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聯合創始人武寒青:十五年進化路——從《悟空傳》到《神獵》再到《狠西遊》

2021-02-08 cafe1898
編者導語:

十六年前,中國網際網路已經起步,青少年動畫也正處於快速發展時期。當時已經有8年的動畫從業史的武寒青,在看到網絡小說《悟空傳》後,有了把它改編動畫的想法,並一步步開始具化。十五年進化路,從《悟空傳》到《神獵》再到《狠西遊》,武寒青與她的青青樹團隊一直堅持初心,完善作品,本期,我們就跟隨寒青校友一起去看看這十五年來她與他們的堅持之路。

武寒青

1898聯合創始人,北京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CEO

1898聯合創始人武寒青,國家一級編輯,北京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CEO,金鷹獎評委。與王川合著《動畫創製基礎系列教材》之《動畫前期創意》卷,共70萬字,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並作為教研「中國動畫設計學科建設」課題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課題教研成果一等獎、北京市教研成果一等獎。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是北京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動畫電影《魁拔》製片人。

2000年末的一個冬夜,我在撥號上網的超慢網速中,讀到正在網上連載的《悟空傳》。當時,剛從工作了15個年頭的北影廠策劃部調到中影集團第三製片分公司的我,負責的正是中影「青少年動畫產業」從無到有的建設。

《悟空傳》正是我要的東西: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很快就與遠在東莞的《悟空傳》原作者今何在取得了聯繫。感謝網際網路,幾番電子郵件與長途電話的往來,我們敲定了將《悟空傳》改編成一部80分鐘動畫電影和一套26集×22分鐘的動畫連續劇的大事小情。


2001年春,與今何在為期5年的合約籤訂,今何在負責動畫劇本初稿的改編,中影策劃部的編劇程彤擔任劇本編輯。

與此同時,由於沒有預算,美術工作只能謹慎開展。一方面向社會廣泛徵集方案,另一方面,請青青樹動畫團隊免費設計。

2001年8月,劇本初稿完成,經中影策劃部反覆討論,請王川同學繼續修改。

美術方面,聚焦到工藝美院研究生何貴清提交的方案:



2001年10月,在中影小西天辦公樓的會議室,主管影視創作的韓三平主持召開了《悟空傳》項目論證會。


這是中影集團頭一次做「動畫」項目的論證,負責文學、製片、技術、財務等的集團老總們齊聚一堂,聽我們細述《悟空傳》動畫化的ABC。

會議開了很長時間,林林總總說了什麼都已忘記,只記得韓三平在確認王川做動畫導演的同時,還建議掛陳凱歌同學為總導演,以利電影票房。

會議結論:1、劇本預算由中影策劃部負責;2、後續資金一方面向電影局申請,另一方面到社會上去找。

不知從哪裡走漏了消息,新聞採訪不斷,有音像公司甚至打來電話預約VCD發行權(那時DVD還不是主流產品,如今都藍光了,呵呵)。

中影策劃部將《悟空傳》劇本報送電影局,得到的是要做全面修改的反饋意見。

為確保劇本能夠順利通過審查以獲得專項資金,策劃部請來一位動畫電影編劇,依照領導的口述意見對劇本進行修改。


從我2002年9月18日的一份報告可以看到,當時的計劃是2006年完成整個項目,「這是在局領導親自過問下策劃的一個二維三維結合、科技含量高、影視套拍的大型動畫項目,初步預算3000萬人民幣。它從原創故事到美術風格、從製作手段到市場定位,都與以往國產美術片不同,涉及人員繁多、工藝複雜、課題尖端,設備高新,工程浩大,需要我們從劇本創作到美術設計、從工藝流程到技術支持、從宣傳發行到周邊產品開發等多個環節協調到位。只要運作良好,必將推出一部具有品牌效應和長遠影響的國產動畫力作,並作為一個品牌長期產生效益。目前,我們計劃就這個項目社會融資60%,期望政府投資40%,對這個藝術與高科技結合的全新項目進行股份制經營與管理,不僅僅是製作一部動畫影院大片,而且要把它作為一個產業長期經營。」

與此同時,作為項目的合作方,青青樹全面投入了《悟空傳》的美術設計工作。


經反覆推敲與百般挑剔,這套融合了貝克漢姆與李小龍特徵的造型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2003年2月17日,今何在來京,我在當天的博客裡記錄了與今大俠的第一次見面:

「今何在來伊妹兒說最近會來北京,想見個面。是呀,從在網上發現《悟空傳》、與他聯繫、購買版權、籤編劇合同,已經兩年了,可彼此至今還沒見過呢。

便約了今何在下午來中影集團,加上劇本的策劃編輯三個人一起接待他。

來了個矮小、靦腆、不怎麼開口說話的小男孩,坐在那兒,反覆看我們的造型。


中午他是與網友喝酒,一直延續到來中影集團之前,還有些暈暈的樣子。舉著數位相機衝他闢裡叭啦一通亂照。

請他在大運村旁的口福居吃地道的北京涮羊肉,8點40,到中影影院看孫周的《周漁的火車》。」

事實上,經過一年時間的反覆,依照領導意見修改的《悟空傳》劇本已被更名為《光之行者》,故事與原作徹底無關。

和我一起接待今何在的程彤和彭鳴宇同學,正是見證劇本被顛覆全過程的當事人。


為避免給今何在同學添堵,我們沒把《光之行者》亮出來,給今大俠看的,是青青樹做的《悟空傳》10分鐘試片分鏡頭臺本。

時間轉眼到了2003年11月,《悟空傳》的政府與社會融資均無實質性進展。

為切實推進項目,青青樹與中影三公司籤訂了《悟空傳》項目備忘錄,約定由青青樹承擔起《悟空傳》試片的資金投入、人員組織及全部創製作工作。

2004年,北美一家製片機構轉了大半個中國後,在青青樹看到了《悟空傳》試片的氣氛圖,當即兩眼放光。


他們對《悟空傳》和《光之行者》兩個劇本都不接受,認為一個太複雜,另一個又太幼稚。他們提出兩個方案:1、一次性買斷美術設計,他們拿回去怎麼做與青青樹無關;2、合作。

於是開始了與外國朋友將近一年時間的磨合,雙方始終未能找到在《悟空傳》故事上的平衡性突破,不得不超級敬佩在中西方文化間自如遊走的李安同學功底之深厚。

2004年年底,在述職報告中我寫到:這一年,我「創辦《動漫驛站》、籌建中影動畫產業有限公司、申請中影動畫基地,從無到有培育成熟包括《悟空傳》、《小兔哈比》、《極速小子》、《蘇和的白馬》等一批與國產動畫片面貌和品質有很大不同的動畫項目……個人認為這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成果,如果今後其他條件能配合,對公司的未來很有意義。這些項目都是在公司幾乎沒有任何投入的情況下完成的。」

2005年春,中影與今何在籤訂的5年合作期限已到,公司決定不再續約。

《悟空傳》等一系列動畫項目面臨無限期擱置和叫停,我寫了辭職報告。

2005年5月9日中午,我和王川同學在上海美羅城的一茶一坐與今何在會面,就將《悟空傳》繼續進行到底達成共識——目標觀眾堅決定位在18歲以上,拒絕粉飾低幼,拒絕無心無腦,拒絕自戀小眾。


在《悟空傳》再版簡介中有這樣的文字:

「2002年3月13日,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與作者今何在正式籤約,重金購買了《悟空傳》的影視及動畫的全部改編權,中影公司決定投資數千萬元人民幣,用三至四年時間將《悟空傳》搬上銀幕,將陸續推出動畫電影、動畫電視劇及真人電影三個版本(雖然這三個版本好象很遙遠的樣子,不過青春樹動畫(明明是青青樹卻一直被今同學當成了青春樹呵呵)還在對悟空傳的動畫繼續努力中,確定在2011年獻映)」。

今何在在《悟空傳》再版時加上了他的動畫劇本,他在序中寫道:

「正巧《悟空傳》的動畫版權也已到期,這部動畫醞釀五年,終於還是擱淺。我要感謝那些喜歡這個故事的人,以及那些為了把它改編為動畫戲劇而努力過的人們。也感謝那些準備繼續尋找投資把動畫做下去的朋友。但是也許還是太早吧……」

2005年6月,青青樹與今何在籤約,我、程彤與青青樹的同學們一起,綜合五年來得到的各種信息,重新回到原點,開始從頭梳理《悟空傳》。

作為編劇,要解決以下問題:

小說原來的喜劇外殼主要來自對話,老外很難懂,怎麼辦?

悟空為什麼上天?為什麼鬧天宮?悟空和阿瑤的感情脈絡究竟是怎樣的?唐僧又是怎樣教明白他的?要讓觀眾看到一個好端端的悟空是如何一步步給逼到最後必須捅破天的,並堅決站在他一邊,要講明白他的發展脈絡和行為邏輯,讓觀眾充分認同。

2005年,青青樹同步進行著《悟空傳》和《地藏》兩個項目,我在2005年7月6日的博客裡看到這樣一句:

「《悟空傳》和《地藏》進展都極度緩慢—急不得呢……」

2005年秋,日本《城市獵人》《灌藍高手》的製作人野口周三臨去機場前被朋友拉到青青樹。


一看《悟空傳》的試片設計稿,野口同學不走了。

野口同學要求與青青樹合作,並提出將小說譯成日文、在日本出版進行預熱的設想。

電話徵得今何在同意後,我們將小說送給野口先生,結果又碰到老問題:故事太複雜,看不懂。

對青青樹充滿期待的野口先生又提出了另一個合作建議:應北野武導演的要求,將他的作品《座頭市》(另譯作《盲俠》)動畫化。野口先生說,此前已有兩個日本團隊做了動畫化嘗試,北野武都不滿意,他看了《悟空傳》,認定我們行。受寵若驚加將信將疑,我們反覆斟酌後回復他:青青樹目前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在做《悟空傳》和《地藏》的同時,又去拼一部全新的作品。

《悟空傳》的問題還是出在故事上。

為了讓全世界人民能看明白《悟空傳》,2006年2月,我們又換個角度,寫《悟空自傳》。




2008年5月,今何在來探班,一進編導室就湊到牆邊,上下左右審起來沒完:


導演王川同學忐忑ing:


審完設計稿、樣片小樣,再聽導演把戲侃:


對青青樹三年來的埋頭苦作來了個全面檢閱後,看著最新版的電子分鏡,今何在同學說,正是他想像的《悟空傳》。聊到融資問題,他表示願意大力幫忙。

2008年5月,素有日本動畫第一人之稱,代表作《死亡筆記》、《穿越時空的少女》、《夏日大作戰》等的MADHOUSE藝術總監丸山正雄來訪青青樹。

在反覆翻看過《悟空傳》的設計稿後,老爺子大嘆自己被打敗了,他提出MADHOUSE不但要投資青青樹,還要深度合作。


此後,老爺子帶著他的豪華班底(川尻善昭大神、小島正幸、淺香守生導演等)數次來青青樹探班,表示要從《悟空傳》開始,給青青樹這棵小苗澆水,助青青樹打入國際市場。


誰料跟王川同學一聊到劇本環節,老爺子立即一頭霧水也。

2008年8月,《悟空傳》的電子分鏡出爐。

《指環王》的特效總監David Gould看到,大為欣賞,當即表達合作項目的強烈願望,一回國即發來合作邀請。

可當我把故事講給對《西遊記》並不陌生他聽時,仍然是一頭霧水。他無法接受唐僧被殺,更分不清這個悟空和那個悟空。

看來還得痛下決心,改劇本。


青青樹編劇團隊有8名常駐成員,由兩類人組成。以改革開放的1978年為界,78年前出生的被視作古代人,共兩名,我和王川。78年後出生的則是現代人,共六名,王鵬展、田博、馬華、湯俊、李嘉以及關皓天(後因故離開,朱嶽跟進)。

現代人發起了關於《悟空傳》改編的網絡調查,大多數被調查者(80後居多)對改編《悟空傳》不感興趣,要求重新改編《西遊記》。

原本對國內市場信心滿滿的兩個古代人,這下含糊了。

六位現代人指出:《悟空傳》小說是《西遊記》的同人,而我們改編《悟空傳》,等於是《西遊記》同人的同人,建議既然是同人,不如索性直接做《西遊記》的同人,可以更隨性。

於是,2008年秋,經數度肉搏,由六位現代編劇主導的現代版《悟空傳》故事出爐了。


2009年1月19日,《日本經濟新聞》發布MADHOUSE與中國動畫「大手」青青樹合作消息。

面對日本同行不斷揮舞的橄欖枝,青青樹選擇了堅持自主原創。

現代人版的《悟空傳》設計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著。


膠著於《西遊記》同人感的「古代人」,總覺得哪裡還不對勁……某天忽然收到何貴清同學伊來的一幅隨性而作的圖片,頓覺眼前一亮!


把圖片給所有同學看,無論中外、古代現代,都稀飯這樣的一個悟空!

於是古代人不由起了貪婪之心,反覆追問:為什麼不能再飛一點兒?為什麼不能緊緊圍繞「開心、感人、存在感」的主旨,純純粹粹隨著自己的心性表達自己內心最渴望表達的東西?開心感人存在感!!!

於是,何貴清同學開始發力,王鵬展和王川同學一路助跑,一跑就是一年時間……

一年時間過去,在何貴清、王鵬展和王川三位同學的不懈努力下,一群閃閃發亮的角色背負著完全不一樣的命運粉墨登場。


經過最新一輪的進化,悟空和他的夥伴們將在一個全新的世界裡演繹全新的故事,開心感人存在感。

這就是經十年進化凝聚而成的VASOON動畫電影三部曲《神獵》。



2015年,《神獵》更名為《狠西遊》,並在同年4月份全網上線系列漫畫,全新的世界觀,獨有中國風的畫面和接地氣的對白,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2016年夏天,《狠西遊》將發布根據用戶反饋全面修改的網絡劇,同名遊戲也將同步上線。十年磨一劍,武清寒和青青樹團隊用了十五年的時間,從《悟空傳》到《神獵》再到《狠西遊》,以漫畫、遊戲、電影、tv劇場版等多種的方式呈現在眾人的面前。如今,雖然武校友已經不在工作第一線,但是仍然懷揣著動漫夢的她還將用自己的努力和她的團隊為我們帶來更多精彩內容。

本文選自博客「青青樹動漫」

一八九八咖啡館是由二百位北京大學傑出的校友企業家、創業者,依託北京大學校友創業聯合會,利用眾籌方式創建的國內首家校友創業主題咖啡館,以「一八九八」命名,用以紀念北大的誕生。一八九八咖啡館是北大校友創業之家,是北大人的精神家園。一八九八已然引領了中國式眾籌,又將以眾籌的創投基金、平臺建設等模式構建全球創業者社交平臺,她必將成為資本、資源、項目、人脈匯聚的眾籌標杆、創業創新典範。

相關焦點

  • 青青樹武寒青去世:從《悟空傳》到《狠西遊》的國產動畫進化路
    作為國產動畫的先行者,武老師做了非常多的探索;而青青樹在2015年還宣布獲得券商天風證券領投的近億元投資,被認為是衝刺新三板和上市的信號。在這個日子,我們用一篇來自「未名湖是個海洋」2016年1月份的文章,來緬懷武寒青老師。這篇文章節選了青青樹動漫的部分博客內容,講述了從2000年開始,從將《悟空傳》小說動畫化開始,到2016年青青樹的15年堅持之路。
  • 從《悟空傳》到彭于晏---《悟空傳》影評
    (今早,我朋友群被《北京人怎麼活》的數篇文章刷屏了,我突然想寫寫近期《悟空傳》這部電影的影評。)
  • 龍珠英雄:神官悟空的終極進化,銀髮白神無敵獨孤求敗天下!
    在龍珠英雄第9集的故事中,神官悟空可謂是驚豔亮相。
  • 漫畫評測:一個現代化的黑暗取經故事——《狠西遊》
    鏡頭一轉,來到了現代,男學生付賀可是名副其實的「弱雞」,被人圍毆險些掉到天橋底下,隨後便被悟空附體,不但變身超級賽亞人,還順手解決了搶劫犯! 而這個反派掌握著悟空的活子,悟空又會如何發現?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這個故事沒有那麼簡單。當《西遊記》來到現代,當師徒走散,悟空會何去何從?除了故事引人入勝,《狠西遊》的畫風也十分精細,除了打鬥還有「殺必死」……可謂是國產漫畫的良心之作!雖然是網漫,但絲毫不亞於漫畫雜誌上連載的漫畫!感覺國漫再一次有救了!小編一口氣看完了現有的10幾話……然後……沒,沒啦?!
  • 悟空傳
    《悟空傳》,其實就是一群人用一生尋找答案的故事。---《悟空傳》十五周年版序哪怕是野火焚燒,哪怕是冰霜覆蓋,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我願意和大家一起去見證這個未來,見證我們走過的路。成敗,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去追求理想時你就會明白,你很可能不會成功。最關鍵就在於,當你深知這一點時,你還要不要去追求。我沒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引用我最喜歡的一首歌的歌詞作為結束:如果失去是苦,你還怕不怕付出?如果墜落是苦,你還要不要幸福?
  • 回不去的青春,當年在網吧讀到淚流滿面的《悟空傳》
    如果有人問我青春時看過最難忘的小說,我一定會回答他三個字——《悟空傳》。初次接觸這部小說是在初中時期的網吧裡,那時酷愛網絡小說,所以總會上各大網站找書。那時候,郭敬明和韓寒也才剛剛嶄露頭角,但《悟空傳》卻已紅遍大江南北。
  • 『悟空傳』你是我的阿紫,我是你的猴子
    那一刻被電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萬年後仍凝固在傳說之中。 我要這天 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 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 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 都煙消雲散!!!《悟空傳》很神奇,作為一部起源於網絡的小說,出現便憑藉其神級共鳴成為「網絡第一書」,僅僅十萬字其中蘊含的內容超乎想像,出版至今的十五年每一秒都有讀者被其感動。
  • 這部《悟空傳》把神仙演成了真正的血肉之軀
    《悟空傳》的陣容堪稱響噹噹。導演是與周星馳聯合執導過《西遊·降魔篇》的郭子健。他在2014年,憑藉災難片《救火英雄》獲得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再來看主演,熱血彭于晏飾演毀天滅地的悟空。女神阿紫既有紅白夾雜的英俊扮相,也有一身黑衣的御姐打扮,令人頓時好奇,她是經歷了怎樣的一番波折。 而餘文樂是鎮守灌江口的二郎神楊戩。歐豪扮演史上最帥天蓬,從天庭仙女到打入凡間的民女,鄭爽飾演的阿月,兩重扮相也是紛紛美出了顏值巔峰。還有俞飛鴻特別出演一看就霸氣十足的天尊。
  • 蔡健雅這首歌唱到你哭!《悟空傳》插曲曝光
    電影《悟空傳》於7月13日全國燃映,片方曝光了蔡健雅演唱的電影插曲《紫》及歌曲MV,醇厚沙啞的歌聲,道盡電影跨越百年的繾綣深情,透露出影片悲愴的情感基調,「不負深情」的主題盡在歌聲裡。《悟空傳》零點場票房接近650萬,上映當天僅20小時就狂攬1億票房,是自2017春節檔之後,國產片首次單日票房過億電影,同時也是排片最高,上座率最高的國產電影,當之無愧成為暑期檔國產電影市場的救市之作。在進口片的強勁勢頭下,保住了國產電影尊嚴,為整個暑期國產電影打頭陣。
  • 【悟空傳】我來過,我戰鬥過,我不在乎結局!
    為何《悟空傳》到今天依然是經典,為何我們還是如此迷戀孫大聖?因為對於每個現代人來說,他就是我們內心最想企及的樣子。
  • 悟空傳:鴻蒙初闢原無姓,打破頑冥須悟空
    悟空晚飯對著西邊的彩霞,豬八戒睡前看著天空的星星,前因後果五百年,記得的,忘卻的,欲說還休。看完《悟空傳》,我看到了八戒令人嚮往的星河愛情,看到了金蟬子對於佛法的質疑,也看到了悟空的絕望、沮喪和憤怒。逃不出圈子,也進不去圈子,不想工作又不得不工作,想生活卻疲憊到沒有生活,渴望愛情也只是空留遺憾。社會如同宿命,一切像是既定的軌跡。我以為我有很多路可以選擇,卻發現路越來越載,想朝往哪邊,卻任憑努力仍過不去那道牆,四周有很多看不見的牆,翻越不過,或許花費很多年時間才可以跨越,可是我們等不起,其實你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一切皆是神佛安排,逃脫不了的命運?
  • 《悟空傳》小說結局是什麼?悟空傳各角色結局劇透
    悟空傳電影版即將上映,西遊記的故事大家都能倒背如流了,但是小編敢保證這部電影絕對會讓大家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西遊故事
  • 【電影筆記】悟空傳
    期待了很久,一則因為原著打動人心,二則因為主演是彭于晏,三則因為縫紉機樂隊的同名片尾曲《悟空傳》的MV相當燃。所以就算720高清資源在院線上映一周前就流出來了,我也堅決不看。先在網上重溫了一遍小說,再在淘寶買了件悟空T恤,在7.13日悟空傳上映的這一天虔誠的穿上,然後去影院看了這場被改編的面目全非的電影。
  • 《悟空傳》的電影和小說
    今何在的《悟空傳》只有十五萬字,但因為書中存在著大量的倒敘和插敘,還有扭曲時空、人格分裂等情節,導致很難用簡介的方式去概述劇情。在《悟空傳》中,孫悟空雖然有過迷惘和妥協,雖然深陷一個巨大的陰謀,人格被一分為二,可他並沒有像《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一樣「迷途歸返」、心甘情願地領受西行取經的任務,而是在知曉了這背後的陰謀之後,面對佛祖的籠絡無動於衷,選擇戰鬥到死、反抗到死。
  • 最難改編IP,「悟空傳」電影到底如何?
    《悟空傳》的原著小說,我至少讀過5遍。郭子健和今何在郭子健是《西遊·降魔篇》的聯合導演、編劇。所以,在《悟空傳》中,你能看到他對周星馳作品的一些致敬。甚至從表面上看,《悟空傳》電影的情節,與原著也相離甚遠。如同其它作品對《西遊記》的改編,本片幾乎重塑了《悟空傳》的故事情節,只求其核心主題的凝練與表達。
  • 從神創論到轉基因,生物學進化史
    神造萬物我們常說的達爾文進化論其實是從拉馬克進化論發展來的。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在19世紀初期,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生物質進化的思想,第一個系統地提出了生物進化的理論。在1809年寫的《動物學哲學》一書中,拉馬克把脊椎動物分做4個綱,就是魚類、爬蟲類、鳥類和哺乳動物類,並認為這是動物從簡單的單細胞機體過渡到人類的進化次序。拉馬克有兩個著名的原則,一個是用進廢退;一個是獲得性遺傳。用進廢退指經常使用的器官就發達,不用會退化,比如長頸鹿的長脖子就是它經常吃高處的樹葉的結果。
  • 《悟空傳》導演郭子健:「很容易走的路,好像沒什麼意思吧」
    他對此很是委屈:活了41年,胖的時間不過三四載,卻因為那幾年的大量媒體曝光,而就此被貼上了「肥仔」的標籤。直到最近,在自己執導的電影《悟空傳》發布會上,他還是會在微博上跟網友半開玩笑地,為自己和彭于晏、歐豪、喬杉的自拍照片做著澄清:其實我不肥,是鏡頭邊攝影角度把我拉闊了!
  • 我們的悟空傳
    一部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大鬧天宮》,一部是今何在的《悟空傳》。前者與《哪吒鬧海》一樣,往深了究是帶有一定的政治影射意義的,描寫強權壓迫下的滔滔戰意。後者則通過孫悟空的心理描寫訴說了西行路上對自由的追求和與強權的撕裂。2000年《悟空傳》首次出版。
  • 《悟空傳》裡的孫悟空才是真正的戀愛高手!
    》橫空出世,影響了兩代人;17年後,今何在攜手郭子健(《西遊降魔篇》聯合導演)帶著同名電影在7月13日高調歸來。 百回本的《西遊記》,孫悟空從反抗到順服到成為鬥戰勝佛;而《悟空傳》中的齊天大聖,則從順服到反抗,寧願獨守花果山,也不願成為西天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