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發射井飛彈發射時間長、生存能力低,我國為何還保留東風-5?

2020-12-18 天下布武

新一代東風-41洲際飛彈優點頗多,甚得網友的喜愛,而對於採用液體燃料固定發射井發射的東風-5洲際彈道飛彈的缺點,不少網友可以說也已經是耳熟能詳,比如發射井位置固定容易被發現和攻擊,生存能力較低;液體燃料要發生前才能加注,反應時間較長等。殊不知,採用液體燃料發射井發射的東風-5系列洲際飛彈也有著不少的優點。

首先,液體燃料發動機相比於固體燃料發動機有著更高的比衝(單位推進劑的量所產生的衝量),所以採用液體燃料的火箭發動機也就有著更大的推力,發動機推力大好處自然也就多了。比如,發動機推力大飛彈速度也就更快,所以東風-5B的最大飛行速度要在東風-41之上,突防能力也就越強。

另外,發動機推力大飛彈的發射重量也就越高,再加上固定發射井中的洲際飛彈因為不需要機動,也就不必刻意控制飛彈的體型和起飛重量。所以,東風-5B洲際飛彈的發射重量在200噸以上,而公路機動發射的東風-41洲際飛彈發射重量在80噸左右,兩者相差明顯。

而且,發射重量更大也有不少的好處,比如航程更遠,所以東風-5B洲際飛彈的最大航程也在東風-41之上(至少在1.3萬公裡之上);然後攜帶更多燃料的東風-5B洲際飛彈並不會因為攜帶多枚核彈頭而航程驟減,而發射重量有限的東風-41在攜帶多枚分導核彈頭後航程會大打折扣。

此外,發射重量同為200噸+的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飛彈有著10噸的最大載重,咱們打個折也應該有8噸,這樣說吧,頂級核大國5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單枚重量都不會超過500千克。所以像東風-5系列這樣的洲際飛彈一般都是攜帶幾枚數百萬噸級TNT當量的熱核彈頭,所以威力也是可想而知。

值得一提的是,固定發射井發射的洲際飛彈生存能力並沒有網友想像中的那麼低,指揮室在地下數十米處且有堅固的防護,只有發射井口暴露在地面,即便建造一些假的發射井也很難分辨。而且,發射井口有1-2米後的鋼製「井蓋」,具有很強的防護能力,為此俄羅斯就對外宣稱「薩爾馬特」洲際飛彈的發射井只要不是被50萬噸級核彈直接命中就能繼續使用。

所以,採用固體燃料機動發射的東風-41洲際飛彈固然好,但液體燃料固定發射井發射的東風-5系列洲際飛彈也有著不少東風-41所不具備的優點,這也是為何40多年來東風-5系列飛彈不斷改進一直服役到今天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東風41飛彈發射一枚的成本是多少?
    東風41飛彈是我們國家最驕傲的王牌武器之一,不僅殺傷力十足,而且還可以進行精準遠程射擊,順便還能搭載幾個核彈頭。除了這些之外,東風41飛彈光發射速度就可以達到3萬公裡每小時,最遠射程可以達到14000公裡,誤差也僅僅只在百米之內。毫不誇張的說,東風41飛彈的射程幾乎可以覆蓋全球,想打誰就打誰,還是那種不用出門的打,其威力之大,在世界上都是處於領先地位。
  • 大漠起東風!央視將播出紀錄片紀念東風一號飛彈發射60周年
    這是我國第一發自己製造的飛彈 是中國的「爭氣彈」 1960年11月5日 我國第一發國產地地飛彈 東風一號 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 中國核打擊力量的中流砥柱——「東風」-5B核飛彈
    5 型洲際飛彈服役後,作為唯一的洲際打擊力量,「東風」-5在我國的核威懾力量中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佔據主導地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東風」-5服役之後,中國開始在其基礎上,借鑑國外洲際飛彈最新技術,相繼研製出「東風」-5A和「東風」-5B飛彈,「東風」-5A採用新的火箭發動機,最大射程和打擊精度都有了很大提升,「東風」-5B則開創性地發展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使飛彈的突防能力大大增強
  • 為何說只發射但無法回收的洲際飛彈是「大號二踢腳」!
    如果一個國家要想擁有洲際飛彈,首先要確定飛彈的射程、精度、彈頭威力等戰術技術指標。例如只想打擊敵國的部分目標或者海外目標,射程就可以限定的低一些,6000-8000公裡就夠,不需要10000公裡以上。這樣就可以使得飛彈能夠攜帶更大的彈頭。至於精度,就要看發展國針對的目標,比如說敵國的飛彈發射井、重要的指揮中心,那麼精度就要很高,但如果只是報復性打擊敵大城市或者兵力集結敵,那麼精度就可以低一些。
  • 轟6K發射東風21飛彈?想法雖然好,但基本沒啥用
    大多數想讓彈道飛彈上轟-6K的軍迷第一時間都會覺得,轟-6K是機動平臺,發射彈道飛彈具有隱蔽性,敵人發現不了,所以也就攔截不了,打擊對手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實際上,我們知道,彈道飛彈是一種拋物線飛彈,無論在地面發射還是在空中發射,首先要做的是往上飛行走拋物線彈道,此時敵人就有兩種傳感器能夠發現它:第一是雷達,包括L波段鋪路爪雷達和X波段雷達,這兩種雷達在中國周邊分別被美軍和臺軍部署在日本、臺灣兩地,可以對整個我國東部實現覆蓋,只要有彈道飛彈上升到一定高度以上就能被發現和跟蹤,大家注意,轟-6K攜帶彈道飛彈發射時,一般飛行在12000m左右才有價值
  • 中國發射一枚東風41洲際飛彈,到底要花多少錢?
    二戰之後,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美國和蘇聯迅速的進入了冷戰時期,兩國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軍事裝備競賽,後來美國從蘇聯內部下手分化蘇聯,加上蘇聯自己也不思進取,於是最終導致蘇聯經濟崩潰,蘇聯隨之解體。為何會用這麼多錢?看看東風41就知道了。知道中國發射一枚東風41洲際飛彈要花多少錢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東風41是我國至今為止明面上的最強飛彈,這款飛彈的優勢就是射程遠,從數據方面分析得出其射程至少也在1.4萬公裡左右,並且可以攜帶10枚核彈頭。這都不是最厲害的,厲害的在於它擁有二次制導系統,也就是說飛彈攔截基本沒用。
  • 面世40年,為何東風5飛彈仍在使用?多次改進足以發起致命打擊
    ▲從地下發射井發射瞬間的東風-5/東風-5A洲際戰略核飛彈(圖片來源於:網絡)▲東風-5A洲際戰略核飛彈飛行模擬圖(圖片來源於:網絡)不過,隨著對手手中的核力量的逐漸提高,早期東風-5的性能雖然看似夠用,但實際也面臨著落後於時代的現實,因此,為了有效提高東風-5的打擊能力,故而針對東風
  • 中國「最不可思議」的古建築,誤以為是飛彈發射井,震驚了美國
    中國這座古老的魔法建築被美國衛星偵察的是飛彈發射井,這使白宮感到吃驚, 1985年美國兩位神秘客人貝利夫婦作為訪問學者來到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土樓群考察,回國後,給美國總統裡根寫了這份報告,表明衛星監視發現的飛彈發射井實際上是土樓民居,不是核基地。
  • 原創:我國鷹擊82反艦飛彈 首次實現潛艇水下魚雷管發射
    鷹擊八號飛彈與試驗033G1型潛艇潛艇一直以來是我國海軍的裝備重點,但是配備的武器系統卻十分單一,長期以來配備的都是直航式魚雷,而且性能比較落後。自主研製的自導式魚雷還處於技術瓶頸期,直到20世紀90年代都未能實際配備部隊使用。
  • 兩代東風洲際飛彈同堂,捍衛共和國江山
    東風-5B飛彈在攜帶一枚600萬噸級核彈頭的前提下射程依然可以達到1.5萬公裡,而東風-41最大射程不過1.4萬公裡。憑藉東風-5B飛彈超遠的射程恐怖的彈頭毀傷威力,如若被其擊中毫無生還的希望。二:東風-41核反擊能力更強東風-41相較於東風-5B最大的優勢就是隱蔽性更強,由於東風-5B飛彈實在是太大太重了,導致其平常只能儲存在固定的飛彈發射井內。在間諜衛星探測能力不斷提高的今天對於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獲得一國彈道飛彈發射井的準確坐標信息並不是太難的事情。
  • 俄羅斯將試射核飛彈,一發就能毀滅法國,中國東風飛彈可與之抗衡
    俄羅斯「薩爾馬特」洲際彈道飛彈據報導,俄羅斯正在準備進行「薩爾馬特」飛彈的飛行試驗。「薩爾馬特」飛彈是在冷戰時期蘇聯的「撒旦」重型洲際彈道飛彈的基礎上改良研發而來。「撒旦」重型洲際彈道飛彈有著1萬公裡的超長射程和10枚分彈頭,在冷戰時期是蘇聯的重要王牌之一,在當時對北約有著極強的威懾作用,因此被稱為「撒旦」。
  • 好奇心: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時,經過他國上空,為何不會被擊落?
    好奇心: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時,經過他國上空,為何不會被擊落?說到洲際彈道飛彈,知名度比較高的應該是前蘇聯的「撒旦」,也就是俄羅斯目前服役的R-36M彈道飛彈,北約代號為SS-18 「撒旦」,該型的飛彈也是目前體積最大、威力最大的現役飛彈,另外,美國「民兵」系列中的民兵-3,中國「東風」快遞中的東風-41,法國的M-51彈道飛彈,射程都在1萬公裡以上。
  • 咱們的東風41和世界其他洲際飛彈相比,威力能否達到世界第一?
    核武器是人類終極武器,最好的防禦手段就是核平衡,而五大核大國都在追求最佳的擁核手段,這就是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與其餘四核大國相比,在以前我們國家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建設也是有的,只是整體實力還比較弱,潛艇艇小噪音大,轟炸機只有H6G明顯腿短,東風5又老又發射不靈活。
  • 閱兵傾聽東風浩蕩進行曲!新式東風快遞,發送後可切換收件人
    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彈道飛彈,以地下發射井和露天發射坪為發射平臺,平時藏於深山洞庫中,作戰時打開井蓋或推出洞外點火發射,隱蔽性很強,對於當時的偵察系統很難發現,但由於是液體飛彈,需要配備大量的裝備車輛提供瞄準、供電、燃料加注等保障,操作複雜且作戰準備時間較長。
  • 央視《大國長劍》攝製組來孟村採訪我國第一枚洲際飛彈發射的見證者
    ,標誌著我國從此開始有了遠程核打擊能力。央視《大國長劍》攝製組對孟村的尹學瑞、王金龍、吳子新、於忠厚、陳幕周、聶永福六名退伍老兵進行了採訪拍攝。1980年5月,我國向南太平洋成功發射了第一枚洲際飛彈東風五號,震撼世界。
  • 搭載10枚分導核彈頭,威力等同於300枚小男孩,一旦發射無一倖免
    在2019年舉行的國慶大閱兵上,讓外界最為關注的不是東風-26中程反艦彈道飛彈,也不是一直處於神秘面紗下的巨浪-2型潛射彈道飛彈,而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東風-41.該型飛彈也成功取代東風-31A洲際彈道飛彈成為了閱兵式中的壓軸「明星」。
  • 美方發布全球洲際飛彈性能對比,中國東風能否上榜?用能力來證明
    此前有人以調侃的語氣評論民兵-3稱,「這些20世紀90年代生的士兵用著80年代的5英寸軟盤,操作著70年代開始服役的彈道飛彈在60年代修築的混凝土發射井中待命,以保衛21世紀的美國安全。」的確,在進入21世紀後,民兵-3已經發生了多起意外事故,不禁讓人感嘆,「民兵「老矣,尚能飯否?
  • 世界三大真理之一,東風系列有多少種飛彈,分別屬於什麼類型?
    曾經在網絡上有軍迷開玩笑說,世界上的三大真理分別是東風、民兵和白楊,這其實指的就是中美俄三國所擁有的彈道飛彈,雖說這只是軍迷之間的一句玩笑話,但是也能夠看出東風系列飛彈對於我國的國家安全是多麼重要,一直以來,我國的東風飛彈也被稱為「東風快遞」,那麼我國現役的東風飛彈一共有多少種類型呢?
  • 中國超強飛彈東風-26試射,美航母急速撤離
    據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8月7日報導,本月5日,中國發射了一枚DF-26遠程反艦彈道飛彈。此次發射的時間點十分敏感,外媒普遍認為,此次發射意在警告有關國家,不要輕舉妄動,不要低估中國在必要情況下採取反制措施的勇氣、信心和決心。
  • 朝鮮推出巨無霸飛彈,突破世界兩大記錄,能否與東風-41相抗衡?
    近日,朝鮮國家又曝光了一款比「東風-41」還龐大的飛彈,而除去在體型上更勝一籌,實際它有沒有比東風-41更強大?這款超級飛彈一上來就把兩個世界紀錄給打破了!一是發射車記錄。我國最先進的東風-41與俄方最先進的亞爾斯車載洲際飛彈,都屬於8軸運載車,而朝鮮的這一款卻屬於11軸超重型特種車運載,比我國與俄方的輪子多了6個之多,因此打破了世界的記錄,是目前為止尺寸最大、輪子最多的一款。但鑑於它龐大的體型,就不要指望越野能力了,基本上是沒有的,就算是開上了普通公路都難,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二是飛彈尺寸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