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小理論人們只在日出和日落時觀察天色。但我清楚地覺察到,每時每刻,天空都有無數種色彩和色調的變化。一個小時可以有數千種不同的顏色。像蠟黃色,綴著雲朵的藍色,暗黑色。」
我是因為喜歡所以經常留意天空,從小每天幻想著某朵雲上面站著某個神仙,他在觀察著人間事故,看到有趣的會笑,看到沒有道德的人幹壞事他會使用法力讓他從某件事情中得到懲罰,我覺得自己也是一位神仙,所以我會經常抬頭跟路過的神仙們微笑,偶爾內心對他們打個招呼:你好啊,我很好,你別擔心,等我過完這一世我再跟你敘舊長談,講講我在人間遇到的所有故事。然後開心的奔奔跳跳地回家。
今天給夥伴們分享的是馬庫斯蘇薩克的《偷書賊》媲美《解憂雜貨店》和《追風箏的人》,用閱讀的力量戰勝孤獨和恐懼,這本書將改變你的人生!二戰期間,九歲的德國姑娘莉澤爾和弟弟被送往寄養家庭。弟弟不幸病死在火車上。
在埋葬弟弟的荒原上,莉澤爾撿到了一本對她意義非凡的書《掘墓人手冊》。來到慕尼黑貧民區的寄養家庭,莉澤爾夜夜抱著《掘墓人手冊》入睡,養父為安慰她,每晚給她朗讀手冊的內容,還教她閱讀。
莉澤爾發現書的誘惑比食物更難抗拒,忍不住開始偷書。書裡的世界幫助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她也開始為藏在地下室的猶太人和在防空洞避難的鄰居讀書,安慰那一顆顆惶惶不 安的心。然而,無情的戰火終於摧毀了這一切……
曾經有一座小鎮,那裡的黑夜很長,死神在講述自己的故事。那裡住著一個想讀書的小女孩、一個拉手風琴的男人和一個年輕的猶太人。書和文字將他們聯繫在一起,用故事的力量擁抱苦難。過了一陣子,小女孩成了偷書的小偷,她還會把書裡的故事講給別人聽。現在,這一切都被寫成了一本美麗又殘忍的、令人難忘的小說。
文字的力量看似無形,其實也很有力。因為它可以將人們的記憶,思想永遠流傳下來,影響無數的人。只不過這是一個持久的過程,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沒有武器那麼迅猛,但確直達人心。
讀完全書後覺得莉澤爾不是偷書賊,因為她從來沒有真正意義上偷過任何一本書。偷書賊是那個世界那個時代,他剝奪了孩子們學習成長感受美好的權利,只剩下一聲聲嗚咽和死神一次又一次無奈地走來走去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