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航空大學某飛行訓練團:戰備物資實現「拎包就走」

2020-12-2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

海軍航空大學某飛行訓練團:戰備物資實現「拎包就走」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吳玉國 劉任豐 朱晉榮責任編輯:劉上靖2020-10-02 06:41

海軍航空大學某飛行訓練團結合使命任務完善「三分四定」落實辦法——

戰備物資實現「拎包就走」

■吳玉國 劉任豐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朱晉榮

「你部立即抽組分隊,完成遠程投送任務準備!」9月初的一天,一紙命令直達海軍航空大學某飛行訓練團。官兵們動若風發,拎起「B套物資包」迅速奔赴戰位。從接受命令到戰機起飛,前後不到1個小時。

所謂「B套物資包」,是該團完善「三分四定」落實辦法的新舉措。他們為官兵添置了第二套被裝和單兵工具,區分不同用途裝在「攜行」和「運行」兩個迷彩包中,如遇緊急任務或緊急拉動,可以「拎包就走」,而與之對應的「A套物資包」,則供官兵日常工作使用。

AB兩套物資完全一致,為何要一式兩份?

在此之前,該團將官兵執行任務所需被裝和工具置於多個庫室統一存放。但這種集中管理方式存在很大的問題,機械師羅智勇就曾在一次應急拉動中為了尋找物資差點「跑斷腿」。

去年10月,該團組織一場實戰背景下的應急拉動演練。當時,剛休假歸隊的羅智勇正在整理被裝。集結哨聲響起,他立刻行動,憑藉對攜行、運行物資的熟悉,穿梭於內務櫃、儲藏室、戰備室,3層的宿舍樓上上下下跑了2趟。正當他準備攜帶機務工具箱奔赴集合點時,卻發現本應放在內務櫃的機務工具箱沒了蹤影。由於時間所剩無幾,他只能將個人裝備物資忙亂裝機,等待檢查……

運行物資準備不全、機務工具箱缺失、機艙內裝備物資擺放混亂……看著機關匯總的問題清單,又了解了羅智勇的遭遇,該團黨委一班人陷入沉思——

這兩年,隨著該團職能使命從單純的教學訓練向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轉變,官兵執行兵力集結、異地駐訓、遠程投送等任務成為常態,此前一直沿用的「三分四定」已不能滿足現實需要。

戰備物資集中管理,擺放整齊劃一,看起來很美觀,其實深究起來,很多地方並不符合實戰要求。就拿緊急拉動來說,每當哨聲響起,宿舍裡就會忙成一團,戰士們不是翻箱倒櫃查找核對物資打包裝箱,就是收拾整理衣物鋪蓋等個人用品,不僅準備時間長,現場雜亂無章,還會出現「人找不到物資,物資對不上人」的情況,嚴重影響出動速度。但這還不算完,等拉動結束之後,大部分物資和用品還要重新歸置、恢復原樣,如此反覆折騰,官兵們早已不勝其煩。

日常戰備如何確保部隊召之即來、隨時能戰?該團黨委深刻認識到,解決出動準備時間長、物資存儲擺放不合理等問題,必須要用打仗思維和實戰標準破舊立新,改進「三分四定」,於是便有了設立A、B兩套物資包的想法。

A套物資包用於平時,B套物資包用於戰時,兩者各有功用,互不影響,大大提高了官兵應急應戰反應速度。前不久,該團在渤海某海域開展空投空降訓練,駐訓隊突遇特情急需異地更換發動機。後方臨時機組人員聞令而動,拎起B套物資包馬上出發,很快便完成任務,使空投空降訓練得以繼續進行。

戰備物資實現「拎包就走」!官兵們紛紛為完善後的「三分四定」落實辦法點讚:日常戰備工作唯有緊貼任務實際,才能經得起「枕戈待旦」的檢驗。

微議錄

以「隨時準備打仗」的標準抓日常戰備

■代勝勇

「再晚也要把地圖掛起來。」這是粟裕南下蘇中白馬廟籌建渡江戰役指揮所時對部下說的話。即使在和平時期,他依舊每晚就寢前將衣服鞋襪放在能隨手摸到的地方。這折射出一個簡單的道理:悠悠萬事,備戰為大,軍人必須時刻緊繃「隨時準備打仗」的戰備之弦,人在崗、槍上膛、車滿油,確保一聲令下能夠拉得出、衝得上、打得贏。

「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在實際工作中,對於落實「三分四定」、建好「三室一庫」等日常戰備工作,官兵們耳熟能詳,但隨著國防和軍隊改革向縱深推進,一些老規定、舊做法已不能適應新使命新體制新要求,這就需要我們不斷緊貼戰訓實際革故立新。戰備物資的一式兩份,一份用於平時,一份用於戰時,實現平戰快速轉換,決不拖泥帶水,體現的正是「備戰為大」的意識、「枕戈待旦」的養成。

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日常戰備「升級換代」絕非單純地創新形式,根本是要在思想上緊而又緊、措施上細而又細、作風上實而又實,既有「宵眠抱玉鞍」的高度警覺,又有「宜未雨而綢繆」的真抓實備,真正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相關焦點

  • 壽縣三名男生實現「飛行夢」 海軍/空軍航空大學錄取
    2020年高考成績揭曉,壽縣一中捷報頻傳,其中張聰同學被海軍航空大學錄取,王磊和邵悅悅兩位同學被空軍航空大學錄取。三位同學經過努力,實現了飛行的夢想,這是快樂和幸福的。那麼在夢想照進現實的過程中,他們又經歷了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 海軍航空大學某團組織對地實彈攻擊訓練
    ▲快速保障▲放飛戰鷹抵近目標區域,編隊解散,靶場上空戰機的轟鳴聲漸漸接近,接到指令後,飛行學員郭志傑迅速進行武器加載,搜索攻擊目標,建立攻擊航線,精確瞄準目標,調整好飛行姿態,果斷扣動扳機。▲飛參判讀15時許,隨著最後一架戰機平穩著陸,飛行訓練結束。走下戰機,郭志傑臉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他說:「實彈地靶課目危險係數較高,但要想從一名飛行學員真正轉變成一名戰鬥員,這是必須要邁出的重要一步!」
  • 海軍航空大學某團:地靶實彈礪雄鷹
    某機場靶場上炮聲隆隆,硝煙瀰漫。近日,海軍航空大學某團從難從嚴組織新大綱改裝教官學員進行地靶實彈訓練,錘鍊飛行員對地目標攻擊能力。  「計時起飛!」隨著塔臺指揮員一聲令下,一架架齊裝滿掛的戰鷹依次滑出,伴著巨大的轟鳴聲直衝藍天,快速奔赴目標靶場區域,按照既定訓練計劃展開對地實彈攻擊訓練。  升空就是戰鬥,起飛就是迎敵。
  • 直擊海軍航空大學某團新年度首次飛行訓練
    走進海軍航空大學某團新年度首次飛行訓練實施現場,一架架戰機整齊排列蓄勢待發,仿佛一群正在積蓄能量的勇士,只待一聲令下便呼嘯而起,劍指蒼穹……戰機準備滑出新年新氣象,首飛戰味濃。據了解,該團在全面總結回顧過去一年開展飛行訓練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及時召開黨委擴大會議進行專題議訓,研究部署新年度飛行訓練,特別是周密安排新年度的首飛計劃。
  • 地方大學培養空軍軍官,後備軍官訓練團學員有軍銜,從少尉到上校
    眾所周知,美國空軍後備軍官訓練團(ROTC)是美國空軍設在地方大學中的軍官學校,全國148所地方大學都有空軍後備軍官訓練團,地方大學生經申請和批准成為後備軍官,在大學的全部學費由美國空軍負責,經過4年或2年的學習,考試合格並進行「四加一」式的飛行訓練,就能被委任為空軍現役或預備役少尉
  • 美國正為與軍事大國開戰做準備:主力戰機只有F-35維持戰備率
    「任務執行率」是一項重要的準備狀態指標,定義為飛機可以飛行並執行至少一項任務的總時間百分比。美國審計總署在其最新報告中發布的圖表顯示了飛機準備情況的嚴重程度。美國審計總署報導說:「自2011財年以來,選定的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飛機的平均任務執行率有所下降。」但是,陸軍飛機的戰備狀態有所提高。
  • 解放軍轟6K戰備巡航編隊「繞臺飛行」照曝光
    【環球網軍事報導】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月9日發布消息,當天日本自衛隊發現4架中國轟-6轟炸機在東海以及西太平洋海域飛行,自衛隊戰鬥機緊急出動。 從日方公布的現場照片來看,中國空軍此次出動的是轟-6K型轟炸機,日方拍到兩架轟-6K轟炸機的照片,在其翼下都掛載了兩枚大型空對地飛彈。
  • 空軍航空大學初級教練機裝備飛參系統
    原標題:空軍航空大學初級教練機裝備飛參系統  本報訊 張宏偉、記者李開強報導:3月25日,空軍某機場上空,一架紅藍相間的初級教練機俯衝、下滑、拉平……飛機著陸後,空軍航空大學飛行學員羅亞寧來到飛行參數判讀系統前,點擊滑鼠,剛才飛行過程中的動作和航跡直觀再現。
  • 「舒克&貝塔」的飛行夢
    他們全部在陸軍裝甲兵學院完成4年學業,又通過海軍招飛平臺,邁入海軍航空大學校門成為一名飛行員。在這裡,他們獲得一個統一的綽號——「舒克&貝塔」。「開飛機的舒克,開坦克的貝塔,這就是好樣的舒克貝塔……」採訪中,飛行教官劉永奎仿佛又回到了跟隨舒克與貝塔去冒險的孩提時代,不自覺地哼唱起《舒克和貝塔歷險記》這部動畫片的主題曲。
  • 8年已實現首批生長學員著艦
    ▲11月上旬,海軍航空大學一名飛行學員駕駛殲-15艦載戰鬥機在遼寧艦成功實施阻攔著艦。 ▲11月上旬,海軍航空大學飛行學員朱彤成功著艦後,向艦面官兵揮手致意。
  • 記海軍工程大學教授、某研究所所長何琳
    新華網武漢10月31日電題:他把潛艇藏起來——記海軍工程大學教授、某研究所所長何琳     劉迎軍、熊峰    「水下殺手」潛艇,靠隱蔽自己消滅敵人,致命弱點是噪聲。    30年來,他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凝結成了一個心願——把潛艇藏起來,先後研發出五代艦船隔振系統裝備和系列核心元器件,使我國在機械系統隔振領域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 假如南海生變海軍進入一級戰備,會爆發何等戰力?專家:鐵壁防禦
    文/ 行人我國海軍的發展這些年一直都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各種型號的艦船如同「下餃子」一般加入到人民海軍的作戰序列當中來。他們都是我國手中絕對的利刃,可以起到克敵制勝的關鍵作用。假如說我國海軍進入了以及戰備狀態,這些先進的艦船和武器裝備將發揮怎麼樣的戰鬥力呢?首先,一級戰備狀態就意味著所有海軍的所有艦艇人員必須要在戰位,通訊系統隨時都要保持在開啟的狀態,另外,在艦艇上的所有武器的保險必須解除,飛彈隨時要處在待發射的狀態。進入到一級戰備,也就證明局勢已經極度緊張,戰爭已經一觸即發了!
  • 海軍航空大學殲教10實彈訓練射擊瞬間
    海軍航空大學殲教10實彈訓練射擊瞬間
  • 烏魯木齊老兵公益連夜轉運轉送戰備物資給防疫第一線
    (文/圖:韓廣寧 趙衛華 馮江雲)2020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夕,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烏魯木齊市老兵公益團隊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實績突出,被烏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退役軍人就業服務協會獎勵一批價值8000餘元的戰備物資。
  • 美國海軍更換駐歐洲司令部司令和第6艦隊指揮官
    他說:「在您的領導下,海軍駐歐洲-非洲及北約聯合海上部隊的戰備、防禦和威懾都提到了一個新高度:從好望角到北極,從大西洋中線到裏海,無論是航母行動、三叉戟彈道飛彈核潛艇巡航、還是反潛與掃雷,您不斷領導著自冷戰結束以來北約最大規模和最廣泛盟友參加的聯合演習,駐歐洲的男女將士都會銘記您在此所做的貢獻。」詹姆斯·福格上將1981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擁有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 中國航空史上長途飛行第一人是臺山鄉親!
    駕駛飛機的是我的外祖父——黃毓沛,他為了宣傳「航空救國」的意義,大膽接受挑戰,勇於承擔任務,歷經風險,臨危不懼,出色完成任務,成為中國航空史上第一個駕駛飛機作長途飛行的飛行員。 開辦飛行學校 為祖國航空事業出力 黃毓沛祖籍臺山四九鎮石坂潭村委會永安村,他父親黃廷璠壯年時期赴美國謀生。
  • 「紅星飛行表演隊」首次亮相,由退役空軍資深飛行教官組成
    初教6飛機20世紀50年代末期在南昌誕生,是航空工業自行研製的螺旋槳初級教練機。該機長期服務於中國空、海軍及地方航校,是中國空、海軍初級教練機的主力機型,創造了使用年份最長、飛行人口最多的神話,被稱為中國飛行員的「搖籃」。初教6以其安全的飛行記錄和卓越的飛行性能,於2019年2月,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TC/PC證,成為中國第一款軍民兩用機型。
  • 飛行社區|無熱血,不飛行!沒有開飛機,他以另外一種方式實現了飛行夢,成為瀋陽航空航天大學飛行隊隊長
    今天文章的主角是我大學的好朋友,也是我們瀋陽航空航天飛行隊的第六任隊長。我一直特別佩服他,佩服他找到了自己一生中的熱愛,並且為了他的熱愛不停地堅持。你之所以是今天的你,看似偶然,實屬必然。       很多時候,我們在幻想,如果時間能重來,我們會變得如何如何。其實,不然。
  • 海軍航空兵某旅從難從嚴組織夜間飛行訓練放開手腳 夜航突擊
    原標題:海軍航空兵某旅從難從嚴組織夜間飛行訓練放開手腳 夜航突擊沙凌雲、特約記者李恆江報導:9月初,浙東某機場,燈光與星月交輝。東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多架戰機拖著淡藍色尾焰滑出跑道,展開夜間飛行訓練。夜空如墨,飛行員們面對複雜環境和高難課目,駕機沉著應對,檢驗飛行技戰術水平。
  • 智慧民航案例丨 民用航空飛行籤派員英語在線學習平臺
    飛行籤派員是負責航空公司現場運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監控的初級管理人員。此外,他們還負有應急指揮、協助交通、戰備管理等職責,國際上稱他們為運行員或運行控制員,F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稱之為Aircraft Dispat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