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熾是明朝第四任皇帝,明成祖朱棣的長子,永曆二十二年九月朱棣死後繼位,定國號「洪熙」但在第二年五月就因病去世,在位時間僅有八個月。雖然朱高熾在位時間極短,但是在他死後卻獲得了後人的極高評價!
朱高熾雖說是朱棣的長子,但是朱棣卻不怎麼在這個兒子,這有兩個原因:一是朱高熾身體比較肥胖,平時出行都需要兩個侍從架著,形象很不好看;另一個是朱高熾不喜歡騎馬射獵、舞刀弄棒,這也是讓喜歡馬上生活的朱棣不喜歡他的主要原因。但是在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時朱高熾由於身體原因不能出徵,被朱棣留守北京,建文帝派大將李景隆率50萬大軍抄朱棣的老巢北京,當時北京城只有1萬老弱士兵。朱高熾冒著箭矢親自登上城頭督戰,最終頂住了李景隆的進攻。朱允文給朱高熾寫信許以封王,但朱高熾把信原封不動的呈給了朱棣。
朱棣做了皇帝以後礙於這件事情和祖制立朱高熾為太子,但卻並不信任他。朱高熾在南京做監國時朱棣曾派心腹胡瀠暗中監視他,由於朱高熾一直老老實實,正直的胡瀠如實向朱棣匯報後才打消了他的疑慮,但有一次在二皇子朱高煦和三皇子朱高燧的挑撥下又差一點把朱高熾的太子之位給廢了,但事情過後朱高熾並沒有怪罪自己的兩個弟弟,由此可見朱高熾的心性是非常仁厚的。
朱高熾在繼位之後開始了他一系列的仁政改革,他結束了朱棣時期強軍富武的政策,減少對外用兵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對於前朝舊臣,他赦免了被抓的建文朝的大臣和永樂時期被流放的官員,平反了之前的很多冤案並恢復了被冤大臣的官爵。在律法方面他極其注重法律法規,禁止對犯人亂用酷刑和株連犯人的親屬,並要求在犯人被判死刑前一定要覆審以防止冤假錯案,即便是他本人做出的判決也可以在覆審時推翻。在官員選拔任用方面他非常注重官員的道德和個人品德,並派遣監察御史到全國各地考察官員,對於那些實幹的有突出政績的官員委以重任,低級官員權謹就是因為非常孝順被選入內閣的。
雖然朱高熾在位時間只有短短的八個月,但是他的仁政卻對後世影響巨大,朱高熾死後他的兒子朱瞻基繼承了他的思想,繼而打造了明朝三大盛世之一的仁宣盛世!後世能對他評價如此之高,也算是實至名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