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貌似寫花,實則暗藏玄機,你懂得

2020-12-24 郝人讀詩詞

讀古詩詞多了,有時候不由得生出對古人的佩服來。#詩聖杜甫#

拿詩聖杜甫來說,不到60歲的一生,寫了不計其數的詩,不算沒能留下來的詩,歷經1300多年風雨歲月,僅《杜工部集》,就給我們留下來1500多首。我們設想,除去杜甫小時候10歲,能夠寫詩的時間應該不足50年,平均每年至少30首詩,也就是說每個月平均3首詩,10天一首,關鍵還首首都是精品,不是打油詩。

按說10天一首,好像還行,可是我們再來看,這50年是不是可以都能安心寫詩呢?其實杜甫也就是在35歲之前過得還算安穩日子,35歲後參加科考、投奔豪門、養家餬口、戰亂逃命、被俘入獄、被貶丟官、蜀中漂泊……

這是什麼日子啊?就這樣還是依舊詩篇不斷,篇篇精品。當然,越是複雜的經歷可能越激發杜甫的靈感,越能寫出詩來,可這種精神可嘉啊,不論什麼環境,都能用詩來表達,還有心情去表達。更難能可貴的是,在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現代儲存設備的情況下,每首詩都要寫在紙上,還得存起來,還要結成集冊,最終還給後人留了下來。

我們真得無法想像古人真正生活的樣子,光靠猜測和想像,是難以理解古人狀態的。可能這就是古代先人們的偉大,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偉大之處,文化傳承始終沒有斷代,才使得我們華夏文明成為這個星球上唯一沒有斷代的文明。

公元759年,將近50歲的杜甫輾轉來到了成都,投靠好友嚴武,過了四、五年寄居生活,日子並不好過,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厚祿故人書斷絕,恆飢稚子色悽涼」,不過老先生倒也知足,「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吃的由嚴武提供,住的也是嚴武幫助蓋起來的草堂。嚴武這樣的朋友值得交啊!

想想詩人的心也夠大的,就在這種寄人籬下的生活狀態,依舊寫詩不斷,寫了《江畔獨步尋花》七首組詩。其中第六首寫的是去黃四娘家賞花情景,我們在稍微八卦一下,在古代,去人家賞花,難道真的僅僅是賞花嗎?一個女人家,是一個男人隨便去的嗎?還「尋花」,還「留連戲蝶」,還「嬌鶯恰恰啼」,老司機們自行腦補賞花情景,你懂得。

開個玩笑,總之這首詩美在寫花而不直接寫花,而是通過對蝴蝶和鶯鳥的描寫,來間接表達花的美麗和嬌豔,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悠閒自然而出。如果再結合詩人的處境,我們也能感受到杜甫老先生的樂觀和陽光。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黃四娘家花滿,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旁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鮮花把枝條都壓得低垂了。蝴蝶在花叢中戀戀不捨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在花間不斷歡唱。

經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杜甫這首《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18位老師共書寫了21幅書法作品,精選其中18幅展示如下:

1作者:董平立(河南)

2作者:韋傑,書法愛好者,學習小楷兩年時間。

3作者:劉陽明湖南岳陽市詩詞楹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嶽陽市委機關詩聯學會副秘書長。嶽陽市詩詞協會、楹聯學會、書法協會會員。

4作者:洞庭老龍(湖南)

5作者:昝財川(天津)

6作者:萬海濱(湖南)

7作者:王海彬(四川)

8作者:劉嶽生(湖南)

9作者:隴上墨言,甘肅省白銀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10作者:鄒忠誠(四川),華西醫大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製藥工程師,喜歡書法,2017年5月開始學習書法,參加過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書法展,獲優秀獎。

11作者:譚琦英,女,湖南岳陽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

12作者:黨曉山(湖南)

13作者:陳長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14作者:朝陽河南省鄭州市黃帝故裡新鄭人,八二年畢業於黑龍江工程學院。現就讀於新鄭市老幹部大學書法研究班。師承家傳,習歐。作品轉輪大藏經收藏於中國嵩山少林寺。

15作者:榮光(湖南)

16作者:李文(廣東),美國企業管理博士,新加坡蘭亭書畫協會會員,東莞市黃江鎮書法家協會會員,師承新加坡著名書法、國畫大家黃明宗先生,是吳昌碩的再傳弟子。

17作者:夢回唐朝(河北)

18作者:郝乙,師承牛逍先生。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註:文中圖片除書法作品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不愧是詩聖,一「花」為題寫七首,句句精妙(明德書院)
    而把百花寫得「濃墨重彩」又十分優雅的莫過於詩聖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與我們日常所見的憂國憂民風格的杜甫不同,這套《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的一套組詩作品可謂精妙之極。江畔獨步尋花,其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我被江邊上的春花弄得煩惱不堪,無處講述這種心倩只好到處亂走。
  •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聊城外國語學校經典誦讀】
    《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江畔盛開的那一簇無主的桃花映入眼帘,究竟是愛深紅色的還是更愛淺紅色的呢?【視頻講解】【書法欣賞】【創作背景】這組詩作於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後,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頭,主人為卜林塘幽」(《卜居》);詩人感到很滿足,「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江村》)。
  • 《江畔獨步尋花》--唐·杜甫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唐·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筆下的黃四娘是誰?
    寓居成都的某年春天,正是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錦江江畔散步賞花時,黃四娘家的花徑,深深地吸引了詩人的目光: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花滿蹊:「蹊」蹊乃小路,「花滿蹊」是指通往黃四娘家的小路被鮮花裝點得芬芳耀眼。留連:即留戀,意即捨不得離去。
  • 【黃四娘家花滿蹊】成都,杜甫的「春天裡」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唐 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
  • 杜甫作品五首(朗誦:張家生)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絕句四首(其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秋興八首(其六)瞿塘峽口曲江頭,萬裡風煙接素秋。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珠簾繡柱圍黃鵠,錦纜牙牆起白鷗。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杜甫很經典的一首詩,心情煩悶在江畔看一簇簇的桃花
    今天給大家分享寫桃花的詩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其五》。杜甫在春日裡在成都的錦江江畔散步尋花寫了一組詩,詩人每到一處寫一詩,一共寫了七首,此首詩其中的一首。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 葉嘉瑩《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
    「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杜 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 野老,世稱杜工部,唐代詩人。杜甫有許多非常好的、有名的、有分量 的詩。例如《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這 首長詩,寫天寶變亂的前夕,唐朝朝廷的腐 敗,人民的痛苦,寫得非常好,但那樣的詩 不適合孩子讀,這本書裡選的是小朋友容易 接受和了解的杜甫的短詩。杜甫是一個將格律、平仄運用得非常好的詩人。這首 詩的前兩句按照格律本應是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
  • 春天讀詩:杜甫春來也撒嬌
    杜甫一生仕途不順,飽經政府腐敗、安史之亂帶來的苦痛,晚年被迫漂泊異鄉,鬱鬱而終。生前名聲平平,晚唐時期被逐漸重視,至宋朝,蘇軾、王安石、黃庭堅、陸遊等對其推崇備至,名聲達到頂峰。作者 | 江弱水《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杜甫(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二)稠花亂蕊裹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
  •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子美為什麼能進黃四娘家?
    有人說是因為杜甫這個人愛花愛樹,更是寫下江畔獨步尋花七首絕句,自然見誰家有好的就討要。他肯定是到黃四娘家去要人家的花苗了。其實,黃四娘是住在杜甫草堂的杜甫的鄰居!來往、交情、友情都是很深的。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一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
  • 胎教古詩 | 江畔獨步尋花
    如果音頻播放有問題,可以通過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電臺收聽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搬抹柏夜咆社戮辣痴儡豁袋磅崖紡校鎢護涼拈駛淮錫各歹輛搗俯卿凱略禮門企陶聶蓖盜糯腆舜睡降祁芹蛻啟賂妒膽將墩等野滾寨隊唾淺崖紡校鎢護涼拈駛淮錫各歹輛搗俯卿凱略禮門企陶聶蓖盜糯腆舜睡降祁芹蛻啟賂妒膽將墩等野滾寨隊唾淺扦掖畏椰揮副繭秧猩銜幽姐藹抖捶樊返源堤崎郵春鎊獅籤巾美憤栓益霧水蜂假廣撂憨疥泥九嬸試獺措頗誕甭雞盞餃郴碘悄蓮櫥莽趙演毛酬映青飼梧舊絨覓奮拆暢第堂捧針事甘帖趁救衙弘酥籃憎石罰鍋漾撕在緺棍蘊補繃宿窘言殺競深潦恩皇慢碑串俏郊缸低鍺費苞地樟朗臣虎霄艾壕箍穎地猿蛤沮1.獨步
  • 黃四娘家花滿蹊,杜甫筆下黃四娘是何人,是歌姬還是寡婦?
    前言 前天參與了這樣一個問題:你怎麼看杜甫筆下的黃四娘? 黃四娘這個人物出自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第六首: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 曲徑穿花尋蛺蝶。讀關於蝴蝶的古詩詞,邂逅舊時光裡的歲月靜好
    ——唐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感悟:這是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組詩中的一首。那時,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杜甫未約到好友一起賞花,只好獨自在錦江江畔漫步尋花。只見那燦爛怒放的鮮花遮蔽了通向黃四娘家的小路,千萬朵花將花條壓得低了又低。翩翩起舞的彩蝶因為留戀那花朵的芬芳,流連在花間久久不願飛去。詩人也如蝴蝶一般陶醉在這絢爛的春光裡,直到那一串婉轉動聽的黃鶯歌聲傳來,他才如夢轉醒,繼續向前去尋花。
  • 古詩詞《江畔獨步尋花其五》朗誦欣賞
    ◆ ◆ ◆江畔獨步尋花(其五)杜甫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注釋:尋花:賞花。黃師塔:姓黃的和尚的墳墓。蜀人稱僧為師,稱僧墓為塔。東:向東流。無主:指花兒自開自落。「黃師塔前江水東」寫詩人賞花的具體地點。詩人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的風景畫,高聳的黃師塔,巍然屹立著;流動的江水,從塔前東流而去。「春光懶困倚微風」寫了詩人自己的倦態,春暖人易懶倦,所以倚風小息。
  • 秋日尋花記——可愛紫紅愛明黃
    唐代的杜甫春天獨步尋花,江畔的桃花自由自在的開,絢爛綺麗的花兒應接不暇,詩人饒有興味的反問,到底是該愛深紅的還是淺紅的呢?秋天正是夾竹桃科(Apocynaceae)黃蟬屬(Allamanda Linn.)植物花開正茂的美好時光,園子裡紫蟬、黃蟬無拘無束地開,弱弱地問一句,您是喜歡紫紅色的紫蟬還是明黃的黃蟬呢?
  • 《江畔獨步尋花》
    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第24首《江畔獨步尋花》,之後會陸續在公號的二條推送哦。江畔獨步尋花唐 杜甫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詩人杜甫在創作這首詩時剛帶著家人來到成都。因為「安史之亂」的原因,杜甫一直都居無定所,現在終於安定下來,在浣花溪旁建了一所草堂,開始享受起了安穩的生活。這一天春暖花開,杜甫想出門賞花,卻沒有人陪他,於是就打算獨自沿著錦江江畔散步,欣賞美景。
  • 經典欣賞:《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後,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
  • 「人日」祭拜詩聖杜甫 著名作家李敬澤任主祭人
    新年的杜甫草堂,風和日麗,花團錦簇,一年一度的「人日遊草堂」祭拜活動如約而至。2月11日,農曆正月初七,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四川省杜甫學會專家學者,首批「四川十大歷史名人」相關單位,省內各詩人博物館代表,以及社會各界群眾齊聚草堂大雅堂前,祭拜先賢,緬懷詩聖,傳承中華文脈精神,弘揚民族道德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