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書賊》不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很好看

2021-01-07 騰訊網

在讀《偷書賊》這本書的時候,察覺很多情節似曾相識,恍然發現這是我曾經看過的電影。

《偷書賊》電影

故事講述的是二戰期間,九歲的德國姑娘莉澤爾和弟弟被送往寄養家庭。弟弟不幸病死在火車上。在埋葬弟弟的荒原上,莉澤爾撿到了一本對她意義非凡的書《掘墓人手冊》。

來到慕尼黑貧民區的寄養家庭,莉澤爾夜夜抱著《掘墓人手冊》入睡。養父為安慰她,每晚給她朗讀手冊的內容,還教她閱讀。

莉澤爾的寄養家庭

莉澤爾發現書的誘惑比食物更難抗拒,忍不住開始偷書。其中德國納粹為了慶祝希特勒生日在廣場上燒書的那一段我認為描寫的最好。大量的猶太書籍被運送到廣場中央,人們圍著書,一邊唱著生日歌,一邊點著了這些書。在那種瘋狂的氛圍下,廣場上的書像是一個個被丟棄的孩子一般有了生命;而另一邊,人們像迎接英雄一樣,為火焰和燃燒著的書歡呼。沒有譴責的語句,卻異常的諷刺。

德國納粹在廣場上燒猶太書籍

一本因種種緣故沒被燒毀的《聳肩》被莉澤爾發現並偷走。因這偷書行為,她結識了市長妻子,進入了她家的小書房,接觸了更多的書,偷了更多的書。

莉澤爾給逃難的猶太人讀書

在那個戰亂紛飛的日子,莉澤爾在防空洞裡讀書,不光讀給自己,還有一起避難的人們。文字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它能撫平人們對空襲的恐懼,慰藉那一顆顆惶惶不安的心。

書裡的世界幫助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女孩偷書、閱讀、寫作、給別人讀書,用來餵飽自己的靈魂,並幫助著周圍的人,直到炮彈奪走了一個又一個生命,死神一次又一次來收走靈魂,而他最終因為寫作而成為街上倖存下來的唯一生命。

莉澤爾與養父漢斯

在世事無常命運多舛這點上原著設計的十分巧妙,令人回味,例如魯迪為躲避戰爭拒絕去軍校,但這卻註定了他英年早逝的命運,而被迫去參軍的魯迪爸爸卻成為全家唯一的倖存者;因為一個年輕人的嫉妒與賭氣,漢斯被擠到了卡車上最危險的座位上,他們卻因此交換命運——年輕士兵迎來死亡,而漢斯得以返鄉。電影裡漢斯的扮演者是我很喜歡的演員傑弗裡·拉什,他的演技不露聲色,平凡而真誠,絕對使人印象深刻。

相關焦點

  • [贈書]《偷書賊》獲獎網友名單公布
    《偷書賊》電影劇照文字於我們是什麼?是帶著關切的一條問候微信,是大街小巷裡鋪天蓋地的廣告文案,還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電影劇照動人的文字背後,隱藏著千迴百轉的故事這個動人的故事出自澳大利亞知名作家馬庫斯?蘇薩克的代表作《偷書賊》,同名電影由《唐頓莊園》導演執導,入圍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
  • 聞是推薦|《偷書賊》
    偷書賊《偷書賊》以死神的口吻,帶著豐富的感情,講述了孤單的女孩莉賽爾的一生。作者馬克斯朱薩克是當代澳洲著述頗豐獲獎眾多的作家,他致信讀者:親愛的讀者:謝謝您閱讀了這本《偷書賊》……我小時候常聽故事。我爸、媽常在廚房裡,把他們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哥哥、我兩個姐姐和我,我聽了好著迷,動都不動。他們提到整個城市被火籠罩,炸彈掉在他們家附近,還有童年時期建立的堅強友誼,連戰火、時間都無法摧殘的堅強友誼。
  • 《偷書賊》笑料多不沉重 偷書「偷」出文學潛能
    共7張     電影網專稿 《偷書賊》改編自澳洲作家馬克斯·蘇薩克經典同名小說原著忠實度高 人物「接地氣」古怪配樂加分    電影《偷書賊》對原著忠實度很高,但畢竟六百多頁的書拍成2個小時影像,總是有部分情節是不可避免要被刪減的。最明顯的刪減在於羅傑·阿拉姆飾演的角色「死亡」。「死亡」還是有出現,但更多以畫外音的形式存在。
  • 推薦電影《偷書賊》:以死神的視角,看文字和人性之光
    最近凝子看了一部關於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題材的電影——《偷書賊》,不知道各位是否看過呢?沒看過也沒關係,今天凝子就來給大家講講這部電影。(注意:如下內容有劇透)影片介紹:影片改編自澳大利亞作家馬庫斯·蘇薩克的暢銷小說《偷書賊》,講述了在1939年的德國,9歲小女孩莉賽爾被迫送往慕尼黑遠郊寄養家庭的故事。
  • 英文電子書|The Book Thief《偷書賊》
    《偷書賊》,是澳大利亞作家馬克斯.蘇薩克的代表作,2005年首次出版,曾經佔據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超過十年的時間,成為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愛的書籍。偷書賊封面作者:Markus Zusak簡介:The Book Thief《偷書賊》是澳大利亞作家Markus Zusak最受歡迎的一部歷史反戰小說。這本書於2005年出版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 偷書賊 -中新網
    偷書賊   最近看了一套戲,戲名為《偷書賊  「Word for life」是電影中一句對白。作為一個以描繪生命成長的專欄作者以及每天面對著人生悲歡的社工,筆者對這句話感受更深。一個能以生命影響生命的人,就必然具備對生命有過人的體會和經歷。遺憾的是這並不能勉強。  如若對生命缺乏洞察、承載和把握,介入只能淪為「專業技巧」,美麗修辭只是裝飾的花瓶。
  • 《偷書賊》觀影會邀請帖
    不二書咖文藝沙龍第2期活動不曾有一部戰爭電影,如此平凡的感動,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故事,卻因發生在二戰年代而如此動人心弦。她是個孤苦的孩子,父親被打上了共產主義者的烙印,讓納粹帶走了;母親隨後也失蹤了。在彈奏手風琴的養父 的幫助下,她學會了閱讀。儘管生活艱苦,她卻發現了一個比食物更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莉賽爾,這個被死神稱為「偷書賊」的可憐女孩,在戰亂的德國努力地生存著,並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
  • 讀《偷書賊》有感
    《偷書賊》作者馬克斯·蘇薩克以死神為第一人稱向我們訴說了二戰期間發生在德國漢密爾街一系列事情,從1939年偷書賊被送往休伯曼一家開始到1943炸彈轟炸了漢密爾街,講述了二戰納粹治下的德國底層民眾和猶太人的悲慘生活。
  • 馬庫斯·蘇薩克經典著作《偷書賊》出版,以文字的力量戰勝孤獨和恐懼
    因其感人肺腑的力量,《偷書賊》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長達10年之久,被譯為40餘種語言,並由《唐頓莊園》導演執導同名電影,入圍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紐約時報》盛讚道:這個故事將改變你的生命。莉澤爾展現出一種無可置疑的人性希望,在戰火、貧困、殘酷的環境中可以仰賴的希望。
  • 15部比原著還好看的電影,你都看過嗎?
    影片介紹:電影《偷書賊》改編自澳洲作家Markus Zusak的同名暢銷小說,這是一個用文字餵養人類靈魂的故事。二人出招接招,一來一往,爭鬥在劇烈升級,友誼和道德都被拋諸腦後,一場血案在悄悄醞釀。05 | 《飢餓遊戲》系列電影主演:詹妮弗·勞倫斯、喬什·哈切森
  • 透過《偷書賊》:人性湧動的愛,默默抵抗著現實的冰冷
    《偷書賊》這部電影改編自澳洲文學界獲獎最多,著作最豐的作家Markus Zusak 的同名暢銷小說《偷書賊》。該小說曾翻譯成30多種語言,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230周。由《唐頓莊園》的導演美國布萊恩·派西維爾執導的二戰電影,《少年派》的製作團隊完成,2013年上映。獲得第40屆土星獎最佳年輕演員,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第71屆美國金球獎提名。
  • 文字本無意,只是不同的人賦予了它不同意義《偷書賊》
    但我清楚地覺察到,每時每刻,天空都有無數種色彩和色調的變化。一個小時可以有數千種不同的顏色。像蠟黃色,綴著雲朵的藍色,暗黑色。」今天給夥伴們分享的是馬庫斯蘇薩克的《偷書賊》媲美《解憂雜貨店》和《追風箏的人》,用閱讀的力量戰勝孤獨和恐懼,這本書將改變你的人生!二戰期間,九歲的德國姑娘莉澤爾和弟弟被送往寄養家庭。弟弟不幸病死在火車上。在埋葬弟弟的荒原上,莉澤爾撿到了一本對她意義非凡的書《掘墓人手冊》。
  • 《偷書賊》:在荒蕪的世界裡,用書籍滋養人類的靈魂
    《偷書賊》是澳大利亞作家馬克斯·蘇薩克創作的長篇小說,小說以獨特的第一人稱的死亡視角,描述了在殘酷的無休止的戰爭中,一些淳樸而善良的普通人的故事。作者將這個時代的瘋狂與一個年幼女孩的精神成長過程,巧妙地銜接到了一起,用擬人的手法將「死亡」還原成一個「人」的形象,並用稍帶揶揄的口吻敘述著沉重、慘痛的二戰歷史,及其背景下的人類境況。初讀這本小說,我是被它的標題所吸引而來的。
  • 佳片 | 《偷書賊》:令死神也開始思考生命意義的靈魂
    這就是電影《偷書賊》要講的故事。     1939年的德國,9歲的莉賽爾和她的弟弟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由於母親是被納粹深惡痛絕的共產黨人,兩名幼小的孩子即將被送到寄養家庭,可惜,體弱的弟弟沒有堅持下來,在輾轉的路途中夭亡了。
  • 從《偷書賊》看文字的力量,或許一本書,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偷書賊》這本書是澳大利亞著名作家馬克斯·蘇薩克的成名之作,小說一開頭,便以死神為第一人稱,這樣巧妙又新穎的構思深深吸引了我。整部小說都是以死神的視角來描述因飢餓而死,因迫害而死,因戰爭而死的場景。死神看似沒有感情,平白直敘,但這些平白客觀的描述,時時能撥動我們的神經。
  • 《偷書賊》:偷書做樂,這幾本書改變了她的人生,讓她變得幸運
    《偷書賊》:偷書做樂,這幾本書改變了她的人生,讓她變得幸運編輯:悅讀有書《偷書賊》這本書是我無意間在圖書館看到的,因為覺得書名不錯就隨便翻了幾頁一下子就被書裡的內容給吸引了,我就把這本《偷書賊》借了回去用了3天的時間就把它讀完了,這本書主要通過14本書改變了主人公的人生講述的這本書
  • 熱血東方玄幻小說,不論是獸魂還是武魂,想要吞噬,唯有殺戮
    熱血東方玄幻小說,不論是獸魂還是武魂,想要吞噬,唯有殺戮這處地下世界沒有危險,也足夠安靜,蘇莫當場便盤膝而坐,釋放出武魂,修煉了起來。萬象神功,是一種以天地靈氣、或者自身真氣淬鍊肉身的功法,非常玄奧。此時,偌大的演武場上,聚集了數十人,都是蘇家的年輕子弟。演武場的中央,一個灰袍中年人席地而坐,正在給後輩子弟講課,傳授武道經驗。
  • 豆瓣8.8分《偷書賊》
    《偷書賊》是澳大利亞作家馬庫斯的代表作,Su薩克於出版,他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已經有10多年了,先後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在2013中,他被布萊恩派西維爾改編成同名電影,好萊塢的導演。這部小說是一部深刻揭示文字力量的小說,值得一讀。
  • 佳片| 《偷書賊》:令死神也開始思考生命意義的靈魂
    佳片 | 《偷書賊》:令死神也開始思考生命意義的靈魂 時間:2017.09.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日間船長 分享到:
  • 《偷書賊》:人性的善良和溫暖,照亮了漫長的黑夜
    《偷書賊》,是澳大利亞作家馬克斯.蘇薩克的代表作,2005年首次出版,曾經佔據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超過十年的時間,成為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愛的書籍。看到結局時我忍不住淚流滿面,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橫屍遍野的慘境之中,恐懼而又悲傷:書的結局是,一場空襲帶走了德國這個小鎮上所有人的性命,只留下主人公偷書賊莉澤爾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