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友都因為血糖控制不佳而住過院。
(曾經的糖友住院期間在書寫學習筆記)
有症狀的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絕大部分空腹血糖都在13mmol/L以上,更有甚至高達18mmol/L以上。上個月還有兩個是餐後血糖高達30mmol/L以上的糖友。短期胰島素強化是現在很多醫院內分泌科都採用的診療技術。
胰島素初始使用的糖友,也是我強烈建議住院的人群。並且提出「降糖期」、「減藥期」、「維持期」,同時提出「降糖期」和早期的「減藥期」最好是在醫院度過。
上面這兩種情況很常見,都可謂不算「急症」住院,就此而言,糖友住院需要住多少天呢?
您是否也有過類似住院經歷?您當初住院是住了多少天呢?
是7天?還是10天?還是2周?
在我以往的關於住院的文章中,我的建議是要住10-14天的。如果使用胰島素的糖友是兒童、青少年的1型,甚至是要準備長期帶泵治療的患者,我更建議要多住幾天,甚至超過2周。
啊,要住這麼長時間?好怕怕哦!
很多新診斷2型糖尿病,如果沒有併發症,也不用輸液的,就這麼「幹敕楞(方言)」的在醫院住14天?
很多糖界專家早就提出了「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的概念,這包括「入院前」、「住院中」和「出院後」。
我在北京工作期間,也曾提出住院患者的「分階段管理」。明確制定了患者住院後的不同時段,醫護人員不同的工作重點,並提出患者住院,要以「強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為診療重點」的思路。
我的這些提法,也絕非「空穴來風」。中國衛生界曾有「臨床路徑」,對於2型糖尿病的住院診療路徑中,標準住院日是≤14天,而對於1型糖尿病,標準住院日是≤21天。
(這是國家制定的診療路徑表單)
----------
住院這麼多時間,都能幹啥?怎樣做到「強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果您曾經因為這種情況住過院,不妨回憶一下是否接受了「貴賓式」的服務:
有沒有專業的醫生護士或營養師、衛教師為您講解您的病情(比如分型問題);
有沒有專業的醫護人員為您系統講解飲食和運動問題。在住院期間,每次進餐是否有值班醫護人員為您現場點評,並稱重您的食物,讓您有更直觀的認識,要吃多少食物?
您的所有用藥,尤其是日常的口服藥物,是否由醫護為您的服藥方案列印一張具體用藥的指導表?
您的胰島素注射,是否有專職醫護為你系統講解注射的諸多細節,出院前,是否有醫護評估您胰島素注射技術的掌握程度?
您的這次住院,是否有專職醫生為您講解本次住院的胰島素注射是什麼療程?是短期應用還是長期使用?
您住院期間是否購買了血糖儀?並有醫護指導使用,如何儘量減少誤差?
血糖監測方案的表格,是否有專職醫生為您講解,並在出院後告知您監測血糖在胰島素初始使用的前幾個月內的重要性?
住院後,血糖從原來的13mmol/L降到6-7mmol/L左右的時候,您是否有很餓的感覺?是否有醫生告訴您該怎麼辦?
如果您是1型糖尿病,需要長期胰島素注射或使用胰島素泵,是否有醫生為您講解飲食與胰島素劑量之間的匹配關係,也就是500法則的原理?當血糖出現很高的時候,如何追加胰島素?
您出院了,是否會有醫護人員為您留下電話,或微信,以備您不時之需?
醫院的這種場景,您體會過嗎?
......
有太多的患者,在醫院制定好的胰島素劑量,出院後就沒有變過。在北京工作的時候,就有一位東光籍用胰島素泵的老鄉。用胰島素泵8年了,就從來沒有變過胰島素劑量?這要錯過多少美食啊?
前天,一位在「他院」住過院的胰島素使用者經人介紹來我這諮詢,說他的藥費太貴了。一問方知,他出院半年了,使用諾和銳30筆芯,居然是每用一支筆芯就連筆一起扔掉。一個月的注射筆錢就600多。他說,住院時帶泵5天 ,血糖下來後打這個針2天,血糖還好就讓出院回家打針了。沒人講啊......
有不少的胰島素使用者,胰島素注射就是圍繞肚臍5公分的「圈圈」扎;我還曾見到過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胰島素注射,一隻注射器反覆用一個月也捨不得換的糖友;
胰島素是為智者使用的良藥!
住院的目的,不只是調整血糖,用藥降糖那是醫生的事。住院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讓糖友學會使用胰島素,做胰島素使用的智者?
指南說,對於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9%,胰島素短期強化,可以誘導「臨床緩解」。近十幾年的眾多研究提示,經過合理、積極的胰島素短期強化,這個緩解率可以達到50%,甚至更高。
李光偉教授曾有研究指出,胰島素短期強化開始的1周之內,看不到胰島功能的回覆,在胰島素使用一周以後,血糖達標的1-2周之內,胰島功能恢復比較明顯,而後逐漸減弱,在三個月後,胰島功能的再恢復已經很不明顯。所以,胰島素短期強化的時間,定位為2周到3個月。
個人經驗,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3-5天,絕大部分患者的血糖都可以進入到三餐前和睡前小於6--7mmol/L,三餐後血糖降到8--10mmol/L以下。此後,進入快速「減藥期」,經過2-3周的「減藥過程」,很多患者就會進入「臨床緩解」,停用了胰島素。部分患者需要繼續使用不增加胰島素數量的二甲雙胍完成2-3個月的「過度維持期」。
即使達不到這個「裸奔」的過程,我也可能建議患者繼續採用精簡的一針長效胰島素聯合口服藥的方案,希望再堅持2-3個月
這些內容,在患者住院之初就要獲得糖友的認可,要讓他們看到「裸奔」的希望。
然而,很多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並沒有經歷過如此2周的「精心打造」。這裡面可能也有糖友個人的很多因素:
不痛不癢,幹啥在這待十多天?
鄰居大哥打胰島素,連住院都沒有。
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
醫院太黑了,不輸液,楞不讓回家!
不可否認,這裡面也有醫院本身的因素。
醫院考察科室,做績效管理,要考察很多內容,比如:總收入,病床使用數,床位周轉率,平均住院日,藥佔比。
大家去醫院開藥,肯定遇到醫生不給多開藥的情況。醫保報銷杜絕「大處方」,開大處方醫生「扣分」(像司機一樣,12分,扣完自動下崗);醫院考核醫生藥佔比,藥費超過總收入的一定比例,扣發獎金。
很多「大醫院」,床位是「一票難求」。
住院後的前幾天,各項檢查收入「不菲」,三五天以後再住院,胰島素泵的治療費用也僅僅不到120元/天,加上床費,哈哈,如果住院到2周,讓內分泌科醫生護士掙到獎金都難。算算帳,床位周轉率怎能不抓一下呢?
有些問題,不能都說,哈哈....
現在住院的一位十多年的老糖友,他多打胰島素就是想多吃點。我把這篇文章找出來,告訴他:預混胰島素,是絕對不能多吃多打的!他看完了,豎起大拇指。
醫患結合,是我一直提倡的糖尿病綜合防治「五結合」的重要一項。什麼樣的醫生和什麼樣的患者結合,才會出現更完美的結果?
您住院了,不輸液,醫生還想讓您住到2周上,這樣的醫生或醫院,只有2種可能:
1、醫院病人少,哈哈,掙點床位也不錯;
2、您可能遇到了一位很盡職盡責的醫生,他們在真心希望您能進入「臨床緩解」,真正獲益。
其實,區別點也很容易:是不是就是「幹敕楞」地待著?每天除了測血糖,沒多少人問候您。
對於新診斷2型糖尿病人的住院胰島素強化期間,學習太重要了。如果沒有學習資料,沒有指導老師,住院的意義已經大大折扣了。
當然,學習也是需要時間的。從對糖尿病一無所知,到成為胰島素的使用智者,用2周時間能達到及格狀態,就已經很不錯了。
哎,陳大夫,您說這些還有啥用啊,我們都錯過這個時間了。
我做此文,主要意義在於:
1、醫患結合,真的很重要;
2、新診斷2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是需要時間保證的;
3、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友,最好要住院的,目的就是學習知識;
4、糖尿病無處不在,知識積累有可能也會幫助到別人;
5、糖尿病診療是有溫度的。「幹敕楞」的住在那,無人問津,還不如趁早出院!
「幹敕楞」-----啥意思?
我在中國撫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