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統、中統特務為何始終無法打入延安?

2021-02-19 紅星照耀世界

【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7周年第一場文藝演出集錦(上集)】▼

回顧歷史,緬懷革命先輩的熱血情懷,感受學習他(她)們為國為民獻身革命的堅定信仰和無私忘我的崇高精神!


電視劇《風箏》的劇照

在我黨歷史上,隱蔽戰線鬥爭一直是對敵鬥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白區的上海,黨中央曾經成立特科,令特務與叛徒們聞風喪膽。相對而言,根據地的反特肅奸鬥爭就鮮為人知。在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和黨中央所在地延安,邊區保安處領導保衛人員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的反特大戲。

邊區保安處「拓荒」

隱蔽戰線鬥爭一直是受到黨中央重視的。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紅一方面軍長徵到達陝北。11月5日,西北政治保衛局就以原中央蘇區和紅一方面軍中的政治保衛局幹部為基礎,在瓦窯堡正式成立,負責西北蘇區和紅軍中的肅反、保衛工作。保衛局首任局長為王首道,1936年2月後由周興接任。1936年6月,保衛局隨中央遷至保安(今志丹縣),1937年1月遷到延安棉土溝。1937年9月,西北政治保衛局更名為陝甘寧邊區政府保安處,負責陝甘寧邊區的鋤奸、肅特保衛工作。在延安隱蔽戰線鬥爭史上,邊區保安處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一把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利劍。

【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7周年第一場文藝演出集錦(下集)】▼

邊區保安處處長一直由周興擔任,擔任副處長的有杜理卿、譚政文、劉海濱、劉秉溫、趙蒼璧、李啟明、李甫山等人。

邊區保安處成立之初,完全是一窮二白,缺乏幹部,沒有情報資料,就連辦公用房都沒有。但是這一切困難一點也難不倒這些經歷過長徵的老戰士,他們自己動手,在延安棉土溝開挖了十餘孔窯洞,基本解決了辦公生活用房的問題。

在陝甘寧邊區,治安、情報、反間諜工作則由邊區保安處負責。邊區保安處設有保衛部、地方部、檢察部等機構,下轄各縣保安科。為了加強地方保安工作,1941年底,在邊區保安處之下又設立四個保安分處——關中、隴東、三邊、綏德分處,相當於地區機關。後來又成立延屬分區,形成五大分區的布局。保安處統轄邊區的警察力量,各縣有一個排至一個連的武裝(稱警衛隊、治安隊或特務隊),保安處直轄保安團。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決定從陝甘寧邊區保衛處、檢查處等部門抽調部分幹部戰士,組建延安市公安局管轄的延安市警察隊,加強了延安城的衛戍力量.

【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7周年文藝演出主持人北京頑主精彩集錦】▼

延安的生活是艱苦的,連毛澤東都穿補丁褲子。但延安警察卻有自己的黑色制服,甚至還有神氣的騎兵隊。保安系統有從邊區保安團到縣保安隊的武裝力量,還有自己的秘密情報系統、自己的電臺。邊區縣首長的待遇是騎馬,書記、縣長以外,惟有保安科科長有一匹。這種特殊地位,人稱「三駕馬車」。出入邊區的「護照」上,都蓋有周興的大印。因此,從政府機關到行商百姓,都知道周興的大名。保安處在鳳凰山下安營紮寨,機關、保衛團營房佔據了大半城區,一直延伸到山麓的窯洞看守所。一次,周恩來碰到周興,笑呵呵地喊:「周半城!」周興「周半城」的美名,從此名揚延安。

【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7周年第二場文藝演出集錦(上集)】▼

除專門的保衛機關外,邊區還成立人民自願協助政府進行鋤奸保衛工作的群眾團體「鋤奸委員會」,同時作為鄉政權對群眾鋤奸工作的領導機構。除了公開的保衛組織之外,保衛系統還在各鄉村、街道、工廠、學校、合作社、機關、團體、部隊,設立秘密的「工作網」,作為保衛機關的「耳目」,這就使得敵特的滲透困難重重。

周恩來遇襲事件,令黨中央

和毛澤東大為震驚

作為陝甘寧邊區保安處處長,周興兼任陝甘寧邊區保安司令部和延安衛戍司令部的副司令,對延安乃至整個邊區的安全負有重要責任。他盡心盡力,領導保安處上下,維護邊區社會秩序,保護黨中央的安全。但是在敵我交錯的複雜環境之下,保衛工作很難不出紕漏。周恩來遇襲事件的發生,就讓周興深感自責。

1937年4月,周恩來計劃去西安談判,為他預備的卡車在延安城南門外停了幾天。敵人在延安布置了一些耳目,南門附近的坐探馮長鬥發現卡車將出動,就報告了活動在南線的政治土匪。從延安去西安,必經我方控制的延安縣地面和國民黨控制的宜川、甘泉地面。在敵我交界的一帶地區,活躍著一股政治土匪,他們對邊區安全破壞極大。這裡的土匪有明暗兩路。明的,由哥老會大爺李青伍等率領;暗的,是由當地土豪紳姬延壽率領的80多人槍的民團,實際上也是一股土匪力量。國民黨甘泉縣黨部直接操縱明暗兩股武裝,這些土匪地形熟悉,消息靈通,武器裝備也好,專門破壞我邊區安全。

【紀念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7周年第二場文藝演出集錦(下集)】▼

25日早晨,周恩來與張雲逸率副官陳友才等由保衛局特務隊一個班護送,共25人乘敞篷卡車從延安出發。本來,周興對這次出行的保衛作了周密的布置,派特務隊一個排,乘三輛卡車護衛。由於出發時周恩來臨時有事,就派兩個班乘兩輛卡車先行了。這樣,周恩來單車出行,護衛人員只剩三分之一。

延安與甘泉的交界處有座山叫勞山,這裡森林茂盛,比較隱蔽。當周恩來乘坐的卡車剛剛駛到這裡,就遭到土匪的突然襲擊。我方犧牲很大,陳友才和警衛排長陳國橋率領戰士拼命掩護周恩來等順西面山溝轉移。最後,僅周恩來、張雲逸等4人徒步回到延安城外的三十里舖,在政治保衛局檢查站將情況報告黨中央。毛澤東心急如焚,他給中央警衛團長黃霖下了道死命令:「什麼也不要顧慮,無論如何要把周副主席救回來!」周興也立即命令延安市公安局派出特務隊騎兵排出發營救。

勞山事件震動整個延安,保安處難辭其咎,周興受到了嚴厲的批評。邊區政府急令剿匪,不到一個月,就消滅了這股土匪。為了加強延安城的治安力量,1937年8月,陝甘寧邊區政府成立保安司令部,統一指揮陝甘寧地方部隊和自衛軍。8月15日,保安司令部成立,高崗任司令員,周興任副司令員,譚希林任參謀長。

同時,為了加強對情報、保衛工作的領導,黨中央也成立了專門的領導機構。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成立「中央特別工作委員會」,對外稱「敵區工作委員會」,統管全黨的情報、保衛工作,周恩來任主任、張浩任副主任。不久,周恩來去國統區談判,又由康生接任主任,潘漢年任副主任。1938年春,根據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中央特別工作委員會下設三個部:戰區部,部長杜理卿(又名許建國);城市部,部長潘漢年、副部長汪金祥;幹部部,部長陳剛。後又成立「中央保衛部」,由杜理卿任部長。

1939年2月18日,中央特別工作委員會被撤銷,中共中央新組建了中央社會部(又稱中央情報部),負責領導全黨各根據地和邊區的保衛和情報工作,康生任部長,王稼祥、葉劍英、李克農任副部長,後來孔原、潘漢年也擔任副部長。中央社會部的機構十分精幹,下設兩部一室一處:第一部(偵察),部長杜理卿;第二部(情報),部長潘漢年、孔原、曾希聖;辦公室和秘書處。中央社會部及地方各級社會部的成立,結束了以往情報、保衛工作分散、缺乏完整統一的系統的局面,提高了工作效率。陝甘寧邊區保安處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既是中共中央西北局的社會部,又是邊區政府的一個部門,同時接受西北局與陝甘寧邊區政府的領導。

日特、中統、軍統三股勢力

都把魔掌伸向了延安

在向陝甘寧邊區滲透的敵對勢力中,有日本特務,也有國民黨特務。

日本特務機關的主要活動方式是收買中國人,混入邊區做間諜,其中有高級間諜,也有低級偵探。1941年冬,一對夫妻從敵佔區來到延安棗園,受到中央社會部的接待。

男子張帆是個知識分子,女子田某是個工人,他們原本是蘇軍情報組的間諜。蘇軍試圖在日軍後方建立情報網,要求中共方面提供人選,協助培訓外派。這對夫妻經過蘇方培訓後,派到敵佔區瀋陽工作。一天,中社部秘書王初在值班的時候接到《解放日報》寄給中社部一室主任汪金祥的一封信,把張帆投寄的詩稿退回。

王初發現,張帆短詩的內容不過是「我已經到了西北高原,遙望大興安嶺……」之類的話,沒有什麼特別內容。幾天後,中社部又連續三次收到《解放日報》的退稿,內容基本相似。大家覺得很是蹊蹺,於是,中社部派人著手開始調查。從延安到國統區到淪陷區,中社部都建有秘密交通線。中社部沿著這對夫妻的路線查問各個交通站,回電都說,這對夫妻抵達後,就在報紙上發表一篇文章或是一首短詩。發表文章並不奇怪,但是每到一處都如此操作,就像是在通報自己的行程。中社部又詢問瀋陽秘密黨組織,得知這二人返回延安並未經過領導同意,實屬擅自行動。

中社部迅速將這對夫婦控制起來,汪金祥和中社部二室治安科長陳龍負責審訊。原來,這二人奉蘇軍情報組之命到瀋陽做情報工作,在雜貨店裡隱藏無線電臺,不料,在發報時被日軍發現被捕。日軍早想派人打入延安,苦於沿途根據地群眾鋤奸組織嚴密,難以實現。現在捉到他們,就決心為己所用。日本特務機關要求他們到延安後長期潛伏,一般不搞組織聯絡。為了通報情況,只在報紙上發表文章。中社部立即將張帆逮捕,田某坦白後被送到陝北公學學習,後來還入了黨。

總的來說,日本特務在延安的活動比較弱,潛入延安的特務主要是國民黨特務。

1938年4月,一個來自國統區的教授訪問團來到了延安。訪問團中有一位叫蕭致平的教授,還帶了一個名叫沈輝的私人助手。教授訪問團一行參觀了陝北公學、魯藝、抗日軍政大學等學校,觀看了延安留守部隊的訓練情況。他們還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領導人的接見,併合影留念。訪問結束後,沈輝要求留在延安參加革命,得到批准,被安排在邊區政府教育處普教科工作。邊區保安處對他進行了嚴格的審查,保安處副處長王範發現自稱是河南人的沈輝卻是浙江口音,但是並未發現其明顯的破綻。

其實,這個沈輝的真名叫沈之嶽,是軍統陝西工作站的特務。他是浙江仙居縣人,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自學過俄語,精通英語,槍法也很準,很受戴笠器重。抗戰初期,沈之嶽在上海、杭州兩地曾誘殺過七八名共產黨員。戴笠曾希望派軍統陝西工作站站長毛人鳳潛入延安刺殺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但毛人鳳認為希望不大,沒有答應。沈之嶽向毛人鳳主動請纓潛入延安,力爭刺殺行動成功,讓毛人鳳喜出望外。為了能夠進入延安,沈之嶽特地「認真」學習了幾本馬列著作,能夠講一通「革命理論」,裝扮成「進步青年」模樣。沈之嶽為了保護自己,到延安後遲遲不敢與同夥接頭。為了不引起懷疑,他沒有敢走近毛澤東居住的棗園和中央機關駐地楊家嶺。

一天,沈之嶽在窯洞前一棵老榆樹下發現了同夥送的暗號。隨後,他又發現了一張煙盒紙,上面用暗語告訴他,翌日中午到甘泉縣杜甫祠堂見面。看完,他立即燒掉紙條。沈之嶽頗為狡猾,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不去貿然接頭,並中斷了與同夥的聯絡。

為肅清陝甘寧邊區的敵特組織,周興他們決心拔出安插在邊區的「釘子」。經過一段時間的偵察,他們發現延安城外的麻家鋪有個已還俗的僧人行蹤可疑,常不定期地與一名叫謝仁義的小雜貨店老闆接頭。謝仁義則不定期去七里舖鄉鎮小學,與一個姓張的小學校長接頭。為了不打草驚蛇,周興與王範派出保衛人員對其暗中監視布控。同時,李克農也轉告邊區保安處,中央軍委的電臺曾兩次截獲發自延安城外的可疑電波信號;而綏德縣的一個天主教堂附近已測出有敵特的秘密電臺在活動。保安處據此分析,敵特很可能在策劃一起重大破壞行動,甚至是武裝暴亂。

黨中央要求邊區保安處密切注視敵特動向,把握好動手的時機。王範立即帶人前往延安郊區,逮捕了謝仁義和小學校長等7名特務,擊斃拒捕的還俗僧人。經過審訊,王範得知特務們與延安城外一股地主武裝聯合起來,準備策劃破壞延安通往綏德的公路,並陰謀伏擊八路軍後方留守處主任蕭勁光一行;他們還計劃潛往棗園、楊家嶺等地,向毛澤東與中共中央駐地的幾口水井投毒,以暗殺中央領導人。已被捕的國民黨延長縣縣長周景龍還供認,軍統已派了一名殺手潛入延安,計劃殺害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但此人遲遲沒有動靜,不知是出了什麼差錯。

周興、王範立即採取了果斷措施,將邊區的特務一網打盡。破案之後,黨中央、西北局先後對周興、王範予以表彰和獎勵。在這次鋤殲行動中,只有沈之嶽因主動中斷與其他特務的聯繫而逃跑。1964年,在蔣經國的極力推薦下,沈之嶽擔任國民黨「調查局」局長。1990年,沈之嶽因患腎病曾到北京治療,1995年在臺灣病死。

陳泊

「延安的福爾摩斯」陳泊

延安的情報、保衛界有一個偵察奇才,被毛澤東稱為「延安的福爾摩斯」,他就是邊區保安處偵察科科長陳泊(原名盧茂煥,又名布魯)。他長期負責偵察情報工作,破獲諸多疑難案件。一天,陳泊獲悉,中統將派一個特務以《中央日報》記者的身份進入邊區,執行檢查邊區各縣國民黨黨部反共的情況。這個特務剛一進入邊區,就被陳泊抓獲。在審問後,陳泊萌發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決定喬裝打扮深入虎穴。經上級同意,翌日,陳泊穿上這個特務的衣服首先來到延長縣。他手持《中央日報》記者證,到國民黨縣黨部,指名要見書記長。已接到上峰通知的書記長不敢怠慢,熱情接待,將收集到的中共情報作了詳細匯報。有了在延長縣初獲成功的經驗,陳泊又接連到延川、清澗等6個縣進行探查。此行大獲全勝,陳泊根據情報,捕捉暗藏的特務40多人。

陳泊工作思路開闊,他大膽提出,搞情報工作要「化敵為我,化我為敵」。中央社會部接受了他的建議,制定了「化敵為我服務」的方針,決定大膽使用國民黨特務反正分子和可用的嫌疑分子,強調重視建立內線、強調重視上層,大膽在敵特機關內部建立特情力量。大革命時期入黨的李茂堂,被捕後參加了中統,經過爭取,表示願意為我黨服務。李茂堂後任中統陝西省室主任,從而使我黨能夠及時掌握中統的動向,為黨的情報工作立下大功。1943年,經毛澤東親自批准,李茂堂重新入黨。

1941年1月,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皖南事變」,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的特務活動也隨之升級。1942年春節前夕,慶陽縣保衛科抓獲一名來自國統區的神秘男子,名叫陳興林。在審訊中,陳興林承認負有軍統交辦的重大使命,願意棄暗投明,但只能向中共情報部門的負責人供出。這天深夜,陳泊秘密會見陳興林,得知了事情的由來。陳興林原本是在西安讀書的熱血青年。1938年10月,他聯絡了三個要好的同學一道去延安,走到臨潼時被軍統特務截住,強行送到西安郊外的一個訓練基地。陳興林經過3個月的「洗腦」和強化訓練,被派到漢中特訓班當教員,一當就是9期。訓練的內容除進行思想上的反共教育外,還有射擊、爆炸、暗殺以及竊取情報的技術。訓練3個月為一期,結業後便偽裝成進步青年被派往延安長期潛伏。

經過多日的觀察思考,陳興林認為共產黨的確是為國家為民族著想的,因而願意為共產黨辦事。1941年底,胡宗南部欲進攻延安,需要有人布置那些潛伏下來的特務內應外合。熟悉這些潛伏學員的陳興林被選中完成這個任務。保安部決定將計就計,通過陳興林挖出潛伏特務。此時,陳興林非常思念在慶陽縣的老母親和剛剛成婚的妻子,他向組織上提出回家探親三天的要求。對此,保安處內部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多數人不同意。但在陳泊支持下,中央社會部批准陳興林的要求。

陳泊給了陳興林一些邊區的貨幣,讓他買些衣物食品回去,還送了一隻大燒雞和幾塊布料,把陳興林感動得潸然淚下。三天後,陳興林果然如約而歸。在五四青年節時,延安舉行盛大的慶祝集會。隱蔽在會場入口處的陳泊等人帶著陳興林,現場指認潛伏的特務,打開了漢中特訓班案的缺口。到1942年5月,陳泊偵訊得知,這些特務潛伏很深,有的進入軍委二局電臺組,有的進入陝甘寧晉綏聯防司令部,有的進入中共陝西省委,有的進入邊區政府,還有特務打入綏德專署、隴東專署等重要機構。6月18日,中共西北局發出《關於處理邊區內部反共特務內線的決定》。至1942年底,經過陳泊等人的艱苦工作,漢中特訓班案件全案告破,共發現軍統潛伏特務32名,其中主動交代1名,經過偵察發現20名,被捕人員供出11名,物證7件。

情況上報到黨中央,毛澤東非常高興,讚嘆說:「當為奇功,奇功!這個布魯,真是我們延安的『福爾摩斯』。可惜我們只有一個布魯,要是再來10個布魯就好了!要用布魯這樣的人保衛延安!」陳泊「延安的福爾摩斯」的美名,便在邊區不脛而走,傳為美談。

1943年6月上旬,在陝北吳旗縣長官廟及富縣,相繼發生兩起武裝特務偷越哨口的事件。這引起了陳泊的高度警覺。隨後,中央軍委保衛部牽頭召開了留守兵團、延安邊區政府保安處、延安公安局等單位的聯席會議,作出了加強延安的防特反特,特別是保衛中央領導人安全的決定,在邊區搜索武裝特務。

一天,陳泊在查閱中央領導人日常活動的安排時,一個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6月22日上午10時,毛澤東要接見新四軍第三師第八旅旅長田守光。陳泊立即來到中央軍委保衛部,向時任部長的錢益民詢問有關情況。原來,田守光是當年3月上旬從華中出發,經渤海、冀東、平西進入晉西北,從那兒進入邊區的。田守光抵達晉西北時有電報發給中央軍委,稱所持的中共華中局的介紹信在渡海戰鬥中丟失。

儘管一切似乎毫無破綻,但陳泊還是不放心,他向晉西北的兩個兵站去電,查證田守光的蹤跡。當天下午,晉西北八路軍兵站回電,稱5月下旬並無新四軍旅長田守光從那兒經過。陳泊放下電報,立即找到錢益民,建議馬上審查田守光。陳泊認為,在延安,裝扮成軍人是不容易被發現的,田守光3月份就離開了華中,到現在3個多月了,這中間可能發生很多的變化。為什麼晉西北兵站回電並沒有這樣一個人呢,這裡面大有問題。錢益民將審查田守光的任務交給了陳泊。

經過兩晝夜的審查,陳泊終於搞清楚了,這個田守光是假的,是軍統派來刺殺毛澤東的大特務。而真正的新四軍第三師第八旅旅長田守光、該旅參謀長彭雄等人,於3月初從山東赴延安參加黨的會議,在連雲港海面上與日軍遭遇,所有人員遇難。軍統特務很快查清楚死者中有新四軍旅長田守光。在戴笠的親自策劃下,軍統派出數批特務潛入延安,包括這個「田旅長」,欲尋機刺殺毛澤東。「田旅長」在延安中央軍委招待所住了5天,沒有人對他的身份表示懷疑,眼看還有兩天就要受到毛澤東的接見,沒想到被陳泊的火眼金睛識破。

「新版《蔣幹盜書》」

抗戰時期,在陝甘寧邊區流傳著一個設計巧除國民黨中統特務的連環故事。每當人們聽到這個被稱為「新版《蔣幹盜書》」的反間諜經典案例時,都禁不住欽佩那位沉著冷靜、勇敢機智的故事主人公。他就是時任邊區保安處特派員,解放後擔任黑龍江省副省長、省委常委、公安廳廳長的趙去非。

趙去非是延安抗大的第一期畢業生,1937年12月畢業後被分配到陝甘寧邊區保安處工作,1938年春任延安市公安局檢查站站長,1939年任邊區保安處一科副科長,同時兼任延安駐洛川縣的外勤特派員。

按照國共雙方的協議,洛川縣由國民黨政府統治。這裡有組織嚴密的國民黨特務組織,尤其是中統勢力一度十分猖獗。趙去非經過考察發現,與洛川鄰近的甘泉小學校長石志文是國民黨從西安派來的。此人雖是國民黨員,但並非特務,為人正派、思想開明,是個可以發展的對象。趙去非親自找石志文談話,開門見山,請他為共產黨搞情報。石志文有些猶豫,遲疑不決。為了爭取他,趙去非將一些無關緊要的情報通過石志文送給洛川的中統特務,石志文得到他們的信任,後被派到西安受訓。回到甘泉後,石志文被趙去非的誠心所打動,將在西安的特務訓練班的幾十名特務的人名、化名和派遣方向全部寫出來交給趙去非。這時,中央社會部已經從另一個渠道得到了這份資料。經過雙方的核對,兩份情報完全一致,趙去非也因此把石志文當成了值得信賴的戰友。

1940年初,共產黨控制了甘泉縣,趙去非指示石志文乘機隨同國民黨撤出。到西安後,石志文進入中統駐陝西省調查統計室,專門負責預審被捕的共產黨員。後來,駐洛川的中統特務齊開章被派往邊區,石志文乘機要求調回洛川,後得到批准,被任命為洛川縣政府指導員。這樣,國民黨控制的洛川縣政府的有關情報就源源不斷地送到延安。在趙去非的安排下,我黨的多名情報人員打入國民黨在洛川的要害部門。

一天,趙去非在富縣突然接到下屬報告,說有中統特務要來投誠。來投誠的特務是國民黨洛川縣黨部幹事王忠岐。趙去非通過在縣黨部的內線,早就知道王忠岐是位頑固的中統特務,他這次很有可能是假投誠,極有可能是中統洛川調查統計室主任單不移設計的一個圈套。趙去非決定將計就計,聲稱自己是八路軍三五八旅的參謀。酒席上,趙去非打聽駐洛川的國民黨特務機關情況。為了取得共產黨的信任,王忠岐交代了一些情況。為了「借刀殺人」,趙去非鄭重地說:「王先生,你這次回去,拜託一件事情。」「前些日子,從富縣跑到洛川一個人,你們的主人沒有懷疑吧?」趙去非這樣說等於告訴王忠岐,那個自稱是共產黨叛徒的人原來是共產黨的間諜。

王忠岐回到洛川後,向單不移進行了匯報。單不移大喜過望,以為此行挖出了一個共產黨的間諜。趙去非巧施反間計,很快就讓這個叛徒由中統方面處決。

幾天後,王忠岐又自稱來送情報。趙去非迫使他提供更多的秘密。為了表示自己是真心投誠,王忠歧只得講出八九個隱藏在邊區的中統特務和擬發展特務的名字。後來,趙去非有意將他軟禁起來,又設法讓他逃回洛川。面對同志們的疑惑,趙去非解釋說:「王忠岐逃跑,說明他忠於國民黨。可是,他的上級也在考察他,人家會想,為什麼我們這邊跑了人沒有動靜?王忠岐畢竟向我們供出了幾個人,大家就等著看特務們『窩裡鬥』吧!」果然,王忠岐從邊區政府控制的富縣逃回後,引起了單不移的懷疑。追問之下,王忠岐承認了向趙去非供出了幾個隱藏特務的名字。當單不移派人通知潛伏特務隱蔽時,才發現那些特務已經被捕。單不移氣急敗壞,下令將王忠歧處死。

邊區保安處的同志得知了王忠岐被活埋的消息後高興不已:「這齣戲真是比《蔣幹盜書》還過癮啊!」趙去非說:「大家別急,戲還沒有演完。」他設計繼續擴大戰果,由邊區保安處不斷向外放風,以表明王忠岐是自己逃跑的。在洛川的國民黨縣政府官員們得知單不移冤枉了王忠岐以後,立刻騷動起來。王忠岐是洛川本地人,在中統內部人緣很好,而單不移卻不得人心。在王忠岐被處死後,洛川的官紳們都紛紛對單不移表示不滿,最後鬧得單不移在洛川無法立足,灰溜溜地走了。

不久,中統方面安排中共秘密黨員的石志文出任中統駐洛川調查統計室的主任。此後,國民黨的兵力部署、進攻意圖、特務派遣等情況通過這一渠道不斷地被傳遞到延安。趙去非設計除掉王忠岐、趕走單不移的傳奇經歷,成為國共雙方間諜戰中應用「反間計」的經典案例。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文史博覽】

偉大領袖毛主席永遠活在億萬人民的心中!!

致敬!人民最貼心最偉大的領袖毛主席!
致敬!最偉大最輝煌最可歌可泣的毛澤東時代!
致敬!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將永遠光耀中華大地、神州世界!


🇨🇳毛澤東思想總群微信公眾號《紅星照耀世界》《日出韶山》投稿、交流、溝通請聯繫主編星雲漫步🌸(微信號LDHADAN1028),感恩您的參與,謝謝!

收集整理:🇨🇳毛澤東思想總群

歡迎關注公眾號《日出韶山》

星雲漫步🌸微信號ldhadan1028

相關焦點

  • 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和軍統的發展
    中統和軍統開始發展壯大,應該從蔣介石第二次復出的1932年說起。中統的發展。1932年左右,因為蔣介石的大力扶植,戴笠的特務組織得到快速發展。「特工總部」只不過是徐恩曾想找個理由和平臺,招兵買馬、大批培訓特務人員,既完成二陳交代的任務,又能達到和戴笠對抗的目的。中統的基礎從此奠定了。軍統的發展。
  • 中統與軍統的暗戰
    軍統、中統都是秘密工作,都是見不得光的;都要低調行事、隱蔽身份;工作內容只有上級、下級和自己知道;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子兒女;象「鬼子六」鄭耀先那樣:世人皆知、殺人如麻、親自動手、囂張跋扈的軍統處長,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一、軍統、中統職責分工中統全稱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 國民黨特務機關中統和軍統的起源
    軍統和中統當然也有前身。先說中統的來源。蔣介石最崇拜的結拜大哥陳其美,在上海被袁世凱幹掉之後,蔣介石對陳其美的兩個侄子視如己出。籌建黃埔軍校時,陳國夫便為黃埔軍校招生和採購物資。但是,這個俱樂部,被一致認為是中統的起源。1928年初,蔣介石第一次下野後復出,總結經驗,認為黨內的鬥爭太厲害了,要加強黨內的特務工作。當年,蔣介石採納陳果夫的建議,讓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專門負責黨務情報的搜集工作,並任命陳立夫為科長。1930年夏,這個調查科又增加兩個小組。
  • 都是特務機關,民國時期的中統和軍統對比,有什麼區別?
    軍統,全稱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前身為復興社特務處,隸屬民國軍隊系統,由軍隊高級將領兼任局長、副局長主持工作。著名的「戴老闆」戴笠就是軍統局主持工作的副局長,在他上面還有一位掛名、不管事的局長。民國後期,軍統被「肢解」,公開部分改編為國防部二廳、特務部分改編為國防部保密局。
  • 同是特務組織,中統和軍統誰的權力更大呢?
    中統和軍統在不同時期的勢頭交替領先,沒有誰的權力一直是獨大的。而且以老蔣猜忌的性格,也不可能讓其中一家能夠一直獨領風騷,兩家特務組織內鬥更容易讓其平衡各派系勢力和掌控大局。 中統的實質頭目是CC系大佬陳立夫,而陳氏兄弟是老蔣結拜兄弟陳其美的侄子。
  • 你能分清國民黨的特務機關中統、軍統、黨通局、保密局嗎
    在我們觀看的眾多國產諜戰片時,常常遇到國民黨的特務機關中統、軍統、黨通局、保密局,往往把人頭都要搞暈。它們到底是啥關係,有沒有區別。 1、中統 「中統」的全稱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是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與「軍統」並稱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 中統的前身是1927年由C.C系分子所組成的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科。
  • 作為國民黨的兩大特務機構,中統和軍統有什麼區別,為何是死對頭
    它們就是國民黨臭名昭著的特務組織中統和軍統。從性質上看,中統和軍統都是特務組織,兩者有何區別呢?中統的工作重心是監控國民黨機關內部情況;打擊一切國民黨之外的黨派;控制社會輿論和思想。而軍統屬於國民黨軍隊序列,主要任務是收集各類情報、對軍隊監視整治,對敵對勢力逮捕暗殺。他們的工作領域不同,中統的是黨內,軍統的是軍中。
  • 歷史軍統和中統的前世今生
    而「中統」的全稱是,國民黨中央黨部統計調查處,中央黨部調查委員會,國民政府統計調查局。因其始終為國民黨中央組織部所掌控,故稱其為「中統」。「中統」局負責除軍、憲、警等軍事部門外的情報安全工作。實際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維持在這個範圍之內的,因為「軍統」局也不允許他幹涉越權。「中統」局的工作重心在黨政機關內部,另一個重點就是暗中打擊一切反對派政黨,尤其是共產黨。
  • 國民黨特務機構大揭秘!你根本不了解中統、軍統!看後發現很簡單
    北平無戰事劇照但是大家在看諜戰片的時候,經常聽到一些國民黨的特務機構名稱。比如中統、軍統、保密局之類的,聽多了有時候對他們這些機構各自的意義和實際存在價值並非很了解。那麼今天,我就來為各位詳細闡述一下,國民黨的特務機構。
  • 民國的特工王牌,中統和軍統有什麼區別
    —— 奧斯特洛夫斯基 1933年,納粹德國上臺執政,戈林策劃成立了臭名昭著的「蓋世太保」,專門從事特務活動。事實上,我國在民國時期也存在著類似的組織,而且不是一個,而是兩個。1938年,國民黨相繼成立了「中統」和「軍統」,兩者同為特務組織,卻區別頗大。
  • 電視劇《風箏》:以韓冰為首的軍統潛伏特務三人組
    電視劇《風箏》中,韓冰是由戴笠直接掌握的軍統特務,江萬朝和老常是韓冰的下級,實際上也是戴笠直接掌握的,這兩人就是為了配合韓冰而存在的,他們是不與其他潛伏特務有交叉的。韓冰1931年就打入共產黨內部,32年入黨,參加過長徵。她是戴笠直接掌握的極少數高級特工之一(作為備份戴笠後來告訴了毛人鳳)。看她的年齡,應該是不到20歲時就已經被安插到了紅軍隊伍裡。
  • 中統、軍統、黨通局、保密局,到底是國民黨的啥子單位
    在我們觀看的眾多國產諜戰片時,常常遇到國民黨的特務機關中統、軍統、黨通局、保密局,往往把人頭都要搞暈。它們到底是啥關係,有沒有區別。1、中統「中統」的全稱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是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與「軍統」並稱國民黨兩大特務組織。中統的前身是1927年由C.C系分子所組成的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科。1937年,黨務調查處併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處長。
  • 扒一扒,軍統和中統的關係真像《局中人》所描述的那樣子嗎?
    而劇中人沈放和沈林兄弟倆,一個人軍統特務,另一個是軍統特務。兩個人的相愛相殺也折射出劇中軍統和中統的關係,只是,這一點真真實的歷史似乎有了不少出入。眾所周知,中統和軍統是兩個臭名昭著的特務組織,他們都是蔣介石統治中國的工具。然而,《局中人》所描述的中統和軍統和現實中的大相逕庭,很有一點南轅北轍的味道。
  • 深受日軍重用的超級間諜:明為中統,暗為軍統,實為特工
    我們軍隊中紅色特務的歷史中,身份最複雜的當屬袁殊,他有著如此眾多的身份,以至於人們無法分辨他究竟是誰,但我們最終可以知道,袁殊,無疑是紅色特務。湖北蘄春人袁殊,幼年隨父母到上海謀生,1928年留學日本,1931年經潘漢年介紹加入中央特科,從那時起,他開始了自己的灰色人生。
  • 《局中人》蒼耳被捕,中統軍統上演搶人大戲,兄弟鬩牆為哪般?
    為此,中統與軍統上演了扣人心弦的搶人大戰,沈林拔槍兩度指向沈放,分別隸屬於中統和軍統的兄弟,再次劍拔弩張,也將中統和軍統爭權奪利、互相制肘的格局,生動地展現了出來,人們不僅要問,為何兄弟總愛明爭暗鬥。在權力分配與制衡中誕生的怪胎中統前身是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
  • 最美軍統女特務:徐來
    1940年,她和女助手張素貞(軍統有名女特務)隨同被秘密派往南京打入汪偽政權臥底並收集情報的丈夫常住在南京和上海。唐生明立即設法轉告軍統及中統上海站的負責人,切斷與張北生的任何聯繫,並準備伺機幹掉這個偽裝巧妙的叛徒。後因日偽當局將已暴露了的張北生調往南通任督察專員而作罷。
  • 精彩諜戰:軍統,間諜,特務重重障礙.臥底,潛伏,鋤奸決戰諜海
    利劍無鋒(電視劇)在「昊陽專案」中,他與代號「漁翁」的國安地下工作人員不斷接觸,共同辦案,卻始終不知他的真正身份。直到案子結束後,「漁翁」榮歸故裡,他才得知他一直佩服的「漁翁」就是他的親生父親,他也在幾十年後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父親——沈隱夫。當天拍的戲份,就是沈黎明和沈隱夫相聚之後,互相聊天回憶往事,訴說當年經歷的場景,而兩人的傾訴衷腸也成為了劇情發展的線索。
  • 向影心:中統史上最美貌豔麗女特務 暗殺楊虎城全過程
    此後,向影心便暗地裡加入了軍統,戴笠給她起了一個特務暗名,叫做「裙帶花」。不久,由向影心的「穿針引線」,戴笠很輕鬆地就收買了楊虎城手下的憲兵營長、軍需處長、辦公廳主任和兵工廠長等重要人物。一支鐵桶般的隊伍名存實亡,楊虎城將軍成了孤家寡人,一舉一動都掌握在戴笠的手中了。
  • 他是第一個幫助蔣介石建立特務組織的人,為何沒有成為軍統老大呢
    但在近代,國民黨曾有兩個比較有名的特務組織,一個叫中統,一個叫軍統,這兩個特務組織,不只是敵人懼怕軍統,連國民黨內部的人都畏懼軍統。實際領袖戴笠,也被稱為「蔣介石的佩劍」,「中國的蓋世太保」,「中國最神秘的人」。甚至美國總統羅斯福也曾向蔣介石提議,與「中國的希姆萊」見面。看得見當是戴笠和他的軍統在世界上也有一席之地。
  • 軍統中統的徒子徒孫末日臨近
    臺灣情治部門追根溯源,都離不開這三個系統:軍統、中統、三青團。它們禍害完大陸,又去禍害臺灣。1945年臺灣回歸中國,最早抵達臺灣的就是軍統人員,他們化妝為商人或漁民,從上海、福州、廈門、溫州乘坐機帆船秘密來到臺灣,並分散於各地,然後才是107師、170 師乘坐美國軍艦登陸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