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火星探索亞洲第一?中國2021年登陸火星,這次咱們要秒殺他

2020-12-22 極客兄弟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圓滿成功,讓咱們國人感覺相當高興,在等待這月壤分析成果的同時,我們不妨將眼光投向另一個航天領域,也就是火星探索。你看這中國月球探索工程成功之後呢,有印度網友不服了,說他們印度的火星探測技術超過中國。所以在本期視頻呢,我們不妨對比下中印兩國的火星探索實力,感興趣的小夥伴不妨點個讚,來支持下我的創作。

首先必須要承認的是,在火星探測領域,我國目前確實要落後於印度。在2013年的時候,印度成功發射其首個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並在2014年安全進入火星軌道,成為亞洲首個擁有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首次火星探測就獲得成功的國家。

至於成果方面,曼加裡安號搭載了一個高清解析度的廣角相機,是目前所有在軌探測器中,唯一一個能拍下火星全景,以及火衛二背面照片的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曼加裡安號還發回了大量火星高清照片,包括太陽系最大的火山奧林帕斯山,成績還是要給予肯定的。

當然說到這火星探索計劃,中國本來是計劃在印度前面發射的,而且也付諸了行動,只不過結果令人失望了。那是在2011年的時候,由於我國的運載火箭推力不足等原因,於是選擇了搭載俄羅斯火箭升空,但不幸的是,俄羅斯方面這次竟然掉鏈子了,飛行過程未能按計劃實現變軌,這導致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最終以失敗告終。

但這次失敗也讓我國意識到,航天發展不能依賴外國,必須要獨立發展,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不受制於人。於是時間一晃來到2020年7月,我國成功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長徵5號運載火箭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目前距地球已超過1億公裡,距火星僅剩下1200萬公裡,預計明年2月抵達火星,正式開啟中國人歷史上第一次火星探索之旅。

所以接下來呢,咱們就來比較下中印兩國的火星探索實力。

首先呢,曼加裡安號重約1.33噸,但印度自己的運載火箭動力不足,所以只能先把其送入環繞地球運行的橢圓軌道,然後通過多達六次升軌、加速,才順利進入火星轉移軌道。也正是因為如此,其實在發射後的近一個月內,曼加裡安號沒有正式開始火星之旅。

作為對比呢,天問一號雖然是我國首次發射進行探測,但同時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探測器,更是迄今為止全球最重行星探測器,重量高達5噸。然後在長徵五號火箭的助力下,我國火星探測器一次就到達了既定軌道,並正式開啟奔向火星之旅。

所以單是從時間上面,就可以很好看出中國與印度這兩個國家的差距: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飛行約7個月到達火星,而印度當年用了11個月,這裡面最大原因,就是印度的運載火箭推力不足,只能依賴於多次升軌和加速,才能讓其探測器擺脫地球。

另外來說的話,印度火星探索任務相對來講比較簡單,並不需要著陸到火星表面,所以探測器成功到達火星軌道,被火星引力捕獲,就算是成功了。我們還應該知道,在探測火星時,曼加裡安號是無法深入到火星地表之下的,只能看到一些火星上的表面環境。

作為對比呢,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計劃一步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在首次實施火星探測任務時,從未實現過的成就,而這這般的高起點,高難度,放眼世界航天史也是首例,我國火星探測任務若是成功,說句秒殺印度並不為過!

然而我們也應看到,作為世界航天活動的第二梯隊,印度用最少的投資,獲得了最大的成功,對部分國家還是有借鑑意義的:印度火星探測項目支出約7000萬美元,它的成本是美國「火星大氣與揮發演化」探測器項目的十分之一,甚至還不如科幻電影《火星救援》的製作成本,人家那個電影的成本都超過了1億美元,印度火星探測任務確實太實惠了。

總的來說,中國和印度作為亞洲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相互競爭,相互對比肯定是少不了的。具體到航天領域呢,中國整體強於印度,但部分領域確實不如,比如現階段的火星探索,但看看我國本次嫦娥探月的成果,相信2021年到來時,我國在火星探索上將反超印度,並成長為美國的有力對手,所以在這裡我非常期待,「天問一號」明年能早日傳來捷報!

相關焦點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按照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計劃,人類登陸火星最樂觀也要到2030年以後才能實現,馬特·達蒙的《火星救援》設定的就是這一年前後。各位要不等到《火星救援》上映15周年時,檢驗一下勇敢的人類有沒有真的實現目標?
  • 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一覽!登陸火星,深空探測,載人航天
    2021年地球上會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航天大事呢?1登陸火星三個不同的任務的到來,人類研究火星的能力在2021年將有一個巨大的飛躍。太空工業正在迅速發展,火星目前是最熱門的任務目的地。美國NASA將繼續其對火星上生命的長期探索。
  • 2021全球航天大事件一覽!登陸火星、阿瑟·c·克拉克的骨灰將...
    太空工業正在迅速發展,火星目前是最熱門的任務目的地。美國NASA將繼續其對火星上生命的長期探索。它將把火星樣本儲存在地球上供最終分析,並測試有史以來第一架名為「機智號」(ingenious)的火星直升機。我國的「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自助研發的第一個火星任務,我們將看到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火星車三位一體來探索這顆紅色星球。
  • 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詳解火星登陸探索計劃
    「科技達人」馬斯克詳解火星探索細節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曾提出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他近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透露了更多火星探索計劃的細節。不過,馬斯克表示,在這些先遣者登上飛船之前,貨運飛船要先將科學實驗設備和探測器運到火星上,而早期的飛行也將幫助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積累星際航行經驗並測試該公司火星探索計劃的安全性。「從根本上講,我們所說的是,建立一個火星貨運航線。這將是一個定期的貨運航線,你可以信賴它。貨運飛船每隔26個月發射一次,就像火車離站一樣(準時)。
  • 「火星叔叔」鄭永春萬字科普貼:人類探索火星之路,走了多遠了?
    在各種類型的火星探測任務中,登陸火星毫無疑問是其中難度最大的,代表了當今火星探測的最高水準。俄羅斯、歐洲接連失敗,成功的只有美國。如今,中國正在挑戰這一記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中有一輛中國人自主研製的火星車,計劃於2021年初登陸火星。2015年上映的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中,一個航天員乘組於2030年登陸火星。
  • Linux 「登陸」火星啦!
    其實它的核心就是2014年旗艦手機上的高通驍龍801晶片,與小米4同款(7年前用過的手機SoC現在登陸火星了)。這次,毅力號還攜帶了兩個麥克風(也是麥克風第一次被送上火星),來傾聽火星上的聲音。這次將完成什麼任務?這次,「毅力號」火星車帶來了7臺重要儀器。包括全景相機、雷射測距儀、X射線光譜儀、紫外光譜儀、制氧器、氣象觀測設備、雷達等等。
  • 關於NASA火星車即將登陸火星的7件事
    火星2020恆心號火星車已開始著手研究「紅色星球」,它將幫助回答火星探索中的邏輯問題。 在南加州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潔淨室中,工程師於2019年12月17日觀察到NASA 2020年火星恆心漫遊者的首次駕駛測試。
  • 熒惑火星,傳奇無限——《中國火星紀事:中國火星題材科幻小說佳作選》隆重上市!
    結果他在NASA官網上發現,NASA已經取消了登陸火星的計劃(馬斯克此時的心情大概和劉慈欣差不多,大劉近年多次感嘆人類對於太空探索的熱情寥寥,自己身為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特聘的「火星大使」,卻不知何年才能前往火星辦公……)。火星夢是兒時種在埃隆·馬斯克心中的種子幾番波折之後,馬斯克下決心自己投資開發前往火星旅遊的火箭,全力嘗試將科幻變成現實。
  • 飛向太空一周之後,中國火星探測器傳回一張照片
    近日,天問一號在飛向太空一周,距離地球200萬千米之後,傳回首張照片,這一張照片專門對地球和月球進行了合影拍照,看來中國的火星探測器已成功實現彎道超車,看到天問一號升空之後,美國也決定緊追不捨,成功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
  • 將五星紅旗插上火星到底有多難(文字版)
    那麼這次成,就是一步跨入目前只有美國真正做到的登陸火星成就的太空精英俱樂部,不成啊,大概率幾乎肯定要被印度人嘲笑一番。為什麼這麼說,給大家介紹一下基本情況。話說中國上次圖謀火星還是在2011年,當時我們造了一顆115kg的小衛星:螢火一號,準備搭俄羅斯福布斯號探測器的便車一起去趟火星,計劃在火星軌道上運行一年,拍拍照片啥的。
  • 火星男孩揭秘火星,可探測器登陸後,發現火星並不是他形容的樣子
    「火星男孩」,恐怕是世界所有知名預言家中最年輕的一位「先知」了,他的出現,令世界各領域專家為之一驚。10多年來,火星男孩曾預言過很多世界大事,並且有不少都相繼應驗,而他對自己「家鄉」火星的描述,更是神乎其神。至於火星男孩所描述的火星環境是否與真實情況相符?
  • 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為何天問一號要晚3個月登陸?
    中美火星車同時抵達轉移軌道中點,為何天問一號要晚3個月登陸?事實上,朝著火星發射可以登陸的探測器,整體難度極高,之前只有美俄、日本、印度進行發射過,當然從技術層面上來說的,我們國家關於火星探測器,也有著大量的技術儲備,但是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自主研發登陸火星的計劃一直在做著充分的準備,而且目前全世界朝著火星發射了將近60個探測器,但是成功的只有30次左右,也就是說成功率只有50%左右。
  • 如果馬斯克真的實現火星移民計劃!那麼,至少有1萬國人移居火星
    5天前,馬斯克有些不順,由於特斯拉股價下跌,他從世界第2首富下降到了第3位。最為重要的是,他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進行了「星艦」原型的最新試飛,結果星艦爆炸成了大火球。不過,馬斯克的反應有些不正常,常人可能覺得這次發射失敗了,但是他卻第一時間發聲:成功了!對於馬斯克的「怪」,其實大家早已見怪不怪了,因為從他宣布要進行火星移民計劃的那刻,估計全世界的人都會嘴巴張得比拳頭還大了。
  • 我希望死後葬在火星,馬斯克表態,2026年首批人類登陸火星
    昨天晚上,在德國柏林舉行的一場頒獎典禮上,馬斯克獲得了「以非凡的方式進行創新的傑出人物」的Axel Springer獎,馬斯克表示,他「非常有信心」在大約6年後,讓第一批人類登陸火星
  • 即將上映的《火星救援》告訴我們,NASA一直在準備登陸火星……
    《火星救援》結合了虛構和真實兩種敘事元素,這兩種元素來自於NASA和其他機構已經完成的和未來在21世紀30年代的探索任務。屆時,NASA的太空人將登陸火星並在火星表面生活和開展探索任務。雖然這項行動在未來20年才會發生,但是NASA已經研發出多項在電影中展示的科學技術。
  • 中國無畏挑戰的「天問一號」火星任務,這裡有你所知道的一切
    它搭載了三位由中國航天局設計的機器人探險家,進行一場史詩般的火星之旅。此次探索任務的名稱「天問一號」來源於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同名詩作《天問》,可略譯為"向天堂發問"。然而這項已臨近發射日期的探索任務卻被重重難題所困擾,因中國天文方面一直對該任務的主要裡程碑守口如瓶,相關信息也難以進一步獲取。
  • 去火星種菜!「天問一號」發射,粵企極飛探索火星地表農作物種植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星1號基地俯瞰圖 極飛科技提供火星表面是一片荒涼廣袤的戈壁,在火星上生產食物是未來人類移民火星必須解決的問題。
  • 《火星救援》:看地球人如何在火星生存一千天
    《火星救援》由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拍攝,上映一周就輕鬆登頂北美電影票房冠軍,上映後的同期票房業績與2013年的《地心引力》(5579萬美元)相當,比去年上映的《星際穿越》(4751萬美元)高出16%,並於近日正式登陸中國大陸院線。由於《火星救援》中加入了許多中國元素,可以預見上映後將在寒冷冬日掀起觀影熱潮。
  • 箭指蒼穹2020,目的地——火星
    可能大家想像不到,我們的鄰國印度也加入了其中。2013年11月5日,印度在其東海岸的斯裡赫裡戈達島航天發射場,發射了首顆火星探測器「曼加裡安號」。在第二年9月24日,「曼加裡安號」成功進入火星軌道。印度成為繼美國、前蘇聯、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成功探測火星的國家。誠然,在面對著火星探索近一半的失敗率,印度這次成功實屬不易。我們中國同屬區域性大國,也是航天強國。
  • 人類對火星的熱情,為何在今年爆發?
    ,兩個科技大國的探測器都將在2021年初抵達火星,開始探測。 圖片來源:Wikipedia 繼美蘇之後,第三個環繞火星的是印度。2013年,印度的曼加裡安號(Mangalyaan,梵語中「火星飛船」的意思)發射,次年完成探測任務。 中國則是第四個加入火星探測隊伍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