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是南國劇社2015到2016年間的一部話劇,一共演了10場。
《To Blossom Blue》是每一場的最後謝幕的曲子,一共演奏了11遍。
我什麼也沒說錯,所以使勁好奇為什麼多出來一遍。
你或許記得2015.11.15青果小劇場東方快車樂隊&行界樂隊的專場?
圖為青果小劇場 東方快車樂隊&行界樂隊 專場海報
東方快車樂隊
2015年4月為南國劇社話劇《東方快車》組建,成員涉獵廣泛,根據劇目特色,樂隊風格呈現迷幻、後搖、電子為主,全力營造2034未來主義烏託邦幻想的音樂維度。由節奏吉他江時開,主音吉他李珣,貝斯手馬天恩,鍵盤手王堃,鼓手祁宇博組成。
To Blossom Blue
收錄於Lake of Tears(淚湖樂隊)1999年推出的第四張專輯《Forever Autumn》。
圖為Lake of Tears專輯《Forever Autumn》封面
孔德罡
南國劇社劇目總監,《東方快車》編劇,製作人
東方快車是南國最大的一次冒險,最大的一次不計成本的瘋狂,最自我的作品,最不在乎他人眼光的造夢,2012年以來所有的,最為出色的南國人,我能認識的最出色的人們,都聚在一起。
從創作上來說,這就是我最好的作品;從南國的呈現來說,這就是我們最偉大的作品。
它的爭議、非議、疑惑,自然也是南國作品中最大的,但這什麼都說明不了——這只能說明,我為這部作品,為每一個參與並費盡心血的你們而驕傲。
一年前,我感嘆再也不會有一部作品那麼自我、那麼放縱、那麼不顧一切了,這或許是東方快車給我上的一堂生活課:你不能逼迫生活給你什麼,無論如何,要相信這個世界,要接受這個世界。
可是再見到這個劇組的每一個人,並且即將離別的時候,我再多的不舍也只能沉默。
而一年之後,當初組成「東方快車」的行界樂隊,也要和我們告別。我們在首演前兩個月倉促相遇,緊張的記譜,演練,尋找樂手,這一切都為了謝幕燈光閃亮的瞬間,那首「To blossum blue」。
2015.11.15,在演出的間隙,我們還在青果小劇場,舉辦了一次「東方快車專場音樂會」。這是我做東方快車以來最開心的一天。你們知道當Herr Mannelig第二次完美呈現的時候,鼓點敲起Heute Nacht旋律螺旋上升的時候,所有觀眾一起聽著Taijin Kyofusho裡的「沒有回答」屏氣凝神的時候,蔣偉的男聲在一片寧靜裡唱出「To Blossom Blue」,滿座都是紫色玫瑰的時候,王堃唱著圖佤民謠範文昊跪著唱徵服以及最後堃哥眼睛紅了說這是她大學最完美的一天的時候,行界和東方快車樂隊一起唱著再見的時候,你知道我希望死在那些瞬間裡嗎。東方快車是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因為我遇見了你們,遇見了行界樂隊這樣所有為這部戲奮鬥的人。
在每一個你們零星,但永恆綻放的瞬間,我記著你們,你們記住了自己,無數我們陌生的人也記住了這一切,從現在,直到永遠。
「我懷念的,我會覺得你們都懷念。
2016.6.26《東方快車》封箱於南京大學仙林校區,那是第11次To Blossom Blue,也是最後一次。
如果說,所有那些你不舍的,想的發瘋的,深刻到骨子裡的,再給你一次看見的可能,就算你知道還是留不住,你去見嗎。
A little something I know,
A little somewhere I go,
Reminds me of you,
To blossom blue,
Is to blossom without you.
我就是想最後一次溫柔地,瘋狂地融入進你悲傷的靈魂和軀體。
就當今天才是最後一夜。
就當今天才是告別。
——王堃 東方快車樂隊隊長」
——————————————
六月初,行界樂隊「行走的界限」專場
曲目:To Blossom Blue—Lake of Tears
嘉賓:東方快車樂隊—祁宇博、馬天恩
特邀主唱:那個人非要我寫神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