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總編輯鄧崴等—— 講好家國故事,唱響 「我和我的祖國」

2021-02-09 新聞戰線

從「大題材」中看見「小生活」,從「小生活」中折射「大歷史」。通過「小我」融入「大我」,錢江晚報講好「奮鬥者的故事」「身邊的故事」「『朋友圈』的故事」,在講述小家的變化中反映國家的進步。

講好家國故事,唱響 「我和我的祖國」

鄧  崴  陳  欣

 

在策劃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報導時,錢江晚報以黨的群眾路線為指導,以生動反映個人和祖國之間同呼吸、共命運、齊奮進的緊密聯繫和深厚情感為主線,在社會輿論場中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在挖掘浙江特色題材、聚焦群眾主體作用中講好奮鬥者的故事

浙江是中國革命紅船起航地、改革開放先行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萌發地。這「三地」是浙江獨特的優勢,也是激勵浙江人民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不竭動力。

圍繞「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這一主題,浙江省主流媒體統一組織了三組採訪——革命老區巡禮、國企巡禮、標誌性工程巡禮。錢江晚報在落實這一「規定動作」時,立足浙江「三地」的政治站位,在挖掘浙江「三地」的特色題材資源時聚焦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主體作用,通過講述普通奮鬥者的故事反映70年來的巨變,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大地生根開花結果之路,努力做出「浙江味」「紅船味」。

革命老區每一寸土地都浸潤了革命鬥爭的紅色記憶,紅船精神融入這裡的血脈,成為推動老區發展的不竭動力。在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浙東紅村」餘姚梁弄鎮橫坎頭村,一個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正拔節生長。「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特色富民」的路子越走越寬;浙西南革命根據地中心遂昌王村口鎮,已成為一個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省級旅遊風情小鎮……

如何講好這些地方今天的紅色故事?革命老區的普通群眾,是紅色基因的傳承者、當代紅色故事的書寫者,也是錢江晚報記者筆下的報導主角:34歲的黃薇,辭去公務員工作回鄉創業,在梁弄鎮賣起梁弄大糕,一盒盒帶著紅色印記的大糕,隨著一個個紅色旅遊團從老區走向四面八方,老區人民的生活,也像梁弄大糕一樣,蒸蒸日上;遂昌王村口鎮1935文旅街區,「獨門佳釀」的店主毛建英,享受著紅色旅遊和綠色發展的紅利,也成為紅色志願講解員,一條紅綠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通過她的現身說法得以生動展現……

在國企巡禮系列中,錢江晚報記者走進一個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實現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比翼齊飛的實踐樣本。採訪在習近平總書記關心指導下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大港的寧波舟山港時,記者通過舟山鼠浪湖碼頭營運操作部經理劉雄波一家祖孫三代港口人的視角,來見證碼頭工人從肩挑背扛的人力時代到一天卸貨千噸的半機器時代、再到如今每小時1.2萬噸的飛速時代,反映世界第一大港的發展史。祖孫三代的奮鬥故事,成為浙江海港70年巨變的最好註解。

 

在引導群眾參與、和受眾緊密互動中講好「身邊的故事」

都市媒體做主題宏大的時政報導,要接地氣,善於在引導群眾參與、和受眾緊密互動中講好群眾「身邊的故事」,激發受眾情感共鳴和互動。圍繞「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主題,錢江晚報已經推出了兩組「自選動作」——「紅色暑期實踐」徵集活動、「我們一起走過」親歷報導,從互動性、貼近性出發,把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大主題融入普通百姓的小日子,從大題材中看見小生活。

如何讓「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的故事走進新時代青少年的心田?錢江晚報今年開設的《有風景的思政課》專欄在大中小學深受好評,暑假來臨之際,又聯合「學習強國」浙江學習平臺發起《有風景的思政課》之「紅色暑期實踐」徵集令,向全省高校徵集紅色社會實踐方案。

徵集令下,浙師大的學生們奔赴全省11個鄉村,尋訪「鄉村振興」的幸福密碼;浙江大學的實踐團隊走進南湖、來到義烏,進行紅色文化資源帶動鄉村振興的調研;寧波大學的學生從四明山革命烈士紀念碑出發,「重走長徵路」……

通過重走紅色路、田野思政課……大學生們在行走中感受國家變化,在互動中提高思想認識,紅色暑期實踐成為浙江高校學子這個盛夏獨特的記憶。

為營造健康積極的網絡輿論環境,傳遞浙江「好聲音」,錢江晚報2018年舉辦了首次「有聲力量」地鐵專列活動,結合熱點事件、熱門話題,梳理優質用戶評論在地鐵車廂予以呈現,倡導理性思考、理性發聲,傳遞網上正能量。這個品牌活動推出後社會影響較好,今年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錢江晚報正籌辦第二屆「有聲力量」活動,圍繞「尋找身邊的建國」這一主題,通過對不同年代、名字中帶有「建國」的普通人的尋找及其人生故事的採訪,進行深度報導及評論傳播,同時舉辦線下活動,開出「尋找身邊的建國」主題地鐵專列,形成線上線下互動。

在貫徹移動優先、推進媒體融合中講好「朋友圈」的故事70年巨變,有著無數精彩瞬間。錢江晚報推出「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之「浙江一分鐘」系列。用一分鐘短視頻的形式多維度講述浙江的變化和發展。一分鐘,呼嘯而去的義新歐專列,向世界疾馳2000米;一分鐘,上千名遊客流連於西湖白堤的垂柳碧桃……獨特的視角和題材選擇,讓「浙江一分鐘」系列短視頻一經推出就在「朋友圈」刷屏,在錢江晚報新聞客戶端上的篇均閱讀量也超過20萬,最高一篇超過50萬。

錢江晚報推出的新媒體產品《核桃樹之戀》,則以「致敬無名者」為主題,講述了一個奮鬥者的感人故事:嵊州仙人坑村有位叫王賢琴的老人,守著一棵核桃樹過了大半生。這棵核桃樹是她丈夫年輕時從四川帶回來的。兩人結婚後一直兩地分居,妻子也不知道丈夫在四川大山裡做什麼工作,直到1985年丈夫病退返鄉,才知道原來丈夫為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默默奉獻了幾十年。

《核桃樹之戀》濃縮展現了千千萬萬無名英雄為大家舍小家的奉獻精神,為講好這個故事,錢江晚報除了文字報導、視頻報導外,還製作了一張手繪長圖《核桃樹之戀》,以細膩並富有藝術性的表現手法和新媒體傳播手段,呈現了這一厚重的主題。在浙江24小時新聞客戶端一經發布,短短時間就獲得了數十萬的點擊量和上百條評論。

目前,錢江晚報正在策劃另一個反映70年來浙江建設成就的新媒體產品《新富春山居圖》。元代畫家黃公望描繪浙江富春江兩岸優美風景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古代山水畫的代表作之一。今天的浙江,人民群眾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正在描繪一幅盡顯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的新時代《富春山居圖》。以此為創意,我們設計以「新富春山居圖」的形式全景展示浙江大地的時代新貌,輔以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手段,讓歷史和現實在長卷中交匯,吸引受眾參與互動,共同完成這幅時代畫卷。

(作者鄧崴系浙江日報副總編輯,錢江晚報總編輯;陳欣系錢江晚報新聞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郭瀟穎

文章精選

青海廣播電視臺黨組書記、臺長周賢安:謳歌壯麗70年 禮讚奮進新時代

激活發現力:重大慶典直播內容挖掘與創意提煉

中國記協行業類媒體融合發展調研報告:深耕行業資源 深化融合變革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黨委書記、臺長卜宇——闡釋新思想,創新求突破

重大主題報導的「招式」與「功法」

不「記」者,非記者

人民網總編輯羅華——守正創新,勇當新型主流媒體排頭兵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

 

相關焦點

  • 錢江晚報總編輯鄧崴:讓內容和服務與用戶價值相匹配
    活動現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了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錢江晚報總編輯鄧崴。 本次活動現場發布了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中臺戰略,依託內容中臺、數據中臺和技術中臺,進一步提升齊魯壹點智能化水平,更好地為區域和行業治理現代化全面賦能。
  • 錢江晚報總編輯鄧崴:媒體的核心資產是人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吳佳 11月2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2020中臺戰略發布暨齊魯新媒體黨建智庫成立儀式在濟南舉行。在發布會現場,來自學界、傳媒界、技術界的嘉賓以「中臺戰略·生態賦能」為話題契機,以「深融·連接·賦能——傳媒現代化創新與社會治理路徑選擇」為題目進行了一場跨界圓桌論壇。
  • 錢江晚報總編輯鄧崴等——融媒體語境下,如何賦予新聞厚重感
    「我的抗疫故事——宅在家,也能守望相助」「曬『窩家抗疫』照,領小時新聞春節紅包」「此刻,我想對你說」 抗疫心裡話徵集、「『疫』線面孔新聞讀後感」徵文、「逆行而上——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文學作品徵集……這些主動設置議程的UGC主題活動,呼籲百姓安心在家支持抗疫的同時,組織用戶通過各種方式生產傳播抗疫正能量,與媒體專業生產形成了從線索到內容的雙向循環和互補,收到用戶的文章
  • 《我和我的家鄉》講的是細微溫情,也是家國大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倪自放看《我和我的家鄉》,總是讓人先想起去年的電影《我和我的祖國》。表面上看,《我和我的祖國》聚焦家國大義,影片中的每個事件,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大事件,那些大事件體現在每個普通人的身上,以小見大的家國大義感天動地。
  • 音樂人程志凱唱響《我和我的祖國》為祖國獻禮
    10月1日,唐音時間音樂廠牌主理人、音樂人程志凱用滿腔的熱血和無悔的青春唱響2020年首支單曲《我和我的祖國》為祖國獻禮,用充滿正能量的熾熱情感,以最深情的方式唱出對祖國的真摯祝福和對家鄉的無限熱愛。《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每年國慶都會被眾多音樂人和各界人士爭相翻唱,通過不同的情感對祖國有著深厚情誼展現出不一樣的表達,音樂人程志凱也是用他獨特新穎的演唱方式,平淡中流露出溫情,滿懷一顆赤子之心追逐光榮與夢想,用音樂重溫曾經的崢嶸歲月
  • 「唱出我心中的歌」!浙江安吉杭垓鎮唱響美好生活的讚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通訊員 李穎 年終歲末,迎來「十四五」規劃新的五年、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年,也是我們黨成立100周年。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 《我和我的祖國》橫跨了七十年光輝歲月的故事,滿滿的家國情懷
    每當看到國旗高高升起,雄壯高亢的國歌再次響起時,此時此刻此情此景讓每一位熱愛祖國的中國人為之熱血沸騰,我想說,能夠生活在物質文明如此豐富的如今,離不開老一代革命先烈負重前行用鮮血換回的歲月靜好,隨著近日電影《我和我的祖國》的熱映,這部長達155分鐘的國慶獻禮片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再次激發起了我們每個人心中滿滿的家國情懷
  • 攜手唱響象山好聲音 浙報(寧波)縣級融媒體共享聯盟「浙甬融」象山...
    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鄧崴和象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應建勇為「浙甬融」象山工作站。浙江在線-寧波頻道6月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應磊 象山縣傳媒中心 記者 黃玎 周科)6月2日下午,浙江日報報業集團(寧波)縣級融媒體中心共享聯盟「浙甬融」象山工作站掛牌成立,攜手構建新時代主流輿論傳播新格局,唱響象山好聲音。
  • 《時光的旋律》首映,和周深走進《我的祖國》背後的故事
    文/小七追劇站《時光的旋律》第二季宣布定檔,十六首歌,十六位嘉賓,十六個故事,即將在大家面前呈現。在首映式上,官方播放了《時光的旋律》第二季中的一個篇章,周深與《我的祖國》背後的故事。接下來,我們跟著周深一起走進《我的祖國》背後的故事。
  • 「我和我的祖國」百姓宣講團來浙啦!聽聽他們都說了啥
    這種和平的背後是中國共產黨人『98載彈指過,未應磨染是初心』的奮鬥和堅持。」9月6日下午,由中央宣傳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主辦,團省委承辦的「我和我的祖國」百姓宣講活動暨2019年浙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頒獎典禮在杭州師範大學舉行。「我和我的祖國」百姓宣講團成員、華中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閆帥率先開場,和師生們分享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主題演講。
  •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曝光全民版片尾曲MV 唱響全民對祖國的愛
    由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領銜出品的國慶獻禮片《我和我的祖國》,今日發布全民版片尾曲MV,不同時代不同身份的國人共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通過淳樸的歌聲抒發對祖國真摯的熱愛與祝福。影片呈現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7個重大的歷史瞬間,將鏡頭對準高光時刻背後平凡而真實的國人。
  • 王菲版《我和我的祖國》刷屏!開口第一句就淚目了......
    昨天9月24日上午10點,電影《我和我的祖國》曝光主題曲MV,其字幕顯示,該首主題曲演唱者為王菲。
  • 我和我的祖國:一部大眾性愛國電影
    1、《我和我的祖國》是屬於大眾性愛國電影,為什麼?2、大眾性愛國電影是自發的愛國,顯現出一種自愛式愛國的特點。什麼是自愛式愛國?3、為什麼我們需要大眾性愛國敘事?景軍曾在《神堂記憶》當中將國家記憶分為集體記憶和個人記憶。所謂集體記憶,總是和官方記憶聯繫在一起。儘管可以展示全貌,卻缺少細節和模稜兩可的真實感。
  • 孫靜:用心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憑藉著天分和聰穎,孫靜13歲便進入江蘇鎮江揚劇團唱青衣。後來,不斷的努力,又使當時尚為一名藝術院校大學生的她,在央視舞臺上以一曲《姑蘇風光》,勇奪第二屆中國民歌大賽金獎。之後,她進入人才濟濟的海政歌舞團,成為一名軍旅歌唱家。談及過往,孫靜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她到南沙、西沙等地島礁、山溝裡為戰士們演唱的經歷。
  • 用行動唱響「我和我的祖國」
    「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我要把最美的歌兒獻給你,我的母親我的祖國……」城市農村、大街小巷,一面面五星紅旗迎風招展,一首首雄壯讚歌響徹雲霄,人們心潮澎湃、滿懷喜悅,內心湧動著濃濃的自豪感和愛國情。愛國是一種誠摯的熱愛,一種天然的情感。正逢新中國70年華誕「國之盛典」,人們舉國同歡、家國同慶,愛國的音浪無比激越昂揚。
  • 共情高歌《我和我的祖國》:青春中國的最炫唱響
    共情高歌《我和我的祖國》:青春中國的最炫唱響 原標題:   今年過年,哪個節目最火,傳播量超過春晚?三歲小孩都會說,《我和我的祖國》。
  • 楊浦公安特別製作串燒MV《我和我的祖國》為黨和祖國慶生
    新民晚報訊(記者 孫雲)為慶祝建黨98周年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楊浦公安英模先進、新老民警、文職輔警、民警家人與地區平安志願者、市民百姓共300餘人相聚在一起,用一曲串燒聯唱MV《我和我的祖國》頌揚祖國的美好。其中,年齡最大的80餘歲,最小的6歲,歌曲上線發布後,引起一股紅色風潮。
  • 我的抗疫故事|寫給鍾南山爺爺的一封信
    小編:1月30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發起徵集,請杭州全市中小學生一起來寫「我的抗疫故事」。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投稿會在「小時新聞」和大家分享,優秀作文有機會在《錢江晚報》上刊登。快加入進來吧!投稿截止2月17日,投稿方式見文末「相關推薦」。
  • 獻禮70周年|西子湖畔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兒童合唱團為祖國頌讚歌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裡,都流出一首讚歌……」9月22日下午,一陣陣美妙的童聲從西湖邊傳來,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一群可愛的孩子身著統一制服,面帶微笑,在西子湖畔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據記者了解,這群孩子是一支小魚兒合唱團,由融創的業主所組成。
  • 中國律師,唱響祖國!山西律師版《我和我的祖國》閃亮登場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有人想過我們有幾個家嗎?爸爸、媽媽、愛人、孩子還有我們的祖輩和後代,組成的是溫馨的小家,在每個人的「小家」之外,還有社會這個溫暖的「大家」。每個人、每個家庭都生活在社會這個「大家」之中,時時處處都感受著大家庭的氣息,與大家庭一起同生活、共前行。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更大的家,她就是我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