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電腦線圈》之後的腦洞

2020-10-13 貓大帝
這部劇的畫風 ,因為《命運石之門》所以覺得很可以接受很喜歡。嗯!雖然我知道不像,但是就是覺得像。
然後,很喜歡這個電腦世界。


現在的人類,因為電腦,因為網際網路的使用,越來越不一樣了。

因為一直一直想要製造出超智慧機器人。所以我一直為研究者捉急。
為什麼總想著單方面創造一個新生命或是通過圖靈測試的智慧機器人出來,人類現在的水平根本不可能好嗎?
 並且以後也不可能。
這和生命個體的構建有關。以下我講詳細說明:
以人類為例,人類的思維和意識的構建蛛網,從人類的初生開始(在母體內部即是初生)就已經在連接。而人類感知和思維的器官遍布整個身體,大腦只佔很少一部分。
簡單地說,人類意識的構建,是以社交活動為基礎的,是以人類的整個身體(我們需要知道,感知器官亦是思維器官)為基礎的。
依照這種邏輯,我們要創造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智慧機器人,我們就需要賦予他一個立體的交互式的社會身份,就需要賦予他豐富的感知系統並且這個感知系統也應是他的思維系統(連接十分緊密)。

那麼,顯然,人體就是創造智慧機器人的最好容器。
只有通過,人體,讓智能程序,模擬和重現人體的一切,包含與世界的連接和人類的感知模式,最終,使得智慧機器人擁有人格和意識。
換一種說法是,人體容器的人格,將和電腦融合,電腦部分也有意識,並且和人體本體意識相互交融。
而智慧機器人,實質就是人體的電腦複製體。
這樣算下來,當實驗人體失去的時候,電腦體還可以通過數據轉移的方式存活到另一個生物體上, 這樣子的話,從一個角度來講前一個人類生命體的生命得到了延續和轉移,而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電腦體已經脫離了本體,某種意義上成為了真正的人造智能生命。
(雖然很遺憾,但前實驗容器 肉體死去的同時,即便電腦體完美轉移了數據,這個人實質上已經湮滅。)


並且這樣的話,複製(不是克隆)人的技術也很容易實現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培養細胞和複製數據。

按照以上的說法,我似乎是不相信傳統意義上的智慧機器人的。我相信人類。
我相信,可以通過意識的模擬,複製和轉移,得到有相似意識的智能體,但這個智能體依然需要是個生物體。

但是,要怎麼將人類意識和程序連接到一起,並且讓程序對其進行觀測和模擬,會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然而我想並不難了。因為現在觀測到的一個例子,人類的思維已經在很好地適應和習慣網際網路,並且在不久的將來,人類甚至意識不到網際網路,因為那已經成為了人類的一部分。

以上。研究和開發智慧機器人,必要從生物學和人類意識研究入手。

深深期待並且希望成為智慧機器人研究者。 喵哈哈哈哈!鍋要成為瘋狂人類科學家!

相關焦點

  • 《電腦線圈》電腦線圈:虛擬童年的真實碎片
    原作/腳本/監督都由磯光雄擔當的《電腦線圈》,原本預定長度只有一部劇場版規模,但最終卻以26話TV動畫的面貌呈現在我們面前,堪稱開創了「獨立動畫TV化」的歷史——在劇情量翻了好幾倍之後依然能保持高水準的故事與作畫,足可見製作組之用心,以及……以及設定之複雜……OTZ。
  • 《電腦線圈》電腦線圈 | 這邊和那邊
    『電腦線圈』是07年的原創動畫,被許多動漫迷稱為神級作品,在業界也獲得頗多好評,獲選2007年日本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的動畫優秀賞、第39回星雲賞、第29回日本SF大賞(順便一提,當年該獎的小說得主就是最近被改編為動畫的『新世界より/ 自新世界』)等諸多榮譽。本文是對製作和故事本身的感想。
  • 《電腦線圈》最有趣的設定最用心的製作方
    電腦線圈本年度見過最有趣的設定bgm配的好,字幕組有靈性一群小學生帶著vr到處搞事情前十二集講的是日常,第十二集簡直逆天一樣的腦洞鬍子世界讓我笑了整整一集第十三集之後開始講主線氣氛突然嚴肅起來,可以說有點恐怖本來很歡快的番配卻上了很傷感的oped一直以來都覺得配錯了而且圖文無關結果發現才發現製作方下了一盤很大的棋製作方把整個故事的暗示都藏在了裡面連片中動畫都是一張耐人尋味的拼圖碎片可見製作方是何等的用心後期的主線劇情簡直可以和命運石之門媲美第二十六集我整整哭了一集電助和沙奇都壯烈犧牲了
  • 簡評冷門佳作《電腦線圈》
    前幾天聽朋友安利後來看的這部《電腦線圈》,看了幾集之後便開始欲罷不能,到現在算是補完了。要是寫一篇細緻一點的評價可能還得多花很多時間再去細緻的看一遍,所以這裡也就簡單的談一談我的感受吧。作為 07 年拍出來的動畫,《電腦線圈》在其中展現的近未來世界在現在看來也是非常具有實感的。
  • 《電腦線圈》無所謂現實
          看線圈,開始是一兩天一集的,最後十幾集卻是一兩天看完的。    剛受過劍心的虐,元氣大傷,久久不敢再投入;選擇SF風格的來看,就是企圖這它的治癒系標籤,自在穿梭於現實和二次元空間,若即若離。
  • 《電腦線圈》懷舊的未來
    電腦線圈~雖然有那麼SF的設定 而且世界觀完整的讓人驚嘆 不過卻充滿了懷舊的氣息和強大的治癒力量 雖然裡面的小孩子 總是讓人感覺有點太成熟了其實只是我們自己長大了 忘了小時候的想法罷了 看20世紀少年的時候就很喜歡懷舊的感覺 但是沒想到 除了放在70年代的背景上 2020年原來也可以懷舊 波奇 老頭子 賢柱 勇子的小毛球 還有耳朵會猜拳的小貓咪~~~還有一幫小屁孩整天打打殺殺的
  • 記《電腦線圈》
    記《電腦線圈》導演: 磯光雄主演: 折笠富美子 / 桑島法子 / 矢島晶子官方網站: http://www.tokuma.co.jp/coil/上映年度: 2007語言: 日語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又名: 電腦眼鏡 / Denno coil / Coil a Circle of Children帶上眼鏡,就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電腦寵物,剛開始,就像是曾經龍貓裡的劇情一樣,找尋那個黑乎乎的怪東西,一下子掉進未知的區域……感覺他太超前了~~~想理解他的意思是需要時間的……但是我現在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思考,等以後吧~雖然沒有看全,只是下了前幾集
  • 《電腦線圈》真實在虛擬的背後
    「也就是說電腦空間是一個資料庫,電腦眼鏡是一個訪問終端。電腦空間中存儲有現實世界(劇中為大黑市)幾乎所有物體的數據信息並實時更新。電腦眼鏡看到的其實是現實世界的物體映射在電腦空間之後的樣子。雖然現實與虛擬混合一體。但真實還藏在虛擬的背後。」
  • 《電腦線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電腦線圈明暗線的分布很巧妙,前後呼應也很合理,鋪墊也好懸念也好都設置的恰到好處。不足之處雖然談不上,但我覺得主線的展開還是太慢了,電腦線圈本來應該是部電影,拉成26集動漫也難怪,這是胎裡的毛病。另外動漫裡反映的一些社會問題,日本學校存在的欺凌問題,政府及公司的虛假謊言推脫責任,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誠信問題,以及什麼是存在等問題,也都很有深意。
  • 《電腦線圈》溫柔而勇敢的成長
    電腦線圈難得的,看完了最後一幕沒有遺憾不舍的動畫。定格在京子扎著兩個個性小辮兒的腦袋上她開心的點了點頭。07年的作品,磨磨蹭蹭到現在才用一個周末一口氣看完。節奏情節不必贅言,前半部不急不躁的安然鋪陳著世界觀,也許不夠複雜,但是有趣,並且足夠懸念。後半部說不上高潮迭起,但是依舊揪心。最後終於一波三折的解了迷。該回歸的回歸。
  • 《電腦線圈》一直熱鬧的小時候
    關於《電腦線圈》。小學時代最後的暑假,熱鬧繁華的夏日祭奠,靜謐的夜空下,不息的人流穿梭悠遠。路邊湧起此起彼伏喧囂的吸引小孩子們的吆喝聲,玩耍嬉鬧中古怪或者猙獰的笑臉,身邊朋友們的溫柔細暖的陪伴,深綠色草叢中不時湧動的不明生物,這一切風景被瑣碎多彩的燈光籠罩了一層氤氳溫暖,被滿滿地裝進了有時歡笑有時狂躁有時悲傷有時迷惘的小時候。
  • 《電腦線圈》再見眼鏡,再見小學……
    這是一個科技大躍進的時代,這是一個眼鏡遍地的時代,這是一個交織著虛擬與真實的奇妙的時代……大黑市中,因躲避沙奇而產生的偶遇,為在之前與之後都將纏繞在一起的兩位少女,重新打上了結……黑色的精靈,生靈的思念。名為「illegal」的存在,將少年們綁在了一起。
  • 《電腦線圈》能夠感覺到疼痛的方向,一定會有出口
    《電腦線圈——coil a circle of children》 動畫背景設定在202X年的近未來,圍繞一群使用著高科技玩具「電腦眼鏡」的小學六年級孩子展開的故事。 乍聽上去像是一部普通的子供番。 無論是題材背景還是設定,仿佛都沒有什麼看點存在。
  • 《電腦線圈》我賦予了自己:勇敢和溫柔
    電腦線圈,真高興我沒錯過你。
  • 《電腦線圈》或許會忘記,或許會再記起......
    看最後一集的時候忍住沒哭,但我知道,在遙遠的將來的某一天,當我再聽到'電腦線圈'這個詞的時候,我會微笑著,讓淚浸潤眼前.我很喜歡這個結局,團圓之中綴著淡淡的傷感,是關於小狗電助的,關於勇子的哥哥的...傷而不悲,恰到好處.磯光雄要告訴我們的是一種希望.讓傷害與寂寞不再痛苦的希望,一種人與人最初的希望...最後,我想說的是,謝謝你,磯光雄...
  • 《電腦線圈》Growing pains,growing gains
         電腦線圈完結了。      說真的,這是一部很贊的作品,如果不管它中途變化敘事角度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話。
  • 《電腦線圈》贊!川 ̄_ゝ ̄)ノ
    其實也沒誰說非要升華的,但想想也沒什麼更好的結尾,就是說一直鋪墊的懸念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爛尾了……總而言之,電腦線圈成功的幫助我克服了對女主這種髮型的妹子的過敏[僅限這一部,昨天看another又想棄番了 亂煩(゚皿゚メ),比什麼超和平bastards【對,我就是故意的哼、 之中各種三角戀有童年趣味一百倍的萌番~☼☺☀♥〖雖然小學六年級就這麼牛逼哄哄啊、高中女生就像三十歲大媽啊很想讓人吐槽
  • 無線充電:線圈反擊戰
    目前大部分市面在售的無人機,單次充電在空中停留的時間不超過30分鐘,之後便需要更換電池或連接電源充電。DHL用無人機運送包裹不過,華盛頓大學的一名計算機學家Joshua Smith試圖改變無人機所處的這一尷尬境地。
  • 音樂特斯拉線圈
    我是電子系無85班的劉晰鳴,今天在您公眾號上看到了一些和特斯拉線圈相關的研究,我也是一個特斯拉線圈的愛好者,看到這些內容感到很興奮。其實特斯拉線圈的種類比較多,目前比較流行的是雙諧振的特斯拉線圈。一些愛好者看到您的文章後表示如果可能的話,您可以研究一下雙諧振的特斯拉線圈,裡面有更多有意思的內容。
  • 《電腦線圈》折笠和桑島的蘿莉音太贊了!!!
    但是後來勇敢地去拯救勇子,大概也是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之後明白自己必須拿出勇氣吧。最後一話跟電助告別那一段是最有感觸的,看到伊利加爾形態的電助出現時就淚奔了。前半段線圈偵探社和黑客俱樂部間的爭鬥,祭典那一話文惠和勇子的驚豔亮相(所以說果然是對主角無愛),還有大智養出了巨型伊利加爾,所有人長鬍子都很有意思,特別是每次大智一出場就覺得這孩子太好笑了,萌啊XD本來以為最後一話可能得弄個加長版才能講完,結果短短二十幾分鐘完美收尾,在電助出現和京子的輕輕點頭的那一幕升華。整部劇情前後呼應,畫面也很少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