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快車謀殺案》根據英國推理小說作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改編,講述大偵探赫爾克裡·波洛在東方快車上巧破一樁謀殺奇案的故事。講訴一個精心策劃的東方快車私刑殺手天團,因為大偵波洛的意外入局,完美復仇突然大亂陣腳,被迫和世界上最聰明的人見招拆招,鬥智鬥勇的故事。
被一遍又一遍改成電影、電視劇、舞臺劇,最經典的1974年版,在電視上反覆播過,獲得六項奧斯卡提名和十項英國學院獎提名,阿爾伯特·芬尼版的波洛強勢、神機妙算,贏得了影帝提名,英格麗·褒曼憑藉奧爾森小姐一角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洛夫克拉夫特說過: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東方快車謀殺案》就很好的利用了恐懼這一人類的本能。停滯列車的封閉車廂,一個被殘忍殺害的商人,外面的人進不來,裡面的人出不去,兇手就在這車廂的12名乘客之中,溫馨的車廂瞬間變成了黑暗中的古羅馬競技場。
大偵探赫爾克裡·波洛乘上東方快車,夜間三次被吵醒,第二天清晨便發現同車的美國富商雷切爾被人謀殺,死者被戳了12刀。根據他所觀察到的各種可疑跡象以及同車人士的訊問,並結合美國實行的12人陪審團制度等情況進行邏輯推理,成功地揭開了這起奇案的面紗。
波洛審問了車上所有乘客,覺察到很多人提供的信息都是虛假的,隨著事情的發展,經過通盤思考,他才得出結論:所有乘客都參與了謀殺案,因為阿姆斯特朗人品太好,幫助了太多的人,所以這些乘客都是和阿姆斯特朗案有關的,他們有阿姆斯特朗的下屬、司機、死去女兒的教母、外婆等。曾經負責案子的法官無力捉拿雷切特而找了替罪羊,所以法官兒子、替罪羊弟弟這次都來幫助實施正義。他們都參與了案子,都捅了雷切特一刀。
一場精心策劃的群體復仇,同樣是為了法律所不能解決的正義。正是因為正義並不能絕對平衡,所以才需要良知,那些人的確是殺人兇手,卻也是需要重生的一群人。
一次謀殺,改變所有人的人生。
「這車上沒有殺人犯,只有需要重生的人。」
波洛說:「通過這起案件我意識到,正義的天平未必永遠都能保持平衡,而這也讓我頭一次學會了去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平衡。」
做人求什麼?求內心的一片安寧,求存活於世的一個平衡支點。
「正義從來不會缺席,只會遲到。」這是美國大法官休尼特的名言。它所表達的意思是,儘管正義永存,但對於現實中的每一個人來說,「遲到的正義」絕非真正的正義。「公正在法律中的第二層含義是指效率。」是波斯納的名言,它所表達的意思是,公正需要辦案效率來體現。
第一次看,覺得很驚喜。尊重原著,致敬經典,場景華麗,演員走心。人物服飾很立體,故事主線也環環相扣。從一上來的以色列,到後面大雪,每一場場景都很美。
電影作為一種思想的載體,為我們的生活平白注入了很 多希望。
好電影,如寶藏。它給你的力量和啟示能讓你取之不盡。
配圖源於網絡和觀影截圖,感謝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