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獻刀 李大蝦
被炮彈轟成了兩半。
奇蹟的是,這兩半各自活了下來。
一個承襲了他全部的惡,心中充滿了兇殺、恐怖和邪惡。
另一個則承襲了他全部的善,如同聖徒般充滿了慈愛和憐憫。
當惡人回到家鄉後,先是氣死了自己的父親,之後還將善良的奶媽送到了麻風病人的聚集地。
他每天東遊西蕩,以作惡為樂,到處誘騙殘害他人,踐踏別人的勞動成果。
甚至,他讓木匠製造各種殘酷的刑具,以折磨犯人。
總之,這個惡人成為了人人敢怒不敢言的惡魔。
不久之後,另一個好人回到了家鄉。
惡人破壞的東西,他竭力修復。
知道奶媽被送去了麻風病人的聚集地,他就想方設法去治療這些麻風病人的疾病。
他還找到製造刑具的木匠,勸說他製造造福於民的器具。
這個好人,起初讓大家非常敬愛。
可漸漸地,大家發現他一樣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災難。
例如好人勸導種莊稼的胡格諾教徒們降低糧食價格,以便讓更多窮人有飯吃。
然而胡格諾教徒們自己也深陷貧窮之中,每人一天只能吃一個麵包,起早貪黑經營的莊稼是他們唯一的經濟來源。
甚至胡格諾教徒們不得不在晚上輪流把守糧倉,因為好人為了迫使他們降價,常常偷偷去清查他們還剩多少糧食,四處宣揚,破壞他們的生意。
又如惡人命令巡警們除掉好人,但巡警們出於仁慈沒有下手,相反勸說好人取代惡人來治理當地。
好人拒絕了巡警的邀請,未能完成任務的巡警們回去以後,被惡人統統絞殺。
好人雖好,他所倡導和踐行的東西也非常美好,可他卻非常的迂腐和沒有原則。
就這樣,當地被這個壞人和好人折磨的夠嗆。
終於,好人和壞人碰面了,他們因為價值觀不同決定進行一場決鬥。
可這場決戰,卻讓他們再次合併成一個人。
再一次,他變成從前一樣沉默。
他像是一個局外人一樣,身邊人的苦難,他看不到。
他內心裡的惡,別人也難以察覺。
他不再善惡分明,不再明確地表達立場和採取行動,他看起來更加混沌和冷漠。
可小鎮,卻恢復了從前的平靜..
這就是卡爾維諾著名的的《分成兩半的子爵》,這部寓言式的作品表達了兩個人生真相。
第一個是:我們或多或少都生活在分裂和矛盾中。
在父母面前,你是乖巧,可在某些時候,你又會很叛逆。
在孩子面前,你是威嚴和責任,可在公司領導面前,你又會變得不那麼有主見,甚至會變得唯唯諾諾。
在愛人面前,你閃耀著愛,可在另一個人面前,你卻面如死灰。
在某些場合,你高談闊論,可在另一個場合你卻變得沉默寡言。
社會和生活的複雜性,讓我們學會了在不同的時空表現不同的自我。
再加上自己內心中理想與現實、崇高與肉慾的矛盾,更加劇了這種割裂。
我們經常嘲笑某些組織,裡一套外一套,到頭來,我們會發現自己也會如此割裂。
而歷史便是在這種從個體到集體的普遍割裂中演進。
第二個真相便是,當某一種人格走向極端的時候,比如仇恨到難以抑制、奴性至長跪不起、偽善至難以自我察覺,這些便是災難的開始。
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電影中的那些多重人格和精神分裂,那裡不僅有我們的影子,還有我們隨時可能跌入的深淵。
-17- 一個頭,兩個大
這是金•凱瑞的一部喜劇片。
男主心底善良,卻遭到妻子的背叛。
他和妻子都是白人,可妻子卻給他生下了三個黑皮膚孩子。
善良的男主卻將孩子視如己出。
一時,男主成為了小鎮上的笑話。
男主依舊微笑面對,可平靜的外表下,男主一直壓抑著內心的委屈和憤怒。
終於,有一天,男主再也無法忍受,他不為人知的另一面展現在大家的面前。
他是那樣的暴躁易怒,又是那樣敏感脆弱。
他是在大家的冷嘲熱諷中一點點長大的。
-16- 捉迷藏
這是由羅伯特·德尼羅主演的犯罪片。
在一次宴會中發現妻子出軌的事實,憤怒衝昏了他的頭腦,他將妻子殺死,並將屍體放置在浴缸中,偽裝出妻子自殺的情況。在不斷的自我欺騙下,男主真的以為妻子出軌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個夢,自己更不可能殺死自己的妻子。就這樣,男主帶著女兒相依為命,為了重新開始,他們搬去了一個新的地方。詭異的是,新的地方不斷發生命案和恐怖之事,而這些事似乎都與女兒新認識的朋友查理有關。原來,並沒有什麼查理,而是男主在精神分裂中用同樣的手法,一次次地殺死了背叛自己的「妻子」。
而當午夜回來後,男主又變成了那個慈愛的父親。
我們鬱積於胸、執念不忘卻又難以真正面對的事情,就像是某種病毒,若不能見光便不能殺死,並終將會把我們的人格扭曲。
-15- 布魯克斯先生
有些時候,我們會發脾氣:去死吧。
只是一句話,可背後,我們已經動了殺念。
人類的欲望有很多,而殺戮是我們一直不願意面對但又不得不承認的一種欲望,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專門去殘害小動物。
布魯克斯便是其中一員。
他是上流人士,有著幸福的家庭,甚至他還會做慈善去幫助別人,言談舉止都非常儒雅。
可就這是這麼一個人,在晚上卻有著人所未知的一面,他竟以殺人為樂,晚上他總是放任自己的另一面去殺戮。
布魯克斯自己也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他甚至還會為此禱告,並且每次都告訴自己這是最後一次了。
可一次過後,還有另外一次。
就像保羅所言: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來卻由不得我。
布魯克斯深陷罪中難以自拔,終遭到上帝的懲罰,他的女兒在學校也殺了人,就像亞當夏娃接連犯罪一樣,他的女兒也陷入到罪惡的泥潭中。
罪的工價乃是死,惡的一面一旦脫韁,帶來的必定是毀滅和刑罰。
-14- 東邪西毒
《東邪西毒》中雌雄同體的慕容嫣讓很多人難以忘記。
慕容嫣愛上了黃藥師,可黃藥師並不喜歡慕容嫣,並且爽約早已約定好的見面。
這讓慕容嫣對黃藥師又愛又恨以至於精神分裂。
恨黃藥師的時候,她便是英氣狠辣的慕容燕,他請歐陽鋒殺黃藥師,理由是歐陽鋒辜負了自己的妹妹慕容嫣。
愛黃藥師的時候,她便是痴情真意的慕容嫣,她請歐陽鋒殺掉自己的哥哥慕容燕,因為哥哥阻止她和黃藥師在一起。
就像歐陽鋒所言:一個人受了挫折,或多或少總會找個藉口掩飾自己,其實慕容嫣、慕容燕只是一個人的兩個身份,在這兩個身份後面藏著一個受了傷的人。
當我們難以面對失去時,我們的精神便會為這種失去尋找另一種形式的出口。
-13- 三面夏娃
這是1957年的奧斯卡獲獎作品,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女主是一名家庭主婦,她對丈夫唯命是從,想要做一個賢妻良母。
可她卻有些舉止異常,經常莫名其妙地做一些東西,可事後卻完全忘記。
比如,她總是夜晚特定的時刻,自稱另一個女人的名字,然後穿著時髦出入酒吧歌廳,而且言談舉止非常輕佻。
漸漸地,他們的家庭變得矛盾重重,甚至女主丈夫選擇與其離婚。
無奈之下,她只能求助一名醫生的治療。
通過治療,醫生發現女主的異常與她小時候的一件事有關。
是她6歲時,在祖母的葬禮上,母親強制要求她親吻祖母的遺容。
這種強迫行為給女主留下了很深的心裡隱隱,婚後,丈夫的強勢和壓迫,重新喚醒了她內心的不安全感和反抗。
所以,她出現了第二個人格,與大家普遍希望的賢妻良母完全相反,像是一個蕩婦。
在醫生的悉心治療之下,他們發現女主還有第三個人格,這個人格自主獨立、不卑不亢,是女主內心真正渴望的。
這部深刻地揭露了現代女性的精神壓力,也表達了現代女性的心聲,在作為妻子、女人、母親等多重女性角色上,我們需要多多聆聽和尊重她們的聲音。
-12- 精神分裂症
這是第61屆坎城電影節柯達獲獎短片,我也曾經向大家推薦過。
150頓的隕石從天而降,砸中了亨利家對面樓上的天線。
接著,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因此這場撞擊,亨利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偏離了91cm。
也就是說,他必須要站在距離電話91cm的位置才能拿到電話。
坐椅子也只能在坐在偏離椅子91cm的位置
這種偏差,讓他迥異於平常的世界。
亨利因此丟掉了工作。
大家也難以理解他的這種感受,亨利變得越來越孤獨.
這部短片很有意思,將那種精神分裂後的錯亂感以及人與人之間難以理解的孤獨具象化。
91公分。
僅僅91公分便可以讓你與正常的世界割裂,便可以讓你成為永遠的局外人。
-11- 驚魂記
這是希區柯克非常著名的一部懸疑片。
可以說是精神分裂犯罪片的鼻祖。
女主到一個汽車旅館投宿慘遭殺害。
而兇殺既是一個看上去很友好很健談的人。
又是一個對母親話語唯命是從的兒子。
他一面窺探著女主,一面又告訴自己這樣是不對的。
一面殺害了女主,一面又將兇手摔鍋給並不存在的母親。
他自己則是為了「母親」不得不去掩蓋命案的乖兒子。
所謂的變態,就是在自己分裂的精神中,說服自己既是兇手,又是無辜的受害者。
-10- 無間道3
《無間道》中,作為臥底,梁朝偉飾演的陳永仁和劉德華飾演的劉建明都生活在充滿割裂的生活中。
陳永仁是個充滿正義感的警察,但是為了完成任務,他不得不做壞事,以混入黑社會的圈子裡。
而劉建明則為了服務好黑暗勢力,他必須表面上過著光明的生活,內心中卻不得不時常想著邪惡的事情。
他們的生活過的都非常煎熬。
可陳永仁和劉建明誰的內心更加煎熬呢。
我的答案是劉建明,因為陳永仁雖然做了很多壞事,但是他內心坦蕩,他是打入黑暗世界的光明使者。
但對於劉建明而言,他像是潛入光明世界的魔鬼,他雖然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他的出生以及他過去犯下的滔天大罪讓他從未擁有這樣的幸福。
而對於心裡還有良知的人來說,不得已的偽善簡直是一種折磨。
所以,從進入警察學校時,看著轉身離開的陳永仁,劉建明就無奈的說「我想跟他換啊」。
所以,當陳永仁被害死後,劉建明內心非常痛苦,他想要懺悔,並將自己洗白。
第三部中,要從泥潭和白骨中將自己洗白成一個好人,劉建明陷入到巨大的精神煎熬中,並且人格分裂。
向善的人格,在竭力補救過去和抓內鬼。
而惡的一面,則在繼續著殺戮。
可無辜人的血已經流出,劉建明終究還是要負上代價。
到最後,劉建明只能在悲憤中不停地問:為什麼不給我機會,我只不過想做個好人!
-09- 雙重人格
一次,男主拿著望遠鏡在窺看自己喜歡的女孩,可忽然他發現有一個和自己一摸一樣的人。
雖然長相相同,但是另一個人更加幽默、風趣、健談,所以也更受歡迎。
相比之下,自己則更多是木納、緊張、憂鬱。
這就是別人眼中的自己和真實的自己。
對方喜歡的你只能是對方眼中的你,這是一個我們難以反抗的標貼。
而那個脆弱、孤獨、不那麼可愛的一面只能自己享用。
所以,男主說自己是個幽靈。
這是一句非常孤獨的話。
-08- 機械師
男主開車肇事,意外撞死一個小男孩,可他卻選擇逃逸。
他難以面對自己犯下的罪惡,所以夜夜失眠,身體日漸消瘦。
最終,男主的精神在內疚和掙扎中分裂。
生命中有一種不堪負荷的纏累,就是罪。
如果不願意去承認和坦白,罪會把我們吞噬。
-07- 美麗心靈
偉大數學家、諾貝爾得主納什,是一個天才。
可伴隨天才的還有精神分類的困擾。
對於納什,讓人驚嘆的不僅是他取得的偉大成就,更在於他在幻覺和夢中找到了真實和力量。
-06- 禁閉島
主人公經歷了殘酷的二戰,戰爭結束後,他換上嚴重的精神疾病,並陷入到酗酒的泥潭中。
妻子也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夫妻二人有三個孩子。
這樣的家庭下,丈夫沒有能力愛妻子,原本抑鬱的妻子變得更加惡化。
最終,妻子溺死了三個孩子,丈夫殺死了妻子。
殘酷的事實面前,這個丈夫陷入到更加嚴重的精神分裂。
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幻想中扭曲自己,以另一種方式去面對殘酷的現實和自我良心的不安。
人到底該作為一個惡魔活著,還是作為一個好人死去?
那個更好?
-05- 神探
這是杜琪峯的一部佳作。
在利益攸關以及生死之間的抉擇上,我們的內心會非常猶豫不決。
我們想要面對真相,卻又經常懦弱。
想要自律己身,卻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
想要坦坦蕩蕩,卻不由自主地掩藏自己的過時。
《神探》中一名警察犯了錯,被同事發現。
情急之下,他誤將同事殺害。
有了罪惡,就有了隱瞞,有了隱瞞,就有了內心的煎熬和掙扎。
從此,他成為了一個多重人格的人。
在不同的情景之下,貪婪、色慾、暴食、傲慢、嫉妒、憤怒、懶惰會互相博弈,來主導他的人生。
令他痛苦的是,在多重人格下,他再也找不到真正的自我。
-04- 致命ID
這部電影也像《神探》一樣,將人格具象化。
男主是個恐怖的兇手,他有12個人格。
不同於《神探》的是,這些人格並未並存,在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中,這12個人格變成12個人物置身在一個旅館中,發生了互相殺害。
最終,那個最兇狠、陰險的人格殺死了其他11個人格,男主也成為了徹底的惡魔。
-03- 黑天鵝
在母親的細心陪伴下,女主自幼練習芭蕾舞,並擁有非常出色的技藝。
終於,機會來到,紐約劇團在海選《天鵝湖》的領舞。
而藝術總監對領舞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演繹出白天鵝的端莊和華麗,還要演繹出黑天鵝的魅惑和剛勁。
而女主一直是一個乖乖女,在母親的高要求下早已習慣壓抑自己的脾氣。
她演繹的黑天鵝僵硬、膽怯、毫無個性。
她的表現遭到了藝術總監的質疑以及其他芭蕾舞演員的嘲笑。
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女主的精神開始分裂。
不瘋魔不成活。
在痛苦的掙扎中,她終於將內心全部的反抗、欲望和仇恨釋放而出。
從內到外,她成為了真正的黑天鵝。
-02- 搏擊俱樂部
男主是一個處於中年危機的男人。
他過著日復一日單調的生活,他痛恨自己的平庸,但卻無能為力。
所以,巨大的焦慮下,他經常失眠。
可生活很快發生了變化,他認識了一個很有趣的人,叫泰勒。
兩人都對乏味的生活充滿了厭惡,所以他們創立搏擊俱樂部,讓大家不戴護理工具的情況下進行互毆。
這種暴力行為讓很多人的精神壓力得以釋放,搏擊俱樂部很快席捲全國,並發起了暴動。
這種失控是男主始料未及的,他慢慢地想要遠離泰勒。
可令他自己意想不到的是,他就是泰勒!
泰勒就是他內心中桀驁不馴的另一個人格。
而搏擊俱樂部便表達了身處普遍精神苦悶中人們對現狀的控訴和咆哮。
-01- 996、福報、狼文化
這並不是一部電影,但卻是壓在年輕人心口的一塊大石頭,所以放在最後壓軸。
狼,在傳統文化裡,一直是一個非常負面的象徵符號,比如「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白眼狼」…..
但現在很多企業卻大肆宣稱狼文化,鼓勵員工不顧家庭地奮鬥,並用利益和欲望來支配員工,攪動員工內心的攀比和貪慾,來讓員工甘心放棄生活的平衡。
並自豪地把自己的貪慾當做炫耀的資本。
這種企業文化和價值鼓動,便是將員工貪婪好勝的人格推向極端。
這是一種可怕的惡和災難,需要我們對此要有足夠的認識和反抗。
必要時,需要泰勒們出手教訓教訓。
相似推薦
▼
已完成的混剪no 1
已完成的混剪no 2
已完成的混剪no 3
未完成的混剪no 1
未完成的混剪no 2
未完成的混剪no 3
未完成的混剪no 4
未完成的混剪no 5
未完成的混剪no 6
未完成的混剪no 7
這裡沒有挑逗你眼目情慾的小鮮肉
也沒有挑動你肉體情慾的段子
更沒有膨脹你今生驕傲的雞血
我們只在乎那些最質樸真誠的作品
在那裡我們才能恢復真正的想像力
我們也堅信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ID:Six_hundred_hits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六百擊】
微信二維碼打賞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