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但你看到了也不知道怎麼讀

2021-01-18 騰訊網

漢字千千萬,筆畫差距大。有些漢字只有簡單幾筆,有些漢字寫一遍就讓人懷疑人生。在漢字裡有這樣一種類別叫做「獨體字」,獨體字就是指以筆畫為直接單位構成的漢字,它完全就是一個整體,無法拆分開來。

或者說,獨體字無法被拆分為2個或者2個以上的部件,這裡的部件必須在字源上有獨立意義。我們很熟悉的一些簡單漢字,比如「日」,它屬於獨體象形字;「天」,它屬於獨體指事字。這樣的字形體單一,拿去組裝合體字可謂再適合不過了。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5個生僻漢字裡就有獨體字。這5個漢字都只有簡簡單單的1筆,可能在其他字的筆畫裡能見到,但是作為單獨的漢字時,很多人即使看到了也不知道該讀什麼。

第一個:「〇」字

一個圈,可以表示很多東西,比如英文字母O,韓文字母ㅇ、數字0(冷知識,0用作計量時,漢字書寫才是「零」,用作編號時,漢字書寫形式通常變成「〇」,比如今年就是二〇二〇年,不是二零二零年);還可以表示正確(錯誤就是×)。

而在漢字中,「〇」的讀音跟「零」是一樣的,也讀成「líng」,它可以是一個普通的字(長成這樣其實也不算普通了),也可以是姓氏,之前媒體就報導過重慶〇先生辦理身份證經歷坎坷的事。古時候其實還有個小點的「○」號,古人常用來標註在章回開端,但後來小的被大的給合併了。

第二個:「乚」字

這個字看起來就是一個漢字筆畫「豎彎鉤」,但其實它也是個字,據說是黃帝時期的造字大師倉頡發明的,然後流傳到了今天。「乚」字是個多音字,一個讀音是háo,在古代,它的意思跟「毫」是一樣的,屬於一個長度單位。

《孫子算經》認為,「度之所起,起於忽。欲知其忽,蠶吐絲為忽」,蠶絲非常細,所以蠶絲就是最微小的忽,10忽等於1絲,10絲等於1乚,10乚又等於1釐,再往後就是分、寸了。

另一個讀音則是yǐ,同「乙」,魯迅筆下的人物孔乙己名字也可以寫作「孔乚己」。當然它這兩種漢字形式我們如今很少用到,多半還是當成筆畫、部首用。

第三個:「丨」字

這個字仍然長得跟漢字筆畫一模一樣,結構相當單一,但它的讀音非常多,足足有4個。同時它也是很典型的象形文字,《集韻》記載:「(丨)古本切,讀若袞。象數之縱也。」

讀(shù)的時候,這個字意思同「豎」;

讀(yī)的時候它變成了一個古姓氏,比起橫過來的「一」,它要冷門得多,也許在漢字發展過程中,橫向的yī更受歡迎;

讀(gǔn)的時候,意思是「上下相通,引而上行」,從上往下寫;

讀(tuì)的時候,意思是「上下相通,引而下行」,從下往上寫。

第四個:「丶」字

這個字,在古代同「主」或者「注」,它的讀音是zhǔ,一個很典型的獨體字。很難想像這樣一個字也可以作為姓氏存在,孤陋寡聞的筆者從未聽過哪個人姓「丶」。另外,古人讀書的時候喜歡用「丶」作為斷句符號,我們現在也用它作為頓號。

第五個:「亅」字

咋一看,「亅」字很像英文字母裡的J。它也是典型的獨體結構,它可以作筆畫,稱為「豎鉤」,也可以作部首,《康熙字典》就將它列為214個部首之一。「亅」是個獨體象形字,象什麼形呢?很簡單,就是指大家釣魚時魚鉤上的倒須鉤。但它的讀音不同鉤,而是讀jué覺。

這樣的字如果遇到了想正確讀出來有點難,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對呢?或者還見過更生僻的漢字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網友:全認識的都是天才
    漢字,又被稱為「中文、中國字、方塊字」,是咱漢語的記錄符號,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根據不完全統計,漢字的總數約10萬個,其中包含大量異體字和罕用字。而這些字裡,很多又有多個讀音,每個讀音又對應了不同的意思,比如「重」這個字,念「zhòng」表示重量、程度;念「chóng」的時候又表示重疊、重複,或姓氏,簡直讓初學者摸不著頭腦,許多老外都不由得感慨:「好不容易認識了漢字,結果它們組合起來又完全看不懂了!」不過小編接下來要介紹的5個生僻字,別說外國人,就連我們中國人都可能不認識,甚至讀不出來,不信?
  • 我國生僻的5個漢字,雖說只有短短1筆,但你也不一定能正確讀出來
    對於那些筆畫較多的生僻字,大多數的人呢確實是虎比較地陌生,但是,倘若這漢字只有一筆,你又能否保證都能讀出來呢?今日我們便來看看這5個只有1筆的漢字,雖說筆畫確實是少得可憐,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不一定能讀得出來這些字的正確讀音。
  • 我國最「生僻」的4個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
    就說一些複雜字體,我們見了都不認識。比如說饕餮、檮杌、狖軛鼯軒亦顛隕等等。不用說它的意思了,我們很多人就連這幾個字都不認識。我國最生僻的4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第1個漢字是:「亅」這個字橫看豎看就是個筆畫,如果它真的是個字的話,那真的太抽象了。真的很好奇,這個長得像鉤子的字到底念什麼呢?
  • 面對最生僻的5個1筆漢字,網友:要是不說是漢字,還以為是符號呢
    且不說事件了,就說一些複雜字體,我們見了都不認識。比如說饕餮、檮杌、狖軛鼯軒亦顛隕等等。不用說它的意思了,我們很多人就連這幾個字都不認識。但在中國眾多漢字中甚至還有一筆即成一字的,不是漢字「一」,而是漢字中其他五個最稀有的生僻字。
  • 我國有一個姓氏:筆畫僅三筆,皇帝卻不知道怎麼讀
    我國有一個姓氏:筆畫僅三筆,皇帝卻不知道怎麼讀我國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時期,因此上古八大姓中都包含女字,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在戰國時期,由於宗法制度日去沒落,所以姓氏合二為一,就變成了現代人熟知的姓名了。
  • 中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僅僅只有一筆,專家:能認識一個就不錯了
    然而,「晦澀難懂」並不代表「博大精深」,陌生、深奧的知識難以生出自豪感,我們只有將這種漢字文化加以普及,讓更多的人了解,才可以充分發揚傳統文化,而不是只知讀音,不明真意。「丶」字可以稱得上是最常見的一個「一筆」漢字了,很多人都以為這個字讀「點」,但實際上,它念「zhǔ」。「丶」字有四個意思,第一,古人斷句所用的符號;第二,同「主」;第三。同「注」;第四,還是一個罕見的姓氏。
  • 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漢字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在五千年的滄桑歷史當中,漢字雖然經過了無數次改進,但是漢字的精神卻一代代傳承了下來。中國的漢字不僅對中國有非常大的影響,更是影響了中國附近很多個不同的語言和文字。雖然大多數漢字都在歷史中傳承了下來,但是有一些漢字因為平常用得太少,所以成為了生僻字,以至於很多中國人都已經不認識這些字了。一般人都認為,生僻字都是筆畫很多的複雜的漢字,但是其實,有一些漢字筆畫非常少,但是大多數人都認識。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但是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 中國一個「最生僻的姓氏」,只有三筆,很多人卻都不認識
    據考證我國的姓氏有18000個左右,宋朝初年撰寫出了《百家姓》,這本古籍也流傳至今,作為我國姓氏文化的參考,然而最開始裡面的姓氏卻只有400餘個,發展到後期才有4000到6000個,而實際使用的有1000個左右。
  • 最不為人知的8個漢字,你認識幾個?「兲」讀啥呀?
    發現孫娘娘選古裝劇有個偏好,就是特別喜歡選那些名字特別難念的劇,之前一部《甄嬛傳》已經讓小海為發音糾結了許久,現在這個《羋月傳》又是什麼鬼·····真是一個比一個生僻啊!還好小海語文功力強大,不僅知道「羋」字怎麼讀,還認識那些跟它一樣極具「個性」的漢字哦!
  • 日語裡五個常見漢字的生僻讀音
    各位同學好,今天老師想談一談日語裡常見漢字的讀音問題。大家都知道,日語裡的漢字讀音分為音讀和訓讀兩種,但不管是哪種,讀音都不是唯一的,有些訓讀的單詞,漢字後的送假名不同,意思和讀音也不同。比如最常見的「生」,就有:生(なま)、生(い)きる、生(う)む、生(は)える等許多種讀音,前面這四個詞分別表示「生的」,「活著」,「生(孩子、蛋等)」,「生(蟲子、鏽等)」。下面老師想介紹五個特別常見的漢字的生僻讀音,據說這些詞99%的人都會讀錯,看看你認不認得吧!
  • 中國最簡單的4個漢字,每個都只有一筆,網友:認識一個都不錯了
    毫無疑問,中國漢字無疑是這個世界傳承下來的歷史最悠久的文字。雖然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漢字更悠久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以及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但這兩種文字都隨兩大文明的衰落出現過斷代的情況,如今想要認全猶如天方夜譚。唯獨華夏5000年的輝煌文明裡,中國漢字從未出現過斷代和失傳的情況,一直變化發展到今天。
  • 你還認得幾個「生僻」漢字?
    這樣的結果,在漢字研究專家、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石定果看來再正常不過:「節目的初衷應該是好的,但普通老百姓誰會用得到『葳蕤』這個詞?『唼喋』、『觳觫』這些一輩子也碰不到的詞就算焐熱了又能怎樣?何況,你知道古籍中的文字總量有多少嗎?」
  • 中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網友:我一個都不認識
    說到漢字確實是一件值得令每個中國人驕傲的事情,漢字是當今世界上最為古老的文字之一, 迄今已經有了六千多年的歷史。於此同時漢字也是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尤其是對亞洲的影響可謂是十分的深遠了,包括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的文字中都有漢字的影子。
  • 生僻成語「方枘圓鑿」怎麼讀?很多人開口就錯了
    然而,有些成語卻相對生僻,懂的人不多,用的人更少。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今生活與古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習以為常的成語被滄海桑田的巨變所淹沒。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方枘圓鑿」,不光含義難懂,大部分人甚至都會讀錯。一、怎麼讀?
  • 漢字解析:「爻」怎麼讀,此字我國古代有何涵義?
    「爻」字出自哪裡,怎麼讀?內涵豐富,用意深遠漢字是我國獨有的語言文字,從古至今,漢字作為我們常用的文字。其實漢字究竟有多少,恐怕國人沒人說得清。據資料記載,漢字大約有10多萬,但有出處漢字有91251個,日常使用的是幾千個。所以,沒人敢說認識所有漢字。即使專家也不會讀的漢字,更不要說其用意了。
  • 因同學名字才知道的生僻字上熱搜,這幾個最容易念錯!你會讀嗎?
    今天這個話題就登上了微博熱搜,卓小越就借這個機會來盤點一下姓名中最容易讀錯、最生僻的那些字! 快來看看你會不會讀吧! 1 爨 很多人看到這個字可能都懵了,還以為它是繁體字。 其實,它的確是一個姓氏,讀 [cuàn]。
  • 中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一筆,專家:普通人認識一個就不錯了
    中國漢字歷史源遠流長,目前史學界公認最早的漢字為殷墟甲骨文,甲骨文歷經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等一系列的文字演變之後,在現代又逐一簡化形成了我們常用的漢字,但依舊還有不少的生僻字,一撇一捺的生僻字,更十分少見。
  • 知道仝卓的名字怎麼念了,這些明星名字中的生僻字你知道怎麼讀嗎
    知道仝卓(tóng zhuó)的名字怎麼念了,這幾位明星名字中的生僻字你知道怎麼讀嗎?看其字體結構,火在木上燃燒,三個火,意思是燒的很熱烈,火木旺盛的意思。賭王的兒子何猷君,猷讀作yóu。在綜藝節目中嶽雲鵬沒讀上來名字的演員張鈞甯,讀作zhāngjūnníng。鈞讀音為jūn,這大家都知道,「甯」(nìng)為正楷字、簡體字,與「寧」(nìng)同義,不是繁體字。
  • 最容易讀錯的常見漢字,估計語文老師也讀不對,你能讀對幾個?
    最容易讀錯的常見漢字,估計語文老師也讀不對,你能讀對幾個?當今世界完全通用的語言還不存在,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語言特色,每一種語言背後的意義都不平凡。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中國的漢字也越來越普及,中國漢字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越來越多的外國友人也開始學習漢字和中國話。
  • 我國「特殊」的3個姓氏:筆畫均不超過3筆,第3個沒幾個人會讀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簡單的三個古怪又特殊的姓氏,筆畫均不超過3筆,第3個你不一定會讀。 一畫姓,「一」 幼童蒙學之時,大多數孩子不用老師教都知道「一」怎麼讀,但也相信大部分人可能終身都沒有見過姓「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