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片| 《偷書賊》:令死神也開始思考生命意義的靈魂

2021-01-07 1905電影網
佳片 | 《偷書賊》:令死神也開始思考生命意義的靈魂
時間:2017.09.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日間船長 分享到:

           1905電影網專稿 有這樣的一個時代,謊言即是真理,殘暴即是正義,善良要躲在懦弱背後,溫情則戴著嚴酷的面具,面對這樣瘋狂的世界,連死神都開始變得自怨自艾,然而即便如此,人性的光輝依舊可以在這樣濃黑的時代閃耀。

    這就是電影《偷書賊》要講的故事。


     

    1939年的德國,9歲的莉賽爾和她的弟弟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由於母親是被納粹深惡痛絕的共產黨人,兩名幼小的孩子即將被送到寄養家庭,可惜,體弱的弟弟沒有堅持下來,在輾轉的路途中夭亡了。


      

    葬禮冷冷清清,在母親的啜泣聲中,莉賽爾和弟弟告別,這時掘墓人的一本工作手冊,掉到了墳邊的雪地上,為了紀念自己的弟弟,莉賽爾把掘墓人手冊悄悄藏入懷中。

       


    毫無生氣的街道,這裡有新的家,新的爸爸,新的媽媽,而莉賽爾出於本能,抗拒著這一切,還好,養父漢斯那善良的本性,令莉賽爾可以暫時放下恐懼,走入這個陌生的環境。

 

     

    少言寡語又不識字的莉賽爾,在學校中成了同學欺負的對象,可惜,帶頭挑釁的孩子王弗朗茲錯估了莉賽爾,沉默寡言和軟弱並不是同義詞,要沒有老師及時組織,第一天的學校生活可能就要出人命了。

 

     

    在現實的生活中,快樂和痛苦總會相伴著襲來,雖然在寄養家庭中有著那麼多的不如意,但莉賽爾還是交到了好朋友,魯迪,這個金色頭髮的小正太,一直在莉賽爾身邊,陪她度過無聊又枯燥的學校時光。


       

    而每到深夜,離開了親生父母的莉賽爾就會被噩夢糾纏,而為了讓她能安穩的睡覺,養父漢斯開始教莉賽爾閱讀,而第一本書,就是莉賽爾在葬禮上偷回的掘墓人工作手冊。




    隨著莉賽爾漸漸融入這個新家,她寒冰般的心防也慢慢在融化,對養父母的感情也一點點加深,原來,養父漢斯骨子裡還是個調皮的孩子。


  

    養母雖然每天都在怒氣衝衝,不給任何人好臉色,但那只是她用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鎧甲。



    閱讀,讓莉賽爾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她太喜歡書籍了,在這樣百物凋敝的戰爭年代,書裡的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雖然納粹將現實中的德國改造成了一臺整齊劃一的機器,但在精神世界裡,仍有黨衛軍也無法找到的秘境存在。



    為了能更多的獲得這樣的快樂,她甚至約上小夥伴魯迪一起去鎮長家偷書。


 


    只有在這樣的黑暗年代,善良的人們才會失去容身之所,像養父漢斯這樣與世無爭的老人,最終都要被應徵入伍,莉賽爾剛剛熟悉的新家庭瞬間瓦解。



 

    《偷書賊》這部戲裡,養父養母的演技雙雙爆表,養父扮演者傑弗裡·拉什作為奧斯卡級別的老戲骨,自然就不用說了。



    艾米麗·沃森扮演的養母這個角色更為複雜,作為一名戰時的家庭婦女,她斤斤計較,她滿嘴髒話,她對丈夫從來沒有過好臉色,對養女更是嚴厲。但當他們一家偷偷救助的猶太人熬過了重病逃過一劫時,她又比誰都發自內心的慶幸。在漢斯被徵召入伍後,她抱著丈夫的手風琴入睡的那段戲卻讓人感慨萬千。被她每天呼來喝去,在外人面前被「嫌棄」到不行的廢柴男,其實一直都是她的整個世界。

       


    故事的最終,死神悄悄降臨,沒有華麗的鐮刀和鬥篷,只是平等的將每一個靈魂帶走,無論高貴與否,無論你信仰哪種神明,人類總是難逃一死。




    最可怕的慘劇是這樣的,原本你封閉自我的那堵高牆,在溫情中漸漸融化,你逐漸接受了身邊的一切,父母,朋友,家人,當你覺得一切都那麼美好的時候,無情的戰火,再把這些徹底打碎。




    作為觀眾,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帶走一切的空襲來得如此之快,沒有緩慢的折磨與痛苦。最終,在地下室睡著的莉賽爾逃過一劫,但卻失去了所有親人,可愛的魯迪最終也沒能得到心儀女孩的一個吻。




    靠著書籍帶來的希望,堅強的莉賽爾勇敢的度過了最痛苦的戰亂年代,並將人性的光輝帶到了新的時代。



    可以如此邪惡,又可以如此善良,連死神都無法將人類捉摸透。


文/日間船長

[1905電影網]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佳片 | 《偷書賊》:令死神也開始思考生命意義的靈魂
    有這樣的一個時代,謊言即是真理,殘暴即是正義,善良要躲在懦弱背後,溫情則戴著嚴酷的面具,面對這樣瘋狂的世界,連死神都開始變得自怨自艾,然而即便如此
  • 《偷書賊》:在荒蕪的世界裡,用書籍滋養人類的靈魂
    與此同時,始終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死神也在一直關注著莉賽爾,並將莉賽爾稱為「可憐的偷書賊女孩」。值得一提的是,《偷書賊》的特別之處在於對死神的具象化和顛覆化。如果說,現實中身為人類的莉賽爾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堅韌不屈,那加入死神這個角色,以他的視角出發,談論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就是作者在諷刺人類發動戰爭的愚蠢,襯託以莉賽爾這類人為代表的,於苦難中拯救自己的高貴靈魂。
  • 《偷書賊》:用文字化解生命中的那些苦難
    同時也是死神最繁忙的四年,它同時出現在世界各地,不分貴賤又溫柔地將戰場上一個個弱小可憐無辜的靈魂,小心翼翼地從戰場上拾起來,幫助他們逃離這個苦難的人間。在如此令人疲憊,工作的間隙,死神注意到一個女孩,他管這個女孩叫做「可憐的偷書賊女孩」,自此,故事從死神的口中緩緩展開:九歲的德國姑娘莉澤爾,由於爸爸是共產主義分子,媽媽總是生病,不得不將她和弟弟被送往寄養家庭。
  • 推薦電影《偷書賊》:以死神的視角,看文字和人性之光
    最近凝子看了一部關於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題材的電影——《偷書賊》,不知道各位是否看過呢?沒看過也沒關係,今天凝子就來給大家講講這部電影。(注意:如下內容有劇透)影片介紹:影片改編自澳大利亞作家馬庫斯·蘇薩克的暢銷小說《偷書賊》,講述了在1939年的德國,9歲小女孩莉賽爾被迫送往慕尼黑遠郊寄養家庭的故事。
  • 透過《偷書賊》:人性湧動的愛,默默抵抗著現實的冰冷
    連見慣了生離死別,帶走無數人生命的死神也不禁思考著這一令人疑惑,從而引導觀眾對人性善與惡的思索。02、情節推動:豐富書籍符號反覆出現,把觀眾帶入大量現實的思考,側面展示生命意義在於選擇題目雖然叫偷書賊,縱觀整部影片,描述為主人公四處求知若渴,尋找書籍更為確切。通過豐富的書籍符號的在片中的鑲嵌,我們可以注意到,主人公每一次都是主動接觸書籍,主動追求對知識的渴望。
  • 偷書賊 -中新網
    偷書賊   最近看了一套戲,戲名為《偷書賊此外,戲中與躲藏於她家地窖的叛軍Max發展的友情亦令她學會應以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發掘日常事物的另一重意義。  最令筆者心動的一幕就是大伙兒在防空洞避難、洞外炮火連連時,Liesel仿效Hans用手風琴以「STORY-TELLING」去抒解各人不安、無助以及驚惶的心情。將她數年以來從書本得來的生命體會,以口述方式傳播開去。
  • 馬庫斯·蘇薩克經典著作《偷書賊》出版,以文字的力量戰勝孤獨和恐懼
    《偷書賊》書中的世界可以撫慰現實的孤獨與苦難《偷書賊》的故事採用了一種獨特而引人注目的視角——它以「死神」的視角開始講述。「死神」數次與同一個女孩擦身而過,見證了她的成長。這個叫莉澤爾的女孩生活在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九歲時和弟弟一起被送往寄養家庭,而後弟弟卻不幸病死在火車上。在埋葬他的荒原上,莉澤爾撿到了一本對她意義非凡的書。來到慕尼黑貧民區的寄養家庭後,莉澤爾漸漸發現書的誘惑比食物更難抗拒,忍不住開始偷書。
  • 文字本無意,只是不同的人賦予了它不同意義《偷書賊》
    今天給夥伴們分享的是馬庫斯蘇薩克的《偷書賊》媲美《解憂雜貨店》和《追風箏的人》,用閱讀的力量戰勝孤獨和恐懼,這本書將改變你的人生!二戰期間,九歲的德國姑娘莉澤爾和弟弟被送往寄養家庭。弟弟不幸病死在火車上。在埋葬弟弟的荒原上,莉澤爾撿到了一本對她意義非凡的書《掘墓人手冊》。
  • 《偷書賊》不論是電影還是小說都很好看
    在讀《偷書賊》這本書的時候,察覺很多情節似曾相識,恍然發現這是我曾經看過的電影。 《偷書賊》電影 故事講述的是二戰期間,九歲的德國姑娘莉澤爾和弟弟被送往寄養家庭。弟弟不幸病死在火車上。在埋葬弟弟的荒原上,莉澤爾撿到了一本對她意義非凡的書《掘墓人手冊》。
  • 從《偷書賊》看文字的力量,或許一本書,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偷書賊》這本書是澳大利亞著名作家馬克斯·蘇薩克的成名之作,小說一開頭,便以死神為第一人稱,這樣巧妙又新穎的構思深深吸引了我。整部小說都是以死神的視角來描述因飢餓而死,因迫害而死,因戰爭而死的場景。死神看似沒有感情,平白直敘,但這些平白客觀的描述,時時能撥動我們的神經。
  • 聞是推薦|《偷書賊》
    偷書賊《偷書賊》以死神的口吻,帶著豐富的感情,講述了孤單的女孩莉賽爾的一生。這份力量連死神也驚異:為什麼人類一面展現殘酷的殺戮,一面又有發自內心的關愛?作者馬克斯朱薩克是當代澳洲著述頗豐獲獎眾多的作家,他致信讀者:親愛的讀者:謝謝您閱讀了這本《偷書賊》……我小時候常聽故事。我爸、媽常在廚房裡,把他們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哥哥、我兩個姐姐和我,我聽了好著迷,動都不動。
  • [贈書]《偷書賊》獲獎網友名單公布
    兩位掘墓人把他埋在一片被大雪覆蓋的荒原上,在這片寒冷至極的雪地上,莉澤爾撿到了她生命中的第一本書——《掘墓人手冊》。在文字構建的世界裡,莉澤爾不再飢餓、寒冷、寂寞,閱讀和寫作幫她熬過了現實的苦難,她也開始為藏在地下室的猶太人和在防空洞避難的鄰居讀書,安慰那一顆顆惶惶不安的心。
  • 《偷書賊》:越是苦難的日子,越要好好讀書!
    《偷書賊》電影以死神為旁白,講述了一個小女孩戰爭年代的成長經歷,但卻絲毫不覺令人恐怖,反而讓人覺得,愛,是足以衝破樊籬的力量;閱讀,足以讓你灰暗的人生,看到了光芒和希望。01讀書,讓絕望的生命煥發出新的希望!
  • 讀《偷書賊》有感
    《偷書賊》作者馬克斯·蘇薩克以死神為第一人稱向我們訴說了二戰期間發生在德國漢密爾街一系列事情,從1939年偷書賊被送往休伯曼一家開始到1943炸彈轟炸了漢密爾街,講述了二戰納粹治下的德國底層民眾和猶太人的悲慘生活。
  • 《偷書賊》:人性的善良和溫暖,照亮了漫長的黑夜
    《偷書賊》,是澳大利亞作家馬克斯.蘇薩克的代表作,2005年首次出版,曾經佔據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超過十年的時間,成為很多人心目中最喜愛的書籍。《偷書賊》講述的是一個叫做莉賽爾的女孩,在1939年的德國,父親因為被打上共產主義的烙印而被納粹帶走,在母親將她和弟弟送去養父母家中的途中,弟弟不幸病逝,在冷清的葬禮之後,莉賽爾意外得到了他的第一本書《掘墓人手冊》。在養父的幫助下,她學會了閱讀。儘管生活艱苦,她卻發現了一個比食物更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從此開始了她的偷書之旅。
  • 《偷書賊》觀影會邀請帖
    不二書咖文藝沙龍第2期活動不曾有一部戰爭電影,如此平凡的感動,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故事,卻因發生在二戰年代而如此動人心弦。她是個孤苦的孩子,父親被打上了共產主義者的烙印,讓納粹帶走了;母親隨後也失蹤了。在彈奏手風琴的養父 的幫助下,她學會了閱讀。儘管生活艱苦,她卻發現了一個比食物更難以抗拒的東西——書。她忍不住開始偷書。莉賽爾,這個被死神稱為「偷書賊」的可憐女孩,在戰亂的德國努力地生存著,並不可思議地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
  • 《偷書賊》:偷書做樂,這幾本書改變了她的人生,讓她變得幸運
    《偷書賊》:偷書做樂,這幾本書改變了她的人生,讓她變得幸運編輯:悅讀有書《偷書賊》這本書是我無意間在圖書館看到的,因為覺得書名不錯就隨便翻了幾頁一下子就被書裡的內容給吸引了,我就把這本《偷書賊》借了回去用了3天的時間就把它讀完了,這本書主要通過14本書改變了主人公的人生講述的這本書
  • 豆瓣8.0《偷書賊》:縱使有一萬個不閱讀的理由,這本書非讀不可
    澳大利亞作家馬克思·蘇薩克的《偷書賊》已問世15年了。這15年來,它佔據了《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榜單10年之久,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感動了億萬讀者。這是一個死神講的關於死亡的故事,卻同時也是一個書籍拯救生命的關於重生的故事。故事以死神為敘述人,以二戰的納粹德國為背景,圍繞10本或撿來、或偷來的書,講述了孤兒莉賽爾·梅明格9歲至14歲在收養家庭的生活經歷。
  • 《靈魂急轉彎 SOUL》訴說靈魂對生命的思考
    《靈魂急轉彎 SOUL》認真探索生命的意義,你的時間值得花在更好的事情上!影視Pixar原創動畫《靈魂急轉彎 Soul》由 《Inside Out》,《Coco》的製作班底精心打造,在3月12日釋出完整預告。
  • 《時時刻刻》思考生命意義的時時刻刻
    影片一開始,英國著名的意識流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帶著對丈夫的歉意,帶著對往日時光的感恩,帶著被疾病折磨的無助緩緩沉入河中。時間回溯至伍爾夫開始創作《達洛維夫人》的日子,她沉浸於創作的氛圍。另一個時空——1951年,懷孕的家庭主婦蘿拉開始閱讀這本小說;再一個時空——2001年,克拉麗莎成為書中的主人公,上演著書裡發生的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