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在洛杉磯的一個小舞臺上,Blackpink正在表演她們2018年在社交平臺上傳播最廣的單曲之一《Ddu-du Ddu-du》。這是格萊美頒獎禮的前一天下午,環球音樂CEO Lucian Grainge每年會在這裡向唱片業同行們展示公司最具潛力的新星。此前的表演者包括A妹 Ariana Grande、猴西Halsey 以及萌德 Shawn Mendes等。
這次表演是Blackpink在北美的舞臺首秀。去年10月,Blackpink與環球音樂旗下的Interscope Records籤約。作為Blackpink在韓國的經紀公司YG娛樂的合作夥伴,Interscope Records將與YG共同為Blackpink的歐美徵途護航。
於是,緊隨其後,Blackpink便登上了美國深夜脫口秀《扣扣熊深夜秀》和晨間節目《早安美國》進行表演。今年四月,她們還將加盟科切拉音樂節並同期開展北美巡演。
Interscope流行搖滾的A&R 負責人Sam Riback表達過對本次合作的重視。他曾數次飛往韓國YG總部進行討論,「我們的目標就是將YG目前在做的,向全球推廣。」
「已經有許多音樂人開始找我們,表示希望和這些女孩合作。電臺也在問新歌何時發布。」促成了 Interscope和YG早期商談的高管Jeremy Erlich信心滿滿(他與YG美國業務的負責人Joojong Joe是商學院同學),「行業已經準備好了,當Blackpink的新歌發行後,我不認為會有太多人嘲諷,『這不過是一時潮流』。」
如果Interscope確能將Blackpink成功推向全球,那麼這次合作即可以為其他想要投資K-POP的廠牌充當範本,甚至還可為成立共同廠牌鋪路。
領導著YG美國業務的Joojong Joe也指出,這次合作或將成為行業基準,同時也能證明Interscope對於K-POP的遠見。2011年Interscope就籤下了少女時代。不過在當時,K-POP還未能在主流榜單上取得亮眼成績。根據尼爾森音樂的數據,當時少女時代的《The Boys》在美國發行的第一周僅售出了1000份。
但在那之後,流媒體和社交網絡的崛起大大增加了聽眾發現、支持K-POP音樂的可能性。藝人也可以通過這些平臺與粉絲建立更深層的聯繫。負責Blackpink此次北美巡迴的AEG Presents/Goldenvoice的高管Susan Rosenbluth就談到,在這個時代,人們通過網際網路尋找、支持有才華的音樂人,民族的區別將不再那麼重要。
而對於Interscope CEO John Janick來說,西語神曲《Despacito》在Justin Bieber remix版本的推動下風靡全球,讓他看到英語聽眾對於其他語言歌曲的開放態度,「我們將比以前聽到來自更多地區、更多語言的熱單。」
的確,至少從2018年的榜單表現來看,K-POP離歐美主流樂壇越來越近。去年,BTS兩次問鼎Billboard專輯榜第一;Blackpink也憑藉《Ddu-du Ddu-du》獲得百大單曲榜的第55名,達成韓國女團前所未有的成績。
除去榜單,2018年又是K-POP勢如破竹地佔領海外各大社交平臺與流媒體的一年。
根據推特的官方記錄,2018年推特上有53億關於K-POP的推文,共有20個國家的用戶參與互動,創下推特歷史新紀錄。其中,BTS成為最受推薦的帳號,而年度最受喜愛的一條推文是BTS團員J-Hope參與Drake單曲《In My Feelings》的網上舞蹈挑戰。其他在推特上影響力顯著的K-POP男團還包括EXO和GOT7。
而在Instagram 2018的年度報告裡, BTS(#btsarmy)也成為Ins上最熱門的粉絲社區,擁有近 7000 萬個相關帖子。
至於Facebook在 2018年的年度回顧裡觀察到的則是,由於K-POP的流行而帶動起來的韓式美妝視頻。韓國 的10 步護膚法令不少美國消費者躍躍欲試。
K-POP內容在音樂流媒體上同樣實現了快速的增長。自2015年起至2018年10月,已有超過142億首的K-POP曲目在Spotify上播放,年增長率達到65%。
去年,Pandora Music上K-POP女團站的收聽量增長超過182%,男團站則同比增長90%。
隨著社交平臺上的成功,韓國藝人們也開始進攻傳統渠道,在美國的頒獎禮上嶄露頭角。比如,BTS就已出現在2017、2018年Billboard音樂獎、2017年的全美音樂獎以及2019年的葛萊美獎。
負責製作、播出Billboard音樂獎和全美音樂獎的是著名美國娛樂製作公司Dick Clark Productions(DCP),他們也將對BTS和K-POP最開始的關注,歸功於社交網絡上持續增長的粉絲。「我們發現,K-POP和美國的粉絲在社交網絡上有著個人化的聯結。於是覺得K-POP應該成為我們演出的一部分。」
Jeremy Lowe,DCP另一位高級經理,指出這樣的電視節目不僅能讓韓國藝人們被更多的美國觀眾看到,還可以通過節目結識歐美藝人,進行未來音樂上的合作。比如,BTS和「菸鬼」The Chainsmokers結識於2017年的Billboard音樂獎。4個月後,雙方合作的《Best of me》就出現在BTS的專輯中。
而在過去的幾年裡,韓國明星與歐美藝人的合作項目也在增加。像是BTS聯手Steve Aoki 和Desiigner的《Mic Drop(Remix)》,成為其首支獲得美國唱片協會RIAA認證的白金單曲;還有Blackpink和Dua Lipa的單曲《Kiss and Make Up》在沒有進行單曲宣傳的情況下,仍在2018年躋身Billboard百大單曲榜。
「美國普通聽眾的確對K-POP越來越感興趣了,但是直到我們看到韓國和西方藝人的合作時,才恍然發現K-POP已滲透進主流並佔領了社交媒體。」 經紀公司EN Management的負責人Eddie Nam這樣談到,他運營著韓國歌手Eric Nam和嘻哈組合Epik High的全球業務。「太多人認為K-POP在亞洲的成功也會在美國直接轉化,但情況並不總是這樣。」
「美國音樂產業競爭極其激烈,」Nam說道,「為了競爭,你必須遵循遊戲規則:電臺節目、電視曝光還有巡演。你必須努力工作才能看到成果。」
編輯:趙星雨
郵箱:keith.zhao@chinambn.com
商業 | 韓國歌手出海記
K-Pop音樂人並沒有真正意義上打入美國主流市場。
商業 | 流行音樂巨星在滅絕
英語不再是流行音樂僅有的語言,而那些巨星們也成為了瀕危物種。
小鹿角APP——音娛產業數據終端
媒體、報告、教育、招聘、問答、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