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別讓免疫隨著年紀老去!

2020-12-27 澎湃新聞

年齡會帶走很多東西,濃密的黑髮、旺盛的精力,如不加以幹預,還有能夠抵抗疾病的免疫力。

一方面,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的基礎代謝降低,消化和吸收等能力減弱,免疫力下降;

另一方面,老年人高血壓、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病高發,往往也會將老年人的免疫力「拉低」。

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老年朋友在生活中更需要加以注意,別讓免疫力隨著年齡老去。

老年人常陷入

五大免疫力誤區

一家英國機構曾對全球12.56萬人進行的調查顯示,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人最怕老,近三成的中國受訪者承認會因此感到沮喪,並聯想到孤獨、疾病等消極字眼。

確實,過了60歲,我們的機體形態和機能狀態都在逐漸衰老,連健康與環境的關係都變得更加微妙。年輕的時候,寒冷的天,偶爾少穿了件衣服,並無大礙,但年齡大了帶來的很可能是一場感冒,甚至由此誘發肺炎。

也正因此,老年朋友對健康對免疫力更加重視。然而,重視並不意味著大家真的知道如何護好免疫力,很多人往往會陷入以下五大免疫力認識誤區。

誤區一

飲食太過單一

很多老人擔心高血壓、高血糖等問題,在吃這件事上左右為難,一味追求清淡,不敢吃肉、蛋黃、堅果、主食等,這往往導致飲食不均衡,而且吃得太素反而影響免疫系統。

誤區二

盲目輕信一種食物或產品

在爸媽的「養生」朋友圈,經常會看到吃某一種食物或產品,免疫力就能暴增等文章。事實上,每個人體質不同,適合他的並不一定適合你。而且影響一個人免疫力的因素很多,沒有科學均衡的飲食,單靠一種食物是很難的。

誤區三

運動越多免疫力越強

大家都知道運動對免疫系統有好處,為了「佔領」朋友圈榜首,有的中老年人一天走兩三萬步,或者明明身體已出現不適還在過量運動,這不僅不利於提升免疫力,還容易導致膝關節受損、心臟受損等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誤區四

通過服藥增強免疫力

目前確實有部分藥物可以幫助免疫系統受到抑制的患者提高免疫力,一些抗病毒抗腫瘤的藥物也具有調節免疫的作用,但是這些藥物並不是大家隨便都能用的,它們針對的是特定患者,而不是普通人,隨意服用激素類藥物和濫用免疫球蛋白的做法,尤其不可取。如果需要通過藥物增強免疫力,必須在醫生指導下嚴格遵醫囑服用。

誤區五

生活比較單調

情緒是免疫力的重要影響因素。不少老人退休後,告別了忙碌的生活,無所事事,不愛出門,與電視相伴,生活中常感到孤獨、消極。研究顯示,這些負面情緒都會「摧毀」一個人的免疫力。

學會這六招

提升免疫力

多吃優質蛋白

蛋白質是提升免疫力的重要營養素,由於老年人的消化功能有所降低,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天男性、女性補充蛋白質的含量分別要在60g、50g。雞蛋、牛奶、瘦肉等都是優質蛋白的好選擇。

當個飲食「雜家」

一日三餐,熱量、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蛋白質等都應有所攝入,不可偏廢。

食材上也一定要做到儘可能豐富,以主食為例,要告別頓頓白米飯、饅頭,可以適當吃些粗糧、薯類代替,比如做頓雜糧粥,蒸米飯時放上一塊紅薯、玉米等。此外,建議老人少食多餐,一天可吃4~5頓。

練點肌肉

肌肉享有「生命發動機」的稱號。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老年人擁有較多肌肉,他們的早亡風險就會降低。這是因為增長肌肉有助於降低老年人患上代謝類疾病的風險。

老人鍛鍊肌肉應偏重小負荷的力量訓練,比如練上肢可以舉槓鈴,練下肢可以做半蹲。如果覺得半蹲吃力,還可以坐著練習伸彎小腿,鍛鍊膝部和腿部肌肉。

鍛鍊不要過量,可以連續做15次,每次3~4組,兩組間休息三五分鐘,以身體能承受為度。

接種疫苗

疫苗是最經濟有效的預防感染的方法,對免疫力較低的老年人來說,特別推薦打兩種疫苗: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接種流感疫苗有助於降低流感的發病率和併發症,而肺炎疫苗則能減少肺炎發生風險,尤其是患有慢阻肺、支氣管擴張等呼吸疾病患者更建議接種。

重拾興趣愛好

人一退休,空閒時間大大增多,不妨把年輕時想學的興趣愛好重新拾起來。豐富生活的同時,還能與新老朋友嘮嘮家常,聊聊心事,愉悅心情,對健康大有裨益。

常去戶外活動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常去戶外曬太陽有助於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危害。保持體內高水平維生素D,還可以更好地預防嗓子痛、鼻塞等問題。

每次曬完太陽還可以搓熱雙手,按摩臉部,清心安神、舒緩疲勞。去戶外活動時,一定要根據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物,運動也應適量。

天然維生素C

築牢人體免疫防線

身體對營養是有渴望的,只有各種營養素充足且均衡,才有助於及時對各器官進行修復,保持良好的狀態。對老年朋友而言,尤其要重視維生素C的攝入。

維生素C是人體必備營養素之一。多項研究表明,身體中高水平的維生素C有助於預防冠心病、中風、癌症以及不同原因的死亡。維生素C是增強免疫力的好幫手,有助於能築牢人體的免疫防線,防止病毒、細菌等侵入人體。針對老年朋友的特點,小編特意梳理了一份維生素C補充「手冊」。

這些VC「高手」要多吃

老年人的飲食一定要豐富,除了可以常吃辣椒、青椒、蘿蔔纓、芥菜、獼猴桃、柑橘等常見的富含維生素C的果蔬外,還有三大維生素C高手也可豐富餐桌:

一是新鮮的薯類如土豆、紅薯等,每100克土豆維生素C含量為27毫克;

二是大白菜,維生素C含量為47毫克/100克,高於很多蔬菜,烹調時加點醋,更利於保護這種營養素;

三是鮮棗,含量高達243毫克/100克,每天一把基本就可以滿足需求。

找準放鹽時機

維生素C怕鹽,加鹽越多損失越大,加鹽的時機也很重要,先加鹽容易使維生素C滲出量增多。

因此,建議在菜快熟時再加鹽。但如果是焯菜,由於維生素C容易流失,建議在沸水中先加點食鹽,可以減慢可溶性成分擴散到水中的速度。

此外,維生素C還喜酸怕鹼,烹調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材時,建議不加小蘇打等鹼性物質,可以適當加點醋。果蔬還應先洗後切。

注意藥物對維C的影響

長期、大劑量使用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如強的松、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長期服用四環素等抗生素類藥物,均可能引起維生素C缺乏。

服用這些藥物的老年朋友,應在醫生指導下,注意調整飲食結構,或遵醫囑做好維生素檢測、補充等工作。一般來說,如果是短期服用上述藥物,不必過分擔心。

適當補充天然維生素C片

維生素C的吸收率與攝入量有關,吸收率會隨著攝入量的增加而減少。當每日攝入量在200毫克以內,吸收率為80%-100%,此時為最佳攝入量。所以不建議每日補充維生素C超過200毫克。

但是對於老年人來說,隨著體內新陳代謝的減緩,只通過食補攝取一般很難超標,反倒很多人存在不足,此時也可以選擇選擇膳食補充劑補充。目前市面上的維生素C補充劑主要分為人工合成維生素C與天然維生素C。

人工合成維生素C是經發酵後化學製得的維生素C,只有維生素C單一成分;

天然維生素C則是以鮮活果蔬汁濃縮而成的,除了維生素C外,還保留了多種人工合成維生素C所沒有的營養成分,這些生物活性物質能夠協同提升維生素C的吸收率,所以天然維生素C產品會更加接近於食補,對中老年人來說也比較友好。

資料:生命時報

原標題:《免疫力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別讓免疫隨著年紀老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免疫力是最好的「免費醫生」
    可以說,免疫力是最好的「免費醫生」,它的強弱會影響人體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還有,呼吸道黏膜上有纖毛,也可以清除異物。>如果免疫系統不分青紅皂白攻擊正常的身體組織,就容易患上紅斑狼瘡、類風溼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力較差的幾種人1.
  • 免疫力太強反而不好?醫生解讀:免疫過強所誘導的免疫疾病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文|[美]羅德尼·迪塔特(節選)人類的免疫系統就像一條垃圾場的野狗。它可以是你最好的朋友,你的健康的最終保護者和一輩子至死不渝的合作夥伴,支持你身體中的每一個組織,也可以讓你生病,有時甚至會殺了你。這可能會讓人有點震驚。一、免疫力越強越好嗎?機體的免疫功能始終需要保持在一個動態的平衡狀態,並不是越高就越好。免疫力如同血壓、血糖,在體內過高過低都對人體有害。
  • 鍾南山:免疫力是抗病毒最好的醫生,負離子可有效提升人體免疫力
    作者:中國空氣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學會首席專家—陳少周關鍵詞:負離子 免疫力摘要:鍾南山:免疫力是抗病毒最好的醫生人體免疫系統是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它不僅能夠抵禦外來病菌的侵襲,還能夠清除體內廢棄細胞,保持身體正常運行,維持體內環境穩定。如何提升免疫力?健康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運動,這三大點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呢?呼吸高濃度的負離子就是不錯的選擇。
  • 免疫力越高皮膚越健康?NO,NO,NO,醫生說保持平衡最好
    醫生,皮膚病是因為免疫力太差引起的嗎?醫生,免疫力提高是不是我的皮膚病就會好?那麼究竟什麼是免疫力?皮膚病與免疫力到底是什麼樣的關係?什麼是免疫力?免疫力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世上最好的醫生。什麼是免疫力?免疫力是一個俗稱,看不見,摸不著。其實,免疫力更確切的說法是免疫功能,它是人體識別外部侵入者的一種能力。大多數人覺得免疫力越高越好,認為提升免疫力就可以少生病,更健康,更長壽,這是錯誤的。每個人的免疫力不同,甚至一個人在一天中每個時間段的免疫力也有差距,比如在勞累之後,免疫力會下降,但適當的休息就可以恢復。
  • 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負離子是最好的消毒方式
    鍾南山院士說過,「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提高免疫力可以幫助我們防止細菌和病毒的侵蝕,但為什麼要把免疫和消毒放在一起呢?最近的研究發現,有一種方法可以殺死病毒,同時對人體的免疫力產生正面影響,這就是神奇的負離子。
  • 免疫調節劑能治療慢性蕁麻疹?醫生的答案竟然是這樣的,別被「騙」了!
    不少慢性蕁麻疹患者會認為得病和「免疫力低,身體抵抗力差」有關,希望通過服用一些藥物來「提高免疫力」,也許這樣就能讓蕁麻疹「斷根」吧。 因此,一些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免疫調節劑」就成為這些患者的一絲希望,他們甚至會要求醫生處方這一類藥物。 一、什麼是免疫調節劑?
  • 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我們應如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專家表示這和個體免疫力有關。簡單來說就是免疫力強抵抗力強,免疫力弱抵抗力就弱。為什麼會出現免疫力高低的情況呢?這和年齡、營養、睡眠是分不開的。1、年齡免疫力隨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這是必然的。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同時伴有一些基礎性疾病,一遇到病毒感染幾乎都會中招。比如流行性感冒、腹瀉等。2、飲食營養飲食方面,營養不均衡會使免疫力下降。最明顯的就是女性為了減肥而刻意節食。
  • 聚焦世界強化免疫日 京東健康「名醫直播+免費問診」助力大眾免疫...
    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World Strengthened immunity Day),該節日是在1988年第41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上,為消滅脊髓灰質炎(又稱小兒麻痺症)而設立並實行的。雖然世界強化免疫日是為了消滅脊髓灰質炎而設立的節日,但在脊灰病毒已經完全可控的今天,這一節日存在的更多意義,是提醒人們加強對免疫的重視。免疫力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它是人體免疫系統進行自我保護,維護體內環境穩定的能力,就像人體的自衛軍,能自動識別和消滅外來入侵的任何異物(病毒、細菌等),保衛我們的身體健康。
  • 口服的免疫球蛋白,提升免疫力就靠乃捷爾
    我們都知道免疫系統在我們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說,一個強大的免疫力功能才會使我們健康。特別是兒童,免疫力相對於大人還是較弱的,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提升免疫力才是兒童對抗各種疾病的基礎,比如口服免疫球蛋白。
  • 免疫力是什麼?紐瑞優燕窩酸乳鐵蛋白為寶寶免疫護航
    這樣的免疫力,有的可以持續很久(如抗麻疹體),有的是暫時的(如感冒抗體)。當孩子打過預防針後,身體接受制激也會主動產生免疫力。這種免疫力一般都是終身的。   免疫力的第二種來源是被動而生的。例如新生兒(出生一個月內的嬰兒)接受母體的許多抗體而產生免疫力,通常在我們的母乳中含有相應的免疫因子,比如我們常常聽到的燕窩酸、乳鐵蛋白、IgG等,但是到了寶寶6個月左右時母乳中的免疫因子會不斷下降,而寶寶本身免疫力又比較弱,所以在醫學上寶寶6個月被稱作為免疫不安全期;除此之外。如注射了免疫球蛋白後(即某種疾病的抗體)可能會對某些少數的疾病產生短暫的製作用。
  • 20歲女生年紀輕輕患宮頸癌,醫生:這樣的男朋友,hpv自然遠不了
    小雪覺得自己非常難過,但是她又想到自己是個學生,如果去醫院看婦科病的話,會讓大家恥笑的。但轉念一想,男朋友對自己的態度真的惡劣,如果自己不去看病的話,那自己的感情也保不住了,於是小雪還是趁著周末去了醫院,然後大夫給小雪開了檢查的單子,讓她先去做個相關檢查,沒想到檢查結果讓小雪大吃一驚,自己竟然患上了宮頸癌。
  • 維特健靈野生靈芝:吃出免疫力,共抗病毒侵入
    實驗室細胞研究表明,靈芝提取物可阻止或減緩流感病毒、愛滋病毒、B型肝炎和許多其他病毒的生長,可逆轉免疫衰老與年齡相關的免疫系統功能下降。     免疫力如同駐紮在人體中的軍隊,在與外界來襲的病毒、細菌作戰時,承擔了重要的防禦任務。人體每一分每一秒都會產生異常細胞,免疫力強時,身體裡每出現一個異常細胞,就會被大量的免疫細胞群起而攻之將其消滅,這樣疾病就不會產生。  免疫力是會發生變化的,機體衰老、疾病、環境、營養不良、精神不好或過分疲勞時,免疫力會降低。這時病菌、病毒會乘虛而入,疾病就容易襲來。
  • 慢性蕁麻疹就是「免疫力低」嗎?一次性解答為你撥開迷思~
    很多得了慢性蕁麻疹的老病友,在看病或是和別人聊起病情時,常常會用到一個說法:「免疫力降低了」。王阿姨就是這樣的情況,一次看病時她問醫生蕁麻疹的病因是什麼,見醫生一臉難以回答的表情,她便補了一句:「是不是因為我的免疫力不好了呀?」醫生回答說:「差不多吧」。
  • 內褲上若出現這「現象」,或是HPV的「前兆」,最好別忽視了!
    隨著時代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但是忙碌的學習和工作讓人們忽視了身體的健康狀況。很多女性患上了不同種類的婦科疾病,在這些疾病中,宮頸癌是常見的病症。它是一種惡性腫瘤,嚴重威脅著女性的生命健康,由於前期症狀並不明顯,不會受到重視,一旦發現就是中晚期階段。
  • 免疫力認知有誤區,你中了幾條?
    如果身體出現這些跡象,可能是你的免疫力正在發出「求救信號」!免疫力是與生俱來的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卻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保護免疫健康。日前,一份關於免疫力認知的調研結果顯示,大多數網友對成人免疫認知存在誤區:超53%的網友不知道接種疫苗,可提高疫苗可預防疾病的免疫力。
  • 懟天懟地懟空氣,中醫西醫免疫力
    人們一直認為免疫力是西醫的概念,其實並不是。「免疫」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明代醫書《免疫類方》,指的是「免除疫癘」,也就是防治傳染病的意思。而運用現代「免疫學」概念來防治疾病的事例更是屢見不鮮。如早在晉朝葛洪《時後方》中就記載:「療制犬咬人方,乃殺所咬犬.取膽敷之,後不復發」。意思是說,被瘋狗咬傷後,要防治狂犬病,可以取用該瘋狗的膽汁,外敷於傷口。這個例子說明古人很早就在免疫學的思想。
  • 我國宮頸癌,發病率居世界第二,醫生苦勸:這4種食物別再吃了
    近年來,我國宮頸癌的患病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患病人群的年齡也越來越年輕,目前我國宮頸癌的發病率位居世界第二一、我國宮頸癌發病率極高,居世界第二位宮頸癌的病因有很多種,第一個就是大家熟知的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這是患上宮頸癌的主要原因。
  • 新生兒免疫力低下怎麼調理?優博瑞慕助力免疫升級
    所以很多父母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對寶寶悉心照顧之外,也會注意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那麼新生兒免疫力低下怎麼調理呢?選擇適合的食物很重要,母乳期時,堅持給寶寶吃母乳即可;輔食階段,母乳和輔食相輔相成;等寶寶一周歲以後,就可以添加固體食物了。這期間倘若母乳不足,或者是寶寶一周歲以後需要補充奶粉的話,一定要選擇營養均衡容易消化的奶粉,優博瑞慕含有豐富的乳清蛋白以及多種營養素,寶寶喝了容易消化吸收且營養均衡。
  • 抗擊腫瘤,拼的就是免疫力!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免疫力棒棒的?
    免疫力,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確確實實存在於我們的體內,是負責人體治安秩序的一種力量!正常情況下免疫力處於平衡狀態,過高則免疫應激強烈,比如藥物過敏、免疫性肝炎、細胞因子風暴等,過低則體內秩序發生混亂,比如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
  • 免疫力下降時,身體會常出現什麼現象?及時留意,別總放任不管
    很多人生病後的第一反應,就是去醫院吃藥掛水,但並不是所有的身體不適都需要接受治療,也可能是免疫力下降導致的。如果你的免疫力較強,出現小病後,憑藉自身的免疫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很快就能好轉。但如果你的免疫力不斷下降,一場降溫就能讓你生場大病。維持較強的免疫力,能更好地保護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