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百度、百信銀行聯合中國銀聯推出一張數字銀行卡——百度閃付卡。
作為一張數字銀行卡,百度閃付卡沒有實體卡的物理形態。它依託百度App,以智能小程序為載體,通告純線上開通方式,可向10億百度用戶提供普惠信貸、零錢理財、支付消費和生活繳費等數字金融服務。
百信數字分行「選址」百度App
百信銀行行長李如東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內部把百度閃付卡稱為開在百度App的數字分行。」從公開資料來看,百信銀行這個分行「選址」不錯。
第三方數據顯示,在2020年6月中國App月活用戶規模排行榜上,百度位列第六,與抖音相當。在它前面的分別是微信、支付寶、淘寶、QQ、高德地圖等,可以說被騰訊、阿里壟斷。雖然在不同的統計榜單中,百度App排名有所出入,但基本穩定在前10位以內。
數據來源:勾股大數據、Questmobile
根據iOS App Store在2020年7月的下載數據,百度App上升5位,排名第八,表現出不錯的增長性。
來源:App Annie
百度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百度App端內收入連續兩個季度逆勢增長。6月,在疫情緩解人們結束居家隔離後,百度App日活躍用戶數仍達2.04億。
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在AI技術驅動下,移動生態的三大支柱(百家號、小程序和託管頁)及營銷雲服務平臺進展迅速,進一步將百度App打造成為超級App。」
百度財務長餘正鈞表示:「第二季度,百度核心經調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達到41%,主要得益於百度App和AI新業務的穩健增長。」
據介紹,百度App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內容和服務平臺,覆蓋了超過90%的中國網民。得益於股東關係,這裡大概也是百信銀行能找到最佳「分行」地址。依託百度場景,百度閃付卡可以更精準、更廣泛地觸達用戶,實現更智能的定價,有效降低其金融服務門檻,讓更多用戶享受到數字普惠金融服務。
百度與百信銀行聯手打造百度閃付卡,也可以說是內容搜索生態與普惠金融服務的「無界」融合。
百度謀求生態開放,包括金融服務
另一方面,百度閃付卡也是百度App金融服務功能的豐富,如果它足夠優秀,也許會成為用戶打開百度App的新動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出百度閃付卡之前,百度App的金融服務主要來自度小滿金融。
或許有人認為這是「同室操戈」,但考慮到目前百度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競爭力和外界對手,做加法或許才是正確的。
百度集團執行副總裁沈抖在發布會上表示:「百度閃付卡的發布是百度移動生態服務化戰略的一個縮影。服務在移動時代變得越來越重要,用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希望更快地獲得服務。而百度因為有了智能小程序、託管頁等基礎,已經可以在整個移動生態中給用戶提供端到端的服務體驗。」
財報顯示,二季度百度智能小程序月活躍用戶數達3.39億,同比增長25%,智能小程序的數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
沈抖表示,做好服務的關鍵是開放。百度一方面要引入更多專業的創作者,另一方面也要和更專業的企業和機構合作,把優質的服務引入生態中。從工具層來看,百度閃付卡也可以被視為「嫡系」小程序,它將作為企業和機構合作典範,是百度生態開放的標杆性案例。
百信銀行看準開放銀行
對百信銀行而言,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向數字時代快速演進,銀行業數位化轉型加速。百度閃付卡就是在開放銀行的模式下,將金融服務嵌入網際網路場景生態的具體產品。
百度App,或者是該App中的「百度閃付」小程序是百度閃付卡的入口所在,與度小滿金融並列。除了「我的」常用功能頁面,用戶也能在首頁右上角的「+」中找到它。
通過他行I類戶,人臉識別等簡單步驟,即可申請開通百度閃付卡,其帳戶本質是一個百信銀行提供的II類戶。
據介紹,百度閃付卡革新了傳統銀行卡的體驗模式,首次採用虛擬借記卡發卡系統,該系統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獲得了人民銀行應用試點的批覆。百信銀行也是首家以電子銀行卡發卡成員的身份加入銀聯的機構。
從支付功能來看,百度閃付卡類似於京東閃付、美團閃付、南航閃付等產品,可以被添加至Apple Pay、Mi Pay、Huawei Pay等手機支付工具,在支持銀聯閃付的線下、線上商戶中都可直接用於支付。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閃付卡頁面還可直接支持銀聯條碼支付。相比於京東、美團等公司的「xx閃付」產品,百度閃付卡支付功能更為全面。也可以說,它就一張完完整整的銀行卡。百度閃付卡甚至能被綁定在微信、支付寶上。
至截稿時,根據行動支付網的實際測試,百度閃付卡在微信端無法完成支付,但在支付寶端則表現正常。
除了支付功能差別,百度閃付卡還提供包括普惠信貸、零錢理財、生活繳費等等數字服務。百度閃付卡的內涵,遠不止支付。
當天,百度閃付卡產品負責人李永煜現場發布了三款產品,普惠信貸產品「好會花」、零錢理財產品「餘額Plus」和生活權益產品「小鯨喜」。此外,營銷對於新產品也是必不可少,百度閃付卡將推出「狂撒1億元紅包」活動回饋用戶。
至於銀聯方面,作為基礎能力提供方,對建立於四方模式中的金融異業合作,大概都樂見其成。
責任編輯:王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