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大夫講糖:從住院的時長說起

2020-12-23 陳剛大夫講糖

很多糖友都因為血糖控制不佳而住過院。

(曾經的糖友住院期間在書寫學習筆記)

有症狀的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絕大部分空腹血糖都在13mmol/L以上,更有甚至高達18mmol/L以上。上個月還有兩個是餐後血糖高達30mmol/L以上的糖友。短期胰島素強化是現在很多醫院內分泌科都採用的診療技術。

胰島素初始使用的糖友,也是我強烈建議住院的人群。並且提出「降糖期」、「減藥期」、「維持期」,同時提出「降糖期」和早期的「減藥期」最好是在醫院度過。

上面這兩種情況很常見,都可謂不算「急症」住院,就此而言,糖友住院需要住多少天呢?

您是否也有過類似住院經歷?您當初住院是住了多少天呢?

是7天?還是10天?還是2周?

在我以往的關於住院的文章中,我的建議是要住10-14天的。如果使用胰島素的糖友是兒童、青少年的1型,甚至是要準備長期帶泵治療的患者,我更建議要多住幾天,甚至超過2周。

啊,要住這麼長時間?好怕怕哦!

很多新診斷2型糖尿病,如果沒有併發症,也不用輸液的,就這麼「幹敕楞(方言)」的在醫院住14天?

很多糖界專家早就提出了「糖尿病患者全程管理」的概念,這包括「入院前」、「住院中」和「出院後」。

我在北京工作期間,也曾提出住院患者的「分階段管理」。明確制定了患者住院後的不同時段,醫護人員不同的工作重點,並提出患者住院,要以「強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為診療重點」的思路。

我的這些提法,也絕非「空穴來風」。中國衛生界曾有「臨床路徑」,對於2型糖尿病的住院診療路徑中,標準住院日是≤14天,而對於1型糖尿病,標準住院日是≤21天。

(這是國家制定的診療路徑表單)

----------

住院這麼多時間,都能幹啥?怎樣做到「強化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如果您曾經因為這種情況住過院,不妨回憶一下是否接受了「貴賓式」的服務:

有沒有專業的醫生護士或營養師、衛教師為您講解您的病情(比如分型問題);

有沒有專業的醫護人員為您系統講解飲食和運動問題。在住院期間,每次進餐是否有值班醫護人員為您現場點評,並稱重您的食物,讓您有更直觀的認識,要吃多少食物?

您的所有用藥,尤其是日常的口服藥物,是否由醫護為您的服藥方案列印一張具體用藥的指導表?

您的胰島素注射,是否有專職醫護為你系統講解注射的諸多細節,出院前,是否有醫護評估您胰島素注射技術的掌握程度?

您的這次住院,是否有專職醫生為您講解本次住院的胰島素注射是什麼療程?是短期應用還是長期使用?

您住院期間是否購買了血糖儀?並有醫護指導使用,如何儘量減少誤差?

血糖監測方案的表格,是否有專職醫生為您講解,並在出院後告知您監測血糖在胰島素初始使用的前幾個月內的重要性?

住院後,血糖從原來的13mmol/L降到6-7mmol/L左右的時候,您是否有很餓的感覺?是否有醫生告訴您該怎麼辦?

如果您是1型糖尿病,需要長期胰島素注射或使用胰島素泵,是否有醫生為您講解飲食與胰島素劑量之間的匹配關係,也就是500法則的原理?當血糖出現很高的時候,如何追加胰島素?

您出院了,是否會有醫護人員為您留下電話,或微信,以備您不時之需?

醫院的這種場景,您體會過嗎?

......

有太多的患者,在醫院制定好的胰島素劑量,出院後就沒有變過。在北京工作的時候,就有一位東光籍用胰島素泵的老鄉。用胰島素泵8年了,就從來沒有變過胰島素劑量?這要錯過多少美食啊?

前天,一位在「他院」住過院的胰島素使用者經人介紹來我這諮詢,說他的藥費太貴了。一問方知,他出院半年了,使用諾和銳30筆芯,居然是每用一支筆芯就連筆一起扔掉。一個月的注射筆錢就600多。他說,住院時帶泵5天 ,血糖下來後打這個針2天,血糖還好就讓出院回家打針了。沒人講啊......

有不少的胰島素使用者,胰島素注射就是圍繞肚臍5公分的「圈圈」扎;我還曾見到過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胰島素注射,一隻注射器反覆用一個月也捨不得換的糖友;

胰島素是為智者使用的良藥!

住院的目的,不只是調整血糖,用藥降糖那是醫生的事。住院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讓糖友學會使用胰島素,做胰島素使用的智者?

指南說,對於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11.1mmol/L,糖化血紅蛋白>9%,胰島素短期強化,可以誘導「臨床緩解」。近十幾年的眾多研究提示,經過合理、積極的胰島素短期強化,這個緩解率可以達到50%,甚至更高。

李光偉教授曾有研究指出,胰島素短期強化開始的1周之內,看不到胰島功能的回覆,在胰島素使用一周以後,血糖達標的1-2周之內,胰島功能恢復比較明顯,而後逐漸減弱,在三個月後,胰島功能的再恢復已經很不明顯。所以,胰島素短期強化的時間,定位為2周到3個月。

個人經驗,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3-5天,絕大部分患者的血糖都可以進入到三餐前和睡前小於6--7mmol/L,三餐後血糖降到8--10mmol/L以下。此後,進入快速「減藥期」,經過2-3周的「減藥過程」,很多患者就會進入「臨床緩解」,停用了胰島素。部分患者需要繼續使用不增加胰島素數量的二甲雙胍完成2-3個月的「過度維持期」。

即使達不到這個「裸奔」的過程,我也可能建議患者繼續採用精簡的一針長效胰島素聯合口服藥的方案,希望再堅持2-3個月

這些內容,在患者住院之初就要獲得糖友的認可,要讓他們看到「裸奔」的希望。

然而,很多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並沒有經歷過如此2周的「精心打造」。這裡面可能也有糖友個人的很多因素:

不痛不癢,幹啥在這待十多天?

鄰居大哥打胰島素,連住院都沒有。

工作太忙了,沒有時間。

醫院太黑了,不輸液,楞不讓回家!

不可否認,這裡面也有醫院本身的因素。

醫院考察科室,做績效管理,要考察很多內容,比如:總收入,病床使用數,床位周轉率,平均住院日,藥佔比。

大家去醫院開藥,肯定遇到醫生不給多開藥的情況。醫保報銷杜絕「大處方」,開大處方醫生「扣分」(像司機一樣,12分,扣完自動下崗);醫院考核醫生藥佔比,藥費超過總收入的一定比例,扣發獎金。

很多「大醫院」,床位是「一票難求」。

住院後的前幾天,各項檢查收入「不菲」,三五天以後再住院,胰島素泵的治療費用也僅僅不到120元/天,加上床費,哈哈,如果住院到2周,讓內分泌科醫生護士掙到獎金都難。算算帳,床位周轉率怎能不抓一下呢?

有些問題,不能都說,哈哈....

現在住院的一位十多年的老糖友,他多打胰島素就是想多吃點。我把這篇文章找出來,告訴他:預混胰島素,是絕對不能多吃多打的!他看完了,豎起大拇指。

醫患結合,是我一直提倡的糖尿病綜合防治「五結合」的重要一項。什麼樣的醫生和什麼樣的患者結合,才會出現更完美的結果?

您住院了,不輸液,醫生還想讓您住到2周上,這樣的醫生或醫院,只有2種可能:

1、醫院病人少,哈哈,掙點床位也不錯;

2、您可能遇到了一位很盡職盡責的醫生,他們在真心希望您能進入「臨床緩解」,真正獲益。

其實,區別點也很容易:是不是就是「幹敕楞」地待著?每天除了測血糖,沒多少人問候您。

對於新診斷2型糖尿病人的住院胰島素強化期間,學習太重要了。如果沒有學習資料,沒有指導老師,住院的意義已經大大折扣了。

當然,學習也是需要時間的。從對糖尿病一無所知,到成為胰島素的使用智者,用2周時間能達到及格狀態,就已經很不錯了。

哎,陳大夫,您說這些還有啥用啊,我們都錯過這個時間了。

我做此文,主要意義在於:

1、醫患結合,真的很重要;

2、新診斷2型糖尿病,胰島素強化是需要時間保證的;

3、初始胰島素治療的糖友,最好要住院的,目的就是學習知識;

4、糖尿病無處不在,知識積累有可能也會幫助到別人;

5、糖尿病診療是有溫度的。「幹敕楞」的住在那,無人問津,還不如趁早出院!

「幹敕楞」-----啥意思?

我在中國撫寧。

相關焦點

  • 陳剛大夫講糖:選擇胰島素降糖,我會考慮啥?
    血糖控制優劣的幾個層次陳剛大夫,公眾號:陳剛大夫講糖陳剛大夫講糖:血糖控制優劣的幾個層次2、體重增加。胰島素是合成激素,增加體重是很多研究得出的結論。那麼,我們就應該反思,如何讓用胰島素的人不長體重或少增長呢?我有幾篇文章大家可以看一看,或許就明白了其中的大概意思:您使用胰島素,是否越打越多?陳剛大夫,公眾號:陳剛大夫講糖陳剛大夫講糖:您使用胰島素,是否越打越多?
  • 陳剛大夫講糖:控制不了飲食的胖糖,不妨試試這些
    記得在十幾年前有位50多歲的糖友辦理住院,我問她:能控制飲食不?不讓吃能咋地?比如就愛吃香蕉,孩子卻把您面前的香蕉拿走了。網絡上有很多控糖達人,賣油翁一樣的高手:吃多少食物,在什麼時候測血糖的預估結果和實測數值相差無幾。看我的「陳剛大夫講糖」,也一直在勸說糖友,一定要認真學習飲食的有關內容。甚至說:飲食、運動管理不到位的糖友,血糖控制的難度非常得大。
  • 8毛錢藥治病患兒被指症狀惡化住院 其父否認-患兒 症狀 家長 住院...
    筆者昨日12時左右致電孩子父親陳剛,他表示孩子「只是來洗腸的」,並沒有住院,截至發稿前,廣州市兒童醫院未正式回應。  患兒中秋節到院灌腸  昨日,南方日報記者接到報料電話,稱陳剛的小孩前日已經到廣州市兒童醫院住院治療,孩子情況也比較嚴重。消息很快在網絡發酵,網友很快印證了患兒現住在廣州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54床。
  • 孩子看過精神科大夫或住院後,再也不願意就醫了,父母該怎麼應對
    首先,父母必須了解孩子不願再去看精神科大夫的根本原因。雖然每個孩子的具體原因不完全相同,但根據我們的臨床經驗,往往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第一種,孩子本來就不願意去看精神科,之前是被父母逼迫的;而後續的就醫體驗和用藥效果不理想,進一步令他們排斥精神科的診治。
  • 「大夫,頭胎順產疼死了,二胎我要打無痛」大夫:怕來不及就生了
    昨天,閨蜜小文說,她二胎懷孕38周了,去醫院孕檢時,對大夫說:「我頭胎順產,疼死了,現在想起來還恐懼,所以,二胎我一定要打無痛!」大夫聽過後,笑笑說:「頭胎順產的話,二胎順產一般都很快,很多趕到醫院都快生了,根本來不及打無痛。」然後大夫開玩笑地說:」不過這樣也省了打無痛的錢了。」
  • MIT校長對華人學者陳剛被捕表示沮喪
    據刑事起訴書,陳剛於2020年1月22日從中國回到美國時,曾在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遭海關人員短暫扣留,期間被收走身上的一部蘋果手機、一部華為手機和一臺蘋果筆記本電腦。由於文件大部分是中文內容且陳剛拒絕提供筆記本電腦的密碼,海關和美國國土安全局調查人員扣留其設備達60天,3月18日結束調查。
  • 餘茂春√陳剛× 美國掀起第三次「紅色恐慌」!
    北京腦科學中心創始主任饒毅就陳剛事件致信麻省理工學院校長,就美國政府的指控做了辯駁。我們可以結合饒毅的信,看一看起訴書的內容。麥卡錫的起訴書認為陳剛涉嫌「四大罪」:一,陳剛擔任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評審專家」,負責評估和審查中國政府的資助申請。然而,當他向美國能源部及麻省理工學院申請資助時,從未透露這一點。據此,起訴書認為陳剛涉及「欺詐」。
  • 去哪兒CEO陳剛:業績恢復比想像中快,年底將實現盈利
    早在今年1月30日,陳剛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就曾透露,去哪兒已經墊資近10億元(人民幣,下同)。日前,陳剛在採訪中表示,今年疫情以來去哪兒產生的墊退費用達到幾十億。「不過墊退是有周期的。剛開始是持續墊退,航空公司也在持續回款。」陳剛指出,「核心問題是航空公司是重資產公司,沒有足夠的現金儲備。」
  • 中國科協原書記處書記陳剛:表面是高知,背後設佛堂做道場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原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常委陳剛涉嫌受賄一案有了新進展。上月中旬,經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陳剛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調查。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陳剛作出逮捕決定。在對陳剛的通報中,知事君發現有這麼一句:陳剛政治上蛻變,喪失黨性,毫無信仰,搞迷信活動。陳剛身為中科協的常委,是今年以來落馬的首位省部級高官。
  • 雙子星:記Berkeley的張翔和MIT的陳剛
    【題記】剛在朋友圈傳的一則新聞是寫張翔的,正好我上周在他那裡訪問,大家聊得很開心,照片中還有另外一位朋友,陳剛,碰巧認識這一對學術界的雙子星,特別把他們剛剛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時候寫的博文拿出來再溫習一下
  • MIT 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據報導,陳剛在其位於劍橋的家中被捕。且在 1 月 14 日這一天,他在地方法官Donald L. Cabell面前首次出庭。 根據指控文件顯示,自 2013 年以來,陳剛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中得到了美國聯邦機構授予的 1900 多萬美元的資助。
  • MIT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司法部官網消息顯示,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56歲的陳剛被控欺詐、未提交外國銀行帳戶報告以及在納稅申報單中虛假陳述。他於當天在地方法官Donald L.
  • 麻省理工教授陳剛被逮捕 外交部:停止搞政治操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被逮捕,中方回應】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司法部官網消息顯示,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
  • 去哪兒陳剛:OTA正在互相滲透,但路走對了,去哪兒就不會敗 | 旅訊八點正
    陳剛預測,去哪兒2020年仍將實現盈利。2019年GMV達1600億元,2021年應該跟2019年持平,情況好的話可能增長5%-10%。「很多人都在擔心我們,實際上去哪兒活得還不錯。」而未來戰略需要從整個旅遊趨勢說起。去哪兒預測,2021年將有6.29億人次坐飛機出行,比2020年增長50%。另一組數據則顯示,2020年機票價格創5年來新低,較去年下降17%。
  • 城醫故事|紀雲龍:患者眼中的「話嘮」大夫
    他是保腎、護腎的「話嘮大夫」,也是疫情防控一線的 「白衣戰士」。保腎護腎的「話嘮大夫」為慢性腎臟病人保駕護航腎內科目前收治的患者以慢性腎臟病為主,這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他們需要定期到醫院就診甚至住院,化驗腎功、電解質、鈣鎂、肌酐等一系列指標,根據結果進行相應治療。
  • 全國勞動模範陳剛:奮戰一線,為軌道交通建設貢獻力量
    11 月 24 日,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土建工程部技術主管陳剛榮獲 " 全國勞動模範 " 稱號。載譽歸來,陳剛說:" 我將立足工作崗位,發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敢於拼搏,勇於奉獻,為貴陽軌道交通建設貢獻力量。"
  • 【身邊的榜樣】陳剛:不同的肩章 相同的擔當_中新社_兵團支社_兵團...
    中新網兵團新聞12月18日電(王淼)要想幹好工作,只有責任心,才會覺得確保一方平安,自己肩上的擔子重;只有責任心,才會在面對複雜的公安工作時多動腦子
  • 陳剛與廊坊市黨政代表團舉行工作座談
    陳剛與廊坊市黨政代表團舉行工作座談 2020-12-19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當地時間1月14日,美國司法部官網消息顯示,美國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陳剛因未能向美國能源部披露其在中國的工作和獲得的獎勵而被起訴和逮捕。
  • 去哪兒CEO陳剛談「新低價」:要用品質溢價的部分吸引年輕人
    論壇期間,去哪兒CEO陳剛發表了演講。「今天的用戶是一個什麼樣的形態呢?今天的用戶大部分是95後到00後之間,這一群用戶,25、26歲的人有一個什麼樣的特徵呢?」陳剛說。在陳剛看來,一是這群人是在移動網際網路平臺上成長起來的,他們對於怎麼樣去「薅」各個平臺的羊毛,在各個平臺之間如何進行比價,對於低價這件事情是非常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