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世界,兩種命運,互相關聯。在緊張的氛圍下解決某種事件的危機。
《刺殺小說家》是以小說家通過寫小說去改變以及通過改變拯救現實世界。隨著時間的流逝故事不斷發生改變,逐漸逼近真相,二者都在限定的空間裡,在緊張的氛圍下解決某種事件的危機。
現實中從真實世界、進入小說中的異世界,雷佳音飾演的角色,女兒丟失,離婚,失業後,接下任務,去刺殺一個小說家,進入了小說中的異世界,展開奇幻想像。
實力派演員+高超的特效團隊,會呈現出一個怎樣的電影世界?
《刺殺小說家》就用16個攝影棚、5萬平米搭景,為期2年的後期特效製作,還原了小說裡異世界的真實感,路陽導演運用了動態捕捉與虛擬拍攝的方法,還原出異世界的真實質感。電影的後期製作團隊非常棒!選用了《阿凡達》、《猩球崛起》同款的「動作捕捉」和「虛擬拍攝」技術,《流浪地球》特效團隊後期製作。《流浪地球》特效總監「難得睡不著覺」最貴的CG角色赤發鬼終於露面。15米高的磅礴身形居高臨下,4隻手臂揮舞,襲向少年空文,視覺衝擊力爆棚!難怪此前吳京探班時也由衷感嘆「國產電影特效已經到這種程度了嗎.」
作為電影中的重要角色,赤發鬼需要完成和真人一樣的表演,這也是全世界公認的特效難題。導演路陽透露,「最頭疼的就是赤發鬼的臉.」為了呈現既具神性美感,又邪惡貪婪的複雜反派形象,赤發鬼的臉反覆調整了幾十版,「胖瘦,鼻子寬度,眉頭角度,脂肪厚度,肌肉拉伸感等.」
其中,赤發鬼的90萬個毛孔,更是把特效總監徐建難得「睡不著覺,差點放棄.」最終做到了「角色一動,汗毛和毛孔也能符合物理原理跟著擺動」的效果。最龐大的角色,卻有最細節的質感,令國外同行都稱讚中國視效的研發力量。
這是一次絕對巔峰級的挑戰,
為了打造一個充滿質感和奇幻感的東方異世界,
劇組在17萬的面積裡搭了20多個攝影棚,
不僅第一次大規模地使用虛擬拍攝技術,
更首次將虛擬拍攝、動作捕捉、實拍、
CG等多項技術整合在一起,
為國產電影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工業化製作流程。
電影的視效指導徐建,此前也參與了《流浪地球》的視效工作,
他的團隊是國內頂尖的後期團隊。
第一次看完劇本,徐建被巨大的技術挑戰「嚇到了」,
對導演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是不是瘋了。」
此前他們製作最久的項目是《流浪地球》,做了9個月。
這次,徐建帶著近800人的團隊足足做了兩年半特效,
「比《流浪地球》要難很多很多」,挑戰之大可見一斑。
雷佳音、董子健闖入異世界
迎戰介於神、魔、人之間的最大反派
他們能否憑小說改寫現實
以信念重塑命運?
《刺殺小說家》
金視華藝國際影城正在熱映
註:本文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
電話:5336866
地址:銀海大道710-2號瑞和購物公園 2F
市內乘坐地鐵2號線
——至金象站B口即可抵達
市內乘坐公交路線
12路 21路 23路 25路 41路 65路 65區 207路 501路 607路
——至英華學校站下車即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