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河葫蘆烙畫,賣到國外了!

2021-02-19 衛輝365

365廣告電話:13183108175

來源:新鄉廣播電視臺

葫蘆烙畫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技藝,深受人們喜愛。家住衛輝市後河鎮曹莊村的尹紹愛,醉心於在葫蘆上烙畫創作,如今,她自己不僅小有名氣,也帶動了周邊村民過上了幸福生活。

進入尹紹愛家中,仿佛置身於「葫蘆的海洋」。映入眼帘的是大小不一、色彩豔麗的烙畫葫蘆。這些葫蘆上有的畫著表情自然、神態各異的人物,有的畫著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還有的畫著牡丹圖和山水圖,讓人十分驚嘆。

葫蘆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也就是用電烙筆在葫蘆上燙出烙痕作畫,與葫蘆融為一體。葫蘆烙畫採用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具有較強的立體感。

葫蘆烙畫工藝愛好者 尹紹愛:烙畫葫蘆是先拿鉛筆打底稿,打過底稿再用烙畫筆把形走出來,一層一層地加色,一遍一遍地塗加色,該暗的暗下去,需要很大的精力,大約得一天多才能烙一幅畫。

今年55歲的尹紹愛出生於書香門第,爺爺尹有德、父親尹國賢在當地都是小有名氣的書法家。她自幼跟隨家人學習,掌握了國畫、烙畫、雕塑、書法等技藝。2015年,她開始從事葫蘆烙畫工藝,產品遠銷國內外,《連年有餘》、《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西山煙雲》等作品先後獲獎並參展。此外,她還免費教殘疾人士、貧困群眾學習繪畫烙畫技術,參與葫蘆種植管理,帶動他們共同致富奔小康。

衛輝市後河鎮曹莊村村民 王換娣:我幹兩三年了,一天七十塊錢,一個月能開兩千塊錢,還能掙錢,還能方便來家裡面幹一點雜活。

為了將葫蘆烙畫這項技藝傳承好、發揚好,日前,尹紹愛已經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讓更多群眾從葫蘆烙畫這項產業中受益,尹紹愛還多次與村委會溝通,力爭將這項產業做大做強。

葫蘆烙畫工藝愛好者 尹紹愛:哪怕幹一個小時,多勞多得,勞動力都能利用起來,尤其是咱們的貧困戶。衛輝市後河鎮曹莊村黨支部書記 楊安楓:土地全部流轉完以後,肯定有剩餘勞動力,村裡面還要成立一個勞務合作社,還準備往外輸送,這一塊沒問題。衛輝市後河鎮曹莊村黨支部書記 楊安楓:尹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研究葫蘆烙畫工藝,技術十分精湛,我們村將把葫蘆烙畫工藝做為特色產業來抓,建立葫蘆種植加工基地,帶動更多群眾從事這個行業,讓他們增收致富。

相關焦點

  • 小小葫蘆大千世界 「葫蘆烙畫」傳承人鄭小良做客徽派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走進位於合肥裕豐花市的鄭小良工作室,仿佛走進一個由一隻只形態各異的葫蘆刻畫出的大千世界。八仙、水滸一百單八將、五百羅漢……工藝美術大師鄭小良用烙畫的技藝把手中的葫蘆變得更加鮮活靈動,藝術性與觀賞性俱佳。上周五,「葫蘆烙畫」傳承人鄭小良做客徽派直播,詳細介紹了他與這項省級非遺三十年的不解之緣。
  • 小小葫蘆,烙畫出幸福生活!
    葫蘆烙畫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技藝,深受人們喜愛。家住衛輝市後河鎮曹莊村的尹紹愛,醉心於在葫蘆上烙畫創作,如今,她自己不僅小有名氣,也帶動了周邊村民過上了幸福生活。葫蘆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也就是用電烙筆在葫蘆上燙出烙痕作畫,與葫蘆融為一體。葫蘆烙畫採用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具有較強的立體感。
  • 山東煙臺:95後女孩手機直播展示製作葫蘆烙畫致富
    近日,山東煙臺,95後女孩薛琦正在自己的冰糖工作室裡通過手機直播展示葫蘆創作技藝。今年25歲的薛琦出生於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觀水鎮,十幾歲時接觸葫蘆烙畫藝術,自此便產生濃厚興趣,始終沒有間斷對葫蘆的喜愛。
  • CBR面孔|「葫蘆王」劉振:烙畫生命多彩
    1988年景德鎮的一次遊玩,他被市場上售賣的葫蘆所吸引,買下兩株帶回家,取出籽種在自家院裡,結出葫蘆後便琢磨怎麼處置,剛開始劉振想雕刻葫蘆,發現葫蘆皮薄,雕刻容易長蟲。隨著技術革新,劉振用十分輕便,筆尖較細的電烙筆,烙出的葫蘆也愈發精美。電烙筆在「更新換代」,劉振的烙畫技術也在進步。他通過書籍,電視,完全自學成材,生活中任何可以當做烙畫圖案的素材都被他收集起來。在檯曆上剪下百福字,在報紙上剪下八駿圖,巴掌大的圖案他都耐心的放大還原到葫蘆上面。有時候畫一幅圖案複雜的大葫蘆,要花上好幾天的功夫。
  • 90後維修工6年創作500多個卡通葫蘆烙畫
    今天,威海新聞網《呈現》視覺新聞專欄,帶您去認識一位90後維修工,看他如何在葫蘆上的妙「筆」生「畫」!機器貓、孫悟空、唐僧、豬八戒和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一個個90後甚至80後熟悉的卡通形象被烙在了造型精美的葫蘆之上,做出這些精彩的卡通葫蘆烙畫的作者是一位90後管網維修工——姚俊帥。
  • 南陽烙畫獨特工具電烙筆,要不要買把冬青木烙畫筷子,再買個葫蘆
    到了 1958 年,在經過了眾多的研究與實驗之下,以王世英為代表的烙畫藝人們終於成功地研製出一種新的烙畫工具,南陽電烙筆。電烙筆的成功研製對南陽烙畫工具的創新方面來說是一次質的飛躍,為南陽烙畫藝術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條件。工具的革新也使烙畫的施藝材料種類更加的豐富,使南陽烙畫的藝術特色更加鮮明,表現手法更加的多樣化。
  • 手捻葫蘆玩膩了?2步學會烙畫之法,文玩葫蘆煥發「新生命」!
    文玩葫蘆是一種非常經典的文玩,但是大家了解最多的也就是手捻葫蘆,而文玩葫蘆的玩法其實有很多的,比如手捻葫蘆,瓠子,匏子,還有烙畫葫蘆等等,而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手捻葫蘆,可是玩時間久了,難免會有疲勞的時候,那麼不妨可以試一試文玩葫蘆的其它玩法,今天咱們就學習學習文玩葫蘆的烙畫之法。
  • 在葫蘆、棉布、竹子上烙畫 孫華巧手繪出大千世界
    有專家評價說,孫華的烙畫作品從傳統美術中吸取精華,以葫蘆、棉布、宣紙、絲絹、木片、竹子等不同材質為載體呈現,無論是人物、動物、山水、花鳥均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古樸典雅,令觀者回味無窮。後來在當地舉辦的一次烙畫學習班上,她接觸到了傳統的烙畫藝術,從此便愛上了這門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畫種,並逐漸掌握了它的創作技法。結婚後孫華到了杭州,她一邊在工藝美術廠從事書畫創作工作,一邊到美術館看展覽,到中國美院去聽課,向杭州的書畫大家們請教,藝術素養得到快速的提升。
  • 葫蘆島第三實驗小學葫蘆烙畫活動碩果纍纍
    在中華大地,有一個以葫蘆命名的城市叫葫蘆島。在葫蘆島,有一個與城市名稱相關聯的傳統美術項目叫做葫蘆烙畫。在三小校園,有這樣一個興趣小組,叫做葫蘆烙畫小組。小組同學剛開始烙畫的時候,經常把畫烙壞,把手烙得起泡,焦一塊兒糊一塊兒。燙壞了一個又一個葫蘆,但同學們並沒有就此放棄。在老師的細心指導和鼓勵下,一件又一件作品在同學們的小手裡烙制完成。
  • 葫蘆烙畫 獻禮大運
    陶思俊在葫蘆上烙印熊貓圖案陶思俊還負責打理時光茶舍的日常事務  10月4日,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街道五星社區時光茶舍裡,46歲的茶社主人陶思俊手持電烙鐵在葫蘆上烙印出獨具成都特色的熊貓形象,這是他為獻禮2021年世界大運會,特別創作的葫蘆畫
  • 25年,從堅守到傳承!鮑寧帶你走進烙畫的魅力
    新聞眼「烙畫」又稱烙花、燙花、火筆畫、「火針刺繡」,是中國古代一種珍貴的稀有畫種。自幼學習美術的鮑寧是石家莊小有名氣的烙畫家,從興趣到職業,從堅守到傳承,他與烙畫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將烙畫藝術推上更加廣闊的發展道路。
  • 河北邯鄲:「葫蘆爺爺」的「葫蘆娃娃」
    53歲的龍常青是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平固店鎮北吳村的一名農民,他基於興趣自學烙畫葫蘆技藝,二十多年間製作各式烙畫葫蘆作品三千餘件,作品內容包括歷史人物、花鳥魚蟲、神話故事等。烙畫葫蘆又稱燙畫葫蘆、火筆畫葫蘆,製作者運用烙鐵在葫蘆上熨出烙痕作畫,根據火候和力度的不同,能夠繪製出豐富的層次和色調。↑2020年5月14日,來自河北省邯鄲市廣平縣平固店鎮北吳村的龍常青在進行烙畫葫蘆創作。
  • 50歲河南男子小葫蘆上烙畫演繹精彩 準備招學徒啦
    葫蘆烙畫非遺項目傳承人關衛義 王克偉攝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溫小娟)6月13日,記者走進關衛義家,如同進入了一個「葫蘆世界」,牆上掛的、桌上擺的、柜子上放的……大小各異、繪有各種圖案的葫蘆滿屋都是。烙畫起源於漢代,興於唐宋,又稱火種刺繡,是我國一個極其珍貴的畫種。
  • 葫蘆裡賣的什麼「寶」
    路莊村位於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有「中國葫蘆第一村」的美譽。在市、區、鎮大力支持和扶持下,路莊村的葫蘆和葫蘆工藝品聞名海內外,已經形成了一條從培育種植、創意設計、加工製作、推廣銷售到物流運輸的成熟「葫蘆全產業鏈」。在這裡,種葫蘆,種的是創意,賣葫蘆,賣的是文化。推廣銷售渠道也是一路暢通,網商、電商、直播帶貨,時尚的銷售方式一樣也沒落下。
  • 文玩葫蘆分幾種?文玩葫蘆圖片欣賞
    據說雕刻葫蘆在民間起源於甘肅一帶,人們在葫蘆上走刀劃針,刻畫出有觀賞價值的花草蟲魚圖案,並流行到全國。民間藝人們在葫蘆上雕畫刻字(雕指立體雕刻藝術,刻為葫蘆表面刻畫),形成了豐富的葫蘆藝術品類。再後來,葫蘆演變成了一種掌上把玩之物,稱為手捻葫蘆,也稱為文玩葫蘆,作為文玩大家庭的重要一員,深受玩友們的喜愛。
  • 形態各異造型優美的葫蘆知多少
    葫蘆的枝「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裡葫蘆籽眾多,漢族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加之其本身形態各異,造型優美,無須人工雕琢就會給人以喜氣祥和的美感,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闢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亞腰葫蘆在外型上看是由兩個球體組成,象徵著和諧美滿,寓意著夫妻互敬互愛。如果夫妻緣薄,可以擺放一隻在床頭,加強夫妻情分,增加夫妻感情。
  • 《黃金瞳》中的「三河劉」究竟是什麼寶葫蘆,為啥80萬都嫌便宜?
    在劇中他跟朋友到潘家園淘寶貝,莊睿發現了一個黑色的葫蘆。這個葫蘆裡面盛放的是蟈蟈,誰也沒想到這個葫蘆竟然是鼎鼎大名的「三河劉」,莊睿撿了個大漏,賺了80萬!那麼這個「三河劉」到底是什麼寶葫蘆?為什麼賣80萬都嫌便宜?
  • 文玩葫蘆,我要和你談一場永遠不分手的戀愛!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手裡的寶貝葫蘆的知識,希望能幫到大家。而國外的品種還有小徽章葫蘆、炮彈葫蘆、土耳其頭巾葫蘆、蛇形葫蘆、條紋梨葫蘆、皇冠葫蘆、香蕉葫蘆、非洲小葫蘆、大企鵝葫蘆等。  聽著這一個個生動而活潑的名字,我們也能想像到葫蘆的形狀和大小,有的葫蘆本身形狀奇特,可以觀賞,比如鶴首葫蘆、疙瘩葫蘆等;其中適合把玩的葫蘆越小越受收藏者的喜愛,比如手捻葫蘆;而有的大葫蘆適合做工藝品,比如大扁圓葫蘆、大棒葫蘆、大瓢葫蘆等。
  • 濟南市市中區山東東方大廈——葫蘆烙畫、手工串珠、手工鉤編、燈...
    今天,我們選取了中國傳統手工藝中的四大工藝:葫蘆烙畫、手工串珠、手工鉤編、燈工琉璃,大家一起來感受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獨特魅力。山東東方大廈將琉璃文化融入酒店,使酒店不再是簡單的就餐、住宿和會議場所,將成為文化體驗交流、文化休閒、文化培訓、文化展示交易發布等綜合體和平臺,自創建以來得到了業內及賓客的一致好評。
  • 鄒驚坤:讓更多的人喜歡烙畫 讓非遺成為大眾文化
    鄒驚坤,烙畫傳承人。1976年生於古城西安,陝西省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陝西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非遺促進會會員、深圳市烙畫協會會員、西安市碑林區美協理事。烙畫技藝非遺傳承人鄒驚坤在展覽中展出了他的烙畫《出徵》,這是展現西安交大一附院一位援鄂醫療隊女隊員出徵時剪去秀髮的面孔的作品。鄒驚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的這件作品取材抗疫期間,自己看到的一張新聞圖片,他很希望這位不相識的醫護工作者能看到這幅作品,想把作品和感謝都送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