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深圳 40年 大悅城控股等企業助力深圳再發展

2021-01-13 中國經濟時報

  在與深圳同頻發展的企業隊伍中,大悅城控股便是其中之一。作為中糧集團旗下唯一的地產投資和管理平臺,大悅城控股以產業促進城市發展,見證深圳40年的歷史變遷。

  從「深寶恆」到「大悅城控股」 與「圳」共進40年

  1981年,是深圳市成立經濟特區的第二年,卻是大悅城控股來到深圳的第一年。

  作為最早一批建設者,大悅城控股的前身寶安縣縣城指揮部於1981年11月成立(1993年更名為「深寶恆」),不僅要承擔著寶安縣4.3平方公裡的「三通一平(通路、通水、通電、路平)基礎設施的職能,還負責政府劃撥土地的開發建設、工業物業的租賃、開展與外資企業的合資合作。

  彼時,大多數企業處於一種萬花爭相開放的狀態,但是又缺乏技術、缺乏物資等硬性條件不足,如何攻破潛在的難題是眾多企業都要面臨的困境。

  「深寶恆」憑藉在深圳擁有的大量工業用地,依託政策紅利,不僅順利完成上級指派的任務,還成為最早進入工業地產領域的排頭兵,綻放企業色彩。1986年,深圳寶安區引入首批世界500強企業,隨後愛普生、東芝、艾默生、萬寶等多家世界百強企業相繼來到寶安片區投資,「深寶恆」給這些外資企業建設了許多廠房、集體宿舍和公共食堂。

  大悅城控股副總經理兼華南大區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晉揚表示,「最早深圳相當於一個做粗加工為主的基地,是給香港做一些加工業。所以當時,在大悅城控股的前身『深寶恆』年代就做了很多標準廠房,租給世界500強企業,基本上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都在這裡。漸漸地,大悅城控股形成一種模式,基於市場需要的模式。」

  在持續推動深圳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大悅城控股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在早期經濟特區地建設中先後引進了精研科潔、凡納克、艾默生網能等先進工業企業,並打造68區中糧科技工業園、中糧福安工業城、中糧塘尾工業園等多家代表性園區。

  其中,中糧(福安)機器人智造產業園的前身為福安第二工業城,建面約11.5萬㎡,通過舊園區改造升級為集孵化器、研發辦公、生產製造、產業配套於一體的主題產業園,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深圳市投資推廣重點園區。

  以及,在2015年投入使用的中糧商務公園,建面約10.8萬㎡,集研發辦公、生活休閒於一體的產業綜合體,成為深圳市投資推廣重點園區、深圳市創業孵化基地,為從事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中小型企業提供產業空間和配套服務。

  從純粹地提供定製廠房到工業園區打造,從傳統的工業地產到新一代的產業地產,以及大悅城控股前身經過一系列的更名、上市、收購、重組等變化,大悅城控股見證著深圳40年的變遷,與深圳同頻發展。當前,大悅城控股華南大區已經形成三大成熟的戰略板塊,商業地產、住宅地產、產業地產。在新的《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之下,大悅城控股又將如何與深圳共進?

  紮根深圳 「大悅城控股」期冀更多個「40年」

  40年的改革開放,深圳經濟特區創新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深圳將繼續向前探索發展,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行業的領袖精英參與經濟特區的建設。對於紮根深圳近40年的大悅城控股,秉著央企責任地產的初心,期冀見證深圳更多個「40年」的發展,繼續助力深圳的改革開放。

  2019年,大悅城控股完成重組,形成「雙輪雙核」的發展策略。「雙輪」指的是「銷售型業務+持有型業務」的雙重業務模式,「雙核」指以「產品+服務」來搭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這是在新的歷史機遇下,在新的政策綱領下,大悅城控股以新的戰略啟航,再赴一場深圳特區新的徵程。

  運用最新的發展戰略,大悅城控股華南大區聚焦三大板塊,商業地產、住宅地產、產業地產,著力提升專業核心能力,持續強化戰略引領,從「紮根深圳,專注更新」到「做大規模,做實大區」,由點到面全面助力經濟特區地建設,助力大灣區建設。

  在具體的產業地產層面,大悅城控股華南大區打造以產業園、寫字樓、長租公寓為核心引擎的產品業態,聚焦物聯網、人工智慧、生命健康和信息技術,以中糧3C特色服務體系(COFCOLIFE、FANTASY、COFFICE)為基底,開放共享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等資源,構建產業生態圈。

  以在2019年9月開園的中糧創芯研發中心為例,這是深圳市的一個重大項目,佔地2.41萬平米,總建築面積約18.8萬平米,是匯聚研發辦公、產業公寓、品質生活為一體的標杆性現代產業綜合體。該項目以食品安全、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產業為主,同時引進世界500強安富利、中建六局、華潤雪花啤酒總部、小米生態圈比科斯電子等企業,為城市打造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創新產業集群,提供高品質服務,是全國首個5G+AloT智慧園區,也是深圳市投資推廣重點園區。

  大悅城控股副總經理兼華南大區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李晉揚表示,「中糧創芯研發中心是一個從老舊工業園區通過城市更新轉型的新型產業綜合體,象徵著大悅城控股華南大區公司從地產開發商向城市運營商轉型的新起點。依託中糧集團超過3000家產業客戶的資源儲備,大悅城控股華南大區公司聚焦物聯網、人工智慧、信息技術、生命健康四大產業方向,正在創造互惠共贏的產業地產板塊新格局,落實「重度運營、為城市賦能」的產業運營理念。」

  截至目前,大悅城控股華南大區已累計開發物業建築面積近500萬㎡,持有經營物業建築面積約190萬㎡,籤約額連續五年躋身深圳區域市場top10。

  未來,大悅城控股將繼續扮演「城市運營商」和「美好生活服務商」的角色,以「持有+銷售」、「產品+服務」的「雙輪雙核」戰略,持續深耕深圳經濟特區,助力城市升級與發展。

相關焦點

  • 鞍山大悅城開業 大悅城控股商業進入集中爆發期
    當前,大悅城控股已經成功布局全國35餘城,其中商業成功進駐北京、上海、天津、瀋陽、西安等18個一二線重點城市,擁有在營、在建及儲備商業項目總量近30個。未來三年內,預計15個商業項目陸續開業,標誌大悅城控股商業發展邁進新項目集中爆發的嶄新階段,進一步助力城市居民消費與生活方式升級。
  • 深圳40年•成就綜述 | 深圳特區40年:中國資本市場崛起「深圳...
    40年滄桑巨變,如今的深圳已經從曾經的海邊漁村發展成為國內一線城市、全球第十一位金融中心,闊步走向世界舞臺。在深圳特區40年乘風破浪的路上,深圳的資本市場無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深圳特區成立以來,深圳資本市場從零開始,從1987年的「老五家」公司實現股份制改造並上市,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勢, 到如今的全國資本市場重鎮,一路走來,深圳始終用速度和創新驚豔著全國乃至世界!
  • 鞍山大悅城開業,大悅城控股商業進入集中爆發期
    當前,大悅城控股已經成功布局全國35餘城,其中商業成功進駐北京、上海、天津、瀋陽、西安等18個一二線重點城市,擁有在營、在建及儲備商業項目總量近30個。未來三年內,預計15個商業項目陸續開業,標誌大悅城控股商業發展邁進新項目集中爆發的嶄新階段,進一步助力城市居民消費與生活方式升級。
  • 與你砼行|薛盛偉:攜手三一,助力深圳實現跨越新發展
    在深圳,三一攪拌運輸車的市場佔有率超過40%,走在深圳建築工地周圍,或者城市主幹道上,留心觀察,進入視線的攪拌運輸車大概率就是三一品牌,每一輛日夜穿梭街頭的三一攪拌運輸車,都是深圳特區經濟騰飛的助力者和見證者,那道穩重、亮麗的「三一紅」,亦是深圳發展活力的體現。
  • 深圳40年!461家上市公司,市值超19萬億,排全國第二
    1980年設立的深圳經濟特區到如今已經過了整整40年,在深圳經濟特區40年乘風破浪的路上,深圳的資本市場無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以來,深圳資本市場從零開始,從1987年的「老五家」公司實現股份制改造並上市,形成星星之火燎原之勢,到如今的全國資本市場重鎮,一路走來,深圳始終用速度和創新驚豔著全國乃至世界。
  • 深度|彭堅:芻議深圳40年及未來發展中的社會主義
    文/彭堅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產業發展和城市規劃中心主任深圳經濟特區40年發展史,就是一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先行探索史。再觀大陸,建國以來,僑鄉大省廣東在中央支持下建立並不斷優化僑務政策[2],團結廣大僑胞,妥善安置難僑,協助躲避部分僑居國的排華政策,對打破外部封鎖、助力華南經濟建設乃至後來深圳特區吸收僑資提供了前提條件。1949 年10月《人民日報》即刊文指出:今後的政策,應引導獎勵華僑把設在海外的工廠,逐步遷回國內。
  • 廣田創始人、廣田控股集團董事長葉遠西榮獲「獻禮特區40年 致敬品牌40人」品牌人物
    開幕大會上,「獻禮特區40年 致敬品牌40人」評選結果正式揭曉,廣田創始人、廣田控股集團董事長葉遠西先生,憑藉致力於改善人居環境,積極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持續推進科技創新,促進深圳品牌建設事業等方面的突出貢獻,與「中國平安」品牌創建人馬明哲、「華為」品牌創建人任正非、網際網路品牌「騰訊」的創建人馬化騰等40位優秀企業家及品牌建設推動者,共同榮獲深圳國際品牌周「獻禮特區40年 致敬品牌40人」品牌人物。
  • 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 民航發展扶搖直上
    大鵬飛兮振八裔 扶搖直上九萬裡——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民航發展側記深圳,北緯22°,東經114°。40年前,一個邊陲小鎮。200多名海軍航空兵官兵聽從祖國的召喚,匯聚在深圳南頭一片荒地,用智慧和汗水將這片荒地澆灌成一座現代化的全天候直升機場。1984年,中信海直成為我國最早開闢海上直升機服務新領域的通航企業。歷經37年的風吹雨打,中信海直逐漸發展成為低空領域的「領頭鳥」,業務拓展至海上巡查、航空護林、電力巡線、極地科考、設備吊掛、醫療救護、航空拍攝等領域,並成為國內唯一一家飛抵北極點和南極最南點的通航企業。
  • 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 最賺錢上市公司深圳企業居前列
    7月27日,財富中文網發布了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記者從榜單中獲悉,中國平安(4)、恆大集團(20)、騰訊控股(25)、萬科(27)、比亞迪(80)等眾多深圳企業進入榜單。據悉,2020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的排名考量了全球範圍內最大的中國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
  • 築夢40年 深圳再出發 航嘉再出發!
    40年間,從默默無聞的邊陲小鎮,到1300多萬常住人口的「創新之都」。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中,深圳始終挺立潮頭、走在前列,激蕩起逐夢前行的力量。    而作為改革開放的見證者,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勇當弄潮兒——航嘉,歷經數十載,一路披荊斬棘,屢創佳績,抒發改革開放這一深圳的「根」和「魂」的精神力量,傳承深圳「基因」,激勵後浪們接好改革開放的永續接力棒,凝心聚力,新長徵路上再出發。
  • 深圳40年·財經40人丨四十不惑的深圳,如何重整行裝再出發...
    相信答案顯而易見——深圳。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短短40年,它從一個僅有3萬多人口、兩三條坑窪不平街道的小漁村,變身為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堪稱是一個奇蹟。當然,不僅因為深圳是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的窗口,更因為它發展至今,依然保持著極高的開放度和人才吸引力。
  • 深圳40年,感謝40「人」
    引語 特區40年,深圳璀璨絢麗,一片流水溢彩。 儘管逆全球化讓人擔憂,但擋不住這座城市的青春蓬勃。 在這狂飆突進的特區40年中,滄海桑田,山河變幻。
  • 40名人才,40句祝福,深圳人才同賀特區40歲生快!
    波瀾壯闊四十載,先行示範再出發。今天是深圳經濟特區40周歲生日。40年城市蝶變,創造世界奇蹟;40年創新不息,書寫壯麗史詩;40年人才驅動,厚植髮展沃土。有幸參與固高科技、大疆創新和哈工大深研院自控學科部的創建工作,並見證其一步步發展壯大。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球科創中心這一歷史使命,我和我的團隊將再一次攜手改革先鋒城市深圳,把過去20多年積累的產學研經驗進行升級迭代和拓展,打造全新機制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和新製造業體系。祝福深圳特區在下一個40年再創輝煌!
  • 回望深圳40年:有理想的人共同成就理想的城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40年來,深圳實現了由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驚人轉變的背後,離不開「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這既是深圳發展的真實寫照,也是企業成長的「深圳模式」,更是一個城市的奮鬥樣本。
  •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深圳特區精神蘊含創造發展奇蹟的中國...
    1979年,深圳市最早「破天荒」被定為省地共管的副地級市,同年11月「破天荒」被升格為省轄地級市,1981年再「破天荒」被升格為副省級城市。短短幾年,深圳「連升三級」,「破天荒」成為深圳精神的主基調。從深圳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水平、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歷史性跨越看「深圳奇蹟」,這座邊陲小鎮僅僅用四十年的時間崛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
  • 穩健醫療:一朵棉花綻放深圳精神
    □本報記者王興亮從一朵棉花做起,紮根深圳20年,穩健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全用他理解的深圳精神,一步步將公司打造成中國醫用敷料行業的標杆企業。不怕失敗、敢闖敢試、勇於創新、公平開放……在李建全看來,這些都是深圳經濟特區40年來取得偉大成就的基因和秘訣。
  • 華電國際深圳公司:特區40年,清潔能源激活綠色發展活力
    華電國際深圳公司:特區40年,清潔能源激活綠色發展活力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0-20
  • 【卓越集團&中南置地&大悅城控股】三大巨匠聯袂,承啟秀湖2.0時代!
    [導讀]2020年,卓越集團&中南置地&大悅城控股三大實力巨匠強強聯手,以對於土地和城市的遠見與判斷,於秀湖之上築越級之作——悅琅園。  卓越集團  與城市美好共生 伴秀湖卓越前行    卓越集團,自1996年從深圳出發,遵循「因城施策,因時施策」的總體發展策略。
  • 城市更新 看大悅城控股創造更多可能
    //西安大悅城  一方面,在打造城市更新項目的過程中,大悅城商業元素和住宅結合愈發緊密,對區域經濟的綜合帶動也愈發強大,從而成為城市更新升級的有效助力。另一方面,隨著當前城市更新迎來發展窗口期,大悅城控股能夠憑藉精細化管理、商業住宅融合發展等綜合實力,抓住城市更新的發展機遇,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 紮根深圳二十五載 迎接十四五新篇章 長城證券成立二十五周年
    深耕深圳的長城證券,充分運用外部政策環境優勢,深度結合內在金融發展本質要求,成立25年以來始終堅持初心,積極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助力實體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通過發行綠色債、扶貧債、雙創債等創新債券品種,服務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發展,服務貧困地區地方經濟項目建設,持續為服務國家戰略發展添能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