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快結束的時候,小編認識了個姑娘。她嘉興一中畢業,今年大一。和幾個小夥伴花了一個暑假的時間,吃了半個嘉興!
她們把吃過的地方用心記錄下來
分享給大家
文末有她為大家精心準備的:48小時200元吃遍嘉興市區路線
喜歡的趕緊收藏!
有興趣的網友可以互粉一下這個小姑娘的微博@慄慄慄拓啊
她的微博上還有更多嘉興美食
oh~反正作為吃貨的小編,已經是她的粉絲了呢!
以下來源@慄慄慄拓啊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陣孤傲的晨霧
有的繾綣旖旎與海浪耳鬢廝磨
有的卻背依青山剛硬地僵持著 」
生活了十九年的嘉興
就隨著 駐紮在小吃店裡的記憶
水靈靈地淌進我的生命
嘉興這個小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的印象
或許只有 高速公路旁 機場 火車站的嘉興粽子
和書本上出現過的 嘉興南湖 黨的誕生地
最多再不過 加個西塘 烏鎮 如此而已
但對於我一個本地嘉興人來說
嘉興最為有魅力的 就是它的小吃老店
有多喜歡這碗湯糰——大概就是用非這家湯糰不吃的執念來擁護 十幾年的熱愛 對撞 八十幾年的匠心。這種老店幾乎貫穿了我所有的成長記憶。對我來說,這十幾年不變的美味,熠熠閃光地標註在我的時間軸上。
老加興湯糰 將來絕對能成為除了聽到 五芳齋 三字,就潸然淚下的另一個存在。
每一碗湯糰都現點現煮。煮也有講究,煮時要加兩三次冷水人要在旁一直看著攪動。老闆用始終如一的傳承呵護著四代人的堅持執著
芝麻和肉餡的可以雙拼,稱為 「對鑲」 。讀來 ,就是水墨江南的氣韻。
糯米皮子,軟柔韌糯。每咬一口,糯米皮都會因為粘性而重新收攏,絕不粘牙,粘住的是食客的心。我真是愛絕了這皮子 !
肉餡的帶個小揪揪,好吃的沒有第二家 。肉彈牙緊實 ,湯汁清澈鮮甜。皮餡湯 分開吃一種滋味,合起來吃又一種滋味。
芝麻湯糰不能更喜歡了,芝麻餡溫潤的足以流動,又醇厚的足夠纏綿。豬油和芝麻的配比是我吃到最喜歡的。一咬,糯米皮包著芝麻,芝麻又回潤著糯米皮, 舒適地人懶洋洋。
湯糰店 嘉興你只消得吃這一家。
翻著做粢飯糰的動圖 突然想起舌尖上的中國那集寫嘉興五芳齋粽子用到的 句子
「正用手的溫度呵護著傳統食品的生命力」
粢飯糰的糯米不同於溫州糯米飯,雖然都是蒸製,但大概是水米比例原因 飯糰的米稍稍有些粘合,也更為軟糯。
加了油條、白糖、芝麻的飯糰,大概是樸素出美食的代表。咬一口白糖和芝麻顆粒還嘎吱作響。油條先是脆,裡又是柔韌,混著糯米飯,微甜醇香。
臺灣飯糰(地址:三水灣臨時攤位 在妙饞記酥魚 附近)
分量足、料多便宜管飽,類似於大壽司卷的飯糰。基礎料有 油條脆 榨菜 雪菜 肉鬆 海苔 米是拼白糯米和血糯米,早上來不及買一個做早飯 也是個 舒適滿足的選擇。
沒有店名全靠口碑的小店 (府東街牌子往裡走,詳見圖)
早六點開門
我吃了那麼多家燒賣煎包類最想推薦的。這家絕對榮升最愛的牛肉類早餐店!如果來嘉興的 一定要吃這家!
開在回民聚居區的小店。店面小的很,就兩三張桌子,又沒有招牌。一不小心就走漏了。
從來沒有吃過這麼純的牛肉燒賣。在吃這家之前已經吃過幾家牛肉煎餃煎包店了。一對比 好壞優劣立分。之前幾家吃完嘴裡一股香精味 而這家 滿口都是牛肉的醇香 原汁原味 牛肉汁水從肉餡裡慢慢滲出來。
我喜歡這個燒賣皮子 和嘉興傳統燒賣不同 比較厚,不是綿軟的口感而是富有嚼勁。不用蘸任何醬料,原味就足夠。
牛肉蒸包樸素的就像自家做的。皮子暄軟但有韌性。蒸包和燒賣,老闆娘都是放在大電飯煲蒸 看著極接地氣。
蒸包和燒賣就算你不吃 這碗牛肉湯 跑半座小城來吃都值得。
有位老食客 自來水 強烈推薦我喝喝看 。
上來一看是 奶白色的。能有多好喝?難道不是清湯咖喱 ?喝完一口好吃的不想再說第二句話。是滿滿的牛骨髓溫厚醇香的味道。就像提煉出了骨髓的味道 煮製的湯。拋卻了油膩,留下的是精華。毫無任何添加,自己加鹽 還可以加胡椒粉和咖喱粉。後來又點了 牛骨湯 大概是最後幾碗了,這分量 吃的我們直喊飽 但又停不下來。
嘉興小籠和湯包我覺得有時是混用的。雖然菜單寫了小籠 ,但正確叫法應該是湯包。
他家的鮮肉湯包絕對算嘉興吃過最好吃的
我帶過好幾個同學來過,也都這樣說,但不知道為何,名氣不大。
好的小籠看三點——皮薄 肉實 湯清。這家這三點絕對八分以上,甚至比我在上海吃的有幾家更好吃。
夾的時候一定要穩準快 ,夾住合褶處 ,一拎,咬開一小口 ,流出稍帶油星的湯汁,再蘸一點南湖醋,皮肉,一口食入。
如果不怕燙的,等個一分鐘,吃上一整個,記得嘴閉得要嚴實 ,嘴裡那可滿是肉香湯醇皮彈的幸福。
吃完小籠不飽就再去隔壁喝碗豆腐花。 小瓷碗盛了滑嫩的豆腐花,撒一些碧綠蔥花,澆一勺榨菜碎,淋一點醬油,吃辣的點些辣醬。老闆雙手捧著,大聲喊道:嘿 您的豆腐花來咯 ~ 正宗的豆腐花,應該帶點焦味,嘉興人叫 jiaomao臭。
我吃東西很快,不怕燙,或者說就是喜歡燙。一碗豆腐花兩三分鐘就能吃完,但每次坐著就不肯走,遲遲等到老闆說——收桌啦~
這兒,靠近馬路邊 ,旁邊是菜場,對面又是學校,吃完剛好還是早高峰。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談笑聲、吆喝聲、喇叭聲,滿是煙火氣息人情味兒,你能接觸到那種生活裡的平凡樸實 志趣情懷。
大概就是村上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裡 所講
—— 我很想看到漸次泛白的黎明時分的天宇,想喝熱氣蒸騰的牛奶,想聞樹木的清香,想翻晨報的版面。
四時春門口的籠屜 ,大概是拍到疊的最高的。問了一下老闆 他說大概一天能賣兩三百籠 。
那天吃了三四家燒賣,四時春的肉餡最鮮、最濃鬱、滲出來的皮凍湯汁最濃稠。吃完,嘴邊還是黏黏的,筍丁大粒大粒 脆鮮脆鮮。
四時春的小籠才是小籠,是發麵皮的,可以說是小包子,而湯汁多皮薄的一般叫湯包。
小籠和湯包各有各的風味 ,兩種都很愛。
發麵的小籠,最好蘸著桐鄉辣醬和南湖香醋一起食用。麵皮是一咬還能彈三彈的有韌性,肉餡和燒賣的差不多,吃慣了湯包燒賣的可以點份小籠包嘗嘗。
從傳統中孕育出歡喜的新生
嘉興傳統燒賣是肉餡的,不同於其他地方的糯米燒賣,而這家更是將肉餡燒賣做了富有idea的創新。
點了 鹹蛋黃燒麥和臭豆腐燒麥
燒賣是現點現蒸,能吃到食物最新鮮飽滿的模樣。薄得透明的燒麥皮裹著緊實鮮嫩的肉餡,上面還有見過放的最多的鹹蛋黃 。不怕燙的 ,趁熱,一整隻入口。化了的皮凍,成為豐醇的湯汁,浸潤著肉、皮 、蛋黃。酥下來的鹹蛋黃又回過來柔軟了整隻燒賣,沙沙綿綿嫩嫩,比傳統燒賣更多了一分風味。
而臭豆腐燒賣相對就遜色了一些。臭豆腐已經打碎在肉餡裡,幾乎瞧不出來,入口時回味有一些臭豆腐獨特的香味 。淡而有味,臭而帶香,鮮而回甜,大概是臭豆腐獨特的魅力了。
這家店的價格會比傳統燒賣店貴一些 但絕對值得嘗試
還有去的幾家 好吃的燒賣店
海良小吃:大新路上一家不起眼的燒麥店,但卻是我去的最多的一家,離家最近又好吃得滿是小時候的味道。
傑旋生煎湯包店(地址:安樂路232號 楊柳灣菜場對面)
這家是嘉興老口碑早餐店了。用了傳統菜油煎制,煎餃煎包就是應該菜油煎才好吃。煎得皮子黃燦燦,底部焦脆脆,泛著好看的油光。一聞 還滿是 從裡滲到外的清香。
傑旋的牛肉煎餃個頭大、內餡鮮、皮薄韌而潤。那個脆底 煎的剛剛好,微焦帶黃咔吱脆響。煎包則是豬肉餡,調味比牛肉的更淡更純,肥肉比例較大 ,所以肉餡偏散,但湯汁更豐潤,吃完也不膩。麵皮微發過,咬下先是綿軟,再聽到脆響 最後湯汁濺溢出來潤了滿滿口腔 。
我喜歡這樣的煎包,先是煎個底面,煎得 好看的像冰花煎餃的澱粉花底,然後又翻過來煎正面,吃到的就是雙重脆!
和傑旋的肉餡不同,這家明顯緊實很多,牛肉味也比較重,但調味有點濃,和 昨天吃的那家純牛肉燒賣一比,就知道牛肉精加的多,蔥也加的過多,有點掩蓋了牛肉的醇香。
跟傑旋生煎有些像,不過包記是用小鍋煎的,去的晚了,沒能吃到牛肉煎餃。包記的湯汁更豐盈,肉也更結實飽滿。
燒賣 小籠 煎餃 生煎,我心目中 四大金剛 裡最喜歡生煎,可是嘉興一直吃不到好吃的。
鼎有名我小的時候真的還可以和上海的生煎比一下,現在真的不推薦去吃。有過的兩家小店,近期都關掉了。
這家時間開的也不久,路過吃過一次後覺得有上海的味道。最好的食用時間是剛出爐,大概早上七八點左右。我這次去吃的 已經近中午,燜在鍋裡會有一定影響。
我覺得好的生煎 無非是底脆 湯清 肉實 皮薄 所以喜歡會小楊多於大壺春,這家我第一次吃剛出爐的時候,這四點絕對是做到有七分了。
皮過於黏軟 好在肉和湯汁都很好吃
傳說中嘉興最好吃的油墩
滿鍋的菜籽油,浸沒過一半的油墩子,潤進糯米皮子裡,炸出一個個金黃脆響。
我吃到的剛好才做出來 ,一口咬下去 ,外脆裡糯。脆酥酥的外殼夾著已被肉汁滲透了的軟糯柔韌的內芯,鮮酥脆香。再咬深一些就能吃到帶點姜味的肉餡。肥瘦剛好,完全沒有想像的油膩 。
這個一定要嘗試一下!真的好吃!出乎意料的好吃 !
一籠屜的白胖糯米糰子 真的叫好看!
之前也吃過類似的糰子,但完全比不上這家,就在超超油墩隔壁。
皮子厚度適中,嚼起來糯但不粘牙,外層的糯米粒溼潤潤、彈牙牙。而這肉餡 妥妥一個小肉球——肉質緊實,湯汁濃鬱,比油墩肉汁兒更足,回味還有點甜。
油墩和糯米糰子口感有點接近, 我更喜歡油墩,吃起來非常香,放幾個小時,外殼都是脆的。當然更多的還是要你們親自來嘗嘗看啦~
茶糕外層是用 糯米粉加米粉做的,所以和糯米糰子還是有點區別。咬下的時候能拉絲,但吃進口裡又是沙沙松松綿綿韌韌糯糯 ,彈性裡加了份鬆弛沙感。
裡面的肉餡,比糯米糰子更好吃!調味剛好,肉汁豐腴。
豆沙的更是拍出來太好看了,雖然有點偏甜, 但是不影響它的好吃。豆沙是有顆粒的沙沙綿滑,還帶點紅棗味。冷掉的更贊!沙沙的口感弱化 ,變得更加有韌度。豆沙的甜度也降低,紅棗味會泛上來。
洛東羊肉麵店(地址:秀洲區新塍鎮 新洛東路154號)
老饕蔡瀾說:「肉只有羊了。沒有一個懂得吃的人不欣賞羊肉。」
嘉興的羊肉麵店 你也只消得吃這麼一家
說這句 絕不誇張。
洛東羊肉本來就是新塍的特色,這家做的絕對算我吃過最好吃的。
第一次去的時候早,阿姨還在扎羊肉,可惜圖都找不見了。第二次又去,晚了。我們吃到算是關店前最後一碗羊肉麵。
「夏天吃羊肉 好比賽人參」
羊經過春冬兩季的滋養,膘肥肉嫩,燉出的湯味醇、羶味小。所以個人更偏愛夏天的羊肉。坐在店裡面,真的一丁點羊羶味都聞不出來。
凌晨兩點開始燉的羊肉,吃到嘴裡就全是 半筋半肉的豐腴和酥爛。汁水會從抿嚼的飽和裡再一點點滲出來。
阿姨給我們挑的那塊真的贊!一層瘦肉、一層糯軟Q皮、一層肥而不膩的小油。一夾起來有彈性到還能抖三抖,回味帶點微甜和小辣。更為驚喜的是裡面還有 羊肚,軟而Q彈,肥厚而細嫩。
最要誇誇的是它的麵條,吃了這麼多碗面最令我滿意的,或者說,我就是要找這樣的!要吃到完美的,還是得早去,吃大鍋子裡燒出來的!第二次小鍋煮就沒有第一次的好吃。這麵條細看,其實是三分透明。能煮出這樣的,不嘗我就知道口感一級棒。
把面拌勻,一下就上色了,掛著濃稠鮮辣的湯汁。一入口,就一個字 彈!!絕不是之前吃過任何一碗麵的綿 黏 生 軟 ,彈牙的舒適度絕對高於拉麵的口感,而且放久了也不會糊。就光光是這碗羊湯麵,都值得我再來,跟別說加上它那肥酥的羊肉羊肚和可愛熱情的阿姨了。
海鹽塘路 我自己給它取名 「面路」
短短的一二百米大概開了二十幾家麵店,人氣最旺的是玉林麵店,但我不喜歡,麵條過於生硬,澆頭也是越做越不用心。
比較喜歡的 一家緊靠它旁 清香園
另一家 幾個店鋪距離 一明麵店
看起來年份最久一些 ,都是一些回頭客、老客人。
在這種老店吃麵 最好是點一碗 雪菜肉絲麵
在我認為如何看出 一家麵店的水平 ,就是看它把最簡單的面做成什麼樣。
圓面身骨 煮的要稍帶白芯,肉絲爆炒要脆不泛生、嫩而入味 。
重頭戲是這雪菜 ,菜葉比例定是遠大於菜梗,鮮而不澀 有些回甜那是最好。
看這店裡阿姨的切雪菜的架勢 ,這碗雪菜肉絲麵便錯不了。
大廚還加了青椒 ,我覺得加的很妙。青椒的辣可以調出雪菜的鮮來,鮮上加鮮。
這家的面 最好讓他再煮熟那麼一點 偏生 有些軟綿。
這家我覺得是整條路上面種類最多的,隔一段時間就會出新口味。 吃過咖喱牛肉 番茄牛肉 黑魚 牛雜 野菌 響鈴面,都很好吃。
湯麵居多,這次就點了 鱔絲幹挑。炸鱔絲粗厚肉實、彈性十足、外殼酥脆、醬香味濃鬱,有些燒烤的炭火氣。麵條吸飽了醬汁,吃起來幹香味濃,撒上胡椒粉後,更是解腥提鮮!
但麵條也是太生 略幹 再煮久一些 更好吃
一家 只開在日落黃昏直至午夜又過一二時的粉絲湯店。
簡單樸素、特色粉絲店的招牌,圈起了 二十多年的跌跌落落人來人往,人們習慣於 點份 牛肉粉絲湯,老食客更是會選擇肺頭。那一點豖血紅 和 用大骨頭湯煮的極為有嚼勁的紅薯粗粉,點一勺辣醬,冬時配醉蟹,夏時配千張鴨胗,小酒一咪,便是人情水土。
玉米皮米線雞蛋餅(地址:吉水路149號 三江超市門口)
嘉興的爺叔阿姨真的都太可愛了,一看我在拍照,嘿嘿的笑起來,一個兒勁的給我推薦 這家的玉米餅皮絕對是外面吃不到的,當天賣,提前一天就得做好 。
餅皮裡加了玉米粉微黃幹韌 薄得半透明 有些類似於春卷皮子,兩張一包。特別的是 它炒料的 小窩坑, 蛋 肉 香腸全都集在裡頭 爆炒撒點蔥花,排隊的人聞著真是心焦。
蛋可以選擇熟度想要半熟的一定要跟阿姨說
最最最特別的就是這雞蛋餅還能加 米線
絕對不是黑暗料理 真的好吃的只想推薦! 米線醬香味十足 調味又恰到好處 無論是溼潤度還是米線的軟硬程度 和 餅皮 一起吃 絕配!!
加上番茄醬和甜醬 酸酸甜甜 真的爆炸好吃! 喜歡番茄醬的一定要加 真的意想不到的好吃 分量足的 吃完中飯都不消再吃。
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雞蛋餅(地址:洪聲路168號附近)
有兩家雞蛋餅攤 是第二個攤位
這家之前還被評為 嘉興最好吃蛋餅 電視臺也來拍過 近十年的堅持 換來了 有時想吃還要提前預定的人氣和口碑
阿姨 先問你一句 你要怎麼做?老顧客都知道 蛋皮厚度、料多料少、吃甜吃辣 ,一來就通通報上來。
這家特別之處在 料的種類, 可以加豆腐乾 梅乾菜 榨菜 油條,都算在基礎蛋餅裡 (3.5元)加個小肉或者再加個蛋,絕對也是吃到飽足!
皮子韌而不生、軟而不塌,梅乾菜和豆腐乾的香油滲進蛋皮裡,裹著清爽的生菜,每吃一口都是幸福。記得讓阿姨多加點甜醬 不然會有點幹。
這兩家我更喜歡加了米線的 但兩家都好吃 都值得一試
開在嘉興 「最文藝」的一條路富潤路上的 溫州小館
談起溫州,給我的第一印象,不是它的美食,而是可以被當作密語暗號的溫州話。而這份糯米飯,定是可以當做食客之間的通用語言了,來吃的人不用說話,心有靈犀的用光碟 講述彼此間的默契。
糯米飯是現做的,從木桶裡舀上一大勺蒸製的糯米飯,放上炸的酥脆的油條碎 最後再淋上將這碗飯升華的肉汁。 吃前 定是要將它細細拌勻,邊拌那飽滿厚實的香味從下翻上,似乎連鼻腔都未過,直達你的舌苔味蕾。
肥糯油潤韌中帶糯的糯米粒,吃飽了鮮甜香濃的香菇肉汁,再配上嘎吱脆的油條,一口下去,好吃炸裂!
再說這 瘦肉丸 也是 一絕 潔白而微紅,爽彈而細膩,味鮮而不食幹,只著清湯小香菜,就吃的人連連叫好。一口咬下,怕是牙都給彈掉。
看過周星馳的食神都知道,裡面一彈三尺高的撒尿牛丸。這瘦肉丸,雖及不上,但也能在你口腔裡彈上一彈。 記得,不吃香菜的人,點前和帥老闆招待一聲~
他家的麻餈也甚是喜歡。黃豆粉 糯米 流心芝麻餡,這搭配聽聽都好吃的流口水。
剛上來的時候還是熱燙的,一定要這時吃,冷了風味怕是減了五六分。咬開一小口,芝麻餡就流了出來,和幹香的黃豆粉一起吃,粉糯甜香蜜,吃得人心軟,吃得人心甜,7元10個的價格也是良心的一塌糊塗。
在廣州旅遊時 ,大大小小出名或不出名的腸粉店,也吃過不少。而這家 大概 在我所有吃過的腸粉裡也排的上名次吧 。至少是我在嘉興吃過最為好吃的。腸粉皮,清爽滑嫩,拉的夠透夠薄夠剔透 ,佐以蛋液、豬肉,淋一勺調配的醬油入口的第一感覺就是舒適,那種米漿自帶的 溫潤。
吃的時候老闆也一直問我好吃咩。熟悉的廣普讓我仿佛又回到了 在廣州 的四天四夜
這個大概是我見過最迷你最可愛的湯包了 。
高考期間做閱讀看到梁實秋先生寫的《湯包》 裡面就有提到這樣的湯包,當時還覺新奇,現在吃到同款不禁覺得三分幸運。「包子小,小到只好一口一個,但是每個都包得俏式。」
嘉興話說mī mī小一個 ,也就比硬幣大一圈 。老闆說冬天和早上的個頭還要迷你(我們去已經中午)
包子裡面並沒有多少湯汁,外附一碗清湯,浮著些蛋皮絲,把包子丟在湯裡再吃。餡子是比較散的 ,但是夠鮮、夠味 ,更好吃的在包子皮,半發不發、薄厚適度,發麵皮被泡得綿綿軟軟的,不蘸湯也好吃!
開在月河景區裡的平價嵊州小吃
這幾天吃多了肉餡燒麥湯包煎餃 豆腐小籠顯得尤其特別 豆腐餡的味道有點像 醬油燉蛋 還帶著點滷味和豆製品自帶的鮮香 皮子有點偏幹硬 但很香 如果加一丟丟辣醬在上面 口感又多一層! 小辣鮮香爽滑甜,好吃好吃!!
嘉興人都知道的24小時餛飩店
把這家放這裡 一方面因為餛飩店只推薦這一家,另一方面也是嘉興傳統老店和其他地方小吃的碰撞。
之前問了一圈同學 嘉興有什麼好吃的小吃店 九成都推薦了這家。
餛飩個頭大,六個就能吃飽。肉餡緊實鮮彈,薺菜和筍丁的都非常好吃,選雙拼準沒錯! 頂喜歡的是餛飩皮子,比一般吃到的更厚實,咬起來還能咯吱個幾聲 。
這家一直住在這個拐彎角上 24小時供應餛飩,大概也已經成為集體性的嘉興記憶了。我在店裡坐了五分種,就看到了四五十甚至七八十的年齡跨越。爺爺輩帶父輩,父輩又帶著下一輩,所有人用不用言說的默契,在往下傳遞一種 食物的舒適和韻味。
無論是新式的其他地的小吃,還是嘉興傳統二三十年的老店,只要 能讓人感受到人情和溫度,大概就可以融為這座城市的內蘊了。
嘉興的糕點沒有 蘇州、寧波 的 精緻 以及種類繁多甚至 也只能在 像新塍這樣的小鎮 和 月河景區裡買到個幾樣。
但所幸 也已經能妥妥滿足 不怎麼嗜甜的我
糕點點心最喜歡新塍 阿毛肉月餅 和 榮榮糕點
酥皮肉月餅烘的微微焦黃,皮子被肉汁浸潤得半透明,薄得剛一牙齒碰到 酥皮 肉汁就濺了滿嘴 。燙 絕對是吃肉月餅的第一法條。燙的時候還嘎吱一口酥皮掉滿地,嘎吱一口爆汁肉餡,就算吃到最後一口,還有汁水從裡流出。
肉餡緊實、汁水鮮甜豐潤、皮子也酥到家了 我們家大概吃了肉月餅以後就很少買甜口的了
榮榮的月餅 一到中秋前後排隊的人堪比 喜茶剛開業,一整條街都是人。他家和旺記的椒鹽月餅也是我心裡雷打不動 甜口第一。
小的時候不懂,以為椒鹽是鹹的,說白了,也不過就是黑芝麻核桃餡。
素油 水油皮 黑芝麻 核桃仁,簡單的食材,就是有本事做的全嘉興人過節 只吃 新塍月餅。
其它的糕點 還有雪餃 定勝糕 桔紅糕 玫瑰松子糖糕 椒鹽麻餅 奶黃椰蓉月餅…
從廣州回來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早茶和甜品,早茶嘉興到是還有好幾家做的不錯的店 但甜品好吃就很少了,所以放一家獨一家的冰。
芒果 芋圓 糯米小圓子碼的滿滿的,雪花冰牛奶味也重,冰渣少,就是容易化。
這種天氣 在外面逛了幾個小時,坐著吃一份冰爽到極點的 冷飲甜湯 再舒適不過了!
八寶湯紅棗 糯米 蓮子 綠豆 銀耳 …我不喜歡甜,甜度選了微糖接近無糖,我個人覺得剛剛好。
★糯米 煮的 類似於 粢米飯糰的的軟糯度 應該是蒸製的 不會黏在一起 攪拌後 粒粒分明 飽滿Q彈有嚼勁
★蓮子 大概是除了 紅棗外 最甜的配料 不會是煮過頭的散塌 而是帶著回彈度的軟糯
★綠豆 熱天果然還是要靠綠豆來解暑 綠豆自帶一種特別的 清涼感 煮的也是微微爆開 不是過頭的軟爛 我覺得這樣最好吃 口感才多重
我最喜歡綠豆和糯米兩種配料 最為清爽
不知道是不是連鎖店,也沒吃過別的網紅肉鬆小貝,這家的就已經覺得非常好吃了。
蛋糕體水感度高,特別柔潤,醬甜鹹度以及量的調比也是恰到好處。
嘉興市區拿得出手的本幫館子店不多
我就推薦 兩家 一家肉蟹煲店 一家小館飯店
人均35+
肉蟹煲的發源地在嘉興(驕傲臉)
這家比 斜西街 的更好吃,儘管 那家最出名。
點了兩個小煲 明蝦煲 牛蛙煲 微辣
兩個煲味道差不多,配料也接近,就是主料不同。但這家的醬料味 我吃到最後都沒能確切說出幾樣,各種味道融合的非常妙,不像其他店,醬料雖多,但味極散,一嘗就大概知曉個七八分。
★牛蛙是頂頂喜歡的主料。其實小時候從來沒敢吃過,從我爸半忽悠著吃了一塊後,完全被它的軟嫩滑彈的口感俘虜。尤其是像這家店 帶皮的燒法,不能更愛了。
牛蛙皮有兩層 一層彈 一層糯,一上來 潤澤度就好的反光 ,蘸滿湯汁,雙重享受從舌尖滿足到心尖。
★雞爪 最愛的就是煲類裡的雞爪做法。
軟到 根本不用牙,稍稍一抿,肉筋全都下來了 泥爛肥糯
★土豆 豆腐 年糕 太喜歡煲裡的素配菜了
土豆綿軟 豆腐滑爽 兩者全都吸飽了濃鬱的湯汁 又自帶本身的清香 都快搶了主料的風頭
年糕 還用說 只要和肉鮮類一起燒 那必然寵愛的絕對是年糕
這家店 算嘉興小有名氣的菜館
我和我爸 從它只有一個小店面,吃到現在三個店面 兩層樓
因為翻臺率高,所以 菜都特別新鮮 。我爸跟老闆娘挺熟的,知道她每天都是從菜農零售買的,不是大量批發,能保證每道菜的品質。
點菜聽老闆娘推薦就好
感謝能看到這裡的每一位
附上 48小時200元吃遍嘉興路線
DAY1
7:00 新塍
洛東羊肉麵 20元
榮榮糕點 10元
阿毛肉月餅 3元
10:00
亞廈路新市茶糕 4元
啟蒙路 禾塍燒賣 15元
14:00
顧小芒 綿綿冰芒果冰 30元
小宇生煎 8元
17:00
環城北路老加興湯糰 10元
21:00
大新路粉絲湯 6元
DAY2
7:00
府東街牛肉燒賣 13元
8:30
涇水 超超油墩 3.5元
涇水 糯米糰子 3元
9:00
三水灣 籠籠香湯包半籠 4元
四時春燒賣半籠 6元
包記煎餃 4元
逛南湖逛南湖
11:00
家好魚圓 糯米飯瘦肉丸麻餈 20元
14:00
逛月河逛月河 粽子博物館
一樂園豆腐小籠 12元
16:00
胡記冷飲室八寶湯 12元
18:00
秀洲北路胖仔肉蟹煲 人均35元
21:00
小胖子餛飩 7元
或
大新路雞蛋豬肉腸粉5元
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每一家店標註在地圖上
然後找好時間 選自己喜歡的 吃吃吃啦
來源:嘉興19樓
1、抗戰勝利72周年|將士已老,榮光仍在!向抗日老兵致敬!
1、看見花蚊子要小心!登革熱高發,防蚊滅蚊要趁早!
2、20年資深班主任:開學在即,這6句話請一定要告訴孩子!
3、沒有教不好的「熊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熊家長」
4、超暖!「星星的孩子」畫作刷爆朋友圈,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