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在五千年的滄桑歷史當中,漢字雖然經過了無數次改進,但是漢字的精神卻一代代傳承了下來。中國的漢字不僅對中國有非常大的影響,更是影響了中國附近很多個不同的語言和文字。
雖然大多數漢字都在歷史中傳承了下來,但是有一些漢字因為平常用得太少,所以成為了生僻字,以至於很多中國人都已經不認識這些字了。一般人都認為,生僻字都是筆畫很多的複雜的漢字,但是其實,有一些漢字筆畫非常少,但是大多數人都認識。這5個漢字都只有一筆,但是99%的人都不認識。你知道是哪些嗎?
一、「丶」字
這個字平常都是作為一個點存在,還有點像是標點符號,肯定沒人想過這個「丶」還是一個漢字。其實,這個字的讀音是「zhu」,它的意思和主人的「主」字一樣,不過,現在一般沒有人用這個字了。
二、 「丨」字
這個只有一豎的字其實有四種意思,也有四種讀音,而且不同的讀音在書法當中還有不同的寫法。第一種音同「滾」,書寫的話要從上往下寫。第二種讀音同「退」,從下面往上寫。第三種讀作「一」,它通常作為姓氏。第四種就是「豎」。
三、 「亅」字
這個我們平常讀作豎鉤的筆畫,其實是一種古老的象形文字,它的意識就是魚鉤上面的那個倒鉤,它讀作「絕」。現在我們肯定看不到單獨使用這個字的地方了,基本上這個字已經無用武之地了。一般人肯定都不知道這還是一個單獨的字,可能以後只能在史書上才能看到這個字了。
四、「O」字
這個長得像英語當中的字母「O」的文字,它是從武則天自創的字「曐」逐漸演變而來,所以它可以和「曐」字同音,讀作「星」。此外,它還有另一個讀音,於阿拉伯數字「0」同音,同樣也是零的意思。
五、「乚」字
這個字我們也經常看到它以偏旁部首的形式存在,在很多字中我們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它同樣也是一個多音字。第一個讀音和「乙」相同,意思也和它一樣。第二個讀音為「毫」,它是一種長度單位。我們平常所用的成語「毫釐之間」,其中的「毫」字就和這個意思一樣,十毫就等於一釐,而一釐等於一分。不過,這麼小的計量單位在一般情況下根本用不到,所以大多數人肯定都不知道這個漢字。
上面這五個漢字99%的人都不認識,有人認識這些漢字的嗎?