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日語系。曾留學日本,並在當地孔子學院教授中文課程,現從事出版業。譯著有《棄貓 當我談起父親時》《人間失格》《潮騷》《原來我們都沒長大》等。
本期將為我們帶來主題為「當我遇見村上春樹新作——《棄貓》譯者分享會」的語音直播。《棄貓》是村上春樹2021年的最新作品,在這本書中,他首次完整談起父親、自我、回憶與他最愛的貓。
自我存在意義的認同、與世界的隔閡、承接家族歷史的艱難,這些村上文學的根源問題都在本書中得到展現和解答。
2月5日19:30分,譯者燁伊將為你講述這本書《棄貓》,以及她在翻譯這本書中發生的故事。
活動主題
當我遇見村上春樹新作——《棄貓》
活動時間
2021年2月5日19:30
嘉賓
燁伊
活動地點
大方書店線上活動分享群
參與方式
▽
掃碼添加服號「大方君」
並發送指令「燁伊」
我們將邀請您加入線上分享群
活動將以語音的形式開展
嘉賓介紹:燁伊
譯者燁伊,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日語系。曾留學日本,並在當地孔子學院教授中文課程,現從事出版業。譯著有《棄貓 當我談起父親時》《人間失格》《潮騷》《原來我們都沒長大》等。
【1】
「某個夏日的午後,父親和我一同去海邊遺棄一隻貓。」故事始於貓,也止於貓。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串起村上家族的往事,與他個人的成長經歷。「
正是這一件件小事無窮地累積,才讓我這個人長成如今的模樣。」村上冷靜書寫父親的整個人生,將自己與父親漫長的隔閡、決裂與和解轉換為看得見的文字,毫不避諱地向讀者展示,父親人生中經歷過的動搖與恐懼,如今成為了村上對世界的迷茫與不安。
村上也寫到真實的歷史,反思戰爭,批判惡行,思考個體與集體間的對立,找尋單個人生與世界歷史間的關聯。
自我存在意義的認同、與世界的隔閡、承接家族歷史的艱難,這些村上文學的根源問題都在本書中得到展現和解答。
這是村上用大半生時間醞釀終於寫下的人生之書。
問有多少文學大家是開酒吧出身的?村上春樹在22歲那年擁有了自己夢寐以求的爵士樂酒吧——彼得貓。
白天是咖啡館,晚上賣威士忌。黑膠唱片的刻痕、血腥瑪麗中伏特加與番茄汁的比例、成口袋堆積的新鮮洋蔥……酒吧及其所有物,永遠是現代都市最閃亮的名牌。
他在這裡完成了處女作《且聽風吟》,這間酒吧如今已跡不可考。人們總認為村上文學的起點,就是那間縈繞著威士忌味道、讓每一位來客沉醉於浪漫之中的彼得貓。但村上文學真正的緣起,其實遠比彼得貓中收藏的陳年威士忌更有歲月的味道。
「 阪神間少年 」大阪-神戶工業區是日本位列第三的工業區,位於大阪和神戶之間,擁有日本最大的貿易港。
村上春樹自6歲開始,就生活在這裡,並在之後的年歲裡一直稱自己為「阪神間少年」。只有在這裡才成片出現的獨門大宅,漆黑稠密的雕花鐵欄,燈火閃耀如寶石的商業街……
不過,只有這些,也無法造就後來的村上春樹。沙灘旁孤零零的自動販賣機,夜晚寂靜又朗闊的海面,在收音機的雜音裡,躺在沙灘上感受夜晚的海風。
這才是他帶著「沉寂的反叛」,卻仍循規蹈矩的少年期。在蘆屋海岸積累沉默的少年,是通過兩樣東西走向文學世界的。
「 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 」村上與父親的衝突,其實和世界上大多數父子衝突一樣,都是源自性格的摩擦。
村上說,兩人性格中都有相當倔強的部分,既不輕易順從,又不善表達自我。在這一點上,兩人算是同類,卻也因此難以成為交心的親人。
2008年,村上的父親村上千秋罹患癌症去世。在那之前的二十年間,村上和父親幾乎斷絕往來。
直到父親去世前不久,兩人才終於在病房相見,進行了人生中最後一場交流。那場交流使村上不容分說地感受到,儘管有如此多的分歧,但在兩人血脈深處,確實有種類似緣分的東西,在推進二人的和解。
可能是終於接納了那個名為父親的男人,感受到了他對自己——無論好壞——的重要影響。一向避而不談家人的村上在父親去世後的十幾年間,一直想要寫下一些像樣的文字來紀念父親。2020年,村上春樹的長篇散文《棄貓 當我談起父親時》正式出版,這是他第一次完整談起父親、自我、回憶與貓。
上文中一些關於村上與父親的人生細節,也出自這本書。寫下這本書時,年過七十的村上可能終於接納了父親的一切。
他在《棄貓 當我談起父親時》中寫道:恐怕我們每個人都只能呼吸著不同時代的空氣,背負著時代本身的重量活下去,也只能在時代的洪流中默默成長吧。沒有好壞之分,而是順其自然。
就像現在的年輕人,也正沒完沒了地讓他們的父母那代人頭疼一樣。《棄貓 當我談起父親時》是村上對過去的記錄,也是他與歲月的和解。終於回答了自己半生命題的村上,今後又會寫下怎樣的文字,走出怎樣的人生?
(本文內容來源於磨鐵書訊,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