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特殊」的3個姓氏:筆畫均不超過3筆,第3個沒幾個人會讀

2020-12-23 騰訊網

姓氏者,家族血緣符號也。倘若問及中國姓氏起於何處?追本溯源之下,我們會發現一個宏大的命題——天道。天道者,事物皆有之規則也。

姓氏產生後,代代相傳繁衍至今,愈發龐大。隨著朝代更替,古老的姓氏加上時人新創的姓氏,二者交相輝映下誕生出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姓氏。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簡單的三個古怪又特殊的姓氏,筆畫均不超過3筆,第3個你不一定會讀。

一畫姓,「一」

幼童蒙學之時,大多數孩子不用老師教都知道「一」怎麼讀,但也相信大部分人可能終身都沒有見過姓「一」的人。事實上,「一」字姓早有流傳,且歷史極久。

「一」字姓作為極少見的姓氏,追求其本源才發現,「一」字姓的來源頗廣,總結一下,總計有三個淵源。

第一,關乎古老的商王朝。翻開史書,我們發現古老商王朝的締造者名為子履,又號成湯,字天乙,其後代子皆以「乙」字為姓。

咱們知道,古代的文字很多時候更在乎讀音而不在乎字形,也就是常說的通假字,更別說在漢字本就不多的遠古時期。

於是,與「乙」相近的「壹」就成了替代者,稱為「壹氏」。隨著歷史發展,「壹氏」後面又簡化成了弌(yi)氏、乙氏、一氏。

第二,關乎鮮卑族漢族化。鮮卑族之前部族之間各有姓氏,根據《魏書》記載,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有「乙弗氏」。

隨著鮮卑族政權向中原轉移,北魏孝文帝實行了赫赫有名的改革。許多部族姓氏被改為漢姓,「乙弗氏」一開始改為婁。

考慮到當時這一制度實行起來並未太過嚴謹,部分人也可根據自己部族的需要再次改姓,比如「乙弗氏」儘管有了「婁」姓,但最後還是改成了「一」姓、「壹」姓。

第三,關乎匈奴族。時間回到後唐時期,彼時後唐明宗李嗣源曾賞賜匈奴族庫莫奚王的副使格斯齊宜一個漢姓——「乙」。

對於隸屬匈奴族的格斯齊宜來說,皇帝賞賜的姓關乎榮譽,所以其後代子孫皆姓「乙」。然而,後唐帝國是短暫的。為了避禍,其後人又將「乙」改為諧音「一」,傳承至今。

二畫姓,「卜」

前文提到「漢族化」,注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現象,貫穿古今,與中華文明發展息息相關。

尤其是我們正在介紹的姓氏,其實在更早的時候,姓氏並不是很多。然後今天為什麼有如此龐大的姓氏數量?根本緣由在於後人的創造,創造是需要動力的,而動力源之一便是「漢族化」。

卜姓,同樣是一個非常受爭議的姓氏。若要說清楚這個姓氏是怎麼來的?那就非常麻煩了。已知的淵源記載便有十二個之多,在此我們就不一一說明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瀏覽完這十二個淵源之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漢族化。

十二個淵源中有十個原因是由於漢族化,卜氏族、布朗族、蒙古族、回族等等,這些部族中的「卜姓者」原本的姓氏皆不姓卜,皆是民族融合而來。

三畫姓,「彡」

《說文解字》中「彡」是這麼解釋的,「彡,毛飾畫文也。」意思是說:「彡」可以用來指畫作的花紋,同時也是古代羌族複姓。

彡,僅有三筆,卻沒幾個人會讀。如果不在此處標註一下拼音,相信很多人還需要去查一下字典或者百度一下,彡讀作「shān」。

彡,在中國是極為罕見的姓氏。一般說來,姓氏的分布取決於歷史上擁有該姓氏族群的發展。

然而,處在漢時的羌人乃是漢王朝嚴防死守的敵人,在多次作戰中損失頗大。在這樣兵荒馬亂下,很多羌人又加入了其他部族或者漢族,時間一長他們也忘記了自己原本的姓氏。於是乎,彡姓越來越少。

彡姓的始祖為彡且(xiǎn zǐ),為漢朝時羌族部落的部落名,隨著朝代更替演變,姓氏也簡化為單姓「彡」。

結語

歷史變革,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不僅只有姓氏還有各種文化習俗,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多去了解一下。

中國的簡單姓氏有很多,並不只是今天介紹的幾個。而今天所介紹的第三個姓氏「彡」不知有沒有難倒各位看官呢?

相關焦點

  • 我國有一個姓氏:筆畫僅三筆,皇帝卻不知道怎麼讀
    我國有一個姓氏:筆畫僅三筆,皇帝卻不知道怎麼讀我國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母系氏族時期,因此上古八大姓中都包含女字,即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在戰國時期,由於宗法制度日去沒落,所以姓氏合二為一,就變成了現代人熟知的姓名了。
  • 中國少見的3個姓氏,一個一筆一個兩筆,第3個姓沒幾個人能讀對
    充分發揮了人的智慧和想像能力,然而在國外友人看來,中國漢字卻是一種意思複雜到極致的文體。倒不能怪他們不夠智慧,主要在於各個國家的習慣不同。事實上,莫說國外有人,就是我們中國本土人士,誰敢拍著胸脯保證自己能認全中國漢字?誰也不能。尤其當這些漢字交織為一個個奇妙的姓氏時,更是讓人難以識記。
  • 我國生僻的5個漢字,雖說只有短短1筆,但你也不一定能正確讀出來
    對於那些筆畫較多的生僻字,大多數的人呢確實是虎比較地陌生,但是,倘若這漢字只有一筆,你又能否保證都能讀出來呢?今日我們便來看看這5個只有1筆的漢字,雖說筆畫確實是少得可憐,但是,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不一定能讀得出來這些字的正確讀音。
  • 中國最像偏旁部首的一個姓氏,僅僅只有3筆,多數人眼熟卻不認識
    然而,話雖這麼說,想必仍有不少人連現有的姓氏都沒認全,其中一個最像偏旁部首的姓氏,儘管只有短短3筆,但多數人都不認識。清代曹寅曾在《泊舟錫山晚遊泉上》一詩中提到:向晚泉聲偏聒耳,亂雲層石草彡彡,此處的「彡」字形容的是「毛長」,指的是草木茂盛的樣子。不過,「彡」字卻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姓氏。
  • 中國一個「最生僻的姓氏」,只有三筆,很多人卻都不認識
    而姓氏背後還有很深奧的科學道理,遠在達爾文之前,中國古人們就發現了近親通婚會生育出有問題的後代,於是就規定了同「氏」的男女可以結婚,但是「同姓」的就不能,再後來儒家學派也用倫理來解釋了近親結婚。中華姓氏的起源要追溯到5000多年前,而這一時期的伏羲氏,成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始有姓的人,而且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用姓氏看來判斷是否是親近。
  • 我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明明是中國人,卻常被誤認為是日本姓
    我們經常聽到的姓氏是諸葛,上官,東方,慕容等。這是我們在電視連續劇和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中國也有很多姓。據不完全統計,大約有八個姓氏。十餘種。可以想像我們了解了一點。但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三個複雜的姓氏有些特殊。許多聽到這些複雜姓氏的人可能會將它們誤認為是日本人,是日本的姓氏。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但你看到了也不知道怎麼讀
    漢字千千萬,筆畫差距大。有些漢字只有簡單幾筆,有些漢字寫一遍就讓人懷疑人生。在漢字裡有這樣一種類別叫做「獨體字」,獨體字就是指以筆畫為直接單位構成的漢字,它完全就是一個整體,無法拆分開來。或者說,獨體字無法被拆分為2個或者2個以上的部件,這裡的部件必須在字源上有獨立意義。
  • 罕見的姓氏,僅有三筆,但認識這個字的人鳳毛麟角
    其實,「彡」只有三撇的筆畫,但是真正認識它的人非常稀少,連新一代的輸入法也難以將其錄入資料之中。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姓氏?一、「彡」姓的來源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於1921年在該地區發現的仰韶文化是我國母系氏族時期的一個標誌,從挖掘中出土的帶有鳥、魚、蛙及人首蟲身等圖象的陶瓷器,代表的可能是各個不同的氏族或姓氏。
  • 我國三個古老的姓氏,經常被認成是日本人,其實在我國已有幾千年
    而百家姓也已經傳遍了全世界,可以說全世界都有我們中國人的姓氏,趙錢孫李等等,當然我們中國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姓氏,那就是複姓,意思很明白就是兩個字或者三個字的姓就叫做複姓。我們耳熟能詳的複姓有諸葛,上官,東方,慕容等,這些都是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和生活之中經常能聽到的,而且中國的複姓也很多,據不完全統計,常見的複姓大約有八十種。可想而知我們了解的才只有一點點。
  • 我國這5大姓氏人數超美國總人數?這幾個罕見姓氏,你是否見過?
    隨著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出來,據人口普查辦公室統計,我國人口最多的前五姓氏是李王張劉陳。要是把這5個姓氏的人加起來的話,人口總數量約為4億,超過了全國人口總量的四分之一,除此之外,目前美國的總人口數量就只有3.3億人,也就是說,中國只是這5個姓氏的人數加起來就比美國總人口還多了。既然中國最常見的5個姓氏是為人熟知的,那麼最罕見的5個姓氏的字應該很多人都沒見過。
  • 我國最生僻的5個漢字,只有簡單1筆,網友:全認識的都是天才
    不過小編接下來要介紹的5個生僻字,別說外國人,就連我們中國人都可能不認識,甚至讀不出來,不信?你接著看。第1個字:「丨」字讀音:shù、gǔn、yī、tuì「丨」乃一個象形字,書寫十分簡單,僅僅一筆,但它的意義可不簡單,下面我們根據它的讀音來解釋它的4層含義。
  • 最容易讀錯的5個姓氏,有些姓氏有3個讀音,能全部讀對的不簡單!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每一個姓氏的都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每一個姓氏的來源都是那樣獨特,不僅僅如此,有些姓氏在讀音和讀法上都有別於漢字發音,這些姓氏在上千年的演變中,有著特別的讀音,比如下面要講的這幾個姓氏,都是讀音容易讀錯的姓氏,而且這些姓氏並不是很常見,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
  • 我國最「生僻」的4個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
    就說一些複雜字體,我們見了都不認識。比如說饕餮、檮杌、狖軛鼯軒亦顛隕等等。不用說它的意思了,我們很多人就連這幾個字都不認識。我國最生僻的4漢字,只有一筆,認識的人卻鳳毛麟角。第1個漢字是:「亅」這個字橫看豎看就是個筆畫,如果它真的是個字的話,那真的太抽象了。真的很好奇,這個長得像鉤子的字到底念什麼呢?
  • 我國有一姓氏,只有短短三筆,卻很少有人能讀對,不信你試試
    姓氏的起源於我國的遠古時代,最初是以母姓,所以古人又將同一個女子所生的子嗣組成一種特殊的親屬關係,即夫從妻居,子女屬於母族,世系以母方計,也就是說,在古時候,並不是一開始女性的地位就低於男子,而在最初的時候,女子才是主導者。
  • 百家姓中最容易讀錯的七個姓氏,一般人只認識3個,你呢?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百家姓》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該書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中文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幾百個姓氏難免有生僻不容易認識的,也有讀音和平常讀法不一樣、容易讀錯的,今天就讓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下,據說認識六個以上的都是高材生:  1、仇,讀qiú,不讀chóu。
  • 中國人口最少的3個姓氏,比大熊貓還稀有,一姓被韓國人認作祖先
    姓氏一般來說分為兩種:常見姓氏和稀有姓氏。常見姓氏僅有幾百個,但卻佔據著絕大多數的使用人口,比如王、李、張、劉、陳,這五大姓氏總人口就超4億。人口超千萬姓氏達23個,僅這23個姓氏人口,就佔中國總人口的60%。
  • 中國一個特殊姓氏,只有寥寥三筆,但大多數人都不認識
    姓氏的關乎含義 姓名姓名,自然是由姓與名共同組成,名大有不同,但姓卻是只有那麼多,所以普天之下與你同一姓氏的人,可以說是處處都有。當然,這裡並不包括那些不常見的姓氏,例如複姓,又或者是比較特殊的從古時候演變而來的姓氏。
  • 我國3個最罕見的姓氏,人人以為是日本的,其實是中國本土文化
    有學者認為,姓氏最初的來源是基於「天道」的原始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想,後來大量文獻也證實了學者的猜測是正確的。一、我國三個最罕見的姓氏姓氏作為中華民族志最獨特的體系,與古代文化的誕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我國有3個奇特姓氏,男女無論取什麼名都不好聽,不信你試試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姓是一家的標誌,不出意外會陪伴每個人一生。有人的名字帶有幾分詩意,有人的名字帶有幾分壯氣,還有人的名字卻讓人無可奈何哭笑不得。中國有三個十分奇特的姓氏,不論男女取什麼名字都不好聽,不信你試試。第一個姓氏是殺。
  • 若有幸娶到這3個姓氏的老婆,不妨讓孩子「隨母姓」,寓意不一般
    後來這位媽媽真的生了二胎,孩子也跟隨她的姓氏,才發現麻煩一個接著一個。當公婆得知二寶跟隨媽媽的姓氏後,直接上門和她鬧:我家孩子憑啥跟你姓,當初彩禮也沒啥給你,而且我兒子也不是「倒插門」。雖然,這位媽媽一再和公婆解釋,孩子只是姓氏跟自己,但還是他們的親孫子,但公婆還是不樂意,甚至揚言不認這個「隨母姓」的孩子,將來的財產也不給這個孩子留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