繼續進行到底達成共識——目標觀眾堅決定位在18歲以上,拒絕粉飾低幼,拒絕無心無腦,拒絕自戀小眾。

在《悟空傳》再版簡介中有這樣的文字:

「2002年3月13日,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與作者今何在正式籤約,重金購買了《悟空傳》的影視及動畫的全部改編權,中影公司決定投資數千萬元人民幣,用三至四年時間將《悟空傳》搬上銀幕,將陸續推出動畫電影、動畫電視劇及真人電影三個版本(雖然這三個版本好象很遙遠的樣子,不過青春樹動畫(明明是青青樹卻一直被今同學當成了青春樹呵呵)還在對悟空傳的動畫繼續努力中,確定在2011年獻映)」。

今何在在《悟空傳》再版時加上了他的動畫劇本,他在序中寫道:

「正巧《悟空傳》的動畫版權也已到期,這部動畫醞釀五年,終於還是擱淺。我要感謝那些喜歡這個故事的人,以及那些為了把它改編為動畫戲劇而努力過的人們。也感謝那些準備繼續尋找投資把動畫做下去的朋友。但是也許還是太早吧……」

2005年6月,青青樹與今何在籤約,我、程彤與青青樹的同學們一起,綜合五年來得到的各種信息,重新回到原點,開始從頭梳理《悟空傳》。

作為編劇,要解決以下問題:

小說原來的喜劇外殼主要來自對話,老外很難懂,怎麼辦?

悟空為什麼上天?為什麼鬧天宮?悟空和阿瑤的感情脈絡究竟是怎樣的?唐僧又是怎樣教明白他的?要讓觀眾看到一個好端端的悟空是如何一步步給逼到最後必須捅破天的,並堅決站在他一邊,要講明白他的發展脈絡和行為邏輯,讓觀眾充分認同。

2005年,青青樹同步進行著《悟空傳》和《地藏》兩個項目,我在2005年7月6日的博客裡看到這樣一句:

「《悟空傳》和《地藏》進展都極度緩慢—急不得呢……」

2005年秋,日本《城市獵人》《灌藍高手》的製作人野口周三臨去機場前被朋友拉到青青樹。

一看《悟空傳》的試片設計稿,野口同學不走了。

野口同學要求與青青樹合作,並提出將小說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進行預熱的設想。

電話徵得今何在同意後,我們將小說送給野口先生,結果又碰到老問題:故事太複雜,看不懂。

對青青樹充滿期待的野口先生又提出了另一個合作建議:應北野武導演的要求,將他的作品《座頭市》(另譯作《盲俠》)動畫化。野口先生說,此前已有兩個日本團隊做了動畫化嘗試,北野武都不滿意,他看了《悟空傳》,認定我們行。受寵若驚加將信將疑,我們反覆斟酌後回復他:青青樹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在做《悟空傳》和《地藏》的同時,又去拼一部全新的作品。

《悟空傳》的問題還是出在故事上。

為了讓全世界人民能看明白《悟空傳》,2006年2月,我們又換個角度,寫《悟空自傳》。

2008年5月,今何在來探班,一進編導室就湊到牆邊,上下左右審起來沒完:

導演王川同學忐忑ing:

審完設計稿、樣片小樣,再聽導演把戲侃:

對青青樹三年來的埋頭苦作來了個全面檢閱後,看著最新版的電子分鏡,今何在同學說,正是他想像的《悟空傳》。聊到融資問題,他表示願意大力幫忙。

2008年5月,素有日本動畫第一人之稱,代表作《死亡筆記》、《穿越時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戰》等的MADHOUSE藝術總監丸山正雄來訪青青樹。

在反覆翻看過《悟空傳》的設計稿後,老爺子大嘆自己被打敗了,他提出MADHOUSE不但要投資青青樹,還要深度合作。

此後,老爺子帶著他的豪華班底(川尻善昭大神、小島正幸、淺香守生導演等)數次來青青樹探班,表示要從《悟空傳》開始,給青青樹這棵小苗澆水,助青青樹打入國際市場。

誰料跟王川同學一聊到劇本環節,老爺子立即一頭霧水也。

2008年8月,《悟空傳》的電子分鏡出爐。

《指環王》的特效總監David Gould看到,大為欣賞,當即表達合作項目的強烈願望,一回國即發來合作邀請。

可當我把故事講給對《西遊記》並不陌生他聽時,仍然是一頭霧水。他無法接受唐僧被殺,更分不清這個悟空和那個悟空。

看來還得痛下決心,改劇本。

青青樹編劇團隊有8名常駐成員,由兩類人組成。以改革開放的1978年為界,78年前出生的被視作古代人,共兩名,我和王川。78年後出生的則是現代人,共六名,王鵬展、田博、馬華、湯俊、李嘉以及關皓天(後因故離開,朱嶽跟進)。

現代人發起了關於《悟空傳》改編的網絡調查,大多數被調查者(80後居多)對改編《悟空傳》不感興趣,要求重新改編《西遊記》。

原本對國內市場信心滿滿的兩個古代人,這下含糊了。

六位現代人指出:《悟空傳》小說是《西遊記》的同人,而我們改編《悟空傳》,等於是《西遊記》同人的同人,建議既然是同人,不如索性直接做《西遊記》的同人,可以更隨性。

於是,2008年秋,經數度肉搏,由六位現代編劇主導的現代版《悟空傳》故事出爐了。

2009年1月19日,《日本經濟新聞》發布MADHOUSE與中國動畫「大手」青青樹合作消息。

面對日本同行不斷揮舞的橄欖枝,青青樹選擇了堅持自主原創。

現代人版的《悟空傳》設計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著。


膠著於《西遊記》同人感的「古代人」,總覺得哪裡還不對勁……某天忽然收到何貴清同學伊來的一幅隨性而作的圖片,頓覺眼前一亮!


把圖片給所有同學看,無論中外、古代現代,都稀飯這樣的一個悟空!

於是古代人不由起了貪婪之心,反覆追問:為什麼不能再飛一點兒?為什麼不能緊緊圍繞「開心、感人、存在感」的主旨,純純粹粹隨著自己的心性表達自己內心最渴望表達的東西?開心感人存在感!!!

於是,何貴清同學開始發力,王鵬展和王川同學一路助跑,一跑就是一年時間……

一年時間過去,在何貴清、王鵬展和王川三位同學的不懈努力下,一群閃閃發亮的角色背負著完全不一樣的命運粉墨登場。


經過最新一輪的進化,悟空和他的夥伴們將在一個全新的世界裡演繹全新的故事,開心感人存在感。

這就是經十年進化凝聚而成的VASOON動畫電影三部曲《神獵》。


後 記

2015年,《神獵》更名為《狠西遊》,並在同年4月份全網上線系列漫畫,全新的世界觀,獨有中國風的畫面和接地氣的對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2016年夏天,《狠西遊》將發布根據用戶反饋全面修改的網絡劇,同名遊戲也將同步上線。十年磨一劍,武清寒和青青樹團隊用了十五年的時間,從《悟空傳》到《神獵》再到《狠西遊》,以漫畫、遊戲、電影、tv劇場版等多種的方式呈現在眾人的面前。

◆END◆

三文娛ACG行業招聘求職群,大家長按二維碼入群

如果不能進群,請添加群主微信

三文娛執事:swyzs2  群主拉您進群

三文娛網站已上線:3wyu.com

三文娛

新文化,新娛樂,新內容

乾貨最多的動漫產業新媒體

原創內容,未經同意,嚴禁轉載。

三文娛已進駐今日頭條、百度百家、一點資訊,微博,知乎,網易等,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1898聯合創始人武寒青:十五年進化路——從《悟空傳》到《神獵》再到《狠西遊》
    當時已經有8年的動畫從業史的武寒青,在看到網絡小說《悟空傳》後,有了把它改編動畫的想法,並一步步開始具化。十五年進化路,從《悟空傳》到《神獵》再到《狠西遊》,武寒青與她的青青樹團隊一直堅持初心,完善作品,本期,我們就跟隨寒青校友一起去看看這十五年來她與他們的堅持之路。
  • 青青樹下,百合花開,接下來要靠你了......
    下面漫漫娘一提這個名字可能你就感覺不陌生了,她就是國產動漫作品《魁拔》系列的製片人,而丈夫王川則是該動畫總導演。青青樹原CEO武寒青武寒青是典型的才女,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國家一級編輯,也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碩士論文指導教師、金鷹獎評委,參與過數百部集故事片、電視劇、動畫片的企劃和編劇工作。
  • 《魁拔》| 國產動畫電影曾經的尷尬
    2011年和2013年,先後出現的兩部《魁拔》,也表現出了一家民營動畫企業的轉變和中國動畫製作人的無奈。一場務實的冒險雖然看起來,青青樹是在國產動畫的試驗田裡做巨大的冒險。不過實際上,王川和武寒青這對夫婦,對於青青樹公司所做的任何一個決策,幾乎都顯示出了力求穩妥的務實感。
  • 《魁拔》沒有真的說再見 青青樹CEO:魁拔要做真人片
    國產動畫系列電影《魁拔》出品方青青樹動漫公司日前宣布,在結束了《魁拔3》的上映之後,將無限期延後《魁拔4》的製作,這也預示著,「觀眾再無法在銀幕上看到『蠻吉』的成長了」。 對於這種舉措,片方負責人給出的原因是:「中國電影市場只有低幼類型國產動漫能賺錢的局面,讓我們已經無法在扛下去了!」
  • 《狠西遊》動畫網劇涉嫌侵權 出品方青青樹或成被告
    曾打造出國產動畫口碑之作《魁拔》出品方青青樹今日也惹上了官司。
  • 【動漫】青青樹宣布暫停「魁拔」動畫電影的開發,轉型真人電影再出發!
    國內動畫電影現狀:的確是給孩子看的目前國內觀眾對動畫電影的普遍認知是如下這樣的情況:好萊塢動畫電影叫電影;國產三維動畫定位高一些的也叫電影;到了國產二維動畫電影就可以幾乎定義為「給小孩子看」了。院線排片也會把動畫電影排到適合家長帶孩子看的上午場,《魁拔Ⅲ》的主要觀眾是青春人群,他們的觀影習慣是下午和晚上,而這個時間段,影院通常習慣留給真人大片,所以很多想看《魁拔Ⅲ》的成年觀眾在網上抱怨找不到《魁拔Ⅲ》。國內觀眾對「國產動畫」這四個字成見的確不淺,有文章指出有人經朋友推薦去看《魁拔Ⅲ》,可一聽是動畫片就放棄了。
  • 那些年爆火的國產動畫PV,為何之後再也沒見過?
    LAS連載《鐵鷗》,林魂開啟《霧山五行》,都是國產動畫行業蠻荒期後,資本、市場渴求優秀動畫作品出現的印證。2015年,一部《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把中國動畫市場的火燒得更旺,更多的錢和資源進入到了動畫市場。有的動畫電影趕上了這股東風,有的卻提前退出了這個市場。《西遊後傳》三部曲PV
  • 魁拔4什麼時候播出還是未知數,青青樹出品的《狠西遊》了解一下
    而《魁拔妖俠傳》評分挺不錯,《魁拔》為什麼不多拍點TV動畫呢?那樣故事的描述才能更完整,劇情發展也更流暢。丹公主是真的漂亮,可惜變成了大媽作為《魁拔》的支持者,有個直接的方法就是支持 北京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青青樹」。
  • 《魁拔4》製作啟動 青青樹復盤《魁拔》系列的三大失誤
    這個答案,不少動畫人都分析過。但第一次從青青樹的嘴中聽到這個總結,則是在之前「娛樂玩家沙龍」現場,其新任CEO王琦對此進行了非常坦率的「檢討「。近日,娛樂資本論的記者再度來到了青青樹,與王琦進行了更深入的討論,在王總看來,當年《魁拔》的失敗,主要是基於三個原因:宣發困惑、全新IP、粉絲運營不足。青青樹在23周年之際,正式宣布重新啟動《魁拔4》製作。
  • 漫畫評測:一個現代化的黑暗取經故事——《狠西遊》
    》也再次走到大家的視線之內,這部一波三折的作品再次復活,若說《大聖歸來》的故事還是有那麼一絲孩子氣,《狠西遊》就是徹頭徹底的大人的故事了,當唐僧師徒來到了現代,是否還能保持本心?鏡頭一轉,來到了現代,男學生付賀可是名副其實的「弱雞」,被人圍毆險些掉到天橋底下,隨後便被悟空附體,不但變身超級賽亞人,還順手解決了搶劫犯!
  • 從《悟空傳》到彭于晏---《悟空傳》影評
    (今早,我朋友群被《北京人怎麼活》的數篇文章刷屏了,我突然想寫寫近期《悟空傳》這部電影的影評。)
  • 追本溯源,二十家國產動畫製作公司簡介丨科普
    熱門國產動畫組團襲來,感覺流量被掏空青青樹動漫全稱北京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於北京,以原創動畫節目為經營主業現已投資創製作並擁有智慧財產權的原創動畫作品共計3000 餘分鐘>是中國最老牌的動畫民營企業代表作品:《魁拔》系列,《英雄別鬧》《狠西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