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一個姓氏:筆畫僅三筆,皇帝卻不知道怎麼讀

2020-12-23 波波的小鹿

我國有一個姓氏:筆畫僅三筆,皇帝卻不知道怎麼讀

我國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時期,因此上古八大姓中都包含女字,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在戰國時期,由於宗法制度日去沒落,所以姓氏合二為一,就變成了現代人熟知的姓名了。中國的簡單姓氏你知道哪些?

上古八大姓

《公安縣誌》還記載了:「進士陝茂中天順壬午科,登甲申第,歷任主事、員外郎,漢中府知府,參政。」

彡(shan)姓,意思是「用羽毛來裝飾」,是一個象形字。筆畫只有短短的三筆,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念對,可以說是最生僻的一個姓氏了,因而就沒有被記錄到百家姓中。彡姓,的確是我國相當罕見的一個姓氏,除了隴西人士,一般很少能看見有人姓這個的,在《姓氏考略》一書中。

彡(shan)姓

據記載,彡姓源自於姜姓,姜這個姓氏是炎帝的後代中十分出名的一支。而這個姓氏的第一次出現則是在秦漢時期的隴西羌族彡姐氏部族,後來因為當時族人以部落名為氏,稱彡姐,在此後簡化為彡。

彡姓源自於姜姓

公元1464年(天順八年),剛上位的明憲宗朱見事事親力親為,所以決定親自批閱進士們的試卷,結果改到一位名叫「彡茂」的考生試卷,卻不認識別人的姓氏,有些尷尬。李賢看過之後湊到皇帝耳邊說:「此字音陝(shǎn)。」明憲宗恍然大悟,然後表示「彡」姓太生僻,不如改姓為「陝」。皇帝都發話了,誰敢不從?

彡姓一族的後代

現在當然也還有彡姓一族的後代,這些人都生活在山東菏澤高莊村中,平常跟別人交流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念出彡這個字。辦理身份證時,電腦也沒有辦法打出彡字,所以這些村民只好把彡姓改為冼姓,這樣也就能夠方便這些村民的生活了。

參考文獻:

《公安縣誌》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我國「特殊」的3個姓氏:筆畫均不超過3筆,第3個沒幾個人會讀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簡單的三個古怪又特殊的姓氏,筆畫均不超過3筆,第3個你不一定會讀。 一畫姓,「一」 幼童蒙學之時,大多數孩子不用老師教都知道「一」怎麼讀,但也相信大部分人可能終身都沒有見過姓「一」的人。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但你看到了也不知道怎麼讀
    漢字千千萬,筆畫差距大。有些漢字只有簡單幾筆,有些漢字寫一遍就讓人懷疑人生。在漢字裡有這樣一種類別叫做「獨體字」,獨體字就是指以筆畫為直接單位構成的漢字,它完全就是一個整體,無法拆分開來。或者說,獨體字無法被拆分為2個或者2個以上的部件,這裡的部件必須在字源上有獨立意義。
  • 中國一個「最生僻的姓氏」,只有三筆,很多人卻都不認識
    據考證我國的姓氏有18000個左右,宋朝初年撰寫出了《百家姓》,這本古籍也流傳至今,作為我國姓氏文化的參考,然而最開始裡面的姓氏卻只有400餘個,發展到後期才有4000到6000個,而實際使用的有1000個左右。
  • 中國最像偏旁部首的一個姓氏,僅僅只有3筆,多數人眼熟卻不認識
    「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中國自上古時期起,便有姓氏一說,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從中可以看出,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姓氏已經發展成諸多分支,不再只局限於一個「祖姓」,只要不怕老祖宗怪罪,改換姓氏都可以。
  • 罕見的姓氏,僅有三筆,但認識這個字的人鳳毛麟角
    其實,「彡」只有三撇的筆畫,但是真正認識它的人非常稀少,連新一代的輸入法也難以將其錄入資料之中。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姓氏?一、「彡」姓的來源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於1921年在該地區發現的仰韶文化是我國母系氏族時期的一個標誌,從挖掘中出土的帶有鳥、魚、蛙及人首蟲身等圖象的陶瓷器,代表的可能是各個不同的氏族或姓氏。
  • 中國最簡單的一個姓氏,只有三筆,專家:認識的人卻很少
    劉姓就有五處起源。 而除此之外,有一些不同的姓氏,卻反倒可能同出一宗,就比如古姓於吳姓,這兩個姓氏就同出一源。 一個姓氏僅有三筆,能夠讀出並認識者很少 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這個姓氏,非常之特殊,它被認為中國最簡單的一個姓氏,此字只有三筆,專家:認識的人很少! 乍一看,這個姓氏並不像是一個完整的字,更像一個偏旁部首。並且,這個姓氏雖然僅僅只有簡單的三筆,但卻是難倒了很多人,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 我國生僻的5個漢字,雖說只有短短1筆,但你也不一定能正確讀出來
    對於那些筆畫較多的生僻字,大多數的人呢確實是虎比較地陌生,但是,倘若這漢字只有一筆,你又能否保證都能讀出來呢?今日我們便來看看這5個只有1筆的漢字,雖說筆畫確實是少得可憐,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不一定能讀得出來這些字的正確讀音。
  • 我國有一姓氏,只有短短三筆,卻很少有人能讀對,不信你試試
    姓氏的起源於我國的遠古時代,最初是以母姓,所以古人又將同一個女子所生的子嗣組成一種特殊的親屬關係,即夫從妻居,子女屬於母族,世系以母方計,也就是說,在古時候,並不是一開始女性的地位就低於男子,而在最初的時候,女子才是主導者。
  • 中國一個特殊姓氏,只有寥寥三筆,但大多數人都不認識
    《通志·氏族略》曰:三代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妊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 「筆畫最多」名字走紅,小學生考場大哭,仔細一看,足足有103筆
    記得有一位初中同學的名字叫吳語(諧音無語),很多孩子都會拿他的名字開玩笑,就有這麼一位小學生,他的名字別說是小朋友了,就是大人也沒有幾個能認識的,在一次考試當中,所有的孩子都交了考試卷。這個時候,全班只有一個孩子還在寫著自己的名字,老師一開始覺得,一個名字而已,等一下就行了,但是等了足足一分鐘,孩子還是沒有交卷。
  • 這個字筆畫只有三筆,筆順卻是容易出錯
    「門」的筆畫只有三筆,筆順卻是容易出錯的小知識點,其筆順為:點、豎、橫折鉤。整體是個長方形,點畫前輕後重,點肚飽滿,向右下書寫,且點畫不與其他兩筆相接觸,中間留有適當距離;豎畫為垂露豎,在點畫左下側起筆,與點畫保持適當距離;橫折鉤與點畫右側起筆,起筆位置高於豎畫,且與點畫保持適當距離,橫畫略微向右上傾斜,輕頓轉折後向下行筆,保持豎畫挺拔,向左上角出鉤,鉤畫不宜過長,末端指向豎畫起筆方向(此處鉤畫相對其他豎鉤略取平勢
  • 中國少見的3個姓氏,一個一筆一個兩筆,第3個姓沒幾個人能讀對
    尤其當這些漢字交織為一個個奇妙的姓氏時,更是讓人難以識記。今天,就給大家羅列幾個中國的簡單姓氏,一個一筆一個兩筆,第三個只有三筆,看似簡單沒幾個人會讀,不知能否難倒眾多英雄好漢呢?一畫——「一」「一」,是現代漢字改革後的成果,在古代被寫作「壹」。
  • 中國姓氏當中筆畫最少的是哪個?
    姓氏筆畫排序,大家會經常看到丁姓排在首位,很多人誤以為,丁姓是筆畫最少的姓氏,只有兩畫,事實上,兩畫的姓氏還有很多,如卜姓、刁姓、刀姓、乜姓、力姓、七姓、八姓等等,筆畫最少的為一畫,有乙姓、一姓。先說說丁姓,丁姓為古老的姓氏之一,宋代位列一百七十七位,現代為四十八位,人口約四百七十多萬。丁姓來源眾多,其一源自商朝王族子姓,諸侯丁侯的後裔;春秋時期的宋國,第四任國君宋丁公,後裔以其諡號為姓氏。
  • 我國歷史上有三個不敗姓氏,已經延續3000年,其中有你的姓氏嗎?
    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姓氏文化則是從上古時代開始,歷經千年而流傳至今。而且我國歷史上有三個不敗姓,已經延續了3000年,還有你的姓?談到百家姓,首先想到的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第一個提到的姓不在這個句子中,而是「張」姓。
  • 「爨」姓怎麼讀知道嗎?汪涵曾想改名叫汪爨爨
    麻煩老師纏著問他的姓害他沒考好爨保園小時候,父親就一遍遍地教他一個字:爨。因為這個字少見、複雜,這個姓從小到大沒少給他惹「麻煩」。他上小學的時候,有回考試,監考老師看到他的名字,頓時對他的姓來了興趣,問這問那。因為老師的一時興起,他那次的考試成績慘不忍睹。
  • 罕見的姓氏,僅有三筆,認識這個字的人鳳毛麟角
    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姓氏尋源》在我國歷史傳統文化當中,姓氏具有格外特殊的意義。整個中華民族所有姓氏當中,常見的姓氏多是單字,另外雙字的複姓也有不少。此外,在《中華姓氏大辭典》中我們可以看到,還有些三字、四字甚至是九字的姓氏。
  • 中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很多年輕女子都說不出口,紛紛改名換姓
    百家姓收錄了我國500多個姓氏,事實上我國的姓氏數以千計,有些姓氏非常普遍,像趙姓、李姓、劉姓、王姓等,而有些姓氏在古時很常見,但現今卻非常罕見,人數屈指可數,我國最尷尬的一個姓氏,很多年輕女子都說不出口,紛紛改名換姓。
  • 虎作為姓氏的時候不讀「hu」讀「mao」這是為什麼呢?
    不少朋友在「麗江新聲」的「一站到底」活動中的姓氏「虎」讀法折了腰,那麼這個字作為姓氏的時候到底讀什麼呢?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虎一直是權力和力量的象徵,被稱為「萬獸之王」。以虎為姓的人們,其祖上也威名遠揚。在《左傳·文公十八年》記載:「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
  • 我國最特殊的一個姓氏,此姓全國只有一家,祖先還是外國王子
    然而,中國存在的這幾百個姓氏中,卻又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它被稱為中國最神秘的姓氏,祖先是外國的皇室,而舉國上下也僅此一家。這個姓氏是什麼呢?它又有什麼淵源來歷呢?
  • 姓氏在古代有多重要?連皇帝的姓氏也得排在後面,還要敬畏三分
    對於今人而言,姓氏是一種血緣關係的紐帶,與政治沒有絲毫瓜葛,但是姓氏在古人眼中,卻是尊貴卑賤的體現。我國姓氏起源已久,發展千百年,數量超過了五千。古代之時,姓氏按尊卑排列,那麼談起尊貴的「姓氏」,必須要提到「五姓七望」,這一姓氏的人地位之高,連皇帝都無可奈何!各位,你們知道這「五姓七望」都包含了哪些姓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