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五的月光》開播20年:當年的收視冠軍為何是它?

2021-01-09 沐目的光與影

月相盈虧,衰盛浮沉,農曆十月初五是一年中月亮最為殘缺的時候,而十月初五街,又是澳門的一條道路的名稱。

因此該劇的取名兼有雙重意義。既能反映所描述區域從繁華到沒落的景象,又可暗示所講述故事本身的歡喜與無常。

《十月初五的月光》,又名《澳門街》。

劇集《十月初五的月光》又名《澳門街》

香港無線電視翡翠臺的20集電視連續劇。

由徐遇安監製,薛家燕,張智霖,佘詩曼,馬浚偉等人主演。

該片在2000年千禧年的TVB播出時,收穫了近三年的劇集首周收視冠軍,並以平均36點,最高46點刷新以往收視記錄。其自帶流量更誕生了同名電影。

該片獲得如此高的收視,除了朗朗上口的懷舊歌曲,還和其溫情脈脈的情感刻畫,導人向上的主題設置,鮮明出彩的角色塑造等息息相關。

《澳門街》三主演

簡介:

該劇講述生活在澳門街道的一家人,朱莎嬌和她養子文初,女兒祝君好的經歷故事。

22年前,朱莎嬌(嬌姨)是夜總會的臺柱,與祝展輝邂逅並發生了7日情,誕下女兒君好。祝展輝卻往外國發展,另成家室。

而文初是嬌姨歌壇姊妹文貴芳的兒子,母親因被其父親拋棄,一氣之下餵兒子以腐蝕性物體,導致文初成為啞巴,嬌姨出於憐憫收養了他。

22年後,文初和君好長大成人,並互生情愫。同時喜歡上君好的,還有翩翩公子司徒禮信,嬌姨為了女兒的未來,想法設法地阻擾這段情。

《澳門街》劇照

劇集的多段交叉的感情線:

多數港劇囊括親情,愛情,友情等多段感情線,該劇仍然是採用這個套路,而且更為剪不斷理還亂。有歡聲笑語,也有冷暖百味。

一、難以割捨的親情

區別一般港劇,該劇的主角嬌姨的角色設置並非是一個白蓮花,她天性溫和,但同時也有自己的軟肋。

嬌姨與養子文初,親生女兒君好一起相依為命。

一方面嬌姨與文初有著深厚的養母子情。嬌姨心地善良,不計較文初是啞巴,收養他並視為己出,而文初則樸素純良,永遠把嬌姨和君好放在第一位。他同時打幾份工,只為減輕家庭負擔。

另一方面是嬌姨與君好的母女骨肉情。嬌姨遇人不淑,讓君好成為單親家庭的孩子已經內心不安。加上骨肉相連,君好在她心中自然是處於最重要的位置。

為了給君好最好的未來,她違心地帶文初往內地發展。這種犧牲,由於初哥哥角色的討好,以及觀眾的同情之心,破壞了嬌姨在觀眾眼中的老好人形象,顯出她自私的一面,但同時也更為反映真實的人性。

《澳門街》劇照

二、君好和文初,禮信之間的三角關係

如果兩個同樣優秀的人同時付出全部愛,那麼作為主角應該如何選擇?在觀劇過程中,讓人不止一次地發生疑問。

君好是一個樂觀可愛,遵循內心的女孩,白嫩的肌膚,如星的眼眸。平時是鄰家小女孩,穿上婚紗一刻驚豔世人,在劇中獲得眾多男生的垂青。

一個是文質彬彬的回國富家子弟,一個是純樸善良的無血緣關係的哥哥。一個溫文有禮,一個瑕不掩瑜,同樣英俊瀟灑,同樣溫柔體貼。兩個男生都是那麼的好。

但愛情是排他的,魚與熊掌,必須做出取捨。

左右思量,她選擇的是日夜相隨的初哥哥,準備跟他表達。

但初哥哥選擇的是君好的前途,知道禮信更有能力給君好幸福。他和嬌姨一起製造誤會讓君好離開,只為讓君好能獲得詩意和遠方。

愛,並非佔有。而是希望你過得比我好。

《澳門街》劇照

三、文初,禮信,金勝之間惺惺相惜的兄弟情

同樣喜歡君好的還有金勝,但他黑白通吃,朝不保夕,知道自己和君好是兩個世界的人,因此遠遠地觀望。

文初,禮信,金勝,均以自己的方式愛著君好。但這並不妨礙他們之間的好朋友關係。

禮信致力幫文初找醫生醫治啞症,並且對這一段三角關係內心愧疚。文初對禮信始終以誠相待,認為禮信是可以付託一生的人。金勝也對兄弟無條件付出,對於文初特別關愛。

在三人之間,友情完全是可以獨立在愛情之外。他們欣賞對手,惺惺相惜,公平競爭,光明磊落。

《澳門街》劇照

劇集的角色設置和演員表演:

該劇由老戲骨薛家燕領銜,有當時還算小鮮肉的實力派演員,包括帥哥張智霖,馬浚偉,唐文龍,美女佘詩曼,姚樂怡,汪琳等小生花旦。還有好戲之人郭峰,劉丹,陳曼娜,顏國良等資深演員參演。多管齊下,滿足不同類型的觀眾所需。

《澳門街》的小生花旦

薛家燕飾演的朱莎嬌:

年輕時的薛家燕也是一個嫵媚嬌俏的美人,舉手投足之間充滿韻味。出演澳門街時她正好年過半百。歲月雖沒有留給她美豔如花,卻把她陳釀得樂觀豁達,睿智隨和。

她用精湛的演技,把這個在澳門土生土長的過氣歌手演繹得至情至性,深入民心。

張智霖飾演的文初:

張智霖和許秋怡的《現代愛情故事》一曲浪漫抒情又朗朗上口,曾長期稱霸各地卡拉OK榜首。唱而優則演,當他開始演戲,觀眾才發覺,這個有著酒窩的大眼男孩。長相是如此俊美,在屏幕上看起來是如此舒服。

戲中的初哥哥雖然不能說話,但他用笑容、眼神和身體語言把這個角色的自卑和自強表現得淋漓盡致。

佘詩曼飾演的祝君好:

那會剛出道沒多久的阿佘,一頭短髮擋不住臉上滿滿的膠原蛋白,遮不住澄明流轉的眸目,渾身溢滿少女的氣息。

劇中的君好不但活潑開朗,還樂於助人,受到所有重要男角的愛慕,這個負責青春時代的主要女角,在阿佘自然的演繹下確實人見人愛,十分有說服力。

馬浚偉飾演的司徒禮信:

初哥哥是那樣吸引眼球,因此第三者的表演稍有不慎,很容易就會遭到觀眾的唾棄。顯然同樣是歌手出身的馬浚偉非常勝任這個不經意橫刀奪愛的角色。

他斯文儒雅,沉穩果斷,聽說他一直在孜孜不倦地修讀。他果然就跟劇中的司徒禮信一樣,上進而陽光,是所有女子夢寐以求的白馬王子,值得付託終生。

唐文龍飾演的金勝:

冷峻硬朗,俊朗非凡的唐文龍有著獨特的氣質,他戲路寬且廣,即能演渣男,也能變暖男,既能讓人恨得發指,也可讓人愛得發狂。亦正亦邪,能文能武,剛柔並濟。

金勝自小命途多舛,際遇坎坷,在唐文龍的演繹下,這個桀驁不馴,頹廢重情的浪子也收穫了絕佳的口碑。

姚樂怡飾演的江依文:

姚樂怡長相性感,面容柔媚,一顰一笑,風情四溢。適合演貌若桃李又心如蛇蠍的女子。劇中的江依文刁蠻任性,又敢愛敢恨。

姚樂怡把角色的性格拿捏得恰到好處,她一心愛著金勝,但無奈對方心繫他人,為掩飾自己的感情,不斷輪換著身邊男人,最後的歸宿讓人唏噓。

顏國良飾演的全海景:

資深甘草顏國梁雖樣貌普通但自帶喜感十足,已在TVB兢兢業業幾十年。

他在澳門街中飾演一直仰慕嬌姨的富商全海景,曾為嬌姨一擲千金,傾盡家財,後只剩下一個酒樓和特產店,甚至還患上絕症。演技精湛的他平時大大咧咧,關鍵時煽情十足,他在大三巴的梯級上死在嬌姨懷裡這一幕,收穫了無數觀眾的眼淚。

劇集的主題:

該劇監製徐遇安,曾經出品過多套高收視作品,例如《皆大歡喜》,《真情》等。他擅長以舉重若輕的功力,鄰裡家常的閒話家常,渾然天成地表達悲歡離合的切膚之痛。

這一特點,也在《十月初五的月光》中得以繼續延續。

特別是該劇的主題,不但與其劇名緊密相連,還與那個浮沉時代的人心迷亂非常吻合:

一是反映所在區域從繁華到沒落的景象,流露對安穩現狀的不舍。

十月初五街是澳門的一條街,據說以前是叫泗孟街,後來填海後,泗孟碼頭被拆掉。加上當時澳門是作為葡萄牙殖民地,為了響應葡萄牙的革命勝利(1910.10.15),把這條最繁華的街道名稱改成十月初五街。

這條頻臨內港的街道,曾是澳門最繁華的地方,內港是當時澳門對外海上交通的樞紐,來往內地港澳的客貨兩運船隻都集中在此,從而帶旺了經濟,繁盛一時。

當其時食肆百貨雜貨店鋪等林林總總,人潮洶湧,走馬觀花,五光十色。

無奈歷史的洪流滾滾,誰也抵擋不住,十年人事幾番新,老式建築坍塌,各式店鋪逐漸被淘汰。

到如今十分冷清,一邊是海,一邊是遺留下來的舊式建築,只剩下文藝和安靜。過往的樣貌只存在在老街坊的記憶中。

時值回歸不久,一直嚮往外面世界的小島人們唯有通過影視作品,借著澳門的這條街道,暗暗地表達對當下的懷念和眷戀,對前途未知的迷茫和畏懼。

二是展現人物在時代洪流中的抗衡或接納所導致的不同結果,反映自身遭遇的歡喜與無常。

物已不是,人更難非。隨著對現狀的不能把握,人物內心更加忐忑不安。

嬌姨等代表無力改變時代只得主動接受現狀的個體。

嬌姨曾紅極一時,時代變遷,她已風光不再,走在街上也無人問津。因此在她眼裡,從外國回來的司徒禮信顯然更適合自己的親女兒君好。

文初和禮信,一個代表停靠的港灣,一個代表廣闊的世界,一個只是眼前的苟且,一個卻是詩意和遠方。

因此嬌姨的決定,雖讓觀眾既恨且痛,但更多的是切身處地的理解。

嬌姨處於那個時代無力改變現狀,唯有採取接納,她自己不能改變,但卻希望讓後代遠走他方,那樣一定會比自己生活得更加好。

同樣的角色還有海景叔,金勝等人。海景叔經歷了從富裕到落魄的過程,金勝經歷坎坷後臣服於這個時代。

君好等是代表被動接納時代的個體。

老一輩看透了變遷,認為和時代同步的弄潮兒就是幸福。於是親手把女兒送到國外。

那難道靜待家鄉,諦聽心靈與時光,就是不幸?

其實即使君好留在澳門,也沒見得會過得多麼的不好。她也不是屬於貪慕虛榮的女孩。她喜歡的是白天給她吹銀雞,夜裡背她入睡的初哥哥。

無奈初哥哥受到嬌姨的影響,也認為禮信能給她更好的生活。

君好對於母親的安排也只能被動接納。從結局來說,確實也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類似的本劇角色還有萬沛堅,海琳等,劇中大部分屬於此類人員。沛堅和海琳是一對相愛的戀人,但因為身份背景懸殊,不得不接受命運的安排。

朱莎華是屬於拒絕接納的個體。

莎華是嬌姨的妹妹,夫家萬世光經營賭場,顯赫非常,其興盛也沒有受到時代的影響。但她認為必須不斷維護才能保持家族的光鮮。

她運用手段拆散萬世光和金英,視世光的私生子金勝為眼中釘,時刻提防著他,並找人教訓他。

在她有力的手腕下,親生兒子萬沛堅也不能倖免。為了讓家族更輝煌,她偷龍轉鳳,逼他娶一個毫無感情基礎的富家女。

後來她兩個親兒子都不幸遭遇車禍,她感慨自己一生強勢,最終卻兩手空空,結尾更變得瘋瘋癲癲。

她的角色設定讓該劇充滿戲劇化和宿命感。該劇借其角色反映,即使是隻手遮天的富人依然逃不過時代的制裁。

文初和禮信屬於樂於接納改變的個體。

文初,禮信陽光溫暖,天性樂觀。

文初小時候被母親毒害拋棄,變成無父無母的啞巴,禮信也有一段壓抑的過去。

他們沒有自怨自艾,自始至終地腳踏實地,任勞任怨,為親人,為愛人,為朋友,甘於付出。

文初知道君好遇上更適合她的禮信,禮信也知道君好更在乎文初。

即使置身於三角關係中,他們也沒有放棄積極的處事態度,一個迎難而上,一個換位思考。

沒有自傷殘殺,甚至沒有怨天尤人,只是收拾心情,活在當下。

他們代表著無懼時代變遷,敢於勇往直前的個體。他們的角色設置讓該劇產生導人向上的積極意義。

該劇藉助上述角色的悲歡離合,來告訴觀眾:即使無力和時代抗衡,也必須保持善良、勤勞之心,奮鬥不止,自強不息,最終才不會讓時代淹沒。

《澳門街》劇照

End

2020年,正是《十月初五的月光》播出20周年,正是由於上述錯綜複雜的感情線設置,出彩的人物角色塑造,生動的演員表演,切合時代又別出心裁的主題隱喻,引起港島觀眾的強烈共鳴,讓此劇成為了當年的收視冠軍。

即使現在再次重溫也依舊輕易被打動,經過歲月的洗禮此劇仍然陳香如故。

月圓月缺,人聚人散。

月光,燦爛又黯淡,遙遠且熟悉。她本就一堅硬的石頭,藉助外來的熾熱,冷峻地打量生命中的黑暗。

她只是外物,映射的是人心,溫暖的,殘酷的,熾熱的,冰冷的,互相映照,彼此刺痛。

《澳門街》劇照

在那條曾經昌盛的十月初五街,只剩下,緩慢寧靜的靜觀流水,悵然若失的記憶撩撥,欲言又止的深情凝視,平凡真實的人間煙火。

當然還有,初哥哥洗盡鉛華的一聲:祝君安好。

相關焦點

  • 《十月初五的月光》開播20年:當年的收視冠軍為何是它?
    月相盈虧,衰盛浮沉,農曆十月初五是一年中月亮最為殘缺的時候,而十月初五街,又是澳門的一條道路的名稱。因此該劇的取名兼有雙重意義。既能反映所描述區域從繁華到沒落的景象,又可暗示所講述故事本身的歡喜與無常。《十月初五的月光》,又名《澳門街》。
  • 20年前,偶像劇鼻祖《十月初五的月光》為什麼成為TVB收視冠軍?
    那當年收視率第一名的是什麼連續劇?奇了,創下平均36點,最高46點收視率第一名的,竟然不是以上說的任何一類。它是一部沒有任何大腕出演,製作成本低,平平無奇的20集連續劇——《十月初五的月光》(澳門街)。為什麼?原因有3:1、師奶們喜歡澳門,沒事會過海去玩2把。
  • 《十月初五的月光》將映 劇版重播引收視狂潮
    由張智霖、佘詩曼主演的經典電視劇《十月初五的月光》於10月17日(周六)凌晨12點在香港TVB電視臺重新播放,時隔十五年,觀眾重溫經典熱度不減,首播當晚收視率直衝4.8點,三十萬人同時熬夜觀看引發收視狂潮
  • 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演員造型曝光,男女主角直言壓力好大
    《十月初五的月光2021》正式開拍,胡鴻鈞做新一代初哥哥,力捧小花何依婷演君好。由張智霖、佘詩曼、薛家燕等主演的TVB經典劇集《十月初五的月光》於2000年開播後,曾一度創下當年香港電視收視記錄,劇集還獲得亞太電視大獎最佳連續劇獎;同時也捧紅張智霖及佘詩曼,成為當時無線新一代「熒幕情侶」。而對於一眾港劇迷而言,《十》劇更是大家集體港劇回憶,因為它曾陪伴大家度過美好的童年時光。
  • 《十月初五的月光》開播二十周年,有人搶趙薇男友,有人村妹逆襲
    《十月初五的月光》距今開播已經二十年了。這部當年曾賺足觀眾眼淚、造成萬人空巷的港劇,於劇迷來說是無法磨滅的回憶。這部劇當年有多火爆?播出首周便以平均34點、最高37點的成績創下了自1998年以來首周收視最高記錄,最後以平均36點、最高46點的成績刷新了香港電視收視記錄。隨著收視率持續走高,主角張智霖佘詩曼也成功躋身一線。
  • 十月初五的月光,80後的港劇情結
    十五年後,電影版《十月初五的月光》以原班人馬再續兩人的愛情故事,十五年前的那一批觀眾雖然早已不再青蔥,但他們情懷依舊,並且終於等到了真正的大結局,儘管它遲到了十五年。分享本文到朋友圈,把截圖後臺發給大眾眾,就有機會贏取兩張《十月初五的月光》電影票哦!2000年,80後最早出生的一代人剛滿20歲。
  • 傳TVB將翻拍《十月初五的月光》 網民質疑經典難以超越
    日前傳出TVB落實翻拍2000年神劇《十月初五的月光》,並由上位小花何依婷接捧佘詩曼出演女主角祝君好 男女主角定檔胡鴻鈞何依婷 《十月初五的月光》於2000年播出時大受歡迎
  • 《十月初五的月光》定檔 張智霖佘詩曼重拾舊好
    作為香港TVB十五年來最受歡迎電視劇《澳門街》(又名《十月初五的月光》)的首部大銀幕「重逢」之作,「初哥哥」張智霖、「君好」佘詩曼攜原班人馬動人回歸,還有人氣女星陳喬恩的全新加盟,助力影版打造全新豪華陣容。當天,更有鄭中基、杜德偉、鄭欣宜、徐錦江、林雪等幾十位香港知名藝人到場撐臺助陣。
  • 十月初五的月光 電影版
    由葉念琛執導,張智霖、陳喬恩、佘詩曼、薛家燕等主演的「2015初冬最暖心治癒的愛情」電影《十月初五的月光》即將於11月20日在全國公映。
  • 傳無線翻拍《十月初五的月光》,TVB小花重演佘詩曼經典角色
    2020-11-06 11:39:48 來源: 氣氛愛娛樂 舉報   傳TVB將翻拍經典劇集《十月初五的月光
  • 十月初五的月光好看嗎 永不遺忘的舊時光
    十月初五的月光好看嗎 永不遺忘的舊時光時間:2016-05-09 20:30   來源:豆瓣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十月初五街是澳門曾經繁華一時的街道,後來沒落。十月初五是什麼日子呢?
  • 【十月初五的月光】何依婷重演佘詩曼經典角色 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演員候選名單流出
    ▲ 有傳TVB翻拍《十月初五的月光》,並將由何依婷接佘詩曼捧擔正。
  • 《十月初五的月光》將拍影版 張智霖再現初哥哥
    國慶期間,張智霖前往澳門,參加澳門特區政府國慶體藝匯演,除了勁歌熱舞送上四首金曲外,他還宣布一個重磅消息,那便是14年前,由他主演的電視劇《十月初五的月光
  • 搶票《十月初五的月光》電影版 原班人馬掀懷舊潮
    《十月初五的月光》上映日期: 2015年11月20日導演: 葉念琛主演: 張智霖 陳喬恩 薛家燕 唐文龍 佘詩曼 馬海倫 鄭欣宜類型:> 劇情 愛情地區: 中國 香港簡介:本片是香港TVB十五年來最受歡迎電視劇《澳門街》(又名《十月初五的月光》)大銀幕「重逢」再續前緣之作。
  • 《十月初五的月光》電影版定檔11月20日!
  • 嚕嚕姐劇版《十月初五的月光》演員現狀 想不到文勝曾追過君好
    》全國火熱上映中,影片由張智霖、陳喬恩、佘詩曼、薛家燕等主演,原班人馬重出江湖,引發十五年死忠粉們的飆淚二刷,引發網友感慨「看十月初五的月光哭成狗」。2015年在電影《一代宗師》、《衝上雲霄》、《十月初五的月光》中都有精彩的表演。張智霖、袁詠儀夫婦參加2015年浙江衛視開播的真人秀節目《一路上有你》,讓觀眾更了解了張智霖。
  • TVB老戲骨辭演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力撐新人會做好角色
    有傳TVB計劃明年翻拍20年前經典劇集《十月初五的月光》,演員大換血但現在已經確定翻拍,所以也稍微期待它能帶來驚喜吧。
  • TVB老戲骨辭演新版《十月初五的月光》,相信新人能演好角色
    有傳TVB計劃明年翻拍20年前經典劇集《十月初五的月光》,演員大換血。但現在已經確定翻拍,所以也稍微期待它能帶來驚喜吧。20年前的《十月初五的月光》由佘詩曼、張智霖、馬浚偉、薛家燕、唐文龍等主演,以澳門十月初五街作為故事背景,講一對從小青梅竹馬但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初哥哥、祝君好、禮信三人之間的浪漫愛情故事。
  • 【粵語電影預告】——十月初五的月光
  • 《十月初五的月光》澳門開機 張智霖佘詩曼談情
    《十月初五的月光》澳門開機《十月初五的月光》澳門開機《十月初五的月光》澳門開機(文/楚飛) 電影版《十月初五的月光》於昨日(12月18日)在澳門隆重舉行「《十月初五的月光》記者會暨慶祝澳門回歸15周年」盛大活動,導演葉念琛(微博)攜剛剛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