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職場新人有哪些受用的建議?

2020-12-19 唐長老求職說

看到這篇文章的你賺到了。因為這篇分享是一個具有10年職場經驗老人的歲月沉澱;如陳糧老酒回味無窮!

今天分享主要有四條建議,主要是關於心智的、工作選的、學習力的、做事情的

每個職場老鳥都是從菜鳥過來的,都是有故事的人!所以遇到職場小白,他們身上的特徵似乎都有職場老人們年輕的樣子,不希望後浪的他們在同一個絆腳石絆倒;

希望他們成長的路上一往無前,少走彎路,順利通往自己夢想的彼岸!

不過別人都不能代替自己走路,路需要一步一步走,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別人講的再多因為自己不是局中人,還是沒有感覺;

不過還是希望職場小白多吸取前車之鑑,經驗之談,儘可能無限的去擴展的認知的寬度和深度,這樣成長和發展才可能會更加的主動。

以下具體建議:

一、培養的成熟和穩定心智,做一個有底線的人

去一個好行業或者好公司都是具體做什麼,超越它的是心智的成熟和穩定,做一個有底線的人;

大學畢業進入職場,那是真正的複雜社會,充滿無數的誘惑,在沒有遭受挫折、無助、打擊、困難、疑惑、糾結的時候說拒絕誘惑其實每個普通人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做到。

當這些自己虛弱的時候是否能經得起來自外界的誘惑考驗和拒絕,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每個職場新人都會經歷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認知階段,做到在貧賤時不要改變自己的意志;在強權下不能改變自己的態度,財富不能使本心動搖,高官爵位不能更改自己志向…

以上真的是很難的事情;

那些「失足女」不是天生就失足,而是一步一步後才失足,那些做毒品生意的毒販,也不是天生就是毒販,而是因為有過一次、兩次經歷之後見怪不怪、變本加厲了;

大多數都是在遭受挫折、無助、打擊、困難、疑惑、糾結的自己虛弱的狀態沒有經得住誘惑走上了犯罪的的道路,外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後面也無所謂了…,

所以不能做事情不擇手段、也不能為了賺錢做黃賭毒違法的事情或者從事灰色產業,因此心智的成熟和穩定,有底線和有原則是很重要的建議!

二、進入一個公司從事的某個崗位,最好的給自己定個期限,在大致多少時間沒有成果就放棄。通過這種方式去發現自己擅長和喜歡的職業,然後堅持下去成長為行業「巨人」。

大多數的的職業規劃師會給職場小白說先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優勢做好職規劃,然後是自己缺什麼就補什麼,一步一步去靠近它。

規劃固然很重要,不過作為職場小白,因為是一張白紙和沒有啥閱歷,也沒有被社會毒打過,可能有些想法、世界觀都不一定是實際的,很難精準的判斷自己想要什麼,所以還是前途未卜,不知道未來如何發展;

如果是家裡沒有「礦」,也沒有牛逼的父母為自己鋪路的普通人,不要刻板的在從事職位上堅持;那樣做的可能導致自己浪費大把大把的時間,付出很多精力而成果甚微!

大多數大牛說的「3年入行,5年懂行,10年稱王」,對於職場小白來說是不可取的,而應該進入一個公司從事的某個崗位,最好的給自己定個期限,在大致多少時間沒有成果就放棄。

通過這種方式去找到自己擅長和有幹勁的職業(可以不是自己的興趣),然後就在這個領域裡面成長為巨人;

這樣工作的選擇就像打水井一樣的,不是每個地方都可以打出來,相比沙漠和河邊後者出水的概率更大,出水的地方更適合打深井,需要懂得取捨,打出水的地方才需要重點投入資源,才需要深耕。

當工作的實踐選出了我們的職業,那確實就需要深耕,需要堅持到底,俗話說「換行窮三年」,做3-5個行業還真不如做只一個行業,也因為專注而專業,因為專業而在圈子裡賺到口碑和名聲,從而獲得名利。

三、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保持開放的心態、保持學習力。

為什麼那麼多的企業需要統招本科或者985/211院校的畢業生?

除了學生背後的家庭關係和資源外,更看重的是智商和聰明,如果不聰明考不上這麼好的學校;

間接說明學習力好,具有知識資源轉化為知識資本的能力,能夠短時間適應職場各種環境,學習力是職場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阿里巴巴2014年9月在紐交所上市,京東2014年5月紐交所上市,拼多多2018年7月納斯達克上市,阿里京東卻用了10多年才上市,拼多多花了3年就上市;

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999年入選世界500強;小米公司成立於2010年,2019年入選世界500強,工商銀行花了15年進入世界500強,小米公司才花了9年就進入了世界500強;

以上說明了什麼?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更新換代的周期大大的縮短了,時代甩開你不會給打一聲招呼,不想被時代淘汰,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

在職場上需要埋頭苦幹,也需要抬頭看看天,在繼續前行,需要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學習可能才保持留在原地;

所以為了自己不被失業,一定要保持開放的心態,持續的學習,保持高效的學習力。

四、不要投機取巧,需要腳踏實地,高樓不是一天建成的,做好過程的每一步,讓美好的結果發生。

社會是自帶浮躁社會,某某創業的公司上市了;發小原來還不如我現在也已經買房了;網上那誰幾個月賺了幾百萬;另外那個誰一頓飯吃了4萬塊.......;

我們大多數看到的是別人光鮮的時候,並沒有看到他們可能晚上2點在外面陪客戶,可能兩天也沒有吃上飯,為了一個方案持續修改了20遍.....;

大多數人的成功都是不容易的,基本都是量變到質變,無數次的努力和無數次的付出才取得了成績,沒有那個人靠投機取巧取得一世的成功,要想成為人上人,也得嘗盡天下苦。

很多人感慨「如果我是公司的合伙人,我也願意996堅持5年」,但是實際情況因為996堅持了5年並且取得了耀眼的成績才成了公司的合伙人。所以真的需要做好過程的每一步,讓美好的結果自然發生!

是因為先付出了,所以結果才發生了。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手動碼字,嘔心所寫!

《唐長老求職說》專注分享求職過程的那些事兒,助力求職的朋友從應聘通往入職;

更多問答、資訊請去《唐長老求職說》看看;

相關焦點

  • 職場上,被小人欺負,不要忍讓,用這2招對付職場小人,很受用
    職場上,被小人欺負,不要忍讓,用這2招對付職場小人,不僅受用,小人再也不敢欺負你。                                            第一:反套路小人。不是讓你盲目的揭穿小人的面目,而是有計謀,有策比如:在得知小人要算計你的時候,你不要急於和小人撕破,你可以在這個過程找掌握證據。然後,找準時機當眾揭穿小人。
  • 演講稿範文:職場新人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每日觀察0253)
    演講稿範文:職場新人如何處理好人際關文/樊榮強正確處理職場人際關係,是職場新人面臨的永恆的話題。職場新人通常會遇到哪些人際關係方面有問題呢?一,茫然無知。人際關係是一門高深的學問,職場新人往往不懂得辦公室政治,會顯得無所適從。二,被人排斥。有些公司或單位,本來關係就複雜,拉幫結派,勾心鬥角,新人進入時,不知或不敢輕易站隊,所以被人排斥。三,自我疏離。
  • 「職場新人」怎樣由職場新人變成職場新秀之適應職場的13條建議
    進入到職場,我們要面對的是每天很固定的上班時間,不定時的下班時間。每天有完不成的工作量,學校書本上的知識幾乎都無法應用,比自己學歷低的老員工和領導。甚至是一個很小的錯誤都會受到領導的嚴厲指責。初入職場的你,是不是有說不盡的委屈和流不幹的淚水?曾經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突然被貶下凡間歷劫受苦了?
  • 李必:有野心的職場新人
    而現在,對於這部電視劇,朋友們被分為了兩類:一類是正在追這部劇的,一類則是被強行種草即將去追的。在豆瓣評分上,《長安十二時辰》以8.6的評分成為了最近國產劇中最亮的那一顆星。但自帶職場招黑體制的李泌經常招來猜忌,所以幾度借修仙之名激流勇退隱遁山林,在唐德宗執政期間,出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也成為歷經四朝而不衰的政壇常青樹。故事發生的這一年,李必還不是丞相,只是一個初入職場的新人,或許他對於混職場的規則還不是那麼清楚,但他身上所具備的一些品質是值得所有的職場新人學習的。
  • 給95後職場新人的3個忠告:既然麻煩可以避免,建議還是圓滑點
    但是今天,我想給剛畢業的職場新人們一些職場小貼士,有些麻煩既然可以輕易避免,就還是圓滑一點吧。八卦閒聊適當參與參與辦公室裡的八卦閒聊,能夠快速拉近你與同事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名初來乍到的新人,和同事搞好關係可能確實不會帶來太多的好處,但絕對能夠讓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障礙和刁難。
  • 2020年,這份職場新人必備乾貨,建議保存
    她婆婆就是那種「閒著就有罪」的性格,你不掙錢她就天天念叨。我閨蜜實在被煩的不行,已經出來找了一個月工作了,每次面試回家都要向婆婆報告面試情況。但是就業形勢擺在這,一個與社會脫軌2年的寶媽,找份如意的工作,談何容易?
  • 職場新人如何打好基礎
    之前講到了第一份工作,對於新入職場的同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我認知中,我一直覺得基礎對於職場人來說是非常非常的重要的,所以今天主要講一下怎麼才能打好基礎。1、尋找出行業的基礎能力要求,每個行業多自己最基本的常識性的要求,這些就是基礎。
  • 職場新人,如何適應職場環境?
    可以想像得到,畢竟十幾年的校園生活,現在要步入一個新的工作環境,心裡滲雜的顧慮在所難免,陳老師作為前輩,給他提了一點建議。作為剛入職場的新人,切記不能用校園的衡量標準去評價每個人的水平和能力。即使你的學歷高,成績好,也並不代表你的工作能力強,能力是知識和實踐合成的結果。
  • 職場攻略:職場新人的入門忠告,學會了你就能變得更加優秀
    每個人,在走出校園之後,緊接著就要進入職場。對於職場新人來說,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重要,尤其是當你迷茫、消極的時候,如何調整自己的步伐,前進,將決定你的未來。這裡有一些給職場新人的入門建議。如果你學會了,你的職場生活會變得更好。
  • 作為職場新人,應該如何應對職場中的老員工?
    職場中,我們一定要進退有度,對於別人的看法要處理得當。在職場中,並不是有多大的實力就能夠躲避。作為職場新人,做事不該做的工作,就一定要跟老員工比業績。一般來說,對於公司中老員工來說,他們已經經歷過許多事情,對於新人的進入,他們已經有了成熟的想法,而且對於新人,也是比較了解的。對於新人,他們有的知道你的能力不足,有的覺得你還不錯,但是畢竟你是在對他們公司產生一點影響力的時候,所以他們會慎重的考慮。千萬不要冒犯他們的感情,他們會一直難以忘記你。冒犯了他們,他們一定會更加的看重你,所以不要給他們添麻煩。
  • 職場新人最重要的往往不是能力,而是態度,新人要知道的入門忠告
    對於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普遍有一種驕傲的態度,他們什麼都不注意,他們經常在工作中犯一些低級的錯誤,這將會影響到他們的未來。職場新人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態度。下面我們來看看職場新人的注意事項和必要的入職建議!
  • 職場新人見領導同事搞小團體,不加入就被排擠,有必要提前站隊嗎
    恕我直言你把職場上的事情本末倒置了。對於一個剛參加工作的人,我的建議是根本不要去站隊,這對你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新人急於想在派系林立的公司內站隊,無非是想找靠山,害怕遭人排擠。但是,職場一個名利交錯的地方,你想找靠山還要有「被利用的價值」。你一個新人要什麼沒什麼,你即使想靠人家也未必待見你,頂多是個充數的備胎。
  • 《平凡的榮耀》吳恪之:職場新人的幸運星!
    電視劇《平凡的榮耀》現在正在熱播,雖然故事的敘述主線是職場新人孫弈秋,但目前來看,趙又廷飾演的吳恪之才是主角!只要自己不主動撕破臉皮,吳恪之有職業操守、做事有底線,自然也不會隨意拿「曾經的過往」要挾!這就是吳恪之在一開始就被發配到新成立的第四組的真正原因。曲忠輝不敢主動辭退吳恪之,他只能想方設法逼迫吳恪之主動辭職。所以只要第四組從垃圾項目中開發出一個,他就會轉給其他組,「功勞是別人的,黑鍋是你的」。
  • 職場溝通中的雷區有哪些
    職場上永遠離不開溝通與協作。那麼,在職場溝通中的雷區有哪些呢? 職場溝通中的雷區有哪些 與高情商的人共事,總令人如沐春風,溝通起來順順利利。不僅事情處理的高效,心情也十分愉悅。
  • 職場新人與老員工相處難嗎?為什麼一些職場老油條喜歡欺負新人?
    職場老人喜歡欺負新人,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①職場老人把自己初入職場受到了委屈轉嫁在職場新人身上。②職場老人嫉妒新人的能力比自己強。③職場老人擔心自己會被新人取代。而現在他們已經成為職場老人了,有機會跟職場新人交流。那麼這時,他們就會把自己當年所受到的委屈全部都轉嫁在這些職場新人的身上。職場老人們為了平衡自己的心理,有時候會把一些瑣碎的事情安排給自職場新人,讓職場新人也享受一下自己當年的「待遇」。
  • 如何快速適應職場?職場新人應該懂得的4個規則
    只有讓自己能力提升,才能成為有價值的人。3.人際交往思維方式職場不是溫暖友愛的大家庭,維護好彼此之間的關係,但不要過分交心。在職場中每個人都在追逐自己的利益,相同的職位只有一個,沒有人會因為與你的友情就放棄升職加薪的機會。
  • 悅讀|對於職場人,證書的含金量有多大?
    但是仔細思考下:對於職場人來說,考證書的含金量有多少?一紙證明真的很重要嗎?如果剛大學畢業,沒有任何工作經驗,那麼證書可能會助力自己找到更好的工作;但如果工作之後,還想著通過證書來證明自己,則是有失偏頗的決策。
  • 即將踏入職場的新人,該如何挑選奢侈品包包
    很多女孩子上班,希望自己是低調且富有內涵的  從裝扮來說是希望得到周圍同事的認可  那麼該如何挑選人生的第一款職場包袋,才能在形象上過關呢  今天小編幫你參謀參謀,哪些包包買了不跌面子,有文化呢!
  • 職場新人該如何與職員相處?
    初入職場,很多這次行新人都會感到迷惘,新的環境、新的同事、新的工作都會讓他們慌亂,那麼,職場新人在入職後要如何做才能快速適應職場的氛圍呢?在職場上除了工作能力,還要懂得維護各種關係。比如對領導,同事,下屬以及客戶等,對於不同的人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對待,掌握一些人際關係技巧也是大有好處的。比如學會雪中送炭,錦上添花;比如學會找到人群中的人脈王,比如學會搭建自己的人脈圈子體系等。多說別人的好話,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等。任何一項工作的完成,要想達到完美,是需要團隊合作。
  • 職場老員工欺負新人?——多半是慣的!
    ·02有句話叫做:別人如何對你,都是你教的。換言之,老員工的欺凌行為,都是新人慣的。不過這個「慣」,是不得已的。畢竟,「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讓著你?」就像黃渤一樣,職場上那些「慣著」老員工的新人們,不是想「慣」,而是「慣著」成本最低。因此可以說,大部分情況下,新員工「慣著」老員工,不是慫,是戰術妥協。·03但,並非所有的新員工都會受欺負,也並非所有的老員工都會欺負新人。因此,我們也要站在老員工的角度,說些公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