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分|《偷書賊》,文字是在人生至暗時刻拯救你的至尊魔戒

2021-01-07 譯心清影

《偷書賊》是澳大利亞作家馬庫斯·蘇薩克的代表作,2005年出版後,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榜超過10年,先後被譯成40多種語言,2013年被好萊塢曾執導《唐頓莊園》的導演布萊恩·派西維爾改編成同名電影。這本小說是一本深深揭示文字力量的小說,非常值得一讀。

本書以獨特的第三人——死神的視角,講述了位於德國慕尼黑一個小鎮莫爾辛上一條叫做「天堂」的街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發生的故事,一個女孩,一臺手風琴,一個頭髮是檸檬色的德國男孩,一個猶太拳擊手和一些偷來的書組成了這個令人難忘的故事。

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還隨時要準備躲避空襲的時期,我們卻從故事背後感受到了那些文字發出的光亮,那些文字的溫暖,和它撫平情緒安撫受傷心靈的力量。

人生總是要面臨很多的孤獨、迷茫、徘徊、失去和痛苦,也許這個時候,文字是最好的陪伴,它能給你最美好的希望和堅不可摧的力量。回想一下,你有多久沒有捧起一本書了,有多久沒有感受到那紙墨帶來的感動,又有多久沒有浸泡在書香之中了。

我害怕閱讀的人。當他們閱讀時,臉就藏匿在書後面。書一放下,就以貴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面前閃耀。舉手投足都是自在風採。讓我明了,閱讀不只是知識,更是魔力。他們是懂美學的牛頓。懂人類學的梵谷。懂孫子兵法的甘地。血液裡充滿答案,越來越少的問題能讓他們恐懼。彷佛站在巨人的肩牓上,習慣俯視一切。那自信從容,是這世上最好看的一張臉。——來自奧美公司的文案

這段話特別好的詮釋了文字的力量和閱讀帶來的愉悅,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個故事和三個關鍵詞承諾、溫情、文字來了解一下這個死神講述的美麗而有些悽涼的故事。

掉落在雪地中的《掘墓人手冊》

一個故事

故事開始於一個巧克力色的天空之下,到處都是皚皚白雪,一輛飛馳的火車。冬天,也許就註定了這將不是一個令人愉快的故事,一位母親帶著兩個孩子坐在飛馳的火車上,而此時女孩莉澤爾已經目睹了弟弟的死去。

在那個年代,沒有太多的時間為死去的人悲傷,弟弟的屍體被埋在了一個不知道名字的地方,但莉澤爾卻不願相信弟弟就這樣永遠的離開了她,是啊,他才6歲。

而埋葬弟弟的掘墓人匆匆離去,卻掉落了一本黑色的書,莉澤爾悄悄將它拾起,藏在了行李箱的衣服裡。

這本黑色的書開啟了莉澤爾的閱讀之路,這第一次偷書成功的經歷之後,也讓莉澤爾開啟了後面偷書的輝煌事業,她一共擁有14本書,其中有8本是「偷」來的。

父親被捕,弟弟死去,而母親也將離開她。莉澤爾被送到了慕尼黑的小鎮莫爾辛,那個叫做天堂的街道有一所房子,莉澤爾將在這裡繼續她的生活。

在這裡有一個叫漢斯的男人,是一個會拉手風琴的粉刷匠,有一個名叫羅莎的女人,她粗鄙但可愛,他們將成為莉澤爾新的爸爸媽媽。在這裡莉澤爾還將結識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那個把全身塗成黑色去跑步,勵志要成為傑西·歐文斯的男孩魯迪。

還有那個為了躲避納粹黨迫害而躲到地下室的猶太拳擊手馬克斯,以及那個讓莉澤爾進入書房讀書的鎮長夫人,莉澤爾的6本書是後來從鎮長家偷來的。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除了要忍受餓肚子和不時飛來的炸彈,好在還有書可以滋養靈魂,書將幫助莉澤爾熬過那個最難熬的時代,同時也救了她的命。

讀書的莉澤爾

承諾

漢斯·胡伯曼,莉澤爾的養父,一個擁有溫暖目光的男人,一個逃過兩次世界大戰,沒有死在戰場上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漢斯二十二歲,那天長官在問「誰的字寫得好?」,可是沒有人回答。

最後是馬克斯的父親推薦了漢斯,這一天漢斯在替長官寫信,其他的人都上了戰場,而沒有一個人回來,馬克斯的父親在一處山崗上被打成了篩子,只留下一臺帶血的手風琴。

戰爭結束,漢斯帶著手風琴去看望戰友的妻子,那個時候戰友的兒子馬克斯只有2歲,他和戰友的妻子講述了自己被救的過程,並承諾未來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以來找他,留下來一張寫有名字和住址的紙條,而戰友的妻子將戰友留下的手風琴送給了漢斯。

一轉眼,很多年過去了,再次見到馬克斯就是這個猶太小夥兒來尋求庇護,在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沒有人願意和猶太人扯上關係,而漢斯為了報答當年馬克斯父親的救命之恩,也為了兌現承諾,將這個猶太小夥兒藏在了自家的地下室,開始了一段提心弔膽的生活。

漢斯是一個有情有義、有責任有擔當的人,家裡本來沒有什麼收入來源,他收留一個猶太人,除了多了一個人吃飯以外,其實是冒著隨時被發現而因此丟掉生命的危險。他不止用行動教會了莉澤爾讀書,還教會莉澤爾做人的很多道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要信守承諾。

拉手風琴的漢斯

溫情

雖然故事發生在那個恐怖的年代,但卻有很多地方充滿了溫情。讓人為之感動。

隔壁的擁有檸檬色頭髮的男孩——魯迪,處處維護著莉澤爾,他陪她去上學,陪她去送衣服,陪她去偷東西,陪她去踢球。

那個只想得到一個莉澤爾的吻,奔跑在雪地裡摔倒沾得滿身是泥,那個不顧寒冷跳進河裡去撈起那本書而渾身溼透的男孩,而他期待的這一吻卻是在他被空襲奪走了生命後才得到的。

他們一起幹了很多荒唐事,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他喜歡她,她也喜歡他。

他們去偷蘋果,為了不向家裡人解釋蘋果是怎麼來的,只好在回家之前每人吃下6個蘋果,最終莉澤爾回到家吐個不停。

兩個人在送衣服的路上撿到一枚硬幣,買了一個棒棒糖,因為沒辦法分成兩份,所以就每人10口把它舔完,看到這些地方都讓人忍俊不住,多麼美好的友誼。

奔跑在雪地中的魯迪和莉澤爾

還記得童年時候那個感情最好的同學嗎?他現在身在何處?你們多久沒聯繫了,還常常見面嗎?也許可以打個電話給他,一起聊聊你們的童年趣事。

馬克斯,這個猶太小夥子,太讓人心疼。只為了保住性命,就過起了暗無天日的地下室生活。在一次堆雪人之後,馬克斯徹底病倒了,昏迷不醒。

而在這些天裡,莉澤爾都守在他的床前,每天為他讀書,每天從外面帶一些小禮物,如一根羽毛,一個壞了的足球,直到第十三份禮物擺在馬克斯的床頭時,他終於醒了。看到這裡會讓人忍不住落淚。

也許你生命裡也有這樣一個人,他突然闖進你的生活,為你帶來了感動,帶來了驚喜。但也像他匆匆的來一樣,他也匆匆的離開,而直到今天你還在思念著他。

住在地下室的馬克斯

鎮長夫人,這個全書有點特殊的人物,在希特勒生日的那個晚上,小鎮廣場焚書,而莉澤爾在那晚將一本火堆中沒有燒著的書偷回來的全過程都被鎮長夫人目睹。但她並沒有去告發莉澤爾,而是在莉澤爾來家裡送洗好的衣服時領她進入了自家的書房,並讓莉澤爾在這裡讀書。

鎮長夫人的兒子約翰很年輕就死在了戰場上,書房中的藏書都是兒子的,鎮長夫人很喜歡莉澤爾,看到她痴迷的讀書就想到兒子。

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再讓莉澤爾的養母洗衣服之後,還想把莉澤爾喜歡的一本書送給她。後來發現莉澤爾去書房先後偷了兩本書之後,鎮長夫人並沒有生氣,而是將一本詞典擺在窗口,故意讓莉澤爾偷走。

很多時候,我們眼見的不一定是真實的,我們也很難從自己的角度很好的理解別人。就像莉澤爾非常生氣鎮長夫人不再用養母洗衣服。但有些時候,有些人是身不由己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我們應該對別人多一些寬容和接納。

在鎮長夫人書房讀書的莉澤爾

如果沒有戰爭,也許這些人可以在那個叫做天堂街的地方過著美好的生活,讀讀書、寫寫字、聊聊未來,還可以聽聽漢斯拉的手風琴,他拉的那麼好。

也可以在夜晚抬頭看看星星。但那個時候晚上大家更擔心的是天空飛過的飛機,因為它扔下來的炸彈會隨時將一個小鎮夷為平地。好在還有文字,還有書可以安撫人心。

文字

文字這個線索貫穿整部小說的始終,也是穿起珍珠項鍊的那條透明的線。莉澤爾擁有的第一本書就是那本從埋葬弟弟的掘墓人身上掉下來的《掘墓人手冊》,也是這本書讓莉澤爾開始了識字讀書的旅程。

接下來的兩本書是在聖誕節養父漢斯用自己卷的煙給莉澤爾換來的禮物《小狗浮士德》和《燈塔》。而後就是在希特勒生日當天焚書現場偷回來的《聳聳肩膀》。

《我的奮鬥》是漢斯用一點零錢和十支煙換來的。漢斯送給莉澤爾的十二歲生日禮物《泥人》,《俯視我的人》和《採字人》是馬克斯自己畫的書送給了莉澤爾。

另外六本《吹口哨的人》《送夢人》《黑暗中的歌》《杜登大辭典》《最後的局外人》和《湯米·霍夫曼的法則》是從鎮長夫人的書房偷來的。最後一本就是被死神一讀再讀的偷書賊的故事,是莉澤爾寫的書。

每一個被噩夢驚醒不能入眠的夜晚,漢斯都會陪莉澤爾讀書,並且把所有莉澤爾不認識的單詞圈起來,幫助她學習。馬克斯昏迷不醒的日子,莉澤爾陪在他的床前給他讀書將他喚醒。在那些馬克斯躲在地下室的日子,莉澤爾就在他旁邊讀書來陪伴這個孤獨的猶太人。

每個周四到鎮長家裡去送衣服是莉澤爾一周最開心的一天,因為可以坐在鎮長的書房裡讀喜歡的書。那些無比恐懼的空襲的日子裡,莉澤爾給每一個躲在地下室裡躲避空襲的人讀書,她的聲音讓人們忘卻了恐懼,安靜地聆聽著書中的故事,書中的文字給人們力量,安撫人們不安的心靈。

莉澤爾為昏迷不醒的馬克斯讀書

寫在最後:

《偷書賊》,透過死神的視角,向我們每個人透露了最終的結局——對,我們遲早都會死。特別是在那個充滿了飢餓與空襲的小鎮,沒有人能逃過,甚至像魯迪這樣的孩子也沒能倖免。只有躲在地下室裡寫字的莉澤爾躲過了一劫。而她也失去了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人,養父、養母、魯迪,也許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唯一不幸中的萬幸是還有書會一直陪伴她。當然我們要比莉澤爾幸運得多,我們生在和平的年代,不會去受戰爭的苦,更不會去餓肚子,也不用靠偷來的書溫暖自己。但又有多少人還像莉澤爾一樣渴望閱讀,渴望從書中汲取營養,渴望靠書去滋養靈魂。

幸福如我們,但時常會有憂傷和痛苦,有時候是因為工作,有時候因為愛情或親情,生活或許就是這樣,而能讓我們的心安靜下來的就是文字。

我們與文字為伴,這是一個美妙的過程,它不是一個單純閱讀的過程,它是包括閱讀、記錄、觀察、書寫一系列的快樂。

在地下室寫作的莉澤爾

首先我們靠著閱讀去汲取營養,用我們手中的筆去記錄閱讀中的感受,作者的遣詞造句方法和風格。可以準備一個好看的本子,用於閱讀中的寫寫畫畫,哪怕只是閱讀那一刻心情的記錄。

其次是觀察,記得在《神探夏洛特》中有一個片段,華生問夏洛特怎麼發現問題的,夏洛特回答說,因為我在觀察,而你只是在看。可見觀察和看是有很大區別的。只有善於觀察,才能從生活中收集詳細的信息,供自己寫作時使用。

觀察一定要細緻,就像對面走來一個人,他的風衣扣子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他的背包上有幾條拉鏈等等,然後用語言描述把它記錄在本子上,這樣觀察細緻的描述是可以讓你一閉上眼睛,眼前就出現這個人的形象的。

最後就是把你的想法變成文字,也許你會說你沒想過要當作家,那沒關係。因為寫字的過程是升華的過程,你可以把你想的,你看到的都寫出來。

有時候你甚至可以把你不願表達的也寫出來,這是很好的一種舒緩情緒的方法。不信你可以試試,心情不好的時候,或是非常氣憤想要罵人的時候,就把這些情緒都寫在紙上,不用去顧及措辭,怎麼痛快就怎麼寫。寫完你會發現心情大好。

最後把法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一段話作為結尾送給大家。這段是狄更斯在自傳中描寫童年讀父親不多的藏書時的一段話。

「在那個神聖的小房間裡,它們不經意地出現了,像一群被聖潔光芒環繞著的天使,與我為伴……鄰近人家的每一座穀倉,教堂內的每一塊石頭,墓地裡的每一個腳印,都可以在我心中和這些書產生聯想。」——狄更斯

作者簡介:譯心,一個生活在南京的北京人,一個資深的金融從業者,一個希望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遇見有趣靈魂的人。歡迎@譯心清影,聊聊有趣的事兒,聊聊生活。

相關焦點

  • 至尊魔戒上的咒文
    第二行,即ashnazg gimbatul,其中gimb 『找』,故gimb-atul『找到他們』至尊魔戒上的第二個咒文ashnazg gimbatul 翻譯為英文即:one ring to find 第三行,即ashnazg thrakatulûk,其中thrak 『帶來』,故thrak-atul『找到他們』至尊魔戒上的第三個咒文ashnazg thrakatulûk, 翻譯為英文即:one ring to bring them all.
  • 豆瓣8.8分《偷書賊》
    《偷書賊》是澳大利亞作家馬庫斯的代表作,Su薩克於出版,他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已經有10多年了,先後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2013中,他被布萊恩派西維爾改編成同名電影,好萊塢的導演。這部小說是一部深刻揭示文字力量的小說,值得一讀。
  • 馬庫斯·蘇薩克經典著作《偷書賊》出版,以文字的力量戰勝孤獨和恐懼
    書是文字的載體,文字滋養著我們的靈魂,壯大我們的力量,它既可以使人性中光輝的一面更光輝,也可以使邪惡的一面更邪惡,更可以戰勝孤獨和恐懼,拯救身陷絕望的人,改變我們的人生。澳大利亞最年輕的文壇大家馬庫斯·蘇薩克的長篇小說代表作《偷書賊》,近期由新經典文化推出,這本書就講述了一個關於文字的力量的故事。
  • 至尊《魔戒》
    ( Frodo Baggins)從他的堂伯比爾博·巴金斯(Bilbo Baggins)手上繼承到魔戒,身負重任,要將魔戒扔進末日火山口將其毀掉的經歷。在魔王索隆(Sauron)崛起的陰影下,比爾博的好朋友巫師甘道夫(Gandalf)給佛羅多講述了魔戒的來龍去脈,並提醒他夏爾不再是安全之地。年輕的佛羅多滿腔熱血,決定離開家鄉,帶著魔戒到魔多去完成使命。
  • 豆瓣8.0《偷書賊》:縱使有一萬個不閱讀的理由,這本書非讀不可
    澳大利亞作家馬克思·蘇薩克的《偷書賊》已問世15年了。這15年來,它佔據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單10年之久,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感動了億萬讀者。這是一個死神講的關於死亡的故事,卻同時也是一個書籍拯救生命的關於重生的故事。故事以死神為敘述人,以二戰的納粹德國為背景,圍繞10本或撿來、或偷來的書,講述了孤兒莉賽爾·梅明格9歲至14歲在收養家庭的生活經歷。
  • 指環王中的至尊魔戒代表的是什麼?
    1999年至2003年,紐西蘭鬼才導演彼得傑克遜拍攝的《魔戒》三部曲更是達到了神話類電影的巔峰。《魔戒》的整個故事是圍繞著「至尊魔戒」這個線索展開的,霍比特人、人族、矮人族、精靈族、半獸人、樹人輪番登場,在中土世界展開了正義與邪惡的較量。
  • 魔戒和霍比特人的正確觀影順序(附下載連結)
    ,能夠統領其他幾枚力量之戒,在3000年前的人類聯盟和半獸人大軍的戰役中,聯盟取得了勝利,並得到了至尊魔戒,數千年的輾轉後,魔戒落到咕嚕手中,被比爾博碰巧得到。   然而,精靈族並不願意保管這個邪惡的至尊魔戒,中土各國代表開會討論,達成意見,準備將至尊魔戒送到末日山脈的烈焰中徹底銷毀,佛羅多挺身而出接受了這個任務,這次,陪伴他的除了三個好朋友,還有甘道夫、阿拉貢、精靈萊戈拉斯(奧蘭多•布魯姆 飾)、人類博羅米爾、侏儒金利。   一路上,魔戒遠徵軍除了要逃避索倫爪牙黑騎士和半獸人的追殺之外,更要抵抗至尊魔界本身的邪惡誘惑,前途困難重重。
  • 從《偷書賊》看文字的力量,或許一本書,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偷書賊》這本書是澳大利亞著名作家馬克斯·蘇薩克的成名之作,小說一開頭,便以死神為第一人稱,這樣巧妙又新穎的構思深深吸引了我。整部小說都是以死神的視角來描述因飢餓而死,因迫害而死,因戰爭而死的場景。死神看似沒有感情,平白直敘,但這些平白客觀的描述,時時能撥動我們的神經。
  • 彼得·傑克遜的20枚至尊魔戒
    為了找到這枚至尊魔戒,我去了紐西蘭惠靈頓,米拉瑪,製造魔戒的地方WetaWeta人說:每個人都在尋找那一枚至尊魔戒猜不到吧,我們其實做了20個Weta Workshop為彼得傑克遜做了二十枚至尊魔戒所以實際上是Twenty Rings to rule them all片名大概得叫
  • 《偷書賊》:用文字化解生命中的那些苦難
    同時也是死神最繁忙的四年,它同時出現在世界各地,不分貴賤又溫柔地將戰場上一個個弱小可憐無辜的靈魂,小心翼翼地從戰場上拾起來,幫助他們逃離這個苦難的人間。在如此令人疲憊,工作的間隙,死神注意到一個女孩,他管這個女孩叫做「可憐的偷書賊女孩」,自此,故事從死神的口中緩緩展開:九歲的德國姑娘莉澤爾,由於爸爸是共產主義分子,媽媽總是生病,不得不將她和弟弟被送往寄養家庭。
  • 魔戒三部曲,詳細解說魔王索倫和他的至尊魔戒
    但是如果你看的只是電影,那麼對於其中的一些細節,比如說中土世界的來歷、半獸人的來歷、20枚魔戒的來歷、精靈和矮人的仇怨以及魔王索倫的來歷等等,這些在電影中交代的並不是很清楚,比如說魔王索倫,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其實只是索倫的後半生,他的前半生交代的不是很清楚,今天我們就來整理一下魔王索倫的一生。
  • 電影《至暗時刻》
    《至暗時刻》喬·賴特執導,由加裡·奧德曼,約翰·赫特,莉莉·詹姆斯,本·門德爾森等主演的傳記片。於2017年12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18年03月05日,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化妝與髮型設計。《至暗時刻》基於真實歷史,還原了英國首相邱吉爾在二戰期間帶領英國度過的最艱難、也是最關鍵的時刻。片中沒有渲染暴力血腥的戰爭場面,也沒有刻意煽情。而是在人物的心理變化和動作刻畫上,步步為營地將觀眾帶入了二戰時期。《至暗時刻》講述的是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二戰時期臨危受命,帶領英國對抗法西斯侵略的一段歷史。講述了他著名的廣播演講《我們將戰鬥到底》前後的一段故事。
  • 《至暗時刻》[8.6分][2017][DVD][英語中字][英國劇情傳記歷史][百度雲/磁力鏈]
    ◎譯名: 至暗時刻◎片名: Darkest Hour◎導演: 喬·賴特◎編劇: 安東尼·麥卡滕◎主演: 加裡·奧德曼 / 克裡斯汀·斯科特·託馬斯 / 莉莉·詹姆斯 / 本·門德爾森 / 史蒂芬·迪蘭 / 薩繆爾·韋斯特 / 漢娜·斯蒂爾 / 羅納德·皮卡普
  • 推薦電影《偷書賊》:以死神的視角,看文字和人性之光
    最近凝子看了一部關於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題材的電影——《偷書賊》,不知道各位是否看過呢?沒看過也沒關係,今天凝子就來給大家講講這部電影。(注意:如下內容有劇透)影片介紹:影片改編自澳大利亞作家馬庫斯·蘇薩克的暢銷小說《偷書賊》,講述了在1939年的德國,9歲小女孩莉賽爾被迫送往慕尼黑遠郊寄養家庭的故事。
  • 索倫為何要打造一枚至尊魔戒
    無疑至尊魔戒是一件強大的武器。最近很多人都在問我索倫打造這樣一枚戒指的用意到底是什麼?
  • 這5本治癒系小說,可以拯救你受傷的心靈,安撫你低落的情緒
    這次推薦5本治癒系的小說給大家,每個人的人生都會有低谷,那沒什麼大不了,因為在低谷可以仰望星空,同時可以逆襲。這些書都帶著淡淡的憂傷,但也就是這些淡淡的憂傷可以治好你那顆受傷的心,可以給你一個安靜的晚上,可以秉燭夜讀這些美麗又有點悽涼的文字,但是沒有憂愁,有的只是內心的寧靜。
  • 解讀魔戒:《指環王》裡的魔戒強大在哪?
    首先魔戒的主要特徵:在第二紀元,由黑暗魔君索倫鑄造至尊魔戒,目的是要支配中支配的自由子民。為了掩飾這個目的,索倫協助伊瑞詹的精靈及領袖凱勒布理鵬鑄造統御魔戒,但卻暗自以末日的火焰鑄造至尊魔戒。至尊魔戒是最具力量的魔戒,能夠支配及控制其他的統御魔戒。自統御魔戒擁有強大力量後,索倫將他的力量、生命力及意志注入至尊魔戒,繼續實現他的目的。
  • 《至暗時刻》加裡·奧德曼極致還原邱吉爾
    電影《至暗時刻》將於12月1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該片發布最新人物海報,五位主要角色均以經典英倫範兒亮相,簡潔背景加上考究布光,角色面部細節格外突出,顯得張力十足。其中加裡·奧德曼通過化妝和「增重」所呈現出的邱吉爾,更仿佛從歷史重回現實。
  • 文字本無意,只是不同的人賦予了它不同意義《偷書賊》
    我是因為喜歡所以經常留意天空,從小每天幻想著某朵雲上面站著某個神仙,他在觀察著人間事故,看到有趣的會笑,看到沒有道德的人幹壞事他會使用法力讓他從某件事情中得到懲罰,我覺得自己也是一位神仙,所以我會經常抬頭跟路過的神仙們微笑,偶爾內心對他們打個招呼:你好啊,我很好,你別擔心,等我過完這一世我再跟你敘舊長談,講講我在人間遇到的所有故事。然後開心的奔奔跳跳地回家。
  • 《至暗時刻》真的很暗啊!|影向標
    《至暗時刻》得分6.6分 ,而豆瓣評分直接8.7分了,估計很大程度都是給了加裡·奧德曼出色的表演吧,不過,這片攝影還是非常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