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段本是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鋪墊,為了只是引出諸葛亮和龐統而已,歷史上根本也沒有水鏡先生,更加沒有這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說,這是羅貫中對諸葛亮和龐統最好的包裝詞和廣告語。等於現在的李寧,金拱門等,要大家知道你賣什麼,你先需要給人留下印象。
所以這裡沒提到司馬懿非常正常,因為這次的文案策劃稿本來針對的就是曹操的對手劉備進行策劃的,雖然是演義,但是大家都知道諸葛亮龐統是劉備的人,司馬懿是曹家的人,寫作歸於寫作,但是不尊重歷史,太過於架空或者胡亂改動,肯定被文人墨客吐槽,
更重要的是司馬懿是晉朝的真正的建立者,他的兩個兒子只是接手他的事業繼續幹而已,所以羅貫中在三國中,怎麼寫也不能把司馬懿寫去蜀漢那邊,
當然許多人會分析司馬懿當時的地位和家族背景,還有和水鏡先生的關係等等,其實這屬於拿著歷史說演義了,牛頭不對馬嘴。
想想這些,個人睡覺和羅貫中還溝通過,他對三國志還有三國故事都是滾瓜爛熟的,怎麼會不知道呢,根本的原因,老羅夢裡告訴我,有以下幾個。
第一:諸葛亮和龐統大家都知道是蜀漢名臣,特別兩人是劉備非常重要的幕僚和軍師,這是歷史上有正確記載的,不能改也能架空,並且三國裡面的諸葛亮,是羅貫中最寵的角色,可以說,後半部分他作為男一號的出現率非常的高,所以水鏡先生這樣的安排非常的合乎歷史,大家看三國才能看下去,要不你突然冒出一個司馬懿,讀者懂歷史的都感覺非常的怪異,
第二:三國特別喜歡在忠義去做文章和鋪墊,我們知道關羽的成功更應該是羅貫中的成功,所以司馬懿這個奪了曹家江山的謀者,怎麼可以和諸葛亮與龐統這些忠義之人並肩呢,這樣也會讓讀者懷疑水鏡先生不靠譜。
第三:確切的說,水境先生確實有點不靠譜,因為他推薦的兩個人,廣告詞是特別的給力,但是最後兩人都得到了,確實正+正等於負,劉備只有半邊江山,而歷史上來說,法正才是劉備的心頭肉,也是他才是能幫劉備拿到了蜀地的江山,如果法正不早死,個人覺得關羽和劉備未必就會失敗,反觀正史諸葛亮,其實在蜀漢建立初期,作用不明顯,只是後期才發光,而龐統倒是幫了劉備一把,可是GAVEOVER太早,飯盒領的太早,所以兩人和司馬懿沒辦法比,因為司馬懿倒是真到手了曹魏江山,最後他的後人又一通三國,大家最後結局不同,待遇就是不同,一個是先帝,一個是丞相,一個更是大臣,羅貫中怎麼都得考慮這關係。
所以綜合了多方考慮,老羅這樣寫,是符合歷史依據和書本架構的,更重要的是符合書中諸葛亮的定位,才有這樣一段的典故,大家千萬不要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