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3日、4日,藝術策展人Scarlett Ji老師給鎂山晴美學上海校區的家長們帶來了一次精彩的公益講座——《如何帶孩子走進美術館》。
影響人一生幸福最重要的東西,
你沒有讓孩子學,
卻讓他學了大量沒用的東西。
培養孩子們的藝術修養不僅需要技巧上的學習,也需要開拓我們的「眼界」來提高欣賞能力,不斷積累知識,才能學會欣賞和讀懂藝術品的內涵。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和孩子們的接觸是最多的,潛移默化地成為了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的家長們也需要補充一些藝術知識來更好地幫助到孩子們的學習與成長。
講座內容
Scarlett老師主要從三個方面幫助家長們解決去美術館時的一些擔心與顧慮:
講座概要
PART 1:藝術到底有什麼用?
缺少藝術教育的人幸福少;
缺少藝術教育的人成功難;
缺少藝術教育的人破壞大。
PART 2:怎麼去美術館?
如何選擇美術館?
觀展前期工作?
觀展常識:觀展禮儀、如何觀看、如何交流、如何提問、藝術教育秘籍?
PART 3:如何看懂藝術品?
如何分辨各種的風格和畫派;
如何分析各種的風格和畫派;
如何快速的觀看和理解各種的風格和畫派的方法。
作品案例1
《戴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 畢卡索 立體主義
立體主義研究法:透明性研究法(物理性透明性&現象性透明性)
作品案例2
《日出印象》 莫奈 印象派
印象派研究法:模糊邊界研究法(由於記憶短暫而導致畫面所有物體相互影響。光線的反射、折射模糊了物體固有的面貌)
野獸派?
達達主義?
古典主義?
現代主義?
當代藝術?
……
未完待續
出國推薦:
英國:大英博物館、英國國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
法國:羅浮宮、蓬皮杜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古根漢姆美術館……
德國:柏林國立美術館……
其他:冬宮(俄羅斯)、畢爾包古根漢姆美術館(西班牙)、弗裡克美術收藏館(美國)、泰特美術館(英國)、奧塞美術館(法國)、梵蒂岡美術館(梵蒂岡)、瑪雅美術館(墨西哥)、日本 國立美術館(日本)……
現場花絮
一家專業的美學教育機構,涵蓋兒童創意美學、成人美學、手工課堂、藝術沙龍、商業合作。用美的力量創造更美的生活!
物感美術館隸屬於物感藝術旗下獨立非盈利性學術平臺,立足於海納百川的中國上海,物感美術館堅持 「藝術」、「科學」與「真理」,以開放的視野引介東西方的經典藝術與各個創意領域的創作成果,我們同步關注以亞洲為主體的當代藝術,希望從彼此亦主亦客的千絲萬縷中,織就出給世界及全人類的新的藝術藍圖。
物感美術館主張「藝術探索真理」,運用美術館多維當下的媒介與平臺,邀請藝術家與民眾一起參與各項展覽、活動、論壇、創作,致力讓藝術為人類服務、用藝術溝通人類精神世界,實現一個生活中處處有藝術、藝術中時時思考生活的嶄新人文精神社會。
所有資金都將用於物感藝術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