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在國畫中與「蘭、竹、菊」成為「國畫四君子」,迎雪吐豔,鐵骨飄香,冰肌玉骨的崇高品質和堅貞的氣節鼓勵一代又一代人為之讚美,傲香其中,以其高潔的品質給人以鼓舞的精神象徵,掛在家中以其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
梅花的結構
梅花的結構包括花瓣、花蕊、花蒂等,學畫梅花,宜先寫生,對梅花有個具體的了解。
梅花枝幹呈灰褐色,多縱駁紋,每節著花一至二朵,花瓣五枚,除常見的單瓣梅花,亦見下面的復瓣梅花。
梅花枝幹的畫法
梅花出枝可概括為以下幾種方法,掌握基基本出枝形態及對應的墨稿畫法。
枝幹的穿插與走勢
枝幹的單組和多枝組合畫法
老乾新枝的畫法
老乾新枝畫法步驟(之一)
老乾新枝畫法步驟(之二)
梅花花朵的畫法
梅花有多種表現手法,最常見的為雙勾和沒骨的畫法。雙勾梅宜用筆尖蘸淡墨,中鋒用筆勾勒花瓣,再用濃墨勾點花蕊。
沒骨畫梅用短鋒羊毫或兼毫,筆尖蘸水調色(胭脂、曙紅、朱磦等),水分稍大,色即飽和,宜用兩三種色混合調配點染花頭,吳昌碩、齊白石皆善用此法畫梅。
練習雙勾墨梅折枝畫法:宜先中鋒用筆寫出枝幹,一兩筆勾出花瓣,畫出花朵,最後點厾花蕊和蒂。
練習沒骨紅梅折枝畫法:先畫枝幹,用筆要頓挫有力,畫紅梅時,需調配朱磦和曙紅,水分略大,畫出梅花的不同姿態,待色稍幹再點厾花蕊和蒂,雌蕊較長,雄蕊分布四周,花蒂側面一般三四筆,背面則表現五筆。
練習沒骨綠梅折枝畫法:畫綠梅時須調配花青和藤黃,含水分宜多,筆下宜覺著,留意花瓣要近大遠小。
臨摹吳昌碩真跡範本
步驟一:筆蘸宿墨,從畫面左上角向右下角寫出梅花枝幹,逐步添加輔枝,留出空白,以備著花。
步驟二:繼續添加小枝,注意枝幹間的相互穿插。
步驟三:長枝宜疏,短枝宜密。
步驟四:畫幅左下角添加另一組梅枝,墨色略淡,用筆宜渾厚,宜疏簡,與上方枝條形成呼應。
步驟五:在枝幹之間中鋒勾出花瓣,注意梅花的正、側、仰、俯的變化,用筆柔中帶剛,方顯生機。
步驟六:勾蕊、點蒂,添加枝幹上的苔點,草率不得,此作看似「粗頭亂服」,實則筆簡意足,氣息高古。
臨摹齊白石真跡範本題
步驟一:右上角出枝,注意長短、粗細等變化。
步驟二:添加小枝,忌對稱與平行。
步驟三:增加枝幹的穿插,用筆宜靈動、勁俏。
步驟四:朱磦略摻曙紅,點厾花瓣,注意花朵的不同姿態,用筆宜沉穩,忌刻板。
步驟五:待花瓣色澤稍幹後,添加花蒂,勾出花蕊,細微片須見功力,不可草率。
步驟六:為畫面增加情趣,最後添畫八哥。此幅是白石老人賀歲祝壽之作,故為「鬧春增福」之意。
八哥畫法步驟
1.筆蘸濃墨,側鋒畫出八哥的背部輪廓,以確定其在畫幅中的位置。
2.濃墨畫出八哥的頭部羽毛特徵。
3.中鋒用筆添加八哥的嘴喙、眼睛。
4.中側鋒並用,濃淡相間畫出八哥的胸部、腹部及翅(局部留白)。
5.焦墨畫出尾羽,用赭石色添畫赤足。
歷代以來的國畫梅花精品欣賞:
梅花詩意圖 北宋 巖叟(待考) 長卷 絹本水墨 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圖中畫盛開的梅花,樹幹上墨書有「巖叟」二字。此圖運筆道勁有力,構圖疏密有致,枝條穿插,富有韻味,具揚補之遺法,為補之傳派中上乘之作。
《梅花圖》 元 王冕 紙本水墨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王冕工詩善畫,亦能治印,尤以墨梅知名。畫梅師法宋仲仁和尚和揚無咎,並有所創新,對後世影響甚大。所作梅花,有疏有密,或疏密得當,以繁密見勝。枝幹交錯、蕊萼分枝,主次分明,層次清晰,往往密中有疏,多而不繁。此幅《梅花圖》與王冕以往的畫梅圖都有所不同,不是以繁密取勝,而是以疏秀簡潔見長。畫家僅選取梅花半枝,梅影清風便撲面而來。
早春圖 楊晉立軸紙本 縱210釐米 橫110.5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楊晉(1644—1728),清代畫家。字子和、子鶴,號西亭、二雪、谷林樵客、鶴道人、野鶴,江蘇常熟人。王暈弟子。擅山水,尤工村莊景物,亦寫人物、花鳥,尤擅畫牛,蹄角生動。晚年每多率筆,蒼而不潤,有虧神氣。傳世作品有與王暈合寫《王時敏小像》、《歲寒圖》、《豔雪亭看梅圖》、《柳塘春牧圖》等。此畫寫二株老梅枝幹曲虯盤折,枝頭新花綻放;奇石之旁新篁枝葉靈秀,水仙盛開,靈芝仙草長於山石之上。全圖結構緊湊講究,繁密而不沉冗。樹幹山石皆以淡墨暈染,以小斧劈皴、橫皴等點染,以濃墨點苔。水仙用白描雙鉤手法繪出,雋秀淡雅;梅花則以墨線勾畫,錯落紛呈。畫面雖未設色,卻將初春的盎然生機盡於筆端描出。
《萬玉圖》 明代 陳錄 立軸絹本 墨筆 縱111.9釐米橫57.5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寫倒垂梅一株,枝由右上角出,主幹弧形彎曲,構成梅枝總的動勢。小枝則有穿插、變化,形成枝蕊參差交錯、俯仰顧盼,梅花爛漫怒放的景象,圖中以沒骨寫幹,雙鉤圈花,淡墨渲染背景,突出千條萬玉、花團錦簇的視覺的效果。
梅花圖 明 徐渭 紙本墨筆 縱37釐米橫149釐米 南京博物館藏
徐渭多才多藝,曾經出入東南七省督帥胡宗憲的幕府,得到明世宗和一些名臣的賞識,他曾親自投身抗倭鬥爭,很想為國效勞、有一番作為。正因為徐渭對腐敗的封建統治和腐朽的封建科舉制度的不滿,他才力張革新。表現在文藝創作上就是提倡創新,反對摹古,提倡獨抒性靈的創作個性,反對不講真話的偽道統。由此我們也可以得知為什麼徐渭將寫意花鳥畫提高到一個嶄新的高度,並創立了大寫意花鳥畫一派。
梅花綬帶圖 清代 沈銓 立軸 絹本設色 南京博物院藏
此圖寫寒梅怒放,一綬帶鳥棲於枝上,另有一小雀在其下方啾啾嗚叫。梅枝曲折,由墨筆勾出,淡墨皴染,梅花由鉛白點染,晶瑩剔透。綬帶鳥及小雀刻畫細緻入微,一絲不苟,有北宋黃筌之意韻。
《清氣滿乾坤》 當代 劉海軍 六尺橫幅 易從網收藏
作品筆力蒼勁,色墨並用,濃淡皆宜,清新自然,雅俗共賞,整體效果生動。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畫展並受到書畫界人士的廣泛好評。劉海軍畫的梅花,有清雅素顏的風韻,有簡有繁,簡則簡練而不單調,繁則豐富而不雜亂,秒造天然。他畫的梅花品種多,無論紅梅、墨梅、白梅、粉紅梅、紫梅,總成佳構,異彩紛呈,氣韻生動,大得造化天然之神工。
《紅梅報春》 當代 李中華 六尺豎幅 易從網收藏
李中華,芳雅軒主人,祖籍山東曹州,「啟功體」傳人——李傳波之子。現客居北京。主攻花鳥畫,上溯宋、元、明、清及現代諸大家的技法,融會貫通,經二十年藝術追求,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其梅花傲骨迎春,清新典雅。
梅花的含義是:堅強、高雅和忠貞。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國畫梅花一直深受人們的親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