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7歲少年決定從事職業電競

2020-11-21 騰訊網

大家好,歡迎瀏覽本篇文章,你的瀏覽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職業電競也好,上學也好,做金融工作也好,我都可以去嘗試。年輕的時候,失敗無所謂……我一直覺得,選擇工作時能遵從自己熱愛的東西,是一個人最幸福的事。」

記者|李秀莉

4AM電競戰隊的訓練基地在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的一個高檔小區裡。這是一座三層的聯排別墅,總面積300多平方米。一樓的客廳和地下室被改造成電競訓練室。二樓和三樓分布著大小十餘間臥室,分別住俱樂部經理、領隊、教練和5位電競選手。像學生時代的宿舍生活一樣,4AM別墅裡有一套嚴格的作息時間表:中午12點起床吃飯,下午2點到5點、晚上7點到10點訓練。10點到12點繼續團隊訓練或個人自由訓練。若是正式比賽前夕,則是教練帶著隊員復盤當日表現。

10月13日,周二,晚上8點多,別墅一樓的客廳裡燈火通明。三天後就是《和平精英》職業聯賽2020年第三賽季常規賽的第三周,4AM的5位隊員正在進行賽前訓練。這支成立於2018年的電競戰隊是騰訊電競旗下《和平精英》電競聯盟的職業隊伍。2019年9月,《和平精英》官方最高級別職業聯賽——首屆《和平精英》職業聯賽(簡稱PEL)在西安舉辦,4AM戰隊奪得冠軍。同年,他們代表中國隊參戰《和平精英》世界冠軍杯(簡稱PEC),取得第二名。今年的《和平精英》職業聯賽共三個賽季,第三賽季的獎金共計高達2100萬元。最終取得賽季總冠軍的隊伍有資格參加11月份的世界冠軍杯,與來自全球的隊伍一同爭奪200萬美元的冠軍獎金。

4AM電競戰隊的訓練基地在西安市雁塔區的一處高檔別墅裡,這些隊員的日常生活圍繞著訓練與比賽展開(張喆 攝)

兩大比賽設置團隊獎項的同時,還分設「人氣王」「淘汰王」等個人榮譽。去年,這兩項榮譽都被鍾鴻森拿下了。鍾鴻森被隊友們稱作4AM戰隊的「顏值擔當」。10月13日晚,本刊記者第一次來到別墅時,看到的他一副標準的學生裝扮:戴一副黑框眼鏡,光腳蹬一雙塑料拖鞋,搭配短褲、襯衫。相比於原名,鍾鴻森更為電競愛好者所熟識的名字是33Svan,在虎牙和微博平臺上,他以該暱稱開通的網絡帳號已經積攢起20多萬粉絲。

決定去打電競

和大多數家庭對抗的故事不同,鍾鴻森走上職業電競選手這條路的過程幾乎是順理成章。2016年,16歲的鐘鴻森正在讀一所全日制封閉式管理的高中,因為打球摔斷腿,在家休息了大半年,當時,手機遊戲《王者榮耀》已經火遍全國。鍾鴻森躺在家裡的床上,每天無所事事,又「看到很多人在玩」,也嘗試著下載了。很快在排位賽中打到了廣州市第一名。「那時候這個遊戲就只有兩個圈,一個主播圈,一個職業圈,我兩個都接觸不到,但這個成績在業餘裡面算比較厲害的。」鍾鴻森說。

終於從學校解脫了出來,下一步該怎麼走?鍾鴻森原本設想的是,先學英語,要麼出國讀書,要麼去父母的公司歷練,這是他身邊大多數同齡孩子都會走的一條路。直到做職業電競選手的念頭出現。

鍾鴻森今年20歲,17歲時輟學決定去打電競,從此開啟了一條有別於同齡人的成長之路(4AM電競俱樂部供圖)

鍾鴻森將做職業電競選手的想法告訴了父母,父母沒有一下子否定,只是問他:「職業電競,打得好與不好,各有什麼路可以走?」父母提出的疑問並不難解答。鍾鴻森上微博搜索信息,將「電競行業都有哪些崗位」「一個職業選手打得不好有什麼退路」等問題都查了一遍。並選定了EDG電子競技俱樂部作為意向單位。這家總部在廣州的俱樂部創立於2013年,旗下擁有《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多支熱門電競項目的戰隊,並獲得過數次世界冠軍。屬於國內最具知名度的電競俱樂部之一。

鍾鴻森的父母經營著一家布料公司,早年間,做過貨運,一路摸爬滾打的從商經歷讓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高。拿著這些資料去說服父母,鍾鴻森很快獲得同意。向EDG投簡歷後,2018年春節過後,在父親的陪同下,鍾鴻森坐上前往上海的飛機。

鍾鴻森幾乎是在最好的時候加入了電競行業。那一年,中國電競迎來前所未有的高峰。中國電子競技國家隊獲得兩枚亞運會金牌,中國大陸地區也第一次贏得《英雄聯盟》的世界總決賽冠軍。電競開始在主流人群中獲得認可。這一年的另一件大事是,李寧進軍電競圈,與EDG、RNG等知名的電子競技俱樂部達成合作。越來越多的品牌商進入電競市場。

伴隨著電競商業化的步伐,職業電競選手的商業價值也水漲船高。以國內薪資水平最高的Uzi為例,有傳言其在2018年曾拿下1.5億元的年薪。Kenny目前是4AM俱樂部的教練,2013年,他從大學退學,開始從事電競行業的幕後工作。「2017年,基本上只要是一線的俱樂部,基本工資都在8000元到1萬,熱門電競項目的首發隊員的基本工資可以開到幾萬到十幾萬元月薪。」相比於2013年前後的1000~2000元的月薪,這個數字翻了近10倍。

天賦和勤奮

帶著「《王者榮耀》廣州排位賽第一」的成績去的鐘鴻森很快發現,成為職業電競人的過程比想像的難。

剛進俱樂部的選手都會有兩周的考核期,不行就要捲鋪蓋走人。EDG的《和平精英》戰隊共有6個隊員。但項目只能4個人同時上場,所以經常會有2個人輪換。鍾鴻森成為那個被輪換的選手。「當時教練不讓你上場,你只能一直坐冷板凳。」別的隊員面對的是跟職業隊員打怎麼提升戰術的問題,鍾鴻森卻要先補自己的短板——槍法。瞄準基本是重複的內容,訓練肌肉記憶。有一次,隊友們都乘飛機去外地打比賽,鍾鴻森沒有上場資格,留在訓練基地,一個人對著空蕩蕩的房子訓練到凌晨三四點。

《親愛的,熱愛的》劇照

離家時,鍾鴻森和父親說的是,去上海就當過一個假期,打得好就留下,打得不好就回家。但他不甘心就這麼回去。他給自己增加訓練量。每天早上10點起床吃口飯開始訓練,到下午5點吃口飯回去接著打,晚上10點吃個夜宵,繼續打到凌晨3點,一天就這樣過去。

但最痛苦的還不是打得不好,而是「打得好不被大家看到」。剛進EDG,《和平精英》賽事還沒有開始舉辦職業聯賽。4AM隊友們只是作為儲備隊員和國內的其他戰隊打打訓練賽,沒有發揮的舞臺。2018年底,等不到大型賽事的EDG將隊員暫時遣回家。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團隊要就此解散時,轉機出現,4AM俱樂部投來了橄欖枝,這在電競領域被稱作「轉會」,即一個俱樂部將另一俱樂部的戰隊買下來。2019年4月,《和平精英》出品方騰訊開始組織聯賽。鍾鴻森期盼的舞臺到來了。「當時這個項目的職業比賽剛起步,大家都不懂,但是我們是第一批做準備的,比如今天打完比賽,我們會去看錄像,研究對手的打法,做到知己知彼。」4AM戰隊取得了第一屆冠軍之後,以頭號種子去打世界冠軍杯,「當時中國有三個世界冠軍杯名額,就是那一屆職業聯賽的第一、第二、第三」。在世界總決賽上,4AM拿下團隊第二,鍾鴻森個人奪得「淘汰王」,即遊戲內淘汰別人的次數最多、得分最高的選手。那是屬於自己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那一年,鍾鴻森19歲,終於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職業電競選手。

賽後人生

三天後的10月16日,《和平精英》職業聯賽第三賽季常規賽上,4AM沒有發揮好,只拿到總分第五的成績,分得20萬元獎金。五個隊友都分得上萬元的獎金。

從走上職業電競之路的那刻起,鍾鴻森沒再問家裡要過錢。一個職業電競選手的薪水一般由四塊構成:工資、獎金、直播平臺受益和周邊產品售賣。剛進去的第一年,俱樂部給到鍾鴻森的基本工資是5000元,包吃包住。聯賽的獎金一周100萬元,一個賽季兩三千萬元。團隊第一名獎勵100萬元。這些錢,分別由俱樂部、教練、隊員三方分成。平均下來,年收入可以在50萬~70萬元左右。遠遠高於國內一線城市白領的平均薪資。

Kenny將目前電競職業選手的薪資水平分為大概四個層次:第一層,即金字塔頂端的,如Uzi、Doinb、Jackeylove、pdd等選手和《英雄聯盟》這樣的大熱門項目,年薪在千萬到上億元。第二層,在熱門項目裡或選手自身有一定熱度的,年薪可以拿到150萬~300萬元。第三層,在稍微小眾的項目裡,一年50萬元左右。再往下,替補、領隊等角色的年薪在10萬~20萬元。

錢是打比賽的驅動力,更是向父母證明自己的最佳方式。「他們在外面就跟別人說,孩子獨立了,自己能掙錢了,現在還能養活自己。」有一件小事他一直記得,2018年底,工作一年後被EDG暫時解散回家,當時剛好趕上過年,廣東人的家裡又比較注重過節的儀式感,難免忙裡忙外。以前,如果看到鍾鴻森在玩遊戲,父母肯定會把他叫出來幫忙,但那個新年,他在房間裡直播打遊戲,父母一次也沒打擾過,「就覺得這已經是你的一份工作了」。直到現在,父親雖然「從來沒評價過,也沒有鼓勵過」鍾鴻森的這份工作,但他知道,爸爸偶爾也會看自己的電競直播。

和俱樂部籤的合同一年以後到期,鍾鴻森也在思考未來的出路。做了兩年職業電競選手後,他發現「邊際效應在遞減」,「比如我17歲時,第一個月領5000塊,我很開心。第二個月就只剩一點喜悅了。第三個月覺得就這樣,感知會越來越少。新鮮感已經沒了,現在我只是把它當成一份工作」。當接觸到電競行業的分支,看了從比賽現場的導演、製作人、裁判,到幕後選手、俱樂部經理、領隊、教練等一整套系統是怎麼運作的之後,回歸現實,鍾鴻森對自己有個大致的判斷:自己或許並不喜歡這種生活方式。「我本來就比較內向,不喜歡跟別人交流,所以這些工作其實不適合我。」

他開始對金融感興趣了,打算退役後不再續約的話,往金融和做生意的方向發展。過去那個高中輟學後打算去父母公司幫忙的男生,現在變得「不太想依賴父母。自己創業也好,搞別的也好,喜歡自己搞」。但一切仍是未定的,「如果以後覺得這條路也不是特別喜歡,還有機會再換另外一條路走」。

打職業電競的決定就像人生路上旁逸出的一根枝丫,「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這是正常人一輩子該經歷的東西,是比較常規的,而我屬於比較特殊的一種,可能經歷的和得到的也會比他們多」。從學校退學出來的這兩年,通過和來自不同階層背景的人接觸,鍾鴻森開始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他想,未來的某一天,自己一定還會重返校園。「打職業電競也好,上學也好,做金融工作也好,我都可以去嘗試。年輕的時候,失敗無所謂……我一直覺得,選擇工作時能遵從自己熱愛的東西,是一個人最幸福的事。」

相關焦點

  • 即使月薪過萬、年入千萬,電競選手也並非好職業
    讀娛 | yiqiduyu文 | 趙二把刀電競行業,尤其是電競選手,從職業的角度來說,是一個比娛樂圈還要殘酷吃青春飯的職業。所以,在行業低谷時,要正視電競的價值;但在外界吹捧時,還是要強調從事電競的殘酷性的,畢竟,做一名電競選手是很多青少年的夢想。
  • 日本電視節目調查電競對社會影響 10歲少年想做職業玩家直到50歲
    如今隨著電競的不斷發展,之前僅僅是娛樂範疇的遊戲早已經成為了某些高玩憑藉技術獲取大量獎金的新職業,近日日本某電視節目做了《16歲職業玩家賞金3.3億 對日本的父母和孩子的衝擊
  • 17歲韓國少年球手 鄭赫:從海南公開賽走向職業
    17歲的韓國少年鄭赫(Hyeok Jeong)不久前在洋浦古鹽田高爾夫俱樂部舉辦的2015海南公開賽暨國際青少年高爾夫球錦標賽上獲得了男子A組的冠軍,由此,他獲得了本周在三亞龍泉谷高爾夫球會舉辦的2015海南公開賽暨平安銀行中國美巡賽的參賽資格。
  • 推純愛小說:打野小藏獒VS電競男神,重回十八歲打職業電競!
    大家好,點點來推文啦,下面分享了四本不錯看的純愛小說,重生種田文、強強穿越文、電競甜爽文等小說類型,適合書荒期閱讀,不喜勿入哦。1.《養家之路[重生]》作者:聞喵姑娘溫睿重回八年前,他知道未來淮城的房價會一路飆升,於是決定定居這裡掙錢囤房。可做什麼掙錢呢?
  • 森悠訓練營: 體驗職業訓練 開啟電競之路
    電競行業目前在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想從事電競行業,想實現自己的電競夢。據《2019年度中國電競人才發展報告》數據表示,78.8%的社會人士和72.2%的高校生願意主動接受電競教育或培訓,並且71.8%的社會人士和73.5%的高校生希望從電競教育中獲得從事崗位的專業知識。更多的人願意去了解電競,去接受專業的培訓來加入電競。
  • 認識一個電競職業選手是什麼樣的的體驗
    初見有點小失望吧,以為職業選手應該自帶大神氣場,結果是比我還小几歲的常見網吧青年,和我們在網吧開黑玩了幾把,一手皇子打野玩的很兇,然而沒贏。後面大家出去吃飯,邊吃邊聊,廠長可能初見有點放不開。主要就是隨便談談當下的遊戲和選手情況,沒有深聊,吃完散場。
  • 臺灣文化部:開放電競職業申請 可免除兵役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近年來,隨著電競市場的飛速發展,關於電競產業以及職業選手發展的問題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 被娛樂圈耽誤的電競明星,原來他們才是真正的「網癮少年」!
    但你知道嗎,其實你喜歡的愛豆,很有可能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網癮少年」!這第一個登場的,就是愛音樂、愛奶茶、喜歡專輯跳票的天王周杰倫了,在16年周杰倫收購英雄聯盟S2世界冠軍TPA,隨後更名為JTEAM,正式進軍電競領域,並且還在LMS職業聯賽中,J TEAM戰隊還曾獲得過夏季常規賽第一名的好成績。唱歌又這麼好聽,還這麼支持電競,看來杰倫這是要要貫穿我們整個青春的節奏哇!
  • 少年電競夢,來者何人!
    能成為職業選手,或者成為未來電競的一部分,熱情和能力都是缺一不可的。 所以家長和孩子首先得明確幾個問題: 你的孩子是否對自己的競技水平有明確的自我認知? 你的孩子是否電競天賦達到職業標準?
  • 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職業電競...
    想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運動員,嘴上喊喊「我打遊戲很厲害」可遠遠不夠,和任一傳統體育項目金字塔尖的優秀運動員一樣,天賦、努力、心態、機遇、環境等,缺一不可。 少年,如果你真的想走職業電競這條路,不要以為輕輕鬆鬆「玩遊戲」就年入百萬。想玩出名堂,以下說到的這些條件,務必條條對應。玩遊戲的門檻很低,但要把遊戲玩好,門檻一點都不低。
  • 世界高校電競紀實:中國電競社、韓國職業工廠、美國NCAA、日本…
    文/ Alvis雷編輯/ 郭 陽 中國高校電競代表:海經學院的起與伏「海口經濟學院第三次打入《英雄聯盟》全國高校聯賽,成為了全國八強。總決賽位於西安,我校的五名選手決定自理所有的路費和食宿,想向老師們請假,與中國其他七所學校奮戰到底爭取榮譽。但即便要求如此簡單,都沒有得到校方的批准。」
  • 【人物】世紀末電競少年——Baolan
    那是一個不太開心的雨天,Baolan穿著IG隊服在床上裹著被子接受採訪。也許是從沒有和陌生人這樣一對一地聊過天,大部分時間裡的Baolan都處在一種「低著頭自言自語」的狀態下,如果聊到感興趣的話題,他會報以簡單的笑容,或者略微提高音量。一個十八歲少年的故事不會太複雜,Baolan亦如此。輟學打職業,在TGA裡苦苦掙扎,抓住機會來到LPL,在更激烈的競爭中拼命適應,最後實現自己的夢想。
  • 電競項目成為亞運會項目 職業選手「貓神」大談經驗
    「能作為火炬手來到這裡真的很榮幸,電競被認可作為一項職業體育項目,我感到很欣慰,畢竟這是自己喜歡的事業,之前受到各方面的誤解,現在能夠以一個正面的形象進入主流大眾的視野,對我和所有職業電競選手來說都很值得高興。」陳正正說。
  • 14歲少年身高2米21,挑戰金氏世界紀錄,卻無法正常打籃球
    日前,四川省樂山市一位初中生火了,14歲身高達到2米21,正在申請金氏世界紀錄。這樣優秀的身高,卻無法正常從事籃球這項運動,不免是中國籃壇一大損失。不過,該少年卻夢想著從事另一項體育運動,期待未來能成為一名職業選手。
  • 電競少年的追夢之路,《穿越火線》角色介紹
    電競少年的追夢之路,《穿越火線》角色介紹最近有一部很火的網劇叫《穿越火線》,講得是一群年輕的電競愛好者因為共同的愛好在一起打遊戲,一步步實現自己夢想的故事。而兩位男主,肖楓和路小北也因為奇妙的緣分,穿越了時空,成為了好朋友。
  • 中國電競如何成長?Bin紀錄片傳奇電競生涯,曾幫父親「代打」!
    這一批人不是別人而就是職業選手的父母,其實往往有的時候一個選手的父母能否給予他多大的幫助才是最關鍵的 但是很多人在觀看這位選手的紀錄片當中悄無聲息的落下淚了,因為很多人都被這位18歲少年的父母所感動了。
  • 評論:電競人才應兼備專業素質與職業精神
    近年來,電競相關的新聞頻頻登上各大媒體,由電競衍生的很多短語比如「吃雞」「下飯」等也已深入人心。電競行業正成為數字文化產業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擁有了較為完整的賽事舉辦和內容生產體系。各地政府也陸續出臺促進政策,期待電競成為當地經濟新的增長點。
  • 如何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
    2018年可謂是電競元年,IG在LPL的S8總決賽奪冠讓數萬熱愛電競的玩家們心中熱血沸騰,像是多年來不被認可甚至於認為玩物喪志的青春正式在大眾面前正了名
  • 一直堅持從事一個職業好,還是多多嘗試不同的職業比較好?
    朋友問:「一直堅持從事一個職業好,還是多多嘗試不同的職業比較好?」 我的回答如下。 這個要看具體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 12歲男孩想當電競職業選手,留下「離別信」後出走:「看完不要打110」
    12歲男孩小峰留下一封「離別信」,並特意在旁邊附上一句「看完不要打110」,毅然走出了家門。他要去追逐自己的夢想,做一名電競職業選手。好在熱心群眾發現了孩子異樣後及時報警。7月2日22時許,浙江溫嶺市澤國鎮一家店鋪的店主文先生發現一個小男孩站在他店門口許久,幾次想進店又停住了腳步。感覺異樣後,文先生試探性地問了一句「是不是跟家人吵架了」,男孩聽後立刻淚流直下。文先生報警。「我們問他家住哪裡、父母的聯繫方法,他一言不發。我們在他的書包裡找到了礦泉水、火腿腸等食物,還有一個平板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