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一經播出就引發了熱議。觀眾除了對片中曲折緊湊的故事情節和幾位主演的表現津津樂道外,也對京劇格外關注。
都說,外國聽歌劇,中國看京劇。京劇藝術博大精深,不僅具有深厚的藝術底蘊,更是一種中國文化的標誌,其價值不言而喻。
然而伴隨著電影、電視劇的蓬勃發展與綜藝節目的繁盛,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成為了流行文化、通俗文化、快餐文化的追隨者。京劇,顯得越來越曲高和寡,被禁錮在一個小群體中,似乎與時代有些「脫節」了。
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的熱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為京劇吸引了流量、吸引了話題。
其實,早在這部劇播出之前,另一部以京劇為題材的電影《霸王別姬》更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的一座高峰。
從《霸王別姬》中的程蝶衣,到《鬢邊》中的商細蕊,無論在臺下的性格、脾氣如何,只要他們站到臺上,都是神採飛揚、光輝熠熠,舉手投足間都充滿了捨我其誰的大氣和一份志在必得的信心。而這樣的自信都來源於臺下的苦練。
尤其是《霸王別姬》就對京劇學習的艱辛一面刻畫得淋漓盡致。孩子們為學習京劇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用血與汗走出了自己的成「角兒」之路。
這種堅定執著的精神、堅韌、踏實、專注的意志品質,不怕艱苦的態度與自信展示風採的能力都是我們所需要的。
而且京劇大都由歷史故事改編而成,孩子看京劇、唱京劇的過程,也是聽故事、學歷史的過程;京劇中包含了音樂、朗讀、舞蹈、表演等多種學科,了解京劇,孩子的表達能力、文化素養、綜合藝術素養也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目前,教育部也已指定了現代京劇12段,傳統京劇3段,在全國各省市的中小學中開展京劇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
如果您想讓孩子擁有這些可貴的品質與能力,想為傳承經典做出一點自己的努力,也想讓孩子適當地放掉一些通俗文化、快餐文化,從而在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中收穫大量的課外知識,明白一點人生的道理,那今天這套《有意思的京劇》,您一定不要錯過!
本套書是專為孩子創作的一套京劇類文學書,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介紹京劇劇目、行當、人物等;共分6冊,每冊含5~9個經典劇目,均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故事為題,涵蓋了不同時段的京劇發展歷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用精美的配圖與劇照,體現京劇的藝術魅力。
書中選取的劇目,有表現諸葛亮足智多謀的《空城計》、包拯秉公無私的《遇後龍袍》、鍾馗守信於人的《鍾馗嫁妹》、程嬰冒死救孤的《趙氏孤兒》等等,各有特點、頗具意趣,在吸引孩子閱讀的同時傳達了很多道理。
每一個故事單元由引言、劇目講解與「周銳說」三部分構成:
引言是作者對本單元劇目的概述或品鑑,可以引發小讀者的閱讀興趣;
劇目講解是以故事性的語言講述了本劇目的情節與京劇唱詞;
「周銳說」則涵蓋了京劇發展的歷史故事、專有名詞、京劇表演藝術家的奇聞軼事等。
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引發閱讀興趣—提供閱讀內容—講解專業知識」的鏈條,讓孩子在盡情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掌握大量知識,一舉兩得!
另外,內文的設計充分利用了京劇的各種元素,通過水彩畫展現,圖文合一,傳神且深刻。
整個版式靈活、生動,出版社還邀請了專業的配音演員錄製音頻,還原京劇場景。
連著名兒童詩人、作家、翻譯家任溶溶老師都讚不絕口——
1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親自執筆
京劇專家審讀,大咖力薦
保留國粹精髓,適合學生「口味」
京劇不是誰都能寫出來的,寫得既符合劇情又能吸引讀者,就需要非常高的文學功底。
這套書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周銳老師著繪。
周銳老師從小喜歡京劇,並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京劇——與京劇演員交流,時常去探訪京劇大師。這次,他特意請京劇專家傅關松用專業的標準來評判、審讀他的作品。
▲傅關松老師的戲服照
關於京劇的書很多,但適合學生閱讀的卻很少。
這套《有意思的京劇》打破了市場常規,選取了38個京劇的經典劇目,以小讀者喜歡的方式進行敘述,並且配有多幅精美插圖與劇照,避免了枯燥乏味,晦澀難懂。
為了讓歷史悠久、語言考究的京劇更加貼合孩子的生活,書中採用了可愛的Q版人物形象和詼諧幽默的對白,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流行語,符合孩子的喜好和認知水平。
在了解京劇藝術、理解劇情的同時,「周銳說」版塊再「料」,科普京劇知識、名人軼事,既有文學性、又有知識性。
2
傳授專業寫作技法
講解豐富的課外知識點
感受文化力量
本套書在劇目的選擇上也大有學問,既涵蓋了每個行當的代表劇目,也包含了所有中小學課本中的京劇內容。
▲部分目錄一覽
比如家國情懷《四郎探母》——
信守諾言《鍾馗嫁妹》——
有勇有謀,啟迪心智《群英會》——
兒女情懷《鐵弓緣》,也有輕鬆幽默小劇《老黃請醫》、《鋸大缸》——
戲劇衝突是以最快的形式讓人產生情感體驗,這就是戲劇的魅力,也是故事的本質。只不過戲劇多半是用演繹方式呈現,而故事書是用文字呈現。
一般的家長不太能給孩子講京劇故事,總是覺得京劇太專業、太小眾。《有意思的京劇》卻能把大家認為難懂的內容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讓孩子一讀就會有喜歡上京劇的衝動。
比如,主題沉重的《趙氏孤兒》,一上來卻是一陣「急急風」——
緊接著,作者沒有急於介紹背景故事,而是先說了晉靈公的扮相——「丑角的白鼻子」,這樣的扮相與一般君王的「老生」扮相有所差別。既有知識點,又不枯燥。
隨後,作者運用戲腔的方式把故事情節按照京戲的「套路」進行了細緻的描述,全程沒有任何難懂的詞彙,有的用詞還特別搞笑——
看書的時候,我曾多次被逗樂,被周銳老師的文筆折服。這樣的內容既可以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又可以讓孩子「讀的進去」,不僅會讓孩子對京劇的興趣,還能為孩子的寫作積累素材,輔助語文學習。
其中的「京劇大講堂」欄目還著重拿出了經典的京戲動作或曲目形式進行詳細介紹——
「周銳說」版塊詳細介紹了與京劇有關的各種知識,讓這只可愛的小奔波兒灞貫穿整套書,幾乎每一頁都能找到他的身影。
梨園行裡有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老話:若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
這句話放到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放在任何場景也不會突兀。京劇藝術家們為了使京劇更好的傳承與發展,數十年如一隻的堅持練功,不懈努力。
比如《十八羅漢鬥悟空》講到了袁世海先生的一段回憶——
一小段話就揭示了藝術家專注學習的能力和精神!相比現在依靠摳圖圈錢而不精進業務能力的流量們,這樣的藝術家是不是更值得孩子們崇拜?
再比如武松戲,不得不提有「江南活武松」美譽的著名武生蓋叫天。他在演藝上狠下功夫,努力創新。他曾向江湖藝人求教九節鞭的耍法,並用在舞臺上,成為他獨一味兒的技術。他還養了老鷹,學習鷹的眼神,因此他演的武松有鷹一樣的目光,犀利逼人……
可見,作者不止於講授知識,更注重將努力、踏實、勤懇、專注、堅韌、創新的意志品質傳達給孩子們。
此外,彩色拉頁以行當為分類標準,介紹了生、旦、淨、醜四個行當的特點,以及單出劇目的表演形式和主要演員,展現京劇的舞臺之美——
相信等孩子親臨現場,觀看京戲表演時便能對角色如數家珍。
3
精心錄製音頻
讓京劇有聲有色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感受京劇的魅力,除了圖文並茂的生動講述外,出版社邀請了專業的京劇演員錄音,掃碼即聽完全免費~可以讓孩子在解放雙手的情況下,聽故事、學典故。
▲音頻文件仍在錄製中,隨時更新上傳
正文100克雙膠,彩插128銅板,封面250克銅版覆亞光膜,書名UV工藝,印刷精美,綠色環保,148mm×210mm,全6冊原價150元,團購99元進行中!
2020年是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十周年。希望本套書的出版,能讓孩子在快樂放鬆的氣氛裡愛上京劇,真正走進戲院,親身體驗和感受京劇的魅力!
京劇專家審讀,大咖力薦
傳授專業寫作技法、講解豐富的課外知識點
保留國粹精髓,適合孩子「口味」
親身體驗和感受京劇的魅力
《有意思的京劇》(全6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