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0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21日,慶安法院民庭法官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成功審理了一起跨國離婚糾紛案件,得到雙方當事人一致好評。
2013年10月慶安縣居民李女與張男登記結婚,婚後生育一兒一女,隨著兒女的相繼出生,生活壓力日漸增加,2016年的春天李女告別丈夫同朋友去韓國打工賺錢。不曾想,她這一去只有第一年回來一次,此後就再也沒有回來。距離有了,美沒了。夫妻感情隨著分居的時間逐漸淡漠,至今已無感情可言。張男實在無法忍受李女這無限的歸期,來到法院提出離婚。
本案法官受案後,第一時間遠程視頻連線遠在韓國的李女,向她進行了珍惜家庭、珍愛兒女的思想教育工作,希望她們夫妻二人能夠和好如初。在交流中,法官了解到李女不想再續感情的心理
後,向李女轉述了張男的訴訟請求,希望二人能珍惜曾經的美好時光,即便不能繼續共同生活,為了子女的未來也要彼此和諧相處。最後,法官於12月21
日連線李女開庭審理此案,在對雙方進行了充分的勸解和安慰後,使雙方冰釋前嫌、互諒互讓,調解離婚。
12月21日,慶安法院民庭法官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成功審理了一起跨國離婚糾紛案件,得到雙方當事人一致好評。
2013年10月慶安縣居民李女與張男登記結婚,婚後生育一兒一女,隨著兒女的相繼出生,生活壓力日漸增加,2016年的春天李女告別丈夫同朋友去韓國打工賺錢。不曾想,她這一去只有第一年回來一次,此後就再也沒有回來。距離有了,美沒了。夫妻感情隨著分居的時間逐漸淡漠,至今已無感情可言。張男實在無法忍受李女這無限的歸期,來到法院提出離婚。
本案法官受案後,第一時間遠程視頻連線遠在韓國的李女,向她進行了珍惜家庭、珍愛兒女的思想教育工作,希望她們夫妻二人能夠和好如初。在交流中,法官了解到李女不想再續感情的心理後,向李女轉述了張男的訴訟請求,希望二人能珍惜曾經的美好時光,即便不能繼續共同生活,為了子女的未來也要彼此和諧相處。最後,法官於12月21日連線李女開庭審理此案,在對雙方進行了充分的勸解和安慰後,使雙方冰釋前嫌、互諒互讓,調解離婚。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